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可控降解地膜问世一种到期可自动从地面消失的地膜──“可控降解地膜”近日在辽宁省营口市问世.这种深受农民欢迎的新产品是该市石油化工研究所研制成功的.由于“两高一优”农业的迅速发展,地膜覆盖技术在农村普遍应用,在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满足市场需要方面起了很...  相似文献   

2.
新型降解地膜研制成功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地膜较多的国家之一,由于连年使用,废弃地膜对土地和环境已造成严重污染。目前,国际上解决残膜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开发生产可控降解型地膜。这种地膜在过了预定使用期后,能很快地降解为对土壤、农作物无害的物质。由天津大学...  相似文献   

3.
新疆棉区残膜污染及其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地膜覆盖种植是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种植技术,该技术在改善土壤的小气候、增加积温、保持水土流失和预防病虫、草害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因此可以大幅度提高作物单产。新疆地处亚热带,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低,为使作物稳产、高产,地膜覆盖技术得到广泛推广使用。由于现有地膜主要是聚烯烃类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极难降解,使用后的地膜若不能及时回收会给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目前,对于地膜污染的解决办法主要有采用降解地膜、人工回收和机械化回收3种途径。降解地膜由于使用成本高、降解条件难于控制  相似文献   

4.
我站从1997年开始在哈密市示范、试验、推广双降解地膜,先后用了4个厂家生产的多种双降解地膜,2002年推广540hm2。现介绍使用双降解地膜应注意的事项。(1)使用前应对土地平整,拣去上年留下的根茬,以免戳烂地膜。运输时不要将膜卷与硬物磕碰,搬运时要轻拿轻放,避免薄膜粘连,在使用时撕烂地膜。存放时应将膜卷用黑色薄膜包好,存放在避光处。(2)铺膜时拖拉机的速度不宜过快,以5km/h为宜,速度过快容易拉断地膜,还会使地膜过早开裂降解,影响作业生长。(3)应均匀平整地覆盖,使地膜紧贴地面,相隔2m横向用土压住,以免被风刮起破坏;因地膜厚度只有0.0…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生产中,地膜覆盖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农业增产技术措施。随着地膜的连年使用,"白色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本试验采用3种不同规格的生物降解地膜A、B、C与普通PE地膜,在玉米生育期内对降解速度、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收获后的降解情况进行了比较。此次试验结果表明,可降解地膜不仅具有普通地膜类似的保温、保水、防杂草功效,还具有自然降解作用,具有减轻土壤污染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PBAT生物降解地膜降解特征对不同土壤水分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土壤水分条件对地膜降解的影响。【方法】以3种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生物降解地膜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培养试验,设15%、25%、35%土壤质量含水率条件,研究了各地膜在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的降解特征,测定了羰基指数及其相应的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结果】以PBAT为主要成分的生物降解地膜在施入土壤后均能够发生降解;扫描电镜(SEM)图像显示,生物降解地膜在培养130d后出现了大量微观孔洞,羰基指数也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在25%土壤质量含水率条件下,各生物降解地膜降解速率最快,显著优于15%、35%的土壤质量含水率条件(P0.05),地膜降解速率与微生物活性变化规律一致。【结论】PBAT生物降解地膜能够发生降解,25%水分条件下降解最快,土壤水分条件及地膜三维结构差异是影响生物降解地膜降解速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地膜应用与残膜回收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是一项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以大幅提高作物单产的新技术,所采用的地膜分为可降解地膜和不可降解地膜。可降解地膜环保无污染,顺应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在国内外有大量研究,日本、欧美国家已研发出生物降解地膜、可光降解地膜及纸地膜。但可降解地膜技术尚未成熟,在性能、使用及对作物的影响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而且其成本高、价格贵,农民没有能力购买并大面积使用。因此,就地膜覆盖现状来看,国内外粮食作物种植仍以不可降  相似文献   

8.
淀粉降解地膜项目筹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解决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河北承德强力塑料厂和中国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兴办的“承农淀粉降解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引进华中农大最新科研成果“淀粉降解地膜项目”已立项,经国家环保计划司同意并由国家环保局报国家计委待批。这个项...  相似文献   

9.
时下,塑料薄膜在农村被广泛使用,对于农作物的增产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如果对那些废旧的农膜弃留在田间,所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农膜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极难降解,既不受微生物侵蚀,也不能自行分解,其降解周期一般为200~300年,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污染农田。随着使用地膜栽培年限的延长,残留地膜若得不到及时清理回收,还会导致水稻、棉花、玉米、花生、红薯、?  相似文献   

10.
主要阐述了适时揭膜,研制耐老化易回收地膜、降解膜,开发配套的残膜回收机械,以及严格执行地膜标准等,为防治“白色污染”提供了几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农用纸质地膜在京问世由北京丹依科技中试公司推出的“丹依”纸质地膜已完成研制中试和大田试验示范工作。国家有关部门正计划组织大面积推广。丹依纸质地膜是按常规造纸工艺,利用造纸设备,以植物纤维和其他造纸原料为主要原料,经过配料加工和特殊处理而制成的可降解农...  相似文献   

12.
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对玉米田间水热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东北地区覆膜玉米为试验对象,设置了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M1)、普通地膜(M2)及裸地(CK)3种处理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对玉米田间土壤温度、贮水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期和拔节期,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距地表5、10、15、20和25 cm深度处的土壤温度均明显高于普通地膜和裸地,在抽雄―成熟期,各处理间土壤温度没有明显差异。玉米全生育期内,M1处理土壤贮水量明显高于M2处理,2个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内变化趋势一致,田间0~6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表现为M1处理M2处理CK。此外,M1处理下玉米出苗率为99.5%,比M2处理和CK分别高8.5%和16.2%;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处理下玉米产量最高,比M2处理和CK分别高出6.8%和35.2%。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及其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东北地区覆膜玉米为试验对象,设置了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M1)、普通地膜(M2)及裸地(CK)3种处理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对玉米田间土壤温度、贮水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期和拔节期,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距地表5、10、15、20和25 cm深度处的土壤温度均明显高于普通地膜和裸地,在抽雄―成熟期,各处理间土壤温度没有明显差异。玉米全生育期内,M1处理土壤贮水量明显高于M2处理,2个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内变化趋势一致,田间0~6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表现为M1处理gt;M2处理gt;CK。此外,M1处理下玉米出苗率为99.5%,比M2处理和CK分别高8.5%和16.2%;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处理下玉米产量最高,比M2处理和CK分别高出6.8%和35.2%。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及其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国产“光降解地膜”北京市义发工贸公司采用光降解双重技术,在国内首次批量生产出‘可控双降解农用地膜”。经中国农科院和北京农业大学的对比试验证明,其物理机械性能及保温、保墒性能不仅完全达到了厚度为8微米的普通地膜的标准,每亩还比普通地膜节约投资25%。更...  相似文献   

15.
《山东农机》2005,(1):32-32
中国农科院麻类所成功研制出“超薄环保型麻地膜”,该课题日前通过农业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该地膜质地轻薄,但强度较高,保温保湿效果好;在土壤中的降解性能良好,并有培肥土壤作用。课题组研制的30g/m^2、40g/m^2、50g/m^2超薄环保型麻地膜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麻地膜制造工艺技术和原料配套技术研究为产业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地膜可提高植物种植效果,但降解不充分的地膜停留在土壤中则会对植物生长产生反向作用,基于此,开展PBAT型全生物降解地膜对植物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对比生物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通过研究地膜韧性、残膜特征、覆膜方式、灌水量与地膜降解速率间的因果关系,分析全生物降解地膜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分别对全生物降解地膜、普通塑料薄膜和无覆盖地膜进行试验,研究不同地膜以及无地膜覆盖对棉花产量、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含盐量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条件下,全生物降解地膜产量高于普通塑料地膜13%;土壤理化性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含水量比普通塑料薄膜高4%,含盐量则是普通塑料薄膜>无覆盖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  相似文献   

17.
“降解地膜”在哈密地区的试验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膜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已广泛应用,它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保墒、控制水分蒸发,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和对农作物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农膜的大量应用,废膜的弃置问题也日趋突出。为解决这个矛盾,我站科技人员从1997年开始探讨和试验这类产品。前两年我站引进光控淀粉型降解膜经过两年的试验,远远不能适应本地的气侯条件此种膜是在聚乙烯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淀粉,淀粉被微生物吞食之后,使地膜开裂,但远达不到降解程度,如果淀粉加得过多,又会使地膜强度大大降低影响农田使用效果,起不到农膜的作用。1999年,我站从北京引进了…  相似文献   

18.
为后代留下一片净土被誉为农业“白色革命”的地膜覆盖技术,自引入农业后,以其显著的增产效益,吸引了广大农民,特别是地膜覆盖机问世之后,地膜覆盖植棉面积直线上升,并迅速向甜菜、玉米、蔬菜等作物的地膜栽培扩展。但任何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地膜栽培带来了增...  相似文献   

19.
针对普通地膜覆盖技术对农业环保负面效应的问题,进行了3种降解母粒含量和普通地膜玉米栽培对比试验,重点观察探讨降解地膜的可降解性能及对土壤水分、温度和玉米生产、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达华3号(含7%降解母粒)在玉米全生育期降解性能可达到3级水平,而达华1号和达华2号降解性能仅分别达到1级和2级水平。可降解膜对玉米生育期、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与普通地膜区别不大,但在生育后期对地表温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麻地膜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塑料地膜以其保温、增温等效果,促进了蔬菜的生长,使之提早上市,反季节上市,在蔬菜栽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塑料地膜使用面积从1977年的6644hm2增加到2000年的700万hm2,累计达5300万hm2以上。但是由于塑料地膜分解力差、降解周期长,给农业生态系统带来了不良影响,随着农田中残留的塑料地膜碎片的不断积累,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板结、通透性差、肥力下降,影响蔬菜生长和发育,致使蔬菜产量降低、品质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