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孙吴县大豆生产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适时播种、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化学除草和收获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孙吴县大豆生产过程中氮肥的使用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3414田间试验旨在获得针对嫩江县大豆生产的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优化施肥数量,构建作物施肥模型,提高肥料利用率,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2009年嫩江县中心科研所进行大豆"3414"田间试验,结果初步认定最佳施肥量:尿素75.3公斤/公顷,重钙207.9公斤/公顷,硫酸钾46.8公斤/公顷,与最佳施肥量相对应的产量为1987.6公斤/公顷。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豆田间施N,P,K肥及各种肥料不同比例试验,测出小区产量,经过回归分析,掌握最高、最经济施肥量,结合田间土壤N,P,K含量,计算出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和肥料利用率等参数,构建该区域大豆施肥模式,为大豆配方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肥力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肥力影响,采用无肥、常规肥、有机肥、常规施肥+生物肥4种肥料处理,分别于大豆播种前、苗期、花期、鼓粒期和成熟期对大豆根际土壤的细菌、真菌、放线菌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肥料的施用可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目及土壤肥力,其中有机肥处理与常规肥+生物肥处理在大豆各生育时期可明显增加土壤...  相似文献   

6.
大豆配方施肥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几年田间大豆配方施肥试验获得的资料,确定沈阳市所属县区大豆配方施肥应用的方法为目标产量法和肥料效应函数法.  相似文献   

7.
黄淮海地区大豆种植方式一般为麦收后贴茬播种。针对这种生产模式,本文从品种选择、播种、施肥、除草剂使用、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出适宜的大豆种植和田间管理技术,用于指导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8.
中晚熟大豆长农18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晚熟大豆长农18为材料,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中晚熟大豆品种长农18产量的影响。建立了产量与种植密度和肥料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长农18高产栽培的施肥方案为尿素39.26~45.96 kg.hm-2,磷酸二氨168.79~196.44 kg.hm-2,硫酸钾70.86~79.77 kg.hm-2,种植密度24.8~25.9万株.hm-2。  相似文献   

9.
平衡施肥对松嫩平原黑土区大豆产量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设定最佳(OPT)施肥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做减素处理、喷施叶面肥、加种衣剂等,研究了平衡施肥对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区大豆生长发育、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对海伦、庆安和依安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和效益有明显的正效应.海伦、庆安和依安3个地区推荐施肥分别比农民习惯施肥增产7.4%、7.6%和9.5%,增效476、1089和836元·hm-2.OPT+叶面肥处理有助于大豆产量的提高,而OPT+种衣剂处理未表现出显著增产效果.钾是黑土区限制大豆产量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其次是磷和氮.从肥料农学效率看,大豆增产肥料贡献率表现为氮肥>钾肥>磷肥.松嫩平原黑土区大豆生产农民习惯施肥中磷肥用量偏高,而钾肥用量不足,微肥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10.
长期定量施肥对大豆根系形态和根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云发  韩晓增 《大豆科学》2011,30(1):119-122
为阐明施肥对大豆根系生长和结瘤性状的影响,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平台,研究了施用不同种类肥料(NPK、NPKM、NK、NP和PK)对大豆根系特征和根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大豆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变化趋势相似,均在结荚期出现峰值.NPK和NP处理的根长和根表面积比其它施肥处理大,而...  相似文献   

11.
魏丹 《大豆科技》1996,(6):20-20
运用数学模型指导大豆施肥魏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哈尔滨,150086)作物增产的主要因素是种子、农药和肥料。其中肥料是作物增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如何合理地施用肥料,进行平衡施肥是农业生产中迫切解决的问题。由于施肥与作物的关系极为复杂,尤其...  相似文献   

12.
采用地理纬度相似地区选育的、具有代表性的中、美大豆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施肥水平和种植地区条件下对大豆品种的适应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选育的品种综合表现较好,都有较高的产量表现,对种植密度有较好的适应性;而辽宁省选育的品种大多产量较低,受种植密度影响较大,种植密度适应性较差.在磷酸二铵做种肥的条件下,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选育的品种表现较好,对肥料的利用率较高;辽宁省选育的品种中,辽豆12号对施肥的反应较好,其它品种相对产量较低,肥力适应范围狭窄.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选育的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平均产量均显著高于辽宁省选育的品种,两国品种对地区的适应性表现趋势一致,都是鞍山>沈阳>大连.  相似文献   

13.
杨超  张民  赵团结  何小红  张国正  盖钧镒 《大豆科学》2012,31(5):762-765,770
以菜用大豆苏鲜豆20为材料,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肥类型和种植密度对菜用大豆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类型、种植密度以及二者的互作均显著影响菜用大豆苏鲜豆20的产量,在N-P2O5-K2O施入量为55-70-50 kg·hm-2,且氮肥组成为50%普通尿素和50%树脂包膜尿素,种植密度30万株·hm-2的最佳施肥与密度组合下,鲜荚产量达到9 045.11 kg·hm-2,施肥类型和种植密度对菜用大豆的株高和单株有效荚数有显著影响,而对分枝数、主茎节数和鲜百粒重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平衡施肥技术在大豆生产中增产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平衡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1997年集贤县推广平衡施肥技术40万亩,其中大豆18万亩,并在8个乡镇的145亩大豆田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盆栽、小区试验和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微生物菌(大豆根瘤菌、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微量营养元素(Zn、B、Mo)在大豆测土配方施肥上的使用效果。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大豆使用微生物菌和微量元素比常规施肥增产6.5%;大区田间试验表明,在大豆常规施肥基础上,使用微生物菌和微量元素可增产10.4%。  相似文献   

16.
针对勃利县大豆生产情况和对高蛋白大豆的需求,提出采用连片种植、选择种植高蛋白大豆新品种、深松秋整地、种子处理、测土配方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和大豆标准化"垄三"栽培技术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氮磷钾肥配施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合理施肥能明显改善大豆生长状况并提高产量,但山东地区大豆生产中不施肥、肥料施用配比不合理现象较为普遍。为了探明该地区大豆高产施肥中氮磷钾最佳配比用量,通过大田试验,采用“3414”肥料试验设计和亚有限大豆品种辽豆11,研究了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生长过程中,植株地上部干物质不断增加,植株各部分之间干物质分配比例呈动态变化;不同处理N、P2O5和K2O的累积量之间及与干物质的积累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关系,大豆对N、P2O5、K2O吸收比例为2.89:1.00:1.75;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各施肥处理产量较不施肥处理增产27.9%~43.2%;大豆高产最佳吧料配比用量N50.0kg·hm^-2,P2O5 105.0kg·hm^-2,K2O 90.0kg·hm^-2和3种肥料施用比例N:P2O5:K2O=1:2.1:1.8可作为该地区大豆生产氮磷钾肥配施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栽培措施对高蛋白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密度、施肥水平、品种、播期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中,高蛋白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随着密度和施肥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随着播期的延迟而升高;叶绿素含量则随着密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施肥水平的升高和播期的延迟而升高;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播期和肥料,适当晚播能提高大豆产量;影响高蛋白大豆品质的主要因素是品种自身的遗传因素,其次是肥料。试验结果表明,农大35307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和光合势最高,四个品种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农大3191和农大35307的蛋白质含量是较高的。农大35318在密度为29.85万株/hm2、肥料为74.63 kg/hm2、5月11日播种的情况下产量最高,达5572.14 kg/hm2;农大3191在密度为29.85万株/hm2、不施肥,5月6日播种的情况下蛋白质含量最高。说明高蛋白大豆品质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同时环境因素也很重要,产量受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冲施肥技术是将肥料融于水中,冲施于蔬菜田地中。近年来随着蔬菜产业发展,肥料的选择和应用是关键因素,冲施肥作为一种利用率极高的施肥技术。冲施肥使用方便、水溶性好、肥效块,该文就冲施肥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进行简要总结,以供广大种植用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比国内外处方图生成方法,研究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变量处方施肥关系模型。应用Matlab7.0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设计了BP人工神经训练网络,实现了以土壤中施氮肥量、磷肥量、钾肥量和种植密度为输入参数,以大豆的产量为预测目标的模拟关系,预测在一定范围内的氮磷钾投入配比可获得的最大产量。该方法能够实现各种营养元素的全面平衡供应,使大豆栽培肥料投入更为科学合理,达到减肥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