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莉 《河北渔业》1998,(3):40-41
<正>罗氏沼虾原生长于东南亚国家,现已为不少国家移养繁殖。在我国,广西水产研究所自1977年即开始了亲虾越冬保种、亲虾培  相似文献   

2.
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建清 《水产养殖》2009,30(6):39-40
克氏原螯虾是较适宜稻田养殖的水产品种,开展稻田养虾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特点;在养殖过程中克氏原螯虾能消灭稻田中的虫卵、幼虫,降低稻田虫害的发生率,减少稻田的用药量和施药次数;还可利用克氏原螯虾大量摄食秸秆,实行稻草还田,降低养殖成本,有效改善稻田湿地水质,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朱志校  宋峰等 《齐鲁渔业》2002,19(10):35-35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中南太平洋沿岸水域,是世界养虾业产量最高的3大优良品种之一,具有养殖周期短,出肉率高,抗病能力强,对饵料要求低等特点,2001年3月在山东省日照市成功引进并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涛雒镇川子村乔祥鹤改变原有的传统养殖方法和方式,大胆引进新品种、新技术,采取生态化养殖,为全镇养殖业应用新技术提供了成功的范例。9亩池塘放规格3~4cm的虾苗,5万尾/亩;收虾5500kg,亩产611kg,现将其养殖方法介绍如下:1 养殖前期准备工作1.1 清塘1.1.1将池底污泥、杂物全部清除,积水排干,然后翻耕曝晒。1.1.2 池塘注水前 1周,用EM原露稀释液和EM原露制  相似文献   

4.
<正>斑节对虾,以其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快、个体大,而成为世界重要的养殖品种,是世界三大养殖虾类之一,养殖地区广阔,是我国江南沿海的主要养殖虾类。2011年6-9月间,我所在辽宁省葫芦岛兴城市进行养殖试验,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1试验条件在兴城市钓鱼台乡沿海原养殖日本对虾的2口池塘,每口面积约为1.67hm2,池深2.5m,水  相似文献   

5.
华荣生 《科学养鱼》2006,(11):20-21
1998年以来,多次由江苏省无锡市农林局立项,应用EM原露进行了常规鱼和主养青虾养殖、滆湖网围河蟹养殖试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EM原露在水质调控中的应用1.EM原露加红糖发酵制成活性液后使用在常规鱼池和青虾池养殖中,用量第一次泼洒至少为1毫升/米3,以后根据水质状况按亩  相似文献   

6.
<正> 1 罗氏沼虾的生物学特性 罗氏沼虾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海水中繁殖、在淡水中生长。它的生存温度  相似文献   

7.
美洲鳗在大陆的养殖情况台湾龙门实业有限公司(邮编:台北市103)美洲鳗(Anguila rostrata)原产于美洲东海岸,其外形、习性、生长速度、对养殖条件的要求及肉质均与日本鳗(Anguila japonica)非常相似。台湾省于1994年引进,目前...  相似文献   

8.
特种水产养殖动物病毒病原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举例阐明了病毒(及类似病毒)病原引起的突发性传染病给我国特种水产养殖业带来的重大损失和潜在威胁;分别对国内外爬行动物(包括鳖)、两栖动物(包括蛙)、虾、鳗等特种水产养殖动物病毒病原研究的情况进行了概述;将已知的病毒种类和中英文名称,按不同宿主归类列出;并根据最新资料以及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对上述几种特种水产养殖动物病毒病原研究的动态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9.
<正>土著微生物制剂是从原养殖池塘底泥中分离,经培养、纯化加工而成。2010年进行了大面积池塘养殖试验,主要进行了三个层面的指标研究:养殖生物的成活率;养殖水体的pH值及--+  相似文献   

10.
罗氏沼虾不同品系的养殖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罗氏沼虾(Macrobraciumrosenbergii)四个选育系——新引进系、原引进系、正交系和反交系,进行了养殖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引进系的生产性能最优,试验池单位养殖产量比反交系增产3·40%,比正交系增产8·35%,比原引进系增产12·16%;试验塘单位养殖产量比反交系增产21·24%,比正交系增产27·60%,比原引进系增产11·12%;杂交系的杂种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陈小春 《内陆水产》2002,27(4):26-27
国家重点工程五强溪水电站截沅水建成蓄水发电后,于沅陵县、泸溪县等原沅水河道形成广袤水面,其中泸溪县原沅水河面水位平均提高132米,形成3万余公顷开阔水面,其中可供拦汊养鱼水面以及适合网箱养鱼水面达到3300余公顷。1994年以来,泸溪县着手库区渔业综合开发,其中库区网箱养鱼(草鱼)是其首要项目。几年来在县畜牧水产局为技术依托单位,通过我渔技人员的共同努力探索,成功探索出一套网箱快速养殖草鱼商品鱼技术。以2001年我局主持实施的两口5米×4米×1.5米规格网箱养殖草鱼为例:总投入为9940元,年初…  相似文献   

12.
唐建清 《水产养殖》2009,30(2):40-41
第二讲 克氏原螯虾养殖场地选择与设计 克氏原螯虾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一些常规的鱼、虾、蟹类不能存活的水域,克氏原螫虾也能生活。克氏原螯虾养殖追求最高的产量和最大的经济效益,必须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能有效地提高克氏原螯虾养殖产量,减少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建立一个克氏原螯虾养殖场,首先要考虑场地是否适宜克氏原螯虾的生活与生长,根据克氏原螯虾昼伏夜出,营浅水底栖生活,喜逆水,冬夏穴居,  相似文献   

13.
彭泽鲫原产于江西省九江市,水产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攻关、选育出具有稳定遗传性状的原种群体。它具有生长速度快、体型好、食性杂、适应性强、抗病害、耐低氧等优点。现已推广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很受人们青睐。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于1991年引进该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据本人所做的工作和有关资料进行总结,把彭泽鲫优良性状和一些较成功的养殖模式,作一介绍。1 彭泽鲫养殖特性 体型呈纺锤型,背部曲线平滑柔和,较白鲫和银鲫低;背部灰黑色,腹部灰白色,极似普通鲫鱼。食性杂,食谱广泛,对饵料适应能力强,能充分利用水域天然饵料和人工饲料残饵,因此在少量套养环境下不需要再增加投饵  相似文献   

14.
三、克氏原螯虾养殖 (一)养殖方式 1.池塘养殖 在池塘中养殖克氏原螯虾是一种获得较高产量和效益的方式,尽管如此,近年来仍有不少农户因养殖克氏原螯虾而亏损,其主要原因是对克氏原螯虾的生物学特性了解较少、误区较多和养殖方法不甚合理,因此要想取得克氏原螯虾养殖生产的稳产与高产,首先必须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必须掌握符合当地水域环境特点的养殖模式和正确的养殖方法,只有上述要求得到满足之后,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云斑(鱼回)[Ictalurus ncbulosus (Lesucur)]又称褐首鲶、隶属鲶形目、(鱼回)科,原产于美洲,是美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八十年代初移入我国.  相似文献   

16.
克氏原螯虾几种高效养殖模式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克氏原螯虾的人工养殖得到较快的发展,并在江、浙、沪一带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笔者在实地考察了江苏建湖、淮安、盱眙、上海松江等地的克氏原螯虾养殖基地后,总结了上述地区比较典型的几种养殖模式,以供广大养殖户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 美国青蛙原产于美国东部地区,属两栖纲,蛙科,蛙属。由于它具有肉质鲜嫩、蛋白含量高、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等优势而被称为“食用蛙新秀”,是目前我国水产养殖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水产养殖新  相似文献   

18.
许欣荣 《水产养殖》2010,31(6):13-13
<正>近几年来,为了探索新的养殖方式,寻找提高养殖效益的空间,笔者在江苏省海门市进行了粗养蟹池套养小龙虾(克氏原螯虾)、鳜鱼生态混养试  相似文献   

19.
肖鸣鹤  肖英平 《水产学报》2012,36(7):1088-1093
以体质量(0.015±0.004)g克氏原螯虾幼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50、100、300、600、900尾/m25种养殖密度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消化酶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周期为30 d。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幼虾的终末体质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表现出减小趋势,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在5种养殖密度下变化规律不显著(P>0.05)。克氏原螯虾幼虾体内水分含量在5种养殖密度下差异较小(P>0.05);粗蛋白含量随养殖密度的升高呈增高趋势,由54.02%增高至60.75%(P<0.05);粗脂肪含量不断减少(P<0.05),由26.19%减少至19.19%(P<0.05)。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克氏原螯虾幼虾肌肉葡萄糖的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甘油三酯、总蛋白、尿素氮和胆固醇含量呈不断增多趋势(P<0.05)。克氏原螯虾幼虾肝胰腺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蛋白和尿素氮含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呈不断增多趋势。结果表明,高密度养殖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和消化酶活力具有一定负面影响,体内蛋白、脂肪、葡萄糖和尿素氮等物质的含量也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太平洋西海岸至墨西哥湾中部,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优良虾种之一。伴随着养殖规模的逐年扩大,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中也暴发了各种疾病,给许多养殖户造成了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