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意农业是改善农业资源配置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通过其与乡村旅游的良性结合,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具有必然性,创意农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核心吸引物,乡村旅游进一步推动了创意农业发展。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存在四种模式,分别是创意农业景观、创意农业产品、创意农业文化、创意农业活动。打造吸人眼球的农业景观、独具特色的农业产品、传统质朴的农村文化、深度体验的农业活动,对于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理论和实践构建了乡村旅游概念体系,探讨其演化机理,对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进行案例实证研究。认为乡村旅游概念体系由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3个由低到高的概念组成,其演化机理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意为核心,产业融合为特征,驱动乡村旅游发展逐步升级、演化。结合中国乡村旅游的演化历程、发展模式和层次间关系及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乡村旅游发展,认为目前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各地在构建乡村旅游模式时,应按照其内在发展规律,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特色,融合传统文化、科技等创意元素,建设乡村旅游项目。同时建议该镇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加强创意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利用创意,统一策划和包装乡村旅游项目,凝炼各项目点主题,通过创意,增加项目的吸引力,驱动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创意农业的内涵,认为创意农业以景观、氛围、情景等无形产品为服务和消费内容,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经营理念和模式。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创意农业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对新疆和浙江省的创意农业实践进行了简要评述。结合浙江省的自然经济条件,提出了以薰衣草等观赏植物为基础、突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养生农业等建设创意农业示范基地的技术途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4.
张婷  岳雪峰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6):175-176,197
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中指出,乡村休闲旅游要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古朴村落为形、创新创意为径,开发形式多样、独具特色、个性突出的乡村休闲旅游业态和产品.当前,文化创意已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手段.该文分析了巢湖三瓜公社文化创意表现和文创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创意农业旅游是在城市郊区进行的农业观光旅游,不仅满足城市居民在闲暇之余获取农业知识的欲望,也能满足农户获取农业技术知识与认识农业新发展模式的需求。本文以佛山市农科园开发为例,从资源优势、创意农业产品设计、技术产品推广、宣传推广等4个方面对佛山市创意农业旅游开发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其他地区开发休闲创意农业旅游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福建龙岩武平绿茶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挑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给出战略选择,并提出以"自然茶都"为主题开发生态茶产品、以"历史茶都"为主题开发休闲文化产品、以"客家茶都"为方向开发民俗体验产品三个选择,提供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以促进福建龙岩武平绿茶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以期传承农业文化,打造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单一的旅游产品和传统的旅游产业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以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等多功能和多产业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可以满足人们多元的旅游需求并促进旅游地的自然、经济、生态的发展。对山重乡村旅游综合体进行规划,并对山重村的空间体系和产业发展进行重点规划,提出: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打造旅游精品、以综合旅游项目为支撑拓展农旅产业链、以地域文化为特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土地集约和环境整治为基础开展生态建设等对策,促进乡村旅游综合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易伟新  谢兰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383-10385
运用SWOT分析法对“长株潭”创意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具备的内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和判断,指出它既有区位和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科技条件突出等优势条件,又有政府与“两型社会”平台的外部支持;但也存在产品缺乏创意和文化内涵,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不利因素.强化创意农业理念的运用以加快产品的提质升级将是“长株潭”地区体闲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陇原传真     
正平凉市探索"文化+农业"扶贫模式平凉市在传承发展农耕文化、生态文化和农业创意文化的过程中,探索出了文化与农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形成了一批农业生产新业态,为农村经济发展、群众脱贫致富开创了新的途径。一是把扶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以培育产业链条、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为根本目标,挖掘区域文化特色,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养生农业,开发生态观光、游园采摘、民俗体验、垂钓休闲等新业态。二是在深入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全市"文化集市"产品档案和基础信息数据库,选择剪纸、皮影、纸织画、泥金画、马尾荷包、根雕等民俗文化产品,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运作  相似文献   

10.
苗润莲  时艳琴  李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35-15537
简要评述农业旅游的概念,强调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益凸显的重要地位,进而由提升农业旅游档次、开发旅游精品的需要引出了农业旅游创意设计的概念,并以之作为农业旅游策划的重点,分析了创意设计的重要意义,强调应开发具有新颖性、特异性和舒适性的旅游产品和体验。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农业旅游为例,介绍了其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北京地区的创意资源基础,进而在自然性、文化性的创意设计原则指导下探讨了农业旅游文化创意设计的内容,重点围绕文化创意战略规划、人文自然景观强化、人造景观、旅游文化设计、科技创意、节事活动策划、旅游产品策划与设计、宣传资料和网站设计方面具体论述了农业旅游的创意设计。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100-102
大别山地区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近些年在农业旅游开发上进行了有效的尝试,但其文化含量、产品创新方面仍显不足。在梳理大别山农业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强度弱、配套设施落后、产品缺乏特色及品牌等问题,并从产业发展型、居民参与型、资源导向型、文化传承型四个角度提出其创意农业旅游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四川省休闲农业规模效益凸显、服务水平提升、转型升级加快、市场供需两旺。截至目前,全省建成休闲农业景区4531个,发展农家乐3万余家、休闲农庄近2000个。仅一季度,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经营性收入达到172亿元,接待游客8400万人次,带动全省农民人均增收15元。全省按照"产业基地为基础、创意农业为手段、农耕文化为灵魂"要求,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省  相似文献   

13.
正内乡县坚持"特色农业规模化、规模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倾斜、龙头带动、示范引领等措施,大力发展油桃、薄壳核桃、茶叶、烟叶"四个十万亩"及菊花、食用菌、林果等特色农业,拓宽了农民致富增收的主渠道,激活了农村经济。"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引领农村经济转型升级。该县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带农,打造"农业+旅游"发展方式,构建了以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底  相似文献   

14.
宋庄镇创意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创意产业,它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将都市型现代农业与文化相结合,通过深度拓展农业功能,融合农业、科技、文化、创新等于一体而发展形成的满足特定市场需求的新兴产业。该文以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为例,分析了宋庄镇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探讨了未来宋庄镇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思路和布局,为宋庄创意休闲农业的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彩云镇把花卉产业列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重点,以"农业强镇、旅游兴镇"为目标,着力打造以花卉生产为核心,兼顾发展蔬菜、水果、中草药和养殖业,集"种植、加工、商贸、旅游、创意、文化"六位一体的发展格局.目前农业保障体系不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应用能力不强,规模化发展慢,辐射带动力不够,大棚标准化水平还需...  相似文献   

16.
浙江各地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手段、以观光休闲农业为切入点,积极开发创意农业产品,形成了部分创意农业发展的典型,但整体上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扶持政策欠缺、产业融合不够等制约因素。为此,提出发展浙江创意农业的路径选择、支撑体系构建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创意农业与创意乡村的内涵 创意农业改变中国,创意农业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构建农村创意生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创意农业以知识产权为先导,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农业企业为主体,以创意生产为核心,以美学经济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指引,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质量效益为动力,以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以持续利用为目的,以农业企业为主体,指导人们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将农产品与文化、艺术创意结合,使其成为具有"四高"即高文化品位、高知识化、高赢利性、高附加值,"五化"即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景观化,"五型"即审美型、文化型、娱乐型、科学型、观赏型的新型农产品.  相似文献   

18.
乡村休闲旅游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是促进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的有效方式。以长沙市望城区5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研法和实地访谈法对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特征、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研究发现,交通通达性和住宿设施建设是制约发展的两大主因;同类同质产品难发展,创意成为突破点;构建乡村景观寻“乡愁”,旅游业态培育成关键。提出立足文化地理意蕴、加强旅游与农业融合、打造高质量的休闲旅游度假区等空间发展路径和产业融合路径,以此实现乡村休闲“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相似文献   

19.
<正>农业节庆是依托当地的主导产业,将农耕文化、民俗风情融入传统节日或主题庆典中而开发的节庆,通过农业节庆活动推动旅游、会展、贸易及文化等行业发展,是"农业搭台、经济唱戏、文化传承"的一种创意。农业节庆是体验式和消费式相结合的农业创意类型,  相似文献   

20.
农业嘉年华是以农业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文化为纽带、以旅游为特色、以乐活为目标,体现农业多功能性的一种农业休闲体验模式。农业嘉年华在促进当地农业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带动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搭建区域现代农业展示平台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带动产业兴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运用商业模式画布工具对农业嘉年华商业模式进行描述和分析,为农业嘉年华类项目开发者在项目设计及商业模式的构建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