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母猪适配年龄和体重我国地方猪种的初配年龄一般为6~8月龄,体重达50~60千克;培育品种和杂种猪的初配年龄为8~9月龄,体重达到70~90千克(占成年猪体重体的40%~50%)  相似文献   

2.
不同季节及生长阶段母猪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规模化猪场既有种猪(公猪与母猪)又有商品猪,母猪所产仔猪基本上全部用于本场育肥生产肉猪。猪场饲养模式一般分群为种公猪、种母猪、后备公猪、后备母猪、未断奶仔猪、育成猪、育肥猪。规模化养猪场饲养母猪几百头甚至上千头,母猪  相似文献   

3.
母猪的营养控制及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后备(空怀)母猪在生产实践中母猪的年淘汰率30%~50%,所以,后备母猪是繁殖猪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性能的稍微改变将对整个猪场的繁殖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后备母猪从选留到参加配种期间,营养有别于育肥猪,日粮中粗蛋白的含量不低于15%、赖氨酸含量达0.7%,后备母猪日粮应含有较高水平的钙磷,一般钙不低于0.82%、磷不低于0.71%。配种后限制采食量,每天2.0~2.5千克,否则,胚胎发育早期死  相似文献   

4.
晨疆 《山东饲料》2004,(9):29-29
猪咬尾症是异食癖的一种,是由于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和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一种应激综合症。尤其是8~12、1~3月份发病率较高,一般发生于18~80千克猪,24~40千克猪(12~14周龄)发病率较高。发病的母猪较公猪多,据估计被咬公猪约4.6%、母猪约3.4%。  相似文献   

5.
1发病情况 某猪场有大小猪只700余头,品种有大约克和杜洛克。自2009年10月12日开始发病,发病的多为体重50千克以上的肥猪,然后后备母猪发病,经产母猪及体重在40千克以下的猪没有发病。  相似文献   

6.
猪场的成败,母猪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涉及到猪场是否能正常发展和盈利,因此,应高度重视。(一)后备母猪的选择和饲养管理1.后备母猪的选留。后备母猪必须符合品种特征,雌性性状突出并正常、有6~7对正常且分布均匀乳头、四肢强健、腹线明显、性情温顺。2.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100千克体重前自由采食,100千克体重后根据体况限制饲喂,怀孕料2.0~2.5千克/日;加强运动,  相似文献   

7.
<正> 一、饲养一头母猪并育肥仔猪资金预算:1.购买体重50千克的后备母猪,800元;2.第一窝仔猪断奶前母猪饲养天数,280天;3.饲料为玉米加上20%料精;4.第一窝断奶仔猪数8个;5.第二窝断奶仔猪数9个;6.饲料(5~20千克使用的仔猪料)转换率1.8;7.总增重15千克;8.饲料转换率(50~100千克)3.5;9.总增重50千克;10.母猪每天消耗饲料2.5千克;11.20千克时的仔猪售价160元/头;12.100千克重的育肥猪售价570元/头;13.玉米价格1.1元/千克;14.浓缩料价格2.6元/千克;15.仔猪料价格2.4元/千克;16.母猪的兽药费用20元/窝;17.一头仔猪到出栏的防疫、治疗等兽药费用15元/头;18.劳动力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8.
王龙钦  邵水龙 《养猪》2008,(3):17-18
母猪是猪群的核心,母猪群是猪场生产的核心资源.精心选择和培育高产后备母猪,不断补充经产母猪群,是提高和保持母猪群高产性能的关键.Don H Bushman博士提出的后备母猪培育目标是:①一定年龄的体重:145日龄体重达95千克,150日龄达到100千克,P,点背膘厚12~14毫米;⑦初情期日龄:166~171日龄(进入后备母猪群到初情期的最长时间为3周);③配种时体重:125~135千克;④配种时日龄:190~230日龄;⑤配种时体况:P《,2》点背膘厚16~18毫米.  相似文献   

9.
提高母猪产仔率和仔猪育成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文正  李岗 《养猪》2003,(5):53-53
养猪的经济效益与母猪的产仔率、仔猪育成率息息相关。为达到母猪多产、仔猪多活需要采取以下三方面的综合措施。1母猪的配种与饲养管理1.1一般纯种或杂种后备母猪初配年龄不早于7月龄,体重不低于90千克为宜,大型晚熟瘦肉型品种可推迟至8~9月龄,体重100~120千克初配,地方良种猪年龄应在5~6月龄,体重不低于70~75千克为宜。后备母猪第一次配种应在第二或第三次发情时实施,第一次发情不宜配种(排卵少)。1.2母猪的性周期平均为21天(范围在18~23天),适宜配种时间是在发情中期。母猪外阴部膨大,呈核桃形,阴门内黏膜潮红,连续走动不安,有时发…  相似文献   

10.
赵贤武 《养猪》2007,(3):11-13
笔者所在猪场年均存栏长大二元杂交母猪1200余头,杜洛克公猪5~6头,年出栏商品猪2.5万头,猪场在如何提高生长肥育猪日增重和饲料利用效率上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果。多年来的统计资料显示,生长肥育期间(20~100千克)成活率98%,平均日增重为730~800  相似文献   

11.
三元猪作为母猪使用,其繁殖性能低下,猪场外购二元母猪补充更新猪群,费用高且有很大的疫病传入风险,文章介绍了一种使用二元母猪生产父母代母猪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与母猪的生产性能密切相关。母猪产仔数、仔猪育成率和断奶重主要取决于母猪的营养状态。所以,合理的饲料配制与饲喂是件大事。母猪在育成、妊娠和哺乳阶段的营养需要是不同的,各阶段的日食组成、营养水平、饲料采食量也各不相同。1后备母猪的饲喂断奶到配种这一阶段的饲养,对后备猪成年后的受胎、妊娠和哺乳性能有重大影响,要饲喂给各营养成分平衡的饲料,促使母猪生殖系统正常发育,为成年后多产仔、产好仔奠定基础。大湾种猪场后备猪料分两阶段,35~60千克体重喂前期后备料,每头猪平均每天喂1.8千克料;60~90…  相似文献   

13.
一、后备母猪的饲养技术 瘦肉型后备母猪如果自己选留,要求在60千克前从育肥猪群内拨到后备母猪圈内饲养。不能以育肥猪的方法一直养到配种前。如果从外面购买后备母猪,也要求在60千克前购买。如果购买得太晚,母猪体重太大,很可能是一直以育肥猪的方式饲养的,对繁殖不利。另一方面,购入的后备母猪太晚,到自己猪场后没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很可能造成繁殖失败。  相似文献   

14.
刘金铎 《养猪》2011,(6):I0009-I0009
一例传染性胸膜肺炎和蓝耳病混感的诊治 2010年7月,笔者在湖南湘潭服务期间,遇到过这样一个病例:某猪场李老板养殖母猪54头,其猪场猪群中母猪、哺乳仔猪、保育猪和75千克以上大猪比较稳定,未见明显患病临床症状;而35-75千克220头中大猪却不太平,1个月来发病死亡15头,有些猪只是一顿不吃料,过一个晚上就有可能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15.
《养猪》2007,(3):77-77
王宪芳报道,2006年11月河间市某猪场发生母猪皮炎病,发病猪达40头,对病猪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葡萄球菌性皮炎。用丁胺卡那霉素治疗,每头母猪肌注100万国际单位,每日2次,用菌毒立克(金银花六味注射液)0.25毫克/千克体重,每日1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一段时间,非洲猪瘟闹得养猪人人心惶惶,谈瘟色变,猪场一旦出现疫情,心中绷着的那根弦就非常紧张。藁城一养猪场,饲养母猪50头,育肥猪315头,哺乳仔猪68头,该猪场10月15日发生疫情,10月23号来笔者处就诊时已死亡21头。1发病情况藁城市刘某养猪场。猪场存栏433头(母猪50头,哺乳仔猪68头,育肥猪315头),10月15日早上喂猪时发现,有几头65千克左右的育肥猪开始发病,上料时卧地不动,经  相似文献   

17.
10月份补栏的仔猪对应的出栏时间为明年春节后的一个月,恰逢目前养猪业普遍认为明年春节过后是猪价判断不乐观,为避开低价期,多数养殖户选择空栏不补。仔猪与后备母猪价格一路探底,行情不好。目前广东15千克仔猪价格在370~420元/头;后备母猪价格亦持续走低,50千克后备母猪报价  相似文献   

18.
(一)猪场内环境控制1.哺乳母猪、保育猪、育肥猪的分区饲养,养殖场采用"三点式"饲养,相距500~1000米。2.初产母猪、经产母猪分区饲养,初产母猪是检疫的第一关。3.养猪场的生活区和生产区严格分开,运活猪车和运粪车严格消毒,避免污染猪场。  相似文献   

19.
1加强初产母猪的饲养 近年来,猪只的饲养正不断向瘦肉型方向发展。当母猪瘦肉率提高以后,前2胎的生产压力非常大,特别是初产采食压力很大。正常情况采食量只有5千克左右,同时高产状态下哺乳母猪日摄食赖氨酸要达到60克左右。我国猪场使用的哺乳母猪料赖氨酸含量通常约为0.9%,如果初产母猪每天摄食5.0千克饲料,赖氨酸日摄食量只能达到45~50克,与理想母猪生产状态相比较每天至少缺少10克赖氨酸的摄人。这种状态下母猪只有大量的消耗肌肉组织来满足产奶的需要。若初产时就出现这种大量的消耗,会造成母猪终生的生产能力下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产仔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20.
1.母猪配种前应如何喂料?母猪配种前应进行催情补料,后备母猪在配种前7~10天增加饲喂量,二元杂交小母猪初配年龄应在8月龄体重110千克时进行,土种猪体重在70千克时进行。在原饲喂量的基础上增加40%~50%,通常每天饲喂3.8~4.0千克/头。同时最好使用哺乳母猪料,这样可以促进发情,增加排卵数,提高初生产仔数。2.配种后是否能立即提高饲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