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梅 《云南林业》2002,23(6):20-20
滨藜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标志性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四翅滨藜(AtriplexCanescens [pursh]Nutt)是由美国科洛拉多州立大学等单位经历25年,选育出的一个优良品系,广泛用于牧场改良、水土保持和盐碱地改造。该品系于1990 年先后引入我国的青海、新疆和宁夏等地,通过区域性栽培试验,在西北地区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美国滨藜为旱生植物,喜光好气,不耐遮荫、不耐潮湿;根系发达,1a生露地苗根深可达3~4m,2a生根深4~6m,是植株高度的5倍左右。美国滨藜属自花授粉植物,其子代分化…  相似文献   

2.
滨藜是全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植物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四翅滨藜 (AtriplexCanescens [pursh]Nutt)是美国科洛拉多州立大学等单位经历 2 5a,选育出的一个优良品系 ,广泛用于牧场改良、水土保持和盐碱地改造。该品系于 1 990年先后登陆我国的青海、新疆和宁夏等地 ,通过区域性栽培试验 ,在三北地区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 ,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1 美国滨藜的生物特征和形态特征1 .1 生物学特性美国滨藜为旱生植物 ,喜光好气 ,不耐遮荫、不耐潮湿。根系发达 ,1a生露地苗根深可达 3…  相似文献   

3.
四翅滨藜又称灰毛滨藜,属藜科滨藜属,是一种耐干旱、干冷、高寒气候,可以防风固沙、改造盐碱、改良牧场的饲料灌木。一、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四翅滨藜为旱生植物,喜光不耐阴。根  相似文献   

4.
滨藜属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努塌滨藜、三角滨藜和四翅滨藜三种滨藜属植物进行了物候期观察、并对其各器官的生物量以及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指标进行观测。其中,对四翅滨藜苗期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了重点观测,并和其他两种滨藜属植物及沙棘苗期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四翅滨藜幼苗较沙棘生长更快,植株更健壮,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四翅滨藜原产美国中西部地区,具有速生、耐干旱、耐贫瘠、抗盐碱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牧场改良和水土保持中。1989年,中国林科院首次引进四翅滨藜,并分别在青海、内蒙古、新疆、辽宁等地引种试验,效果优于其它灌木滨藜品种。四翅滨藜的引种成功,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丰富了物种资源,同时因其枝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必将成为牧草改良中不可多得的饲用灌木植物。乌兰察布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地  相似文献   

6.
四翅滨藜:[Atriplexcantscens(Pursh)]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单位通过多年努力选育出的一个优良品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以美国西北干旱地区分布最广。具有抗干旱耐盐碱,耐寒等特性。广泛用于牧场改良,水土保持和盐碱地改造。1994—1997年青海省林科所进行引种试验并获得成功,从1998年开始在我国西部地区进行大面积繁殖推广。1、四翅滨藜的形态特性:四翅滨藜为常绿灌木,高1—2米,无明显主茎分枝较多,叶互生,条形线或披针形。叶常绿或准常绿,冬季暗绿色,春季四月中旬返青,花单性或两性,雌雄同株或异株。第2年五月下…  相似文献   

7.
山西北部四翅滨藜生态饲料林及几点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四翅滨藜营养价值、适口性、生物量等调查研究,认为四翅滨藜是一种优良生态饲料林灌木树种。针对山西省北部自然条件及四翅滨藜引种现状,对其发展四翅滨藜生态饲料林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准常绿饲料灌木树种——四翅滨藜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美国四翅滨藜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繁育方法及其营养价值,阐述了四翅滨藜在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具有广阔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李梅 《技术与市场》2002,(10):33-33
滨藜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植物,广泛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四翅滨藜(AtriplexCanescens [pursh]Nutt)是美国科洛拉多州立大学等单位经历25年,选育出的一个优良品系,广泛用于牧场改良,水土保持和盐碱地改造。该品系于1990年先后登陆我国的青海、新疆和宁夏等地,通过区域性栽培试验,在三北地区表现出了级强的生命力,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四翅滨藜是美国农林部门经过25年努力选育出的优良品种,现已被广泛用于牧场改良、水土保持、造林等,有“奇迹树”之称。乌兰察布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蚀沙化严重,水土流失,牧场退化,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常遭沙尘暴危害。四翅滨藜是沙源治理、防治土地沙漠化、防风固沙方面的首选优良树种之一,推广四翅滨藜对乌兰察布市畜牧业建设及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四翅滨藜属藜科滨藜属常绿或准常绿灌木,具有耐干旱、贫瘠、抗盐碱等多种优良特征。1形态特征准常绿饲料灌木,株高90cm~180cm,无明显主干,分枝繁多;树冠团状,两年生时冠幅可达到130cm×110cm,叶量大,单株生物量达6.80kg;叶互生,条形或披针形,叶长1cm~10cm,宽0.30cm~2.20cm,基部楔形或渐狭。全缘叶,叶正面绿色或砖红色,稍有白色粉粒,背面灰绿色或红绿色,粉粒较多。叶常绿或准常绿。根深,1年生实生苗根长可达3.45m。花单性或两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胞果椭圆形或倒卵形,四翅,种子卵形,胚马蹄形,种子冬季不脱落,宿存。2优良特性四翅滨藜具有4…  相似文献   

12.
四翅滨藜:荒漠盐渍化地区引种与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翅滨藜是一种具有耐干旱、耐贫瘠、抗盐碱等多种优良特性的饲料灌木,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世界推荐的荒漠牧场改良最优树种。四翅滨藜为旱生植物,喜光,根系发达。属于自由授粉植物,其子代分化明显,有直立型、匍匐型。四翅滨藜为准常绿灌木,高1~2米,枝条密集,花单性或两性,雌雄同株或异株。抗寒能力强,适生范围广,不仅能在水土条件较好的地方生长,而且在平均降雨量350毫米以下、年均气温5℃左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优良生态经济型灌木树种四翅滨藜的覆膜造林试验,分析了覆膜对地温与四翅滨藜生长量影响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在黄土丘陵区发展四翅滨藜最好采用覆膜造林技术的结论。并对大力发展四翅滨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对木本滨藜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2年生的努塌滨藜、三角滨藜、四翅滨藜、沙棘为试材,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木本滨藜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木本滨藜植物通过维持较高的束缚水含量来增加保水能力,沙棘束缚水含量及保水能力远低于木本滨藜。2)干旱胁迫条件下努塌滨藜、三角滨藜细胞膜受氧化程度较小,四翅滨藜在重度干旱条件下MDA含量比对照增加了19.3%,细胞膜受氧化程度较大;3种滨藜植物在干旱胁迫下,膜透性没有明显升高,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完好,而沙棘在中度干旱胁迫下MDA含量比对照增加了20.68%,严重干旱胁迫时增加24.34%,且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细胞膜受严重氧化,造成细胞透性在中度、重度干旱胁迫下较正常水分条件下分别增大37.38%和41.58%,细胞膜系统受到较为严重伤害。3)干旱胁迫对滨藜植物光合色素合成影响不明显,而沙棘在严重干旱条件下Chla降低了27.76%(P<0.05),Chlb降低44.18%(P<0.01),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4)根据Farquhar等提出的气孔限制值分析观点判断,除了中度干旱胁迫下三角滨藜Pn下降可能是非气孔限制因素造成以外,其他Pn下降可能是气孔关闭造成。5)利用隶属函数对4种植物抗旱能力评价由高到...  相似文献   

15.
四翅滨藜是藜属滨科的一种植物,具有耐干旱、贫瘠,耐盐碱,生态适应范围广,在青海省东部干旱山区和荒漠地带,及半荒漠部分地区生长良好,是水土保持和荒漠治理及在盐碱改良方面很有前途的树种。四翅滨藜枝叶含12%以上的粗蛋白,是一种优良的饲料灌木。甘河滩苗圃1999年引进的四翅滨藜是美国科洛拉多洲立大学实验站,犹他洲野生动物资源局等单位,经25年的努力选育的优良品种,引种获得成功,且应用嫩枝扦插技术后,成活率达85%,且生长良好。一、实验地自然条件实验地设置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甘河滩国营苗圃内,海拔2650米左右,年均温2.8—4.4℃。全年…  相似文献   

16.
四翅滨藜属藜科、滨藜属常绿木。具有耐干旱、耐贫瘠、抗盐碱等征,株高90cm~180cm,无明显主干叶披针形,根深,1年生实生苗根长单株生物量6.8kg。该品种在年均降水量350mm温5℃左右,极端最低温-40℃的干旱漠、盐碱地带生长良好。它是一种优改良树种,被有些国家称之为“生物报道,每种植4050m3的滨藜,1年吸收1000kg以上的盐分。弃耕盐藜后,盐碱度可减少到足以种植谷物时,具有可观的饲料产量和丰富的口性好,枝叶含12%以上的粗蛋白,量1.5万kg,是荒漠、半干旱地区的木。四翅滨藜原产于美国中西部高和盐碱地改良中不可多得的优良饲在我省退耕还林工…  相似文献   

17.
四翅滨藜是由美国引进的优良准常绿饲料灌木树种。文中就四翅滨藜容器育苗技术,以及一年多次育苗多次出圃造林技术等开展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可为该树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青海引种四翅滨藜进行造林试验。通过4年的试验观测,取得以下结论:①宁夏南部山区特别年降水量300 mm以上的地方是四翅滨藜生长适宜的生态区域,而中北部年降水量200 mm以下的干旱区,发展四翅滨藜需要有补水条件;②容器苗造林是提高成活率的有效措施;③与豆科植物混交造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引进四翅滨藜进行荒山引种造林试验,观察总结出四翅滨藜的生物学特性,同时针对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成活率进行了调查分析,在石灰岩山地造林和在玄武岩山地造林成活率均达90%以上,二者成活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在温室条件下,用不同质量百分数的盐溶液(0.05%、0.10%、0.30%、0.50%、0.80%、1.00%)浇灌1 a生四翅滨藜扦插容器苗,测定苗木的有关生理指标和苗高,同时测定土壤含盐量,研究其抗盐性.结果表明,不同盐协处理的四翅滨藜苗木的水分生理指标、光合作用生理指标以及叶绿素含量与质膜透性等均未受到明显影响,苗木生长正常,即使在土壤含盐量高达1.48%的状况下,苗木生长也未受到影响.四翅滨藜具有极强的抗盐能力,建议在吉林省西部地区有计划地扩大四翅滨藜的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