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一、爱上园艺一个人有了爱好,生活就会变得有所不同。比如我,随着年龄和生活角色的改变,爱好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学生时代就爱上手工编织,女儿出生之后,更是我编织的黄金时段,一件件亲手编织独一无二的毛衣穿在女儿身上,引来多少亲朋好友和学校老师的赞叹,满满的都是成就感啊!慢慢地女儿长大了,生活和工作的忙碌让手工编织渐渐淡出了生活,那些年我都不知道自己的业余时间都  相似文献   

2.
“我最牵挂的就是‘清香’这个品种.她就像我嫁出去的女儿一样。”郗荣庭这样形容他对“清香”的感情。这位河北农业大学退休老教授、核桃专家,到底和清香核桃有着怎样的不解情缘呢?  相似文献   

3.
七夕乞巧     
七夕节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今年的七夕正好是立秋节气,记得去年立秋的时候带女儿去浙江乡下看望奶奶,天气虽然炎热,可立了秋早晚就变得很凉爽了。漂亮的表妹在杭州的一所幼儿师范读书,很快就要做孩子王的她自然要在女儿面前实习一番,不知从哪儿弄来许多小玻璃瓶,打着手电筒神秘地叫我们跟她走。来到一片桑树林边,女儿已兴奋地大叫起来,“萤火虫,这么多萤火虫!”  相似文献   

4.
寓情太阳花     
杨勤华 《花木盆景》2006,(10):54-54
还是在油菜花变成油菜籽的时候,我的那盆除了泥土还是泥土的花盆里,不知不觉地已是一片绒绿。没过十来天,那支撑绒绿的细嫩的茎变成了弱不禁风的点点柔红,我知道太阳花又发芽成长了,我还知道虽然它很柔弱,但是它会在太阳的呵护下,一天天茁壮起来。只要再过一个多月,它就会绽放,我就会听到妻子和女儿欢欣的笑声“太阳花开了,太阳花又开了”。于是我们一家三口就会在每天早晨数着各自花盆里将要开放的花苞,比一比谁的花盆里今天开放的太阳花更多。  相似文献   

5.
正我与茶花、《花木盆景》结缘是在1975年。当时,我在杭州117医院疗养,医院旁边就是个花圃。每天治疗后就去花圃看花,在茶花小区内,我被一盆盆盛开着的茶花吸引住了。出院后我买了两株茶花小苗回到家。有了这两株小苗,我的精神生活充实多了。我又订了一份《花木盆景》杂志,经常翻翻看看,按杂志上刊登的一些养花知识给小苗浇水、施肥、治虫。渐渐地,茶花  相似文献   

6.
正前年三月,德国籍国际茶花协会副主席汉森·马克思给笔者发来邮件说:"德国的国际茶花协会会员将举行会议。我被邀请作一个关于'老茶花品种在欧洲和在世界其他国家的现状'的演讲。你能不能发一些中国茶花老品种照片给我呢?这样我就可以在国际茶花协会会员面前展示中国山茶花老品种的风采了。"同年,葡萄牙茶花  相似文献   

7.
李家 《花卉》2010,(12):48-48
几年前的一个初冬,我和老伴前往美国芝加哥,看望已在那里定居的女儿、女婿。女儿的家座落在芝加哥西部、距市中心约20公里一个叫Palatine的居民区。  相似文献   

8.
荆楚雄风     
我还没上学时就与纸为伴了。印象最深的是,当年幼的我被反锁在家中时,我找不到什么“正规”的玩具,只有成堆的空的医用纸盒与废纸最易得到,另外还有一支笔。我就用它们堆叠“理想大厦”,涂鸦觅趣,撕纸为乐……上小学后,我被一群舞刀弄纸的小伙伴们深深打动了,也学着刻纸,常常找石头磨小刀。  相似文献   

9.
绿色情缘     
我与蔬菜结下了不结之缘。我是管菜的,也是种菜的,很爱吃菜。几十年的工作经常研究种菜、卖菜、吃菜。为此,我成了《吉林蔬菜》的忠实读者,作者,乃至欣赏者。不仅我爱读《吉林蔬菜》就是老伴和三个女儿、女婿也成了“蔬菜迷”,成了父女情,“世交恋”。 我是从1982年订阅《吉林蔬菜》杂志的,那时是一季一期,如今变为一年6期,一本杂志指导着全省的蔬菜生产和销售,是一本实用性强,操作性好,科技含量高的读物。几十年的甜头,不仅是我,而是郊区众多种菜农户也都喜爱她。农民都夸她有三好。一是文图并茂好,有文有图,善形象…  相似文献   

10.
果农信箱     
《果农之友》编辑部: 你们好,我有2.67公顷(40亩)地,都能灌水,政府给我们发的苹果树苗让我们栽,我也不知道果树是什么品种,我就栽了。能不能帮助我分析一下,在未来种植什么品种好?以后怎么发展?给我点评一下,登在《果农之友》上。我是宁夏中卫市宣和镇喜沟村,金录瑞。  相似文献   

11.
李文成 《蔬菜》2009,(10):13-13
前不久,我在去县城办事的路上看到一辆卡车上掉下一包货物,就上前去检。这时从附近过来了两个自称是保安队员的人,硬说是我偷了汽车上的东西,将我带到一个棚子里拳打脚踢,致成重伤。还随便用一张白纸写了凭据,罚款50元。请问,他们这样做合法吗?  相似文献   

12.
《中国瓜菜》2012,(1):75
<正>根据德国法律,任何农民都必须参加专门的农业培训,持证之后才能上岗。在一次上大廛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名叫克里斯蒂安的同学。他抱怨,宏观经济课程真没意思,我很好奇地问:"既然对经济不感兴趣,你干吗要学?"他无奈地回答:"我本来要学习农业经济的,可惜没申请上,所以只好学国民经济"。我问:"为啥农业专业难申请?"他告诉我:第1,当农民是非常理想的选择,申请的人太多。第2,在德国大学,农业是受限专业,每10~15个申请人中才有1个被幸运录取。而且与其他专业相比,农业是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只要能毕业就几乎不会有失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凝固的旋律》是我的第一件作品,根材是父亲挖地时挖出的。制作时,我先小心翼翼地剥去根皮,稍稍打磨,显其光洁的质感。上保护层时,我想根材本身是淡黄的,再涂上清漆就会显得刺眼,于是决定上蜡。将其均匀地涂在根材上,用酒精灯烘烤,使蜡融化并渗入木质然后再用软布仔细磨擦,使其表面光滑并且反光柔和。配上底座后,一件作品便初步完成。  相似文献   

14.
夏绿     
《花木盆景》2014,(3):28-32
我自幼受家父王恒亮先生的熏染,非常喜欢盆景这门艺术。2013年秋天,父亲在众多弟子的帮助下,免费举办了首批全国盆景艺术培训班,得到了全国各地盆景爱好者的广泛响应。父亲门下有很多女徒弟、女学员。他认为女同志心细,有很好的学盆景的潜能,并希望有更多的女同胞喜爱盆景,学习盆景。作为父亲唯一的女儿,我认为父亲正在进行的盆景教育事业神圣而伟大。为了帮助父亲圆他的盆景教育梦,为了我喜爱的盆景艺术,我义无反顾。  相似文献   

15.
树种子──理想的杀虫剂原料德国科学家在寻找天然杀虫剂以代替化学杀虫剂过程中,发现楝树种子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杀虫剂原料。在当地,楝树传统上被用来制成楝树油治病,其杀虫能力是近年来的新发现.德国科学家指出.楝树种子的制剂能杀灭200种昆虫,还能对付霉菌、细...  相似文献   

16.
中、德两国在矮化密植苹果修剪方法上的差异1993年2月和1994年2月我们连续2年邀请了德国霍恩海姆大学黑姆雷斯巴赫先生来我场交流探讨矮化密植果树修剪问题,并进行了大量实地修剪。通过两年的交流探讨及实践操作,我们感到两国在修剪方法上差异最大之处有二点...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肖茹月 《花木盆景》2006,(11):55-55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报刊征订时期。我也赶紧上邮局去订阅自己喜欢的报刊,贵刊便是其中之一。因为我一直是贵刊忠实的读者,生怕错过了订期,那么在新的一年中,对于我就像是失去了一位最好的老师和朋友,那种遗憾和失落,是无法言说的。  相似文献   

18.
《蔬菜》2008,(10)
德国是个发达的工业国家,但农业也不落后,粮食自给有余。在严重的工业污染面前,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德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目前,这已成为德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9.
金圣叹其人     
赵长润 《花卉》2010,(1):46-46
是苏州水土关系,还是文化底蕴丰厚的原因,这块土地上历来文人荟萃,仅状元就出了50多位,文学家、教育家、天文学家、历史学家比比皆是,众多文人中使我最钦佩的是评论家——金圣叹。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影响下,去年德国工、 商、金融界经历了一次大改组、大兼并。如今。兼并之风也吹到了德国农业领域,成为德国农业的一具发展趋势。目前,德国农业企业合并大潮已经开始,奶制品加工行业的合并首当其冲,制糖工业正在酝酿合并,屠宰业的重组已势在必行,其他行业也都在积极准备行动。 德国是仅次于美国、法国和荷兰的世界第四大农产品和食品出口国。德国农业发达.农业的标准化、机械化程度高,农产品的自给率达到了8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农业缘何也刮起合并风? 德国农业协会主席索莱特内尔指出,这主要是德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