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刚鹦鹉的繁殖行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蓝金刚鹦鹉和红绿金刚鹦鹉均属鹦形目、鹦鹉科的大型鹦鹉,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区,是动物园中著名的观赏鸟之一。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于2009年成功繁殖黄蓝金刚鹦鹉和红绿金刚鹦鹉各1只,在我国动物园尚属首次,为鹦鹉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福州动物园于2008年6月引进琉璃金刚鹦鹉和红绿金刚鹦鹉各1对,2015年琉璃金刚鹦鹉首次成功繁育3羽,2016年3月红绿金刚鹦鹉首次产蛋(未受精).文中总结福州动物园金刚鹦鹉的饲养繁育经验,以备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1基本情况石家庄市动物园引进红绿金刚鹦鹉18只,琉璃金刚鹦鹉17只。动物园原有红绿金刚鹦鹉3只,琉璃金刚鹦鹉4只,这样共有红绿金刚鹦鹉21只,琉璃金刚鹦鹉21只,分别饲养于两个面积10余平方米的禽舍内。这批鹦鹉引进后健康状况一直不太好。引进后第3天即出现排白色稀便,  相似文献   

4.
2010年10月苏州市动物园红绿金刚鹦鹉笼舍中有一只鹦鹉出现以脱毛、瘙痒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症,后一箱邻笼舍内有三只葵花鹦鹉也出现同样病症。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皮肤疥螨感染,及时采取隔离、消毒、药物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本病的蔓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5年5月,我园一只红绿金刚鹦鹉死亡。之后发现同群混养的红绿金刚鹦鹉和琉璃金刚鹦鹉各有5只发病,发病率57.9%,经病理切片检查。综合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诊断为鳞状上皮乳头状瘤。根据病变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北方某动物园饲养的大型鹦鹉包括琉璃金刚、红金刚、芙蓉鹦鹉、葵花鹦鹉、折衷鹦鹉、灰鹦鹉、红丽鹦鹉,由于冬季室外气温较低(-4℃~-10℃),将其收回笼舍内饲养.舍内光线较差,阴暗潮湿,导致鹦鹉发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广州动物园人工饲养条件取得繁殖成功的琉璃金刚鹦鹉等10种鹦鹉繁殖巢箱的构造和放置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对重庆动物园圈养的3只琉璃金刚鹦鹉(Ara ararauna)进行了笼舍环境丰容试验,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记录法记录并分析3只琉璃金刚鹦鹉在丰容前后的行为分配与区间利用情况。结果表明,环境丰容有效改善了琉璃金刚鹦鹉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其对圈养笼舍的区间利用。  相似文献   

9.
进口金刚鹦鹉应激性疾病诊疗一例胡玉萱王永华滕丽好单令旺(山东济南动物园250031)金刚鹦鹉(Pedbluemacao),属于鹦形目、鹦鹉科,产于澳大利亚。体型较大,体重约有一公斤,羽毛艳丽,具有较高的展出价值。我园1996年4月中旬从国外引进金刚鹦...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7,(3):67-71
为了探究丰容对圈养攀禽行为的影响,对福州动物园饲养的2只红绿金刚鹦鹉、2只琉璃金刚鹦鹉、2只双角犀鸟、1只冠斑犀鸟等4种大型攀禽进行笼舍内增添栖架、树木及软梯,玩具、竹筒饲喂器等丰容试验。采用扫描取样法和瞬时记录法记录了笼舍丰容前后各种行为出现频次。结果表明:笼舍丰容后,攀禽的休息和异常行为减少,采食、运动、社会等行为增多(P0.01或P0.05)。对圈养攀禽所处的物理环境进行修饰,可以使其表达更多的自然行为,是提高动物福利水平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琉璃金刚鹦鹉(Ara ararauna)分布于南美洲的巴拿马东部至巴拉圭地区,整个上体琉璃蓝色、下体黄色,拖着长长的楔状大尾,全长可达90厘米,是颇受人们喜爱的大型珍稀观赏鸟。随着野生动物饲养事业的发展,各地动物园不断从国外引进,但达到人工繁殖的不多。北京动物园饲养金刚鹦鹉类的大型美丽鸟约30年的历史。1978年首次繁殖成功,并做了祥细观察。虽然时隔数年,对国内繁殖大型鹦鹉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琉璃金刚鹦鹉人工饲养与繁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琉璃金刚鹦鹉(Ara ararauna)又名蓝黄金刚鹦鹉,属大型攀禽,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色彩漂亮,面部无羽毛,布满条纹,有点像京剧中的花脸脸谱。它喜亲近人的特质使其在动物园特别受欢迎。我园饲养蓝黄金刚鹦鹉已10多年,偶有繁育成活。近年来,上海野生动物园通过饲养管理方式的调整、人工巢箱的改进和亲鸟自然孵化与人工育雏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蓝黄金刚鹦鹉繁育成活率和数量。1饲养管理1.1饲养环境  相似文献   

13.
翁善钢 《动物保健》2011,(12):69-70
前胃扩张症(PDD)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起初该病被称为金刚鹦鹉,因为该病只发生在金刚鹦鹉身上。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时候,该病也开始感染其他品种的鹦鹉了,包括非洲灰鹦鹉,亚马逊鹦鹉,长尾小鹦鹉,玄凤鹦鹉,折衷鹦鹉,风头鹦鹉等。最近几年琵鹭、鹅、巨嘴鸟、老鹰等鸟类也都有该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翁善钢 《兽医导刊》2011,(12):69-70
前胃扩张症(PDD)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起初该病被称为金刚鹦鹉,因为该病只发生在金刚鹦鹉身上。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时候,该病也开始感染其他品种的鹦鹉了,包括非洲灰鹦鹉,亚马逊鹦鹉,长尾小鹦鹉,玄凤鹦鹉,折衷鹦鹉,风头鹦鹉等。最近几年琵鹭、鹅、巨嘴鸟、老鹰等鸟类也都有该病的报道。PDD是宠物鸟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于很多观赏鸟饲养者来说该病每年可能会发生好几次。当鸟儿患PDD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在临床中遇到一例绿翅金刚鹦鹉感染ABV的疑似病例,经过临床流行病学、剖检变化和RT-PCR检测ABV核酸,证实该鹦鹉感染禽波纳病毒(ABV)。报告如下。1 病例基本信息2018年3月23日,洛阳一鹦鹉养殖户带一死亡绿翅金刚鹦鹉到河南农业大学禽病研究所就诊。该户养鹦鹉15种,共158只,均未防疫任何疫苗。主诉:发病鹦鹉多为绿翅金刚、蓝黄金刚大型鹦鹉,而其他品种鹦鹉未出现异常。病死鹦鹉其病初呕吐不止,食欲下降,消化不良,拉原粮或  相似文献   

16.
琉璃金刚鹦鹉(Ara ararauna),鹦形目,鹦鹉科,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多栖息在原始森林中,以各种植物和果实、种子、嫩芽为食,繁殖季节也吃一些昆虫.  相似文献   

17.
鸡沙门氏菌 (Salmonella gallinar-um)主要感染鸡和火鸡,鸭、雉、孔雀、鹑等少数禽类也可以例外地受到感染,鹦鹉感染本菌则少见报道。1984年4月,沈阳市动物园鹦鹉暴发了以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沙门氏菌传染病,现将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 1985年4月未,由昆明市园通动物园及成都动物园引进幼龄鹦鹉57只(其中小绿头鹦鹉20只,灰头鹦鹉37只)。空运途中死亡10只,运回后陆续发病,仅二十天,57只鹦鹉全部发病,死亡37只,并且传染了本园原来饲养的四岁的四川鹦鹉(四川鹦鹉与引进鹦鹉同舍饲养)。发病初期鹦鹉表现为精神萎钝、站立不  相似文献   

18.
禽类毛滴虫病是一种侵害上消化道的原虫病,主要感染幼鸽﹑鸽﹑鹌鹑﹑斑鸠和鹰,有时也感染鸡和火鸡,少见感染鹦鹉的报道。2004月3月以来,某场群养的绯红金刚鹦鹉(A ra m acao)陆续有8只出现以舌面覆有一层黄白色伪膜,咽部黏膜可见隆凸的柱状或多乳头状灰白色的增生物,嗉囊肿大,反复呕吐和极度消瘦等症状的感染性疾病,10天内3只绯红金刚鹦鹉先后因此死亡。通过发病情况调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毛滴虫和丝状真菌混合感染。通过应用甲硝唑等药物治疗,鹦鹉的病情得到控制。1发病情况2004年3月份,该场从外地引进24只绯红金刚鹦鹉和蓝黄…  相似文献   

19.
黑头鹦鹉的饲养与繁殖董凤友,李枝,李清兰,周莉,邱波(哈尔滨动物园150080)黑头鹦鹉(Nandayusnenday),是世界珍贵观赏鸟之一。目前国内饲养展出很少。该鹦鹉分布于南美秒0。据Vonhofsfen介绍,分布区主要在阿根廷,当地称‘塞拉’...  相似文献   

20.
鹦鹉巴氏杆菌病诊疗蔡勤辉,贺继明(广州动物园,510070)1993年4月24日,广州动物园1只紫颈吸蜜鹦鹉突然死亡,之后,整群鹦鹉先后表现精神不振或沉郁,羽毛松乱,缩颈闭眼,不愿走动,呆立。食欲减退或废绝,渴欲增加,剧烈腹泻,排出绿色或含血的稀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