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张家口地区制约飞机播种造林播区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张家口地区飞机播种造林播区选择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加大投入等基本原则,为该地区飞播造林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飞播治沙技术孙翠莲飞机播种造林或种草速度快、效果好、成本低、范围广,可以大规模迅速治理沙地、沙漠,成为防沙治沙、加快国土绿化的重要技术手段。一、播区选择与规划设计我区适宜飞播的沙地、沙漠地貌类型丰富,分布范围广泛。宜播区一般选择在沙丘高度10米以下,...  相似文献   

3.
延庆县位于京郊的西北部,年平均降雨量493mm,平均气温8℃,无霜期150天,土壤多为山地棕壤,该县境内74%的面积为山地,其中宜林荒山就有87万亩。为了加快造林速度,从1981年开始飞机播种造林,至1989年共飞播47万亩。虽不乏成功之处,但失败面积也不少。本文通过对1984年以前播区的调查从当地自然条件并就限制飞播造林成效的几个主要因子进行分析。以期总结经验教训,加快造林速度,提高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4.
飞机播种造林,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深远山区,是一种绿化速度快、效率高、省劳力、成本低的现代造林技术,是恢复与扩大森林资源的有力措施之一。我区于1981年在太行山中段的和顺、左权、寿阳三个县进行了油松飞机播种造林试验,总面积达10万余亩。为了研究飞播造林的可行性,总结经验,掌握规律,进一步提高飞播造林效果,促进飞播造林的广泛开展,我们于1983年4月18日至7月底对上述地区的飞播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一、飞播区的概况和顺县的万山、赵村播区位于和顺县西北部的横岭公社。主要山脉多为东北—  相似文献   

5.
<正> 我区从1974年开展飞机播种造林试验以来,通过八年的实践证明,飞机播种造林(以下简称飞播)与气象因子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降雨量直接影响着飞播造林的效果。现着重谈谈适宜播期的气象条件和飞行作业的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6.
广西是个多山的自治区,全区面积二十三万六千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占地约百分之八十,这是发展林业的有利条件。如何加快宜林荒山的绿化呢?必须采取三条措施:一是人工造林,二是飞机播种造林,三是封山育林。我区于一九六一年开始飞播造林成功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四年是我从事飞播造林工作的第一年.这一年我们就承担了商洛地区飞机播种林试验工作. 洛南县页峪脑播区便是我从规划设计到作业施工的首项任务.由于各方面的努力,页峪脑播区当年就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商洛地区典型的飞机播种示范播区.  相似文献   

8.
<正> 黄土高原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各类型区的飞播适期差异很大。因此,正确选择播期,适时播种,是飞播种草造林成败的关键。在西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年降水350—500毫米),选择适宜的播期飞播沙打旺已有成功的经验,但在年降水量250毫米的干旱地区如何确定飞播种草造林适宜的播期,尚未有成功的经验。为探索该类地区飞播沙打旺的适期,我们于1981—1983年在宁夏同心县半荒漠地区进行了地面撒播试验和飞播试验。  相似文献   

9.
飞机播种(人工)造林,是为了完善和弥补因受飞机和播区条件限制的宜林地,采用的一种造林方式.因投资少、见效快、效果好,对建立飞播林基地,巩固和提高飞播造林成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通过全省飞播(人工)造林成效的分析,探讨提高飞播(人工)造林成效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飞播造林的高新技术革命──GPS导航系统的应用王政文我国自1956年开展飞机播种造林以来,全国已有25个省(市、自治区)、802个县(旗)进行了飞播,截至1993年已累计完成飞播面积3亿亩。目前,全国每年飞播规模达1500万由,占年度造林面积的15%...  相似文献   

11.
1976年,我们在赤城县首次进行了油松飞机播种造林,现将我们在为飞播所进行的测绘技术工作介绍于下:一、播区的选择选择面积在二万亩以上,适于油松生长,海拨1600米以下,植物复盖度小于80%(复盖度50%的地方种子着土成苗较好)的急需绿化的山地。播区内山地相对高度在500米之内,起伏过大不适于飞行。二、搜集图面资料播区大体确定之后,要到有关部门把播区的现有图面资料搜集到手:  相似文献   

12.
<正> 马尾松是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之一。飞播造林速度快、省劳力、成本低、效果好。在以林为主的桐柏山区进行马尾松飞机播种造林十分必要。一试验目的桐柏县于1982年春季,1985年和1986年夏季进行三次马尾松飞播造林试验。由于播期选择不准,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飞播效果不理想。据87年对82年播区成效调查,有苗面积仅占宜播面积的17.8%,效果评定为失败。  相似文献   

13.
凤县从1980年起,先后在杨家山、庙沟、鹿母寺、安河寺等10个播区进行了飞播造林试验,造林而积达1.9万公顷。几年的造林试验发现,播前有透雨,播后遇连阴雨或有充足的雨量,种子出苗效果就好,反之就差。据此对最佳播期进行了选择。从降水情况看,风县全年降水量夏秋两季所占比重较大,分别为306.4mm、172.3mm,且春夏两季降水量逐月上升,直止9月达最大,为108.4mm。春季降水量为126.9mm,冬季只有5.7mm。如只考虑降水因子,凤县飞播应选在7月。但7月连阴雨较多,不利于飞机高空作业。8、9两月降水条件虽好,但气温高,水分蒸发快,不利于种子  相似文献   

14.
从无人机选择、播区调查、树种选择和处理、播种量确定、播种方式、播期、飞播作业实施以及播后管理、造林成效评估等方面介绍了无人机飞播造林,为推广无人机飞播造林种草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 飞机播种造林(以下简称飞播造林),它具有速度快、工效高、成本低,能深入偏远山区作业的特点,是发展林业,加速绿化荒山荒地,扩大森林资源的一项有效措施。我省从一九六六年开始,在恩施地区进行了飞播造林,到一九八○年止,已有四个地区十四个县进行了飞播造林,共有播区七十四个,播区总面积  相似文献   

16.
<正>承德地区于1974年7月,在隆化县八达营播区开展了飞机播种造林试验,初获成功。截止到1979年,我区连续6年共飞播造林685,000多亩。据初步地面普查和抽查,有苗面积占37%,取得了可喜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苗木分布不均,阴坡大部分无苗或少苗,树种单纯,经营抚育跟不上等。  相似文献   

17.
<正>所谓模拟飞播就是采用飞机播种造林的作业流程,但不用飞机播撒种子,而用人工进行种子撒播的造林方式。具体的操作要点有以下几方面。1模拟飞播区的选定根据造林规划,对要进行作业的荒山荒地进行初步调查,了解作业地点的小气候环境条件及土壤植被情况。然后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确定播区的造林树种。为保  相似文献   

18.
经15年飞播追林试验证明,漆树在我省秦巴山地,渭北石质山地,陕北丘陵沟壑区海拔1000~1800m的中、低山地区,年降水量600mm 以上地区均可飞播造林。品种应选大木漆。种子脱蜡处理以干法为好。播量以每公顷4.5~7.5kg 为宜。华山松在海拔1500~2100m 的中、高山区,播后50天内降水量不少于120mm,相对湿度不低于70%,日平均气温不低于12℃地区均可飞播造林。飞播用种不得低于国际Ⅱ级种子。每公顷播量26.35kg,播前需进行防护处理,播期以3月下旬到4月上旬为宜。漆、松混播可以充分适应立地条件,获得均匀的成苗效果,形成团、块状针阔混交林。其平均成林面积率可达45.8%。  相似文献   

19.
飞播造林种草是一种机械化的作业方法。实践证明,它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省劳力等优点,是快速恢复植被,绿化荒山的有效途径。我国的飞机播种造林从1958年开始,首先在四川省西昌获得成功。二十年来,先后有22个省(区)开展了此项工作,飞播造林总面积达一亿六千多万亩,保存面积约六千三百五十万亩。飞播造林最早的四川、广西等省(区)已经成林,并开始受益。飞播造林种草又是一种粗放的造林种草方法,播种前不整地,播种后不复土,与其它造林种草方法相比,它具有更严格的季节要求。因此,选择适宜的播期,不仅关系到  相似文献   

20.
莫宗盛 《广西林业》2000,(5):23-23,25
飞机播种造林具有速度快、省劳力、成本低、效果好的优势 ,非常适宜于人迹罕至的高山、远山,交通落后、人烟稀少、人工植苗困难的地方采用。实践证明 ,飞播造林是加速造林绿化和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罗城县是飞播造林较为典型的县份。建国以来 ,全县曾进行了两次飞机播种造林 ,第一次进行13个播区 ,飞播面积76.1万亩 ,有效面积56.6万亩。第二次18个播区 ,62.7万亩 ,有效面积49.9万亩 ,分布13个乡镇76个村公所。从两次的效果看 ,飞播造林是成功的 ,特别是70年代飞播的松树 ,80年代初已长大成林 ;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