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翠菊移栽后缓苗期长、幼苗生长发育缓慢等问题,试验通过幼苗移栽时蘸根、穴施等方法,进行了保水剂在翠菊移栽中应用效果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翠菊移栽时使用保水剂,可使缓苗时间缩短2~3d,光合速率提高33.87%~53.23%,叶片水势降低-9.794~-4.897bar。两种处理中,穴施保水剂比用保水剂蘸根效果好。由此可见,在翠菊移栽时适当使用保水剂,是缩短缓苗期、促进翠菊生长发育以及提高抗旱能力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吉农大粉翠菊"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叶面喷施0%(CK)、0.1%、0.2%、0.3%4个不同浓度磷酸二氢钾对翠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探索翠菊幼苗对叶面施用磷肥的响应。结果表明:翠菊幼苗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可以有效的促进翠菊幼苗的生长;其中以喷施0.2%浓度磷酸二氢钾溶液的试验处理效果最为明显,翠菊幼苗的形态与生理指标与其它处理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以翠菊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容器育苗的方法,研究不同基质、不同配比对翠菊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不同配比对翠菊发芽以及幼苗生长差异显著;从生长情况和基质成本上看,泥炭∶蛭石=3∶1和腐殖质∶蛭石=3∶1最适宜翠菊容器育苗。  相似文献   

4.
以硝酸钙为氮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5个氮素浓度,研究氮肥对翠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钙用量为125 mg/kg基质时,翠菊幼苗的干重与其它处理间呈极显著差异;硝酸钙用量在1001、25 mg/kg基质水平时,翠菊幼苗的茎粗达到最大值;硝酸钙用量水平为125 mg/kg基质的处理壮苗指数达到最大;氮素用量对翠菊幼苗植株高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翠菊新品种''吉农大蓝翠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农大蓝翠菊’是经过对混色翠菊群体中的自然杂交单株进行连续6个世代的系谱法选择育成的翠菊新品种。植株高度35 cm左右, 地上部多分枝, 头状花序蓝色单生于枝顶, 花朵直径8 cm左右。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翠菊(Callistephus chinenssNees)又名江西腊、姜心腊、江西菊、蓝菊、小蓝菊、翠蓝、五月菊、六月菊、七月菊、九月菊、五九菊,菊科,翠菊属。原产我国东北、华北一带,现在全世界广泛栽培。翠菊色彩丰富,花型多样,既可花坛群植,又可花径列植,也可与它花混植,还可盆栽;既能作切花,又能作瓶花,用途广泛,栽培量很大。翠菊品种繁多,国内  相似文献   

7.
6月花事     
文山 《花木盆景》2006,(5):11-13
翠菊 中耕除草,浇水施肥和病虫防治工作应及时做好。  相似文献   

8.
翠菊     
孙执中  李放 《花卉》2011,(8):6-6
翠菊为菊科翠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株高20—80厘米.茎的中部发出6-10个分枝.每分枝的顶端着生一朵花,花色多样。有单瓣、重瓣两种。  相似文献   

9.
"吉农大粉"翠菊是对混色翠菊群体中的自然杂交单株进行连续6个世代的系谱法选育和连续多年的品比与栽培试验,选出的翠菊新品种。该品种平均株高35cm、平均花朵数量47.67个、平均花朵直径6.86cm、舌状花粉色(RGB值为255、182、255)、色泽鲜艳、初花期平均提前3.5d、终花期平均延后6.5d、观赏期增加了10d。适宜吉林省各地区在无霜期露地栽培或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5种浓度和2个不同时间处理的白猫洗涤剂对翠菊种子萌发、根生长、细胞分裂和染色体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4~64mL/L处理的翠菊种子和对照组的种子相比,萌发率及根长都比对照组低,且随着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洗涤剂对翠菊种子的萌发和根长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强;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随洗涤剂浓度的增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递减;洗涤剂处理能引起不同程度的染色体畸变,其中32mL/L处理6h作用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1.
5月花事     
文山 《花木盆景》2006,(4):11-13
翠菊 做好摘心疏枝工作,及时摘心,以促进侧枝生长,改善株型,增加着花数。大花种应注意疏枝,每株留5~7枝为宜。  相似文献   

12.
"吉农大红翠菊"是由混色翠菊群体中的自然杂交单株经过连续6个世代的系谱法选育而成.在3年的田间对比试验中,植株高度比对照降低103.66%,花序直径和花序数分别比对照增加24.70%和41.04%.适宜吉林省各地区在无霜期露地栽培或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3.
以雏菊(Bellis perennis)、翠菊(Callistephus chinensis)、蛇鞭菊(Liatris spicata)、矢车菊(Centaurea cyanus)、白晶菊(Chrysanthemum paludosum)和硫华菊(Cosmos sulphureus)花卉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盖草能溶液处理种子,研究除草化学药剂对花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比较6种花卉种子的耐药性,以期为科学用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翠菊、雏菊种子在1.5 mg·L-1盖草能处理下,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无抑制作用;蛇鞭菊在1.0 mg·L-1盖草能处理下,对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无抑制,而发芽势则在0.5 mg·L-1浓度下才未受到影响;矢车菊、硫华菊种子萌发受抑制作用明显,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显著降低;在不同处理下进行不同品种的综合比较,翠菊和雏菊的萌发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翠菊种子发芽时间无延迟效果,雏菊和白晶菊影响只延迟了1 d,蛇鞭菊、矢车菊、硫华菊种子发芽时间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延迟,在...  相似文献   

14.
一串红花繁色艳,是园林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花卉之一,也是装点节日气氛的重要花卉,大量用于花坛或盆栽摆设造景。红霞成片栽植或与其它花卉配置组成花坛效果更显著,常与浅黄色美人蕉、矮万寿菊、浅蓝或水粉色之紫苑、翠菊、矮藿香蓟等配合布置。  相似文献   

15.
4月花事     
文山 《花木盆景》2006,(3):12-14
苗高10cm时定植.定植距离因株型而异。高型种30cm~45cm.中型种20cm~35cm;型种15cm~25cm。留种用距离大些.切花用中等,花坛栽植小些。翠菊喜肥.应以腐熟有机肥作基肥。  相似文献   

16.
常年售龙江珍稀花种10—300粒袋:五彩紫茉莉,旱金莲、重瓣牵牛,重瓣太阳花、五彩石竹、香福录考、飞燕草、虞美人、美女樱、马洛葵、金鱼草、矮牵牛、大滨菊、矮万寿、黑心菊、干日红、飞燕草、麦杆菊、硫黄菊、兰香草、东海茄、矮串红、玲兰、五彩翠菊、各型各色...  相似文献   

17.
以黑心菊、矮牵牛、万寿菊、孔雀草、醉蝶、翠菊为试材,研究了樟子松枝叶浸提液对6种不同花卉的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樟子松1年生枝浸提液对孔雀草、矮牵牛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影响,对其它4种花卉种子的发芽率影响显著;3年生枝浸提液对黑心菊种子的发芽影响显著,其它花卉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影响;5年生枝浸提液对黑心菊、醉蝶、翠菊的发芽影响显著,对其它3种花卉种子的发芽率无影响;落叶浸提液对全部试材均有显著影响;宿存叶浸提液对万寿菊、醉蝶的发芽影响不显著,对其它4种花卉种子发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植原体是柔膜菌纲的致病微生物,寄生于植物韧皮部组织内,靠刺吸式昆虫传播。目前已有6种植原体的基因组被完整测序,还有19种植原体的基因组草图测序成功。这些植原体基因组G+C含量低(19.3%~28.6%),缺少氨基酸合成、脂肪酸合成、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磷酸戊糖途径等生化途径的基因,具有大量的潜在移动单元。植原体能够通过信号肽(Sec)依赖性分泌系统向寄主细胞分泌致病效应因子蛋白,目前功能研究较多的植原体致病效应因子蛋白有翠菊黄化植原体分泌蛋白11、天狗蛋白和花变叶诱导蛋白。翠菊黄花植原体蛋白11和天狗蛋白能够引起植物丛枝、矮化等症状,花变叶诱导蛋白引起寄主植物花器发育不正常,这些症状的发生有利于叶蝉等昆虫的取食和产卵,有助于植原体的传播。翠菊黄化植原体分泌蛋白11能够和寄主植物的TCP转录因子家族互作,影响茉莉酸和生长素合成途径的基因表达,导致丛枝症状的发生。花变叶诱导蛋白能够和寄主植物的A和E类MADS转录因子互作,使调控花器发育的MADS转录因子降解。今后要利用宏基因组技术,测序更多植原体种或株系的基因组,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手段研究植原体寄主选择机制,筛选鉴定效应因子,综合应用表型组、代谢组、蛋白组和转录组技术,研究其致病机理,为植原体病害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翠菊采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菊科,翠菊属,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株高20~120 cm.叶互生,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头状花序单生枝顶.总苞片3层,外层叶状.花色丰富,有绯红、桃红、蓝等色.瘦果楔形,浅褐色.种子千粒重约1.74 g,发芽率约50%.常温下种子寿命1年.  相似文献   

20.
周索  杜丽  褚学英  包满珠 《园艺学报》2010,37(10):1667-1672
以翠菊‘花束绯红’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组合、光照条件、不同附加物对叶片及其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光照培养条件下,诱导翠菊叶片不定芽形成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3.0mg·L-1+IBA1.0mg·L-1,诱导率为56.7%,平均不定芽数为3.3;(2)黑暗培养不利于叶片不定芽的分化,但促进叶片愈伤组织的形成;(3)培养基中分别添加脯氨酸、水解酪蛋白和NH4NO3等均能明显促进愈伤组织不定芽的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mg·L-1+IBA0.1mg·L-1+脯氨酸300mg·L-1,诱导率为82.8%,平均不定芽数为4.5;(4)不定芽移到幼苗生根培养基(1/2MS+IBA0.1mg·L-1)上,生根率为89.1%,移栽后成活率达8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