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三门峡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城市绿地的一种常见形式,城市湿地公园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其植物景观质量进行评价研究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现状,从而更好地为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结构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三门峡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进行景观质量评价,结果表明,Ⅰ级(>13.5)植物群落景观4个;Ⅱ级(12~13.5)4个;Ⅲ级(10.5~12)9个;Ⅳ级(<10.5)1个。绝大多数样地位于前3级,说明该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整体质量较高,评价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室内植物种类及应用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踏查和抽样调查法对广州市的商场、酒店、医院及写字楼等公共场所室内观赏植物的种类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调 研。结果表明:在广州市大型商场、酒店、医院和办公大楼常用的室内植物共77 种(含变种和品种),隶属62 属33 科,60%为观叶植物,25%为观花植物,13%为观形植物,2%为观果植物。广州的室内观赏植物以天南星科和龙舌兰科的观叶植物最为丰富,但多为外来植物,以草本植物最丰富,其次为灌木类和乔木类,蕨类植物和藤蔓类种类较少;应用频率较高的植物种类为绿萝(Epipremnum aureum)、富贵竹(Dracaena braunii)、也门铁(Dracaena arborea)、马拉巴栗(Pachira aquatica)、金钱树(Zamioculcas zamiifolia)、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金心也门铁(D. arborea ’Victoria’)、心叶蔓绿绒(Philodendron scandens)、巴西铁(D.fragrans)、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广州市室内植物以土培或基质栽培方式为主,水养花卉日渐流行,基于以上调查结果袁分析了广州市室内植物的应用现状,提出了要加强乡土室内观赏植物开发与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陕西省韩城市党家村古村落为研究对象,根据对村落中植物及乡村景观的调查,运用植物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einner指数对党家村园林植物进行多样性分析,并通过乡土植物在不同区域的应用频率分析其应用特点,再从植物的景观空间、配置形式及艺术表现分析党家村植物景观的现状。结果表明,党家村古村落植物存在灌木和地被层多样性较低、乡土植物应用频率相对较低、植物景观营造手法较为简单三大问题;提出丰富景观植物、注重乡土植物及优化造景手法的具体改善建议,以期为党家村后续的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北京深圳两市室内观赏植物种类及应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深圳两地的花卉市场、酒店及写字楼等公共场所室内观赏植物的种类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常见的室内植物287种(包括变种和品种),隶属于225属,1 03科,其中木本植物107种,占37.28%,草本植物180,占62.72%;常见室内植物以观叶植物为主,应用频率较高的植物有绿萝、散尾葵、马拉巴栗、巴西铁、红掌等;室内植物景观应用多采用点状、线状、面状配置模式.最后对比两地室内植物应用的异同,对室内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南宁市市域范围内主要城市湿地、滨水公园乡土植物应用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市主要滨水湿地中现有乡土植物71种,隶属于38科54属,分别占总绿化植物科、属、种数的61.3%、40.3%、39%;滨水湿地中植物景观营造以乔灌木为主,亚热带植物景观特色明显;滨水湿地植物景观存在乡土植物景观多样性不足、生态效益缺失、水生植物应用范围及数量单一、植物维护和管理粗放等问题,提出加大特色乡土植物应用力度、提升植物空间塑造、提高植物景观多样性、加强绿化管理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方加宇  邵锋 《浙江农业科学》2013,(12):1634-1639
实地调查杭州中山公园植物景观现状,分析公园内的植物种类选择、植物景观空间构成、植物景观配植方式、植物与其他造园要素的关系,总结出中山公园植物景观的3个主要特点,并对其中存在的2个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圆明园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重大议题,其中植物景观的恢复与建设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园内植物资源的全面调查,探讨了圆明园植物景观的现状以及在恢复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结论包括:1)圆明园开放区域共有植物169种,分属64科128属,与盛期相比主要缺少常绿乔灌木、温带果树和农作物;2)植物景观的现状与盛期相比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都有较大差距;3)恢复植物景观是保护圆明园的重要内容,要与周边环境的改善相结合,在恢复原本的整体基调和局部特色的同时,也要体现时代特点,适当应用一些新的植物。  相似文献   

8.
邹红菲  闫晗  吴庆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667-12668,12671
通过对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客对植物景观的认知、需求及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①游客基本特征明显,以首次(94.20%)来此亲近自然、观鸟、休闲度假的游客群为主体(78.88%),尤其是省外游客群(59.76%);②游客认为保护区以湿地及其植物为背景的旅游大景观是最具魅力的旅游资源(52.00%),尤其是该季节湿地植物大尺度范围内的绿色景观(50.71%),游客评价较高,也是吸引游客来此的主要目的;③主体游客群认为旅游区植物种类丰富度偏低(6.66%),没有达到游客对湿地植物的认知需求,尤其是观花植物方面(53.57%)。基于此,提出相应的旅游区植物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南宁园博园中华城市展园中植物资源及应用现状,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等方法,对42个中华城市展园中植物的种类、生活型、乡土性、观赏型、应用频度等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园博园中华城市展园植物共有86科183属216种,其中豆科(Fabaceae)、禾本科(Gramin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棕榈科(Arecaceae)为优势科;乔木、灌木、藤本、草本分别为74、68、6、68种,其中乡土植物和外来植物分别有89和127种;观花、叶、果、形、枝干植物分别有109、74、25、53、9种;应用频度高于50%的植物有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根据研究结果对城市展园植物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展园及南宁市公园植物景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室内绿化景观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概括了室内绿化景观的主要植物品种及养护方法,并从花语及光、石、动物模型等方面对室内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艳红 《乡村科技》2024,(1):106-111
滨河公园作为城市绿色公共开放空间,极具活力和特色。为全面了解洛阳市洛宁县滨河公园植物景观现状,并进一步优化,在该公园北岸城区段进行实地调研,对公园内的植物配植和生长现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园植物景观中应用植物39科62属69种,其中乔木类29种,灌木类22种,地被类18种;发现该公园存在常绿植物数量偏少、乡土树种种类不足、植物群落景观单调及养护管理不善的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增加常绿树种数量、合理使用乡土树种、优化植物群落景观和开展低成本养护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临汾汾河流域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植被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在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与地域文化背景下植物景观地域性表达的相关问题;提出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的近自然群落造景的地域性表达的主要策略;研究几种当地的自然群落模式,总结了几种适宜于地域性表达的近自然植物群落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郑州植物园展览温室热带、亚热带植物引种及室内景观布展的分析,从景观和科学的角度探讨展览温室植物的引种及植物配置特点,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展览温室引种工作和景观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植物景观在宜春市城市森林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宜春市城市森林建设中的植物景观现状与各项绿地现状,总结了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城市森林植物景观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广西大学自生植物资源现状,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广西大学校园自生植物资源组成、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大学校园自生维管植物358种,隶属89科251属,其中乡土植物272种(占总种数75.98%),外来植物86种(占24.03%);植物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占67.60%),木本植物占23.46%,藤本植物占8.94%;自生植物果实(孢子)共有17种类型,其中干果类型以蒴果、瘦果占优,肉果类型以浆果为多;校园内各生境的自生植物按物种数量由多到少排序依次为地被>林地>草坪>耕地>果园>湿地>硬化地>花坛树池>花境>生态停车场>树干;根据生境情况和适应特征,将358种自生植物分为广适型、湿生型、中生型、耐干旱-贫瘠型4类。自生植物应用策略:(1)废弃地或其他贫瘠的场地可运用广适型自生植物作为先锋物种、建群种;(2)在保证湿地景观效果基础上保留和应用长势良好的湿生型自生植物;(3)筛选观赏价值较高的乡土自生植物作为人工栽培植物群落的伴生种;(4)运用耐干旱-贫瘠型自生植物营造硬化生境的绿化景观。研究结果为自生植物的应用提供...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近年来滨水植物的有关概念、分类、选择与配置、景观评价的研究成果及现状,指出滨水植物研究存在的问题,希望对今后滨水区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对勐仑镇(段)带状滨河绿地植物现状、现有地形及西双版纳植物资源进行调查。通过研究滨河植物景观在城镇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价值,及热带雨林植物式植物造景对旅游小镇带来的经济效益,结合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一些基本理论,提出了对勐仑小镇带状滨河绿地植物景观的设计及配置,使勐仑小镇滨河绿化带成为一个具有"绿色生态""热带雨林""傣家风情""植物奇观"特色休闲及交往娱乐需求的良好户外活动空间,而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桂林市灵渠公园植物资源及其景观现状,为完善桂林市城市公园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通过实地调查法并结合有关文献,对桂林市灵渠公园的植物种类及配置形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共有植物153种,隶属于72科143属;其中乔木共24科41属46种,灌木共38科55属60种,草本共27科47属47种;观叶、观花和观果植物分别为85、50和28种;观叶植物在景观上的应用最为广泛,其次为观花和观果植物;植物群落配置呈乔木-灌木-地被和乔木-草本2种典型模式。结合调查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以下建议:提高地域特色表达;加强乡土植物的开发和利用;加强滨水植物应用;提高植物养护水平,加强与其他景观要素的协调性;植物景观要融合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室内观叶植物的调查和应用研究,结合实践对室内观叶植物的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最常用的4种观叶植物进行了介绍,最后归纳了室内观叶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AHP法的桂林市8个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了以生态功能、服务功能、美学功能3方面作为评价准则的桂林市公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利用构建的体系对桂林市8个城市公园的100处景观样方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准则层权重值由高到底的排序为生态功能(0.539 6)、服务功能(0.297 0)、美学功能(0.163 4)。2)指标层中植物物种多样性(0.228 4)、植物群落多样性(0.126 3)、游憩空间的安全性(0.092 7)以及植物与生境的和谐性(0.075 1)位列权重值的前4位。3)两江四湖公园、七星公园、訾洲公园、西山公园、象鼻山公园、伏波山公园、南溪山公园、虞山公园8个公园建设水平主要处于Ⅰ级(景观质量非常好)、Ⅱ级(景观质量很好)。这表明桂林市公园植物景观总体较好。AHP法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对营造舒适生态的公园植物景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提供适合公园植物景观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