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桂闽引象草为材料,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优化设计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桂闽引象草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变化,以探讨施肥对桂闽引象草的影响。结果表明,桂闽引象草通过合理的氮、磷、钾施肥配比,能够达到较好的生产效果,综合分析,组合N20P10K20的施肥效果最佳,即在N20kg/667m^2、P10kg/667m^2、K20kg/667m^2的施肥配比下,桂闽引象草年鲜草产量达11267.5kg/667m^2,折合干草产量为2520.7kg/667m^2,比对照(无肥处理)分别增产39.74%和46.30%,粗蛋白含量12.68%,比对照增加25.60%。  相似文献   

2.
施氮量对青藏高原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对燕麦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其栽培学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均发生变化。施氮水平与株高、茎粗、种子蛋白质含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R=0.9360,P<0.01;R=0.9830,P<0.01;R=0.8968,P<0.01),而与产量构成、草产量、种子产量之间呈显著的二次回归关系(P<0.01)。施氮量60kg/hm2时,种子产量达到最高4358.5kg/hm2;草产量达到最大值时的施氮量为75kg/hm2,草产量为22820kg/hm2(干重)。  相似文献   

3.
施氮和刈割频度对蕹菜再生及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和刈割频度对蕹菜(Ipomoea aquatic)再生及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蕹菜再生草鲜草、干物质产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刈割频度的增大而降低。在施氮量277.2 kg/hm2和415.8 kg/hm2处理下,蕹菜再生草鲜草产量分别达到75 441.1 kg/hm2和82 774.2 kg/hm2,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再生草产量与株高和叶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再生生长期(2008年6月24~10月22日)刈割4次处理的再生草产量还与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再生草粗蛋白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刈割频度的增大而降低。再生草干物质体外消化率随施氮量和刈割频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则随施氮量和刈割频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氮肥与行距对不同生育期虉草产量与品质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有余  骆秀梅  张永亮 《草业科学》2016,33(11):2312-2318
以通草1号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cv.Tongcao No.1)为供试材料,采用行距(30、50、70cm)和施氮量(含氮量为0、46、92kg·hm~(-2))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行距与施氮量对不同生育时期虉草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与行距对虉草产量和品质影响明显。随施氮量增加,各生育时期虉草产量、粗蛋白、粗灰分、钙和磷含量升高,而无氮浸出物含量下降。抽穗期虉草粗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而成熟期和秋季再生期随施氮量增加反而升高。随着行距增加各生育时期虉草产量下降。在9个处理组合中,以行距30cm、施氮量92kg·hm~(-2)组合抽穗期和成熟期草产量最高,以行距70cm、施氮量92kg·hm~(-2)组合饲草品质最好。抽穗期是虉草刈割利用的适宜时期,种植行距30cm、施氮92kg·hm~(-2)时可获得较高的饲草产量和粗蛋白质产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氮肥施用水平对新疆地区苜蓿营养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田间小区随机区组排列设计,设4个施氮水平,T_1水平为对照,不施氮,T_2~T_4水平分别施氮37.5,75.0,112.5 kg/hm~2,按照苜蓿刈割时期测定苜蓿株高、根瘤数量、产量、粗蛋白和粗纤维指标。结果表明:适当施用氮肥可以显著促进苜蓿的营养生长并提高产量品质,其中施氮量为75.0 kg/hm~2时苜蓿年总产草量显著提高(P0.05);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苜蓿粗蛋白含量和苜蓿的营养品质(P0.05)。说明新疆地区苜蓿种植全年合理施氮量以37.5~75.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6.
在新疆伊犁昭苏县境兵团76团猫尾草(Phleum pretense)栽培草地开展施氮研究.试验设4个施氮处理CK(0)、N1(90 kg·hm-2)、N2(180 kg· hm-2)、N3(270 kg·hm-2),分别在抽穗期、扬花期、结实初期、结实后期及收割后再生草进行饲草产量测定,并对各生育期饲草营养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探讨不同施氨水平对猫尾草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固素方差法分析了不同施肥水平下猫尾草各个生育期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各试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了饲草产量(P<0.01),当施氮量为N3(270 kg· hm-2)时可收获干草7 133.6 kg·hm-2,比对照(4 952.2 kg·hm-2)高44.1%;施氮显著提高了牧草粗蛋白的含量(P<0.05),当施氮量为N2(180 kg· hm-2)时饲草粗蛋白含量最高,为6.48%,比对照(4.43%)高出2.05个百分点;猫尾草生长高度随着施氮量的增长而增高;施氮量越高氮素利用效率越低,4个施肥水平下促进饲草产量增加最高的施氮水平是270 kg·hm-2,而就饲草营养品质的促进成效而言,最为显著的施氮水平是180 kg·hm-2.  相似文献   

7.
马维国 《中国奶牛》2010,(10):21-23
红豆草是一种固氮能力不高的豆科牧草,对氮磷肥具有良好的反应。甘肃河西灌区为高钾区,所以本试验以氮磷肥为主。试验表明,在施氮量(N)为15.0kg/666.7m2,氮肥能促进根瘤的形成。在施氮量(N)为22.5kg/666.7m2时,鲜草产量最高;对干物质积累量和鲜草产量而言,单独使用氮肥时,随施氮量的增加,干物质的积累量和鲜草产量亦增加,在干物质的积累量和鲜草产量达到最高后,继续提高施氮量时,则干物质的积累量和鲜草产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磷肥对根瘤的形成无明显影响,单施磷肥时,随施磷量的增加,干物质的积累量和鲜草产量有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效果不如氮肥;氮磷配合使用在根瘤重量的增加方面,比氮磷单独使用的效果好,氮磷配合使用对红豆草干物质的积累量和鲜草产量的提高效果都明显,本试验施肥量以每666.7m2 N-P2O5为22.5kg+16.0kg时,产草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四川丘陵地区桑园合理施氮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四川丘陵地区桑园偏施和过量施用氮肥的问题,设置0、120、240、360、480 kg/hm2尿素共5个施氮量试验组,通过比较与分析不同试验组桑叶产量和部分品质性状成绩,建立不同生产目的桑园施氮效应函数,提供合理的施氮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少施或过量施氮都会降低桑叶产量及桑叶中营养活性物质的含量和桑叶营养活性物质的产量。240 kg/hm2的桑园施氮量能显著提高桑叶营养活性物质的含量;360 kg/hm2的桑园施氮量能显著提高桑叶产量及桑叶营养活性物质的产量。依据分别建立的桑园施氮量与桑叶产量、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桑叶DNJ产量的肥料效应函数,推荐以生产养蚕用叶为目的的桑园最佳施氮量为360 kg/hm2,以提高桑叶DNJ含量和产量为目的的桑园最佳施氮量分别为299.56 kg/hm2和294.72 kg/hm2。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氮水平对俯仰臂形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试验表明,在施一定量磷、钾、硫、锌、锰、铜肥的基础上,俯仰臂形草Brachiaria decumbens的干物质产量和粗蛋白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在施氮处理范围内,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施氮量0~172.5 kg/hm2,种子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达到103.5 kg/hm2时,种子产量最高;达到304 kg/hm2时,随施氮量增加,种子产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沙地羊草草产量、土壤全氮变化及羊草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设置了0(CK)、100、200、300、400 kg/hm2的施氮(纯氮)量.结果 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羊草产量呈先增加后平稳的趋势,309.66 kg/hm2施氮量草产量最高,羊草干草产量与施氮量的回归方程为y=--0.073x2 +45.21x+3808;羊草植株粗蛋白含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呈增加趋势,300 kg/hm2处理水平氮肥利用率最高;羊草生育期内土壤全氮含量、氮肥贡献率、氮肥吸收利用率与其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施氮肥会提高羊草干草粗蛋白水平,施氮水平的高低决定土壤残留氮素的多少.施入309.66 kg/hm2氮时羊草干草产量最高,可以作为科尔沁沙地人工羊草草地的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11.
施氮量对百喜草产草量、叶片含氮量及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施氮量与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 Flügge)产量、叶片含氮量和含水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450kg/hm2百喜草增产最高,增产342.16%,施氮量90kg/hm2处理的每千克氮增产量最高(79.9kg);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片含氮量上升迅速,当施氮高于360kg/hm2,叶片含氮量趋于平缓,出现饱和现象;施氮450kg/hm2,叶片含水量最高(69.5%);百喜草产草量、叶片含氮量和叶片含水量与施氮量间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狼尾草作为生物质能源原材料在南方贫瘠旱坡地生长对氮素的响应,研究4个施氮水平(0、112.5、225.0和337.5 kg N·hm-2)对能源型狼尾草桂能草1号农艺性状、产量、SPAD值、生物质能源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促进狼尾草横、纵向生长,随施氮量的增加狼尾草的株高、茎粗和单位面积有效茎数逐步提高,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鲜、干草产量的提高程度在施氮量超过225.0 kg N·hm-2后,有饱和趋势。施用氮肥还可明显提高狼尾草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热值和折合标准煤产量,显著降低干物质、木质素和灰分含量,总体改善了狼尾草的能源利用品质;但施氮量达337.5 kg N·hm-2时,狼尾草热值下降,且对折合标准煤产量的增加作用不明显,降低了狼尾草的能源利用品质。此外,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112.5~225.0 kg N·hm-2),狼尾草氮肥利用效率并未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但施氮量达337.5 kg N·hm-2时,氮肥利用率显著降低。因此,狼尾草在南方贫瘠旱坡地种植,为获得理想的生物质能源材料需及时补充氮素营养,但施氮量不宜超过225.0 kg N·hm-2。  相似文献   

13.
施肥对青藏高原燕麦种子生产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施肥水平对燕麦Avena sativa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燕麦种子高产的施肥量,为提高燕麦种子生产能力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的施氮梯度范围,施氮对燕麦产量和品质影响作用明显,施氮水平与种子蛋白质含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R=0.896 8,P<0.01),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蛋白质含量持续增加;而施氮水平与有效分蘖数、小穗数、草产量和种子产量之间呈显著的二次回归关系(P<0.01),表现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施氮60 kg/hm2时燕麦种子产量为4358.5 kg/hm2,达到最高,施肥量继续增加,种子产量增幅下降,投入产出比降低.因此,从高产和高效角度综合考虑,生产中以收获燕麦种子为目的时,施氮量应选择60 kg/hm2,而以生产饲草为目的时,施氮量应选择75 kg/hm2.  相似文献   

14.
以农菁4号羊草栽培草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施氮期(返青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和施氮量(0kg/hm~2、60kg/hm~2、90kg/hm~2、120kg/hm~2)对羊草生产性能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有效增加了羊草的产量。其中,返青期施肥的增产效果最好,施氮量为120kg/hm~2(N3)的产量最大,为20488.9kg/hm~2;抽穗期施氮量60kg/hm~2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为62.8kg/kg。施氮肥能够增加羊草的粗蛋白(CP)含量,降低粗纤维(CF)、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拔节期施氮肥为90kg/hm~2(N2)的粗纤维含量最低,当施肥量大于90kg/hm~2时,羊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未施肥(N0)。羊草在返青期施氮肥120kg/hm~2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在拔节期施氮肥90kg/hm~2可获得较高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多花黑麦草适宜的氮肥施用量,本研究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通过设置5个不同氮肥施用量,测定了不同施氮水平多花黑麦草的生产指标和营养品质,并分析了不同施氮水平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施氮量增加至150kg/hm2之后,随着施氮量的固定增加,虽然多花黑麦草的产草量和营养品质会继续小幅增加,但是产出增长的增长率不会再增加,说明研究区域多花黑麦草适宜的施氮量为150kg/hm2。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氮、磷、钾配施对威宁球茎草芦生物学性状、鲜草产量及植株营养成份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的氮、磷、钾肥用量。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比不施肥处理,其株高、分蘖数和鲜草产量最大增幅分别为13.21%、18.32%和56.87%。鲜草产量平均增产1 345.31 kg/667 m2,提高了34.24%;粗蛋白质含量随氮、钾肥施用水平的增加而提高,其中,NPK+1/2N处理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达14.83%,提高了38.2%;经济效益每667 m2收入增加186.65~790.25元,提高88.62%~375.15%。  相似文献   

17.
施氮对杂交苏丹草植株硝态氮累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2个施氮水平(中氮300 kg/hm2和高氮600 kg/hm2)和2种施肥方式(一次基施和平均3次分施)对皖草2号植株茎杆、叶片硝态氮(NO3-N)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皖草2号叶片NO3-N含量显著低于茎秆(P<0.05),其第3次收获草(H3)茎杆和叶片中NO3-N含量最高;施氮处理植株茎秆、叶片NO3-N含量均高于对照(N0)。同种施肥方式下,各茬收获草(H1、H2、H3)的NO3-N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所有氮素处理硝酸还原酶(NR)活性均高于对照,且随收获次数的增加NR活性升高。一次性基施处理,鲜干物质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分次施肥处理,鲜干物质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相同施氮量分次施用(N3和N4)产草量显著高于一次性施用(N1和N2)(P<0.05)。施氮处理粗蛋白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其中N4处理产量最高,达到5218 kg/hm2。随施氮量的增加干物质生产效率、粗蛋白生产效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等降低。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变化情况是相同施氮量分次施肥处理高于一次性基施处理,即:N3>N1,N4>N2,粗蛋白生产效率是高施氮量分次处理高于一次基施处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青贮玉米高产载培措施,试验以4个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4种施氮量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干物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施氮量各品种的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吉饲8号、吉饲9号作为优质青贮玉米在吉林省的适宜施氮量为180kg/hm2;金刚12和金刚50的适宜施氮量为210kg/hm2;不同施氮量对不同品种品质影响较大,增加施氮量有助于青贮玉米品质的提高。青贮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株高、穗位、茎粗、收获期、绿叶数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5年的田间试验,运用计算机建立了永定区柑橘肥料效应函数模型,提出了永定区柑橘氮、磷、钾肥不同地力水平的施肥量。其中氮肥土壤高、中、低肥力水平条件下,柑橘的推荐最佳施氮量为9-13kg/667 m2、10-14kg/ 667 m2、11-15kg/667 m2;土壤有效磷含量高、较高、中、较低、低、极低条件下,推荐施P2O5量为<8kg/667 m2、8-9kg/ 667 m2、9-10kg/667 m2、10-11 kg/667 m2、11-13kg/667 m2、>13kg/667 m2;土壤速效钾含量高、较高、中、较低、低、极低条件下,推荐施K2O量为<9.5kg/667 m2、9.5-11kg/ 667 m2、11-12.5kg/667 m2、12.5-13.5 kg/667 m2、13.5-15kg/667 m2、>15kg/667 m2。  相似文献   

20.
不同套种模式对桂闽引象草生产性能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宜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推广的高产优质牧草配套栽培技术,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桂闽引象草和高羊茅不同套种模式下牧草生产性能和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桂闽引象草套种2行高羊茅总鲜草产量达14666.53 kg/667 m~2,经济效益为5866.61元/667 m~2,每667 m~2收益分别比高羊茅单播、套种1行、套种3行高3926.48、182.07、601.31元/667m~2。综上所述,桂闽引象草套种2行高羊茅的栽培模式既可大幅增加土地单位面积牧草产量,又能满足3—9月松桃地区青饲料和早春饲料的供应,且牧草营养品质高,经济效益显著,可在该地区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