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橘园的食物链以柑橘为起点,植食性的害虫是第二步链,肉食性的害虫天敌是第三步链。害虫和寄主植物与天敌之间存在取食和被取食的直接关系。害虫的数量变化和危害情况和寄主植物与天敌况状关系密切。化学防治直接影响害、益虫数量消长动态。因此,应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把害虫压到经济受害水平之下,又不伤害天故,使化防、生防、农业防治等综合措施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2.
害虫的种类繁多,每一种害虫都有相应的多种天敌。害虫受着天敌的制约此起彼伏,天敌也随着害虫的消长而消长。这种由柑桔作为初级食物所组成的农业生态环境,生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表现出消长不定的生物格局,维持了桔园的生态平衡。桔园害虫总数何止百种,然而在同一地区为害而造成经济损失的不过数种而已,仅占害虫总数的3~5%,绝大部份害虫都被天敌控制。笔者花了20年左右的时间,田间考查了30种柑桔害虫的天敌种类和作用,得出的大体结论是;捕食性天敌对害虫起主导制约因子的占5~10%;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起共同制约…  相似文献   

3.
蚜虫是草莓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研究其发生消长动态与监测防控技术对于科学治虫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浙江省建德市草莓主栽品种上的蚜虫为研究对象,通过定点监测和调查试验,探明蚜虫的发生消长规律与影响其发生的主要因素,制定草莓蚜虫的预测预报方法,确定有翅成蚜消长监测、虫口系统监测、大田虫情普查、栽培管理与气象条件等调查项目与方法,提出了农业、生物、物理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对晋中市榆次区聂村苹果园中主要害虫越冬卵卵量消长规律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苹果园中主要有苹果全爪螨、果苔螨、绣线菊蚜等害虫,越冬卵产卵期集中在8、9、10月份,消长时间为20d(天)左右,其中绣线菊蚜危害最严重,这为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临沂市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截止2006年底,仅茄科蔬菜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就在3万公顷以上,已初步形成规模。2002~2005年,笔者对上述蔬菜害虫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对主要害虫种类的田间发生消长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6.
草莓叶螨是保护地栽培草莓的重要害虫,研究其发生消长动态与监测防控技术,对于有效控制虫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定点监测和调查试验,探明了草莓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生物学特性、发生消长规律和影响发生因子,制定了草莓叶螨的预测预报方法,确定了种苗带螨基数调查、虫情系统监测、大田虫情普查、栽培管理和气象条件记载等调查项目与方法,提出了发生为害程度的预测方法,集成了农业、生物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已在生产上示范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以来,桔全爪螨在浙江地区日趋猖獗,据调查,害螨全年有2~3个发生高峰,即上半年4~7月,下半年9~10月。不同的施药水平,其桔园内害螨消长存有明显差异。防治指标的确定是实行害虫防治的基础,决定着防治适期的准确掌握,分析当前有几个因子对原定防治指标产生影响,主要是化学防治水平过高,扰乱了桔园生态平衡,其次是农药品种改良,防治费用提高,以及产量、价格的变化,等等.综合害螨多年多点的动态、消长机制及对树体的为害等,试提出浙东沿海地区桔全爪螨在温州蜜柑上复合防治指标,共分为柑桔现蕾期、初花期、中花期、夏梢期、秋梢期、采收期、越冬期七个时期。不同品种、树龄、载果量,其防治指标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贵州省安龙县杧果园实蝇科害虫种类及种群消长动态,采用性诱剂、食诱剂等诱集实蝇害虫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地主要的实蝇科害虫种类分别为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占比94.85%;其次是南瓜实蝇B.Tau,占比2.51%;具条实蝇B.scutellata占比1.45%,黒漆实蝇B.Scutellaris占比1.01%,三点棍腹实蝇Dacus trimacula占比0.02%,泰实蝇B.Thailandica占比0.16%,瓜实蝇B.cucurbitae占比0.01%;其中桔小实蝇占据了主要生态位。从种群消长动态分析,7月3日至8月5日,桔小实蝇数量出现急剧上升,10月11日达到高峰。由于安龙县地理位置及气候的特殊性,桔小实蝇可常年发生,为此,在桔小实蝇的防控上,重点是降低虫口基数。可常年设置性诱剂诱杀,结合收获后捡拾落果集中处理、药剂封杀土表等措施防控桔小实蝇为害。  相似文献   

9.
1)病虫的间接控制。利用病虫在一定区域内、一定环境中周期性消长规律及害虫生活习性,在关键时期采取措施,控制发生和危害。如蚜虫是蔬菜主要害虫,可利用其趋黄性设黄色黏虫板诱杀;温室白粉虱利用其冬季在温室内集中越冬的习性灭杀;用40~50℃高温防治温室瓜类霜霉病;银灰色膜避蚜虫防病毒;夏季闲棚高温时进行土壤消毒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我国茶园中蜘蛛资源十分丰富,是茶园害虫十分重要的天敌生物。本文综述了国内对茶园蜘蛛的研究进展,包括研究蜘蛛种类数量、对蜘蛛捕食及控害能力的研究、蜘蛛种群消长规律及多因素影响消长规律,提出了今后保护和利用茶园蜘蛛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闽东柑桔锈螨种群动态周年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柑桔园难防治害虫主要为柑桔红蜘蛛和潜叶蛾、蚧类、锈螨等。随着树龄逐渐增高,新梢数量渐少,红蜘蛛和潜叶蛾的为害将逐渐减轻,锈螨、蚧类为害成为主导。锈螨在福建发生18-24代,常造成叶片早衰,果实变成“锈果”,影响商品价值。为了解锈螨在闽东地区柑桔上的种群消长规律,以便更有效地防治,我们对柑桔园中的锈螨种群消长进行了周年观察,并就自然种群消长与人工防治的种群消长进行比较,从中探索防治该害虫而又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办法。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 选择在福建宁德地区农科所9年树龄雪柑园,株行距3m×3m,平均树高32m。…  相似文献   

12.
1病虫防治要抓住一个“早”字 病虫防治应以预防为主,药剂防治为辅。根据病虫消长规律,抓住关键时机,做到防早、防小、防了。喷药防治病虫应把握好“火候”,在病虫的薄弱环节和对药物敏感期喷药,一般在害虫孵化盛期至幼虫3龄前,卷叶、蛀食害虫应在卷叶、蛀食前喷药防治效果最佳;病害应掌握在发病之前或发病初期防治效果最佳。总之,病虫防治越早越好,应把握“防病不见病,防虫要见虫”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天津地区大葱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和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夜蛾是天津地区大葱的主要害虫,概述了其在大葱、大白菜、辣椒、大豆、玉米和棉花6种作物上发生为害程度的差异,大葱田成虫和幼虫种群消长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组建了以农业栽培技术为基础,提高寄主增产避害能力,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性信息素诱捕雄虫和干扰雌雄蛾交配、高效安全杀虫剂与有机硅喷雾助剂混用的综合治理技术,田间试验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甘清华 《食用菌》2001,23(5):2-3
在分析庆元县阔叶林资源现状、消长动态及原因后,提出保护和合理利用阔叶林资源,确保庆元生态公益林建设和食用菌生产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试验对蚕豆蚜虫种群数量在蚕豆生育期间的变化规律及温湿度等气候因子对蚕豆蚜虫种群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蚕豆蚜虫的种群动态随季节性消长的趋势呈双峰型,蚜虫发生期可分为零星发生期、缓增期、激增期和衰退期等4个阶段;在影响蚕豆蚜虫的种群动态的气候因子中,温度与湿度是影响蚕豆蚜虫种群消长的主要因素,其中温度与蚕豆蚜虫种群消长呈正相关,而相对湿度与蚕豆蚜虫种群消长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太原地区苹果园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桃小食心虫是危害苹果果实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不少果农对其发生规律了解不够,以致盲目用药,防治效果不尽人意。为此,笔者从1984年开始到1996年连续对其消长规律进行了观察和调查研究,并针对性地采取了各项防治...  相似文献   

17.
《花卉》2017,(10)
<正>近年来,随着环境气候的变化及大量外地苗木的引进,使得茂名地区园林害虫种类逐渐增多,而且害虫种群的消长也有较大变化,危害园林植物的优势种由原来的咀嚼式口器害虫逐渐发展为近几年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该类主要刺吸植物汁液,造成被害处常出现各种斑点或引起变色、黄化、萎缩、枯焦、落叶以及卷曲畸形或虫瘿等为害状,并被害虫排泄物诱发的煤污病,影  相似文献   

18.
崇明县花椰菜苗期和莲座期正处鳞翅目害虫的发生高峰期,易遭受多种鳞翅目害虫的混发为害,防治不当的移栽田块缺棵率达10%以上,损失惨重。因此本文调查分析了上海市崇明县2005-2013年花椰菜主要鳞翅目害虫的种类、消长规律及为害特点,提出了以农业、物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治技术,达到提高花椰菜质量安全、减少用药次数和降低农药残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柑桔潜叶蛾田间消长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曹夷泉(福建省武夷山市经济作物局354300)柑桔潜叶蛾是为害柑桔新梢的主要害虫。受害叶的伤口易感染溃疡病,极易脱落,致使新梢生长不充实,影响树势,降低光合效能。近年各地柑桔发展很快,然而有相当部分柑桔园在防治潜叶...  相似文献   

20.
梨小食心虫 Grapholitha molesta(Busck)是一种钻蛀性果树害虫,我们采用的一切害虫管理手段,只有在入梢、蛀果前完成,方能奏效,因此卵和初孵幼虫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在现行的防治方法中,无论人工释放寄生蜂,还是以卵果率0.5—1%为指标的化学防治,都以卵的消长为其重要依据。为此,我们于1979~1982年,对卵及蛀果的田间消长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指导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资料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