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让水河碧口区域竹子开花和大熊猫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水河碧口区域竹子开花和大熊猫现状调查杨培斌李晓鸣(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文县746400)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让水河碧口区域是该保护区大熊猫密度最高的地区,1975年和1984年曾因缺苞箭竹(Fargesiadenudata)两次大面...  相似文献   

2.
向性明  甘莉明 《林业科学》1989,25(6):554-558
紫箭竹(Fargesia nitida(mitford)keng f.)和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 Yi)是大熊猫全年最喜食的竹种,也是大熊猫主产区岷山山系分布面积最大的两个竹种。1969年在四川省平武王朗最早发现缺苞箭竹零星开花,1975年在四川省的平武、青川、北川、松潘、南坪等县和甘肃省的文县又发现该竹普遍开花,1985年在南坪发现紫箭竹较大面积的开花。这些高山竹类开花枯死后,只有少量能天然更新。在由于高寒山区,热量不足,生长期短,以致这些竹类幼林发育较慢,约15年后才能为大熊猫取食;再加上人为的破坏活动,高山竹类已大大减少,由于竹类的分布不均,使大熊猫处于孤岛式的分布。因此,抢救大熊猫必须研究尽快恢复和发展竹林。而发展竹林的基础是种子,竹类种子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一般寿命不超过一年,属短命种子。为了使种子的寿命在一定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调查分析了缺苞箭竹的繁殖和生长特性,初步认为:缺苞箭竹的繁殖力较强。在其开花迹地上,竹林的更新复壮,应以天然更新为主。天然更新的竹苗,12年即可生长发育成郁闭稳定的幼林。  相似文献   

4.
缺苞箭竹天然更新实生幼竹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 Yi)1975年来由于大量开花死亡,致使分布区的大熊猫出现缺食危机。为研究缺苞箭竹天然更新和幼竹的生物特性及复壮进程,为采取人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及早供给大熊猫食用竹的目的,1985年在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遮荫和光照对缺苞箭竹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观察,缺苞箭竹通常在迹地和疏林地比郁闭度大的林地衰老快、开花多,说明缺苞箭竹发育与林地遮荫度有关,为了证实这一现象,在全光照(sun)、林地部分遮荫(约为全光照下光量的50%)和深度遮荫(约为全光照下光量的2%)的条件下,分植零星开花竹丛,观察其发育变化。结果表明:在深度遮荫的条件下,原有的花穗不开放,花芽不继续发育,未花枝也不继续发育成花枝,竹丛中也不再出现新的开花植株,而未花竹和发笋量则逐年增加;在全光照和部分遮荫的条件下,原有的花穗很快开放,特别是全光照条件下,花茅和未花枝继续发育成花穗和花芽的速度更快,而且新的开花植株逐年增加,未花植株和发笋量逐年减少。结果也表明: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是控制缺苞箭竹开花的最明显的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海拔和遮阴对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大小的影响,以平武县老河沟自然保护区高低海拔3种遮阴生境自然分布的缺苞箭竹为对象,对基径和株高及形状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缺苞箭竹的基径、株高和形状指数分别为8.65±1.67 mm、243.2±62.8 cm和282.4±53.6cm,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且受海拔和遮阴的显著影响;高海拔的缺苞箭竹基径和高度极显著大于低海拔,遮阴有利于缺苞箭竹长高、形成细长植株,全光照的缺苞箭竹则通常粗矮。总体表现为缺苞箭竹能适应高海拔,并在高海拔林下长得较为高大,有树冠遮阴保护的缺苞箭竹较全光照更纤细。  相似文献   

7.
缺苞箭竹天然更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缺苞箭竹开花后的自然更新恢复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高生长呈指数函数增长。幼竹基径(或地径)呈直线函数增长。2.幼竹生物量的积累呈指数函数增长,其数学模型为,阳坡:W_(sa)=0.1970e~(0.6129t),W_(su)=0.0401e~(0.7111t);阴坡:W_(na)=1.3218e~(0.4167t),W_(nu)=0.4010e~(0.4415t)。3.缺苞箭竹的生物学曲线阳坡或半阳坡为,阴坡或半阴坡为。据此预报缺苞箭竹的恢复年限阳坡或半阳坡为16年,阴坡或半阴坡为19年。但竹林景观的恢复年限实际上要提前一些。同时阳坡或半阳坡比阴坡或半阴坡恢复年限短,说明缺苞箭竹开花后的恢复过程需一定的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8.
遮荫和光照对缺苞简竹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观察,缺苞箭竹通常在迹地和疏林地比郁闭度大的林地衰老快,开花多,说明缺苞箭竹发育与林地遮荫度有关,为了证实这一现象,在全光照(SUN),林地部分遮荫(约为全光照下光量的50%)和深度遮荫(约为全光照下光量的2%)的条件下,分植零星开花竹丛,观察其发育变化。结果表明:在深度遮荫的条件下,原有的花穗不开放,花芽不继续发育,未花枝也不继续发育成花枝,竹丛中也不再出现新的开花植株,而未花竹和发笋量则...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是中国大熊猫的3个分布省份之一,阿夏自然保护区是甘肃省大熊猫主要栖息地之一,分布有缺苞箭竹和华西箭竹。缺苞箭竹在其分布地区内为大熊猫最主要的食用竹种,在旺藏保护站管辖区域分布最广,在海拔2 600~3 000 m分布最为集中。华西箭竹在洛大保护站和旺藏保护站管辖区域分布较多,在海拔2 400~2 800 m分布最为集中。旺藏保护站辖区海拔跨度较大,是最适宜大熊猫生存的区域,四季均适宜大熊猫生存;而达拉保护站和阿夏保护站辖区更适宜大熊猫夏季生存;洛大保护站辖区适宜大熊猫冬季生存。阿夏保护区曾经历长期皆伐,森林破坏严重,缺苞箭竹也曾大面积开花,严重影响大熊猫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环境,因此需要高度关注林下缺苞箭竹和华西箭竹的生长和恢复状况。  相似文献   

10.
在缺苞箭竹-紫果云杉原始林下选取5个密度的缺苞箭竹,研究密度对缺苞箭竹生物量、C及养分贮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个生长季中,缺苞箭竹生物量、净生产量、平均单株生物量、植物及土壤的C、养分贮量在(80±5~260±9)株·m-2密度范围内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高密度(310±15)株·m-2时有所降低,210~260株·m-2是缺苞箭竹最适密度范围.各密度缺苞箭竹养分元素贮量排序总体上均为K>N>Ca>P>Mg.在密度较低时,地下部分C及养分贮量分配比例相对较高,有利于其占据土壤空间资源,而随密度的增高,地上部分比例增高,有利于其占据地上空间资源,反映了缺苞箭竹随密度变化的克隆生长生态适应对策.在缺苞箭竹-土壤系统中,植物与土壤C库贮量比率随密度的增大逐渐升高,在高密度时有所降低.土壤5种主要全量养分库贮量较丰富.土壤速效N、K养分库在各密度之间差异不显著,而速效P库则随密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表明土壤速效P库的不足是缺苞箭竹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缺苞箭竹研究分析表明:1.缺苞箭竹生长受势量因素的制约,具有与温度变化同步趋势;2.缺苞箭竹地下茎为合轴型,其分蘖生长具有同期分蘖效应的特点及按序分蘖特征;3.缺苞箭竹物候期除自身生物特征(遗传特性)表现外,环境因素也直接或间接地起一定作用;4.缺苞箭竹物候期随海拔的变化,系统发育年龄的变化,其始日、终日、长短也有差异;5.按海拔梯度绘制的物候谱,在主食竹造林时间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缺苞箭竹生物学物侯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缺苞箭竹研究分析表明:1.缺苞箭竹生长受热量因素的制约,具有与温度变化同步趋势;2.缺苞箭竹地下茎为合轴型,其分蘖生长具有同期分蘖效应的特点及按序分蘖特征;3.缺苞箭竹物候期除自身生物特征(遗传特性)表现外,环境因素也直接或间接地起一定作用;4.缺苞箭竹物候期随海拔的变化,系统发育年龄的变化,其始日、终日、长短也有差异;5.按海拔梯度绘制的物候谱,在主食竹造林时间的选择、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和森林经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兴良  向性明 《林业科学》1994,30(5):471-477
王朗林区人工缺苞箭竹亚层数量特征及其模型刘兴良,向性明(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81)关键词四川王朗,亚高山暗针叶林,亚建群层,缺苞箭竹,大熊猫,仿真造林缺苞箭竹(Fargesiadenudata)是四川王朗林区亚高山暗针叶林下亚建群层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缺苞箭竹更新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王朗自然保护区不同地段箭竹——冷云杉林下单位面积上缺苞箭竹生物量和其它16个生态因子的17块标准地的调查,以缺苞箭竹地上部分在单位面积上的生物量代表其更新质量作为因变量,其它生态因子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计算筛选,其结果表明:影响缺苞箭竹更新的主要因子是林冠郁闲度,其次是地面活苔藓层厚度;更新质量与坡向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甘肃省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内,应用直线方程YF·d=175.6165x-42.1759和YF·s=238.5539x—43.0295,分别获得大熊猫主食的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和糙花箭竹(Fargesia scabrida)地上部份鲜生物量。缺苞和糙花箭竹地上部份鲜生物量分别为45.9351 t/ha和37.068t/ha。大熊猫以食用其生活环境内各种竹灌的鲜嫩枝杆和叶梢为生,因之掌握大熊猫分布区竹类地上部份鲜生物量,对保护和抢救熊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200便携式光合作用分析系统,配合通风干湿球温湿度计,照度计等气象仪器,测定和研究了王朗缺苞箭竹叶片内细胞CO_2浓度、气孔传导、气孔阻力、光合作用率的日变化节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筛选出了影响光合特性日变化的主要因子,建立经验公式,为合理采取人工措施改善光合性能,提高箭竹光合作用率提供依据。文中还系统地研究了叶肉CO_2浓度、气孔传导、气孔阻力以及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率的综合影响,以评价缺苞箭竹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7.
缺苞箭竹竹笋—幼竹期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是大熊猫喜食竹种之一,过去研究甚少。本文拟通过缺苞箭竹竹笋—幼竹期生长节律的研究,探论其生长过程中的某些规律,为大熊猫主食竹更新,复壮,造林,营建大熊猫食料基地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共分四部分探讨缺苞箭竹竹笋—幼竹期的生长节律:1、年生长节律。幼龄竹表现最明显,在未达成竹之前,年高生长,径生长及重量生长均大于前一年。2、季节生长节律。在一年之中。不同季节生长节律不同。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延缓期在4月10日—6月10日。共62天。绝对生长率G=0.09;指数生长期在6月11日—8月26日。共77天。G=2.54;相对生长下降期在8月26日—9月23日,共28天。C=0.43。3、日生长节律。据观测,在竹笋—幼竹的生长季节里,夜间生长量略大于白天生长量,其出现频率为52%,夜间高生长量为0.63cm,白天高生长量为0.59cm。4、竹笋—幼竹生长与气候的关系。通过气温,相对湿度,幅射量,地温与竹笋生长量的定位观测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温度因子是支配竹笋—幼竹生长的主导因素,这和实际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引种表现较好的4种大熊猫主食竹种冷箭竹(Bashaiafangiana)、糙花箭竹(Fargesia Scabrida)、青川箭竹(F·rufa)、石棉玉山竹(Yusania Iineolata)和本地缺苞箭竹(F.denudata)早期生物量及叶面积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森林类型里的5个竹种中,平均单株生物量最高是冷箭竹为15.94g;平均亩产量最高是缺苞箭竹为7.27kg;不同年龄结构生物量为2年生高于1年生;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1年生杆大于2年生,2年生枝叶高于1年生.叶面积较大是糙花箭竹为52.28m~2/亩;叶面积指数1.8—5.4,处于中下水平.说明,引种竹生物产量低,而本地种产量高.立竹度小和发笋成竹力弱是影响早期生物产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竹种的生物量及生物生产力既有类型、年龄与种间差异,又有不同程度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0—2001年甘肃省第3次大熊猫调查资料,利用SPSS和SAS软件,对甘肃省大熊猫栖息地生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大熊猫主要栖息在以缺苞箭竹为优势的下木种群森林群落中,其垂直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海拔1600~2800m处,水平分布在文县和迭部一带;竹类种群的特性、地理环境和森林群落的完整性是大熊猫栖息生存的3个主要综合要素;甘肃省大熊猫的生境特征基本稳定,但该区竹类种群的正态性分布和人为干扰强度是构成其生境不稳定的重要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20.
缺苞箭竹地上部分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森林郁闭度条件下,对缺苞箭竹花期、衰老期竹林各年龄植株数、开花数和花期、未花期、幼苗期不同年龄植株颜色老化特征、自然整枝、高、径、枝、叶生长、生物量等测定结果表明:竹林和植株的生长、老化和开花,不但与植株年龄、发育阶段有关,也与森林郁闭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