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生产力与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2015年水稻不同栽培方式试验,阐明了手工直播、机械条播、毯苗机插和钵苗摆栽4种水稻栽培方式的优点和缺点,为太湖周边稻作区选择适合的水稻栽培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播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水稻直播的机械化水平,筛选出适合上海市的水稻直播方式,研究人工直播、机械条播和机械穴播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种植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影响较小,水稻单产机械穴播要高于人工直播和机械条播。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条播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提高跃进农场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进行了水稻机条播栽培试验,分为机条播与人工撒播对比、不同机条播时稻谷芽的长短对比两个试验部分。结果表明,机条播与人工撒播的水稻产量差异不大,宜采用机条播;机条播宜采用向明条播机进行长芽播种。  相似文献   

4.
一提起水稻直播栽培,大多数人都会联想起种水稻不育苗、不插秧,水稻田在灌水后整地,多面手用条播机播种,条播机播的很直,所以叫直播。水稻直播栽培的确切含义,应该是水稻不育苗、不插秧,把种子直接播到水稻生长的本田,没有移植这个过程,是水稻直接播种栽培。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宜寒地水条播栽培的水稻品种,明确水条播栽培下水稻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适应性评价指标,以29份寒地早粳稻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利用水条播适应系数、适应指数和综合适应能力,结合主成分分析对水稻条播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能同时在水条播适应系数、适应指数以及综合适应能力上均表现为高度适应的材料共3份.穗粒数、成粒率、经济系数、千粒重和理论产量5个因子可作为水条播下水稻农艺性状适应性评价指标;整精米率、垩白度、精米粒长、直链淀粉含量和米饭食味评分5个因子可作为寒地水条播下水稻品质性状适应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小麦机条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能避免因稻草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该文重点介绍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下的小麦机条播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水稻秸秆切碎、机械还田及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田间管理措施,以期为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小麦机条播麦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海丰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的经济技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丰农场种植条件下,对“淮稻5号”4种不同种植方式的经济效益开展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4种水稻种植方式产量均达600 kg/667 m2以上,以人工插秧产量最高,其余从高到低依次为机械旱直播、机条播、机插秧:投入成本以人工插秧最高,达850.74元/667m 2,其次分别为机插秧、机条播,机械旱直播最低,仅为659.4元/667 m2;机械旱直播和机条播经济效益最高,高出机插秧150元/667 m3以上,人工插秧次之,机插秧最低.因此,无论是从提高经济效益还是从减少用工考虑,当前采用机条播和机械旱直播作为海丰水稻主要种植方式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水稻旱直播轻型栽培的作用机理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水稻旱直播轻型栽培的作用机理,介绍了其关键栽培技术,包括适时精条播、严格防除杂草、合理运筹肥水、综合防治病虫鼠害等内容,以期促进该水稻旱直播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机械化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是水稻生产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水稻机械化、轻简化栽培发展概况,重点阐述了机械直播、机械插秧和机械抛秧等机械化栽培方式的技术特点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提出了未来加强我国水稻机械化、轻简化栽培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朝阳  陈大祥  陈金华  万发勇 《农技服务》2011,28(2):142-143,167
为了探索水稻直播适宜的播种方法和栽培方式,对水稻翻耕直播中的务播与撒播、覆盖细土与油菜壳和不加任何覆盖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单产方面,条播较撒播高,覆盖细土较不覆盖高,而覆盖油菜壳又较覆盖细土高。  相似文献   

11.
<正>水稻水条播的优势为省工、省力、省成本,但是由于其风险高、后期易倒伏和出米率低的缺点在黑龙江省建三江管理局寒地水稻种植地区一直不被推广。今年建三江管理局研究所通过大区示范的方法,研究水稻品种空育131和龙粳46在水条播旱管栽培模式下对水稻产量和抗倒伏的影响。结果表明,空育131和龙粳46水条播的产量分别为464.8kg/亩和481.8kg/亩;水条播旱管栽培模式下抗倒伏特性比较好;水条播的成本要比正常插秧田的成本低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不同播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特设置3种不同播种方式进行试验,考查了水稻苗情、产量等综合性状。结果表明,3种播种方式对水稻生育进程没有影响,但从水稻产量结构分析(即人工直播、机械条播、机械穴播),机械穴播产量最高,分别比机械条播和人工直播增产49.17、38.18kg/667m2。  相似文献   

13.
2017年,上海农场在条播机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机穴播机械。本试验通过对穴播苗情进行跟踪调查,将机穴播水稻分别与条机播水稻、机插秧水稻进行对比,探索穴播的产量结构及优势情况。结果表明,机穴播产量与机条播产量基本相当,较机插秧略低,但穴播的成本较机插秧低2 160元/hm~2左右,结合产量效益,最终效益增加1 804.5元/hm~2。机穴播还有通风透光性好、利于杂草稻的去除等优点,可以初步模拟机器插秧,试验结果可为机穴播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水稻栽培方式有移栽和直播2种,以移栽为主。在机械化移栽中,为发挥水稻插秧机械的优越性,机械插秧必须保证插秧质量。本文概述了耕地作业及栽培作业的质量要求,分析了水稻机械插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水稻机插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洞庭湖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大区试验,研究人工直播、人工抛秧和机械插秧三种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机械插秧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较人工抛秧处理和人工直播处理的稻谷产量分别增加7.84%和24.19%。机械插秧和人工抛秧处理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小于人工直播处理,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均大于人工直播处理。机械插秧处理的水稻净收益最高,达11779.16元/hm2,分别较人工抛秧和人工直播处理增加1697.72和3631.84元/hm2。[结论]机械插秧可以促进洞庭湖区水稻的生产效率,并能增加水稻产量和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布隆迪引进的中国水稻品种进行多年、多点生产试验,对参试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等方面进行评价,为中国水稻品种在布隆迪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中国水稻品种较当地品种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水平,具有相对较好的适应性,且杂交稻品种相对常规稻品种增产效果显著;低海拔地区适宜种植杂交稻品种,而中高海拔地区适宜种植常规稻品种;水稻移栽相对条播和撒播产量更高,而节水栽培相对当地栽培模式增产效果明显。筛选出适宜布隆迪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水稻品种杂交稻特优649、常规稻桂丰2号,结合先进适宜的栽培技术有助于提高布隆迪水稻总体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7.
笔者就精量机条播技术在长江农场的推广应用情况做了简要概述,主要分析了精量机条播技术对水稻分蘖规律及产量的影响,为全面推广精量机条播技术打好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机械直播有机栽培水稻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规模化机械直播有机栽培水稻配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机械直播有机栽培水稻配套技术的实践,沿海稻区开展有机稻种植是可行的,其产量水平在5 250 kg/hm2左右,机械直播更适合规模化有机稻种植。  相似文献   

19.
在海丰农场种植条件下,对水稻品种南粳9108 4种不同种植方式技术和经济效益开展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4种种植方式下南粳9108的产量均达9 000 kg/hm2以上,人工插秧产量最高,其余依次为:机械旱直播、机穴播、机条播;投入成本以人工插秧最高,达13 023.0元/hm2;机穴播和机条播其次;而机械旱直播最低,仅为10 338.0元/hm2.特别在人工投入上,人工插秧最高,机条播和机穴播较低;机械旱直播、机穴播和机条播经济效益较高,经济效益分别为17 763万、17 469和17 301 元/hm2;人工插秧最低,仅为15 834元/hm2;从产出投入比来看,规律与经济效益高低相同.因此,无论从提高经济效益考虑还是从减少用工考虑,目前机穴播、机条播和机械旱直播等轻简栽培方式作为海丰水稻主要种植方式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不同直播方式水稻产量及其物质生产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稻常农粳7号、超级稻南粳44和杂交稻甬优2638、甬优7号为材料,设置水(湿润)直播点播和条播2种栽培方式,研究不同播种方式水稻产量及其物质生产特点。结果表明:与条播方式相比,点播方式水稻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和拔节期LAI显著较高,抽穗后叶面积衰减慢;冠层各层高叶面积占总叶面积比例差异较大,除距离地面20cm处外,其余层高点播方式透光率较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抽穗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净积累量及对籽粒产量贡献率点播方式显著高于条播方式;此外,点播方式抽穗后干物质积累净同化率高,且茎鞘干物质输出率、表观转换率和表观转化率低。最终,4个品种点播方式水稻产量较条播方式提高5.33%,产量构成因素上表现为单位面积穗数少,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较高。点播方式在水稻产量与干物质生产和积累上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