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助剂对木粉腻子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固体含量为16%的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和500目木粉为主要原料,加入两种助剂刺备木粉腻子,讨论助剂种类及加量对木粉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助剂均可有效改善木粉腻子的性能,并随其加量增大,腻子的耐水性、耐磨性明显提高;当助剂环氧树脂加量为8.0%、异氰酸酯加量为2.0%时,配制的两种腻子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利用木材加工剩余物为原料,加工300、500、800和1000目四种不同粒度的木粉,按一定比例与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和甲笨二异氰酸酯混合,制备木材底涂用有机木粉腻子,分析木粉粒度对腻子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木粉腻子各原料配比确定情况下,500目木粉配制的有机木粉腻子,其涂饰性、附着力和外观等性能,优于其他粒度木粉配制...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木粉改性反应时试剂对木粉的可及度,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对胡桑木粉进行球磨预处理,研究了干磨、加水湿磨以及球磨时间对木粉的粒度、结晶度和可及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胡桑枝条木粉干磨4 h粒度达到最低值,中位径(D50)为8.982μm,纤维素结晶度明显降低;4 h后由于发生团聚现象,粒度反而随球磨时间延长而增大,结晶度不再变化;干磨木粉的粒度越小,木粉的可及度越高。湿磨时,由于水的分散阻聚作用,粒度随球磨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球磨12 h原料D50达到4.357μm;木粉湿磨后不同干燥方式对木粉的结晶度和可及度影响很大:湿磨木粉经烘箱干燥后的结晶度显着高于冷冻干燥的;烘箱干燥的湿磨木粉可及度比未球磨木粉小,且随湿磨木粉粒度的减小而降低;冷冻干燥的湿磨木粉可及度与未球磨木粉相比明显提高,而且高于干磨时间相同的木粉。  相似文献   

4.
研究利用高反应活性酚化木质素制备高性能酚化木质素-糠醛胶黏剂。木质素酚化后,在756 cm-1和695 cm-1处新增了两个峰,证实了木质素侧链位的羟基和酚环的活性位点发生了取代反应。在糠醛和苯酚的摩尔比为1.4/1,糠醛和木质素的质量比为0.05/1,缩合时间为3.5 h,氢氧化钠的用量为11%条件下,所制备的酚化木质素-糠醛胶黏剂各项性能良好。该胶黏剂的固体含量为56.25%,pH为11.2,黏度为1 525 m Pa·s,游离糠醛含量为0.04%,游离苯酚含量为0.05%,胶合强度为1.67 MPa。采用六亚甲基四胺优化,胶层均匀分布,与木材面紧密结合,有效胶钉较多,改善了胶合强度。该酚化木质素-糠醛胶黏剂与桉木粉复配所得复合腻子,应用于胶合板表面缝隙填充和平整度调控,不含甲醛,与胶合板相容性好,干燥速度快,耐水性好,打磨性好,粘结强度高,为胶合板可直接饰面和提高饰面高光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研究聚氨酯仿木材料生产用填料——木粉的添加量与粒度分别对体系黏度和沉降行为的影响等。结果表明,在m(木粉)∶m(主体聚醚)=7∶100左右、木粉粒度80~100目时,聚氨酯组合聚醚体系的黏度适中;随着木粉添加量的增加,或木粉粒度的变大,即木粉尺寸变小,木粉沉降速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苄基化木粉与塑料界面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氯化苄对木粉进行改性,探讨了苄基化木粉的表面自由能、极性和热塑性,并测试了苄基化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静曲强度。结果表明,苄基化木粉自由能低、极性小,与塑料的相容性好、热塑性好,苄基化木塑复合材料的强度高。  相似文献   

7.
以生物基可降解塑料聚β-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竹粉(BF)为原料,马来酸酐(MA)为偶联剂、氮化硼(BN)为成核剂,通过共混挤出、注塑成型工艺制得竹粉/PHBV生物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粒径竹粉(40、60、80、100目)对竹粉/PHBV生物复合材料性能(力学性能、热变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竹粉粒径从40目增加到100目,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拉伸强度、弯曲模量、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热变形温度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断裂伸长率和无缺口冲击强度呈逐渐提高的趋势。竹粉/PHBV复合材料断面电镜扫描发现,随着竹粉目数的增加,竹粉在PHBV基体中的形态差异较大,40目竹粉表面粗糙度较大,有些较大的竹粉分裂出若干纤维束,与PHBV界面形成了较强的机械互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黑翅土白蚁工蚁对松木粉及密黏褶菌腐木粉的觅食行为及腐木粉对工蚁的引诱活性,为进一步研究黑翅土白蚁工蚁取食习性和开发毒饵诱杀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 Y 形嗅觉仪为主要部件,构建了黑翅土白蚁采食场,观察工蚁的觅食行为。同时,利用 Y形嗅觉仪观察黑翅土白蚁工蚁对松木粉和腐木粉的趋性反应。【结果】黑翅土白蚁工蚁觅食行为主要包括嗅觉感受、食物探索与确认以及采食个体召募等环节,采食工蚁对松木粉和腐木粉的觅食行为相似,但各环节的行为出现时间不同,工蚁在松木粉侧臂首次出现、到达松木粉、泥被出现的时间皆晚于腐木粉侧臂;不同树种来源的工蚁对腐木粉觅食行为反应依次是杂交鹅掌楸工蚁>香樟工蚁>水杉工蚁;在腐木粉侧壁中不同树种来源工蚁的采食个体数量变化有2个高峰期,但出现时间有差异,杂交鹅掌楸工蚁取食活动最高峰在0.5~1.5 h和11.5 h,香樟工蚁取食高峰为3.5~5.5 h和12.5 h,水杉工蚁仅在0.5~5.5 h和10.5~13.5 h期间取食腐木粉。而对松木粉觅食过程中高峰时段不明显,采食松木粉的工蚁数量显著少于腐木粉;比较工蚁对松木粉和腐木粉的趋性反应,来自不同树种的工蚁均对腐木粉有较强的嗜好性。【结论】黑翅土白蚁工蚁觅食行为研究表明:嗅觉感受在隐蔽采食白蚁的觅食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取食不同树种的工蚁,取食记忆影响觅食行为的主要环节,表现程度因食物种类而异。工蚁趋性反应试验结果表明:腐木粉对采食工蚁有明显引诱活性,即腐木粉中存在引诱活性物质,引诱活性物质的化学成分及工蚁的感受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研究木粉的粒径、添加剂的种类及配比等因素,对木塑复合材料挤出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粉粒径越小,复合物料在挤出过程中的流动性能越差,所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色差越大,且产品材色越深.综合考虑加工特性和制品材色,宜选用木粉粒径45~60目;并添加稀土热稳定剂及铝酸酯偶联剂,可以提高物料的挤出流动性.  相似文献   

10.
木塑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添加偶联剂的方法能够改善其界面相容性,从而提高其性能。通过测定毛白杨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来研究木粉含量和偶联剂添加量对木塑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木塑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木粉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下降,并且在高木粉含量阶段影响显著;高木粉含量复合材料的性能较差,添加MAPP能显著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用自制的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PEW-g-MAH)改性竹粉填充聚氯乙烯(PVC),制备PVC/PEW-g-MAH/竹粉复合材料.通过正交设计法探讨PEW-g-MAH接枝率及用量、竹粉粒径及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gPVC中,加入用0.3g接枝率为1.16%的PEW-g-MAH改性的0.425mm竹粉30g,可得到力学性能较好的PVC/PEW-g-MAH/竹粉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由添加等量未改性竹粉体系的28.6MPa和3.05kJ/m2提高到30.01MPa和3.86kJ/m2.  相似文献   

12.
直干桉的树干、树皮、树叶可生产多种产品。本文对直干桉的一些产品的研制进行了探讨:采用直干桉小径材。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可加工烧制成特用工业炭;去皮打碎成木片可制成木粉,是塑料、电器等轻工产品的填充剂、添加剂;经测定木纤维达到纸浆材的要求;树叶可提炼桉油,是香料、药用工业的好原料,由于富含营养成份及微量元素可作饲料添加剂;树皮含单宁15.44%,可作栲胶生产的原料。  相似文献   

13.
再生聚丙烯/木粉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木粉用量、PP-g-MAH相容剂、WBG晶型改性剂,对再生聚丙烯/未粉复合材料性能和结构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P-g-MAH能增加木塑复合材料的相容性,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适量木粉能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弯曲性能和热变彤温度,但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所降低。添加WBG晶型改性剂,能改善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提高材料的塑性。  相似文献   

14.
桉木因其材质疏松、易开裂、变形等缺陷而致其使用范围受限,为此,对桉木单板进行改性处理使其材性得到改善增强以扩大其用途。采用偶联剂KH-550对纳米CaCO_3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后,配制成质量分数分别为3.0%,5.0%,7.0%和9.0%的纳米CaCO_3溶液,加压浸渍桉木单板,并以酚醛胶为胶黏剂热压成纳米CaCO_3增强胶合板(5层),并采用FT-IR、SEM、万能力学实验机等对所获胶合板的结构与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分析。FT-IR分析表明,纳米CaCO_3粒子表面上接枝了改性剂KH-550的特征官能团;SEM分析表明,改性的纳米CaCO_3粒子均匀分散在桉木单板纤维上;当纳米CaCO_3质量分数为5.0%时,其处理后的质量增加率最大,达7.0%,胶合板的弹性模量、静曲强度最优,分别达到8 416和71.38 MPa,与未添加纳米CaCO_3的相比分别提高了10.4%和27.1%。这是因为纳米CaCO_3粒子经分散及KH-550改性后,比表面积增大,表面活性增强;通过偶联剂的作用将纤维素和CaCO_3粒子界面结合力提高,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从而使胶合板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电磁屏蔽功能胶合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贤淼  傅峰 《木材工业》2007,21(3):21-23,35
以镍粉、石墨粉、不锈钢纤维和铜纤维作为导电单元,脲醛树脂为胶黏剂,制备3层落叶松胶合板,研究不同导电单元和涂胶量对板材电磁屏蔽效能(ESE)及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纯镍粉填充的胶合板的ESE几乎为零;后3种导电单元填充的胶合板ESE分别达到5~10 dB,17~21 dB和6~17 dB;试板的胶合强度除不锈钢纤维添加量为80 g/m2时低于国家标准外,其余条件下均达到或超过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无醛大豆胶制备胶合板工艺及性能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物基无醛大豆胶,通过胶合板厂现有设备对大豆胶合板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系列实验表明:杨木胶合板最佳涂胶量为340g/m~2(双面涂胶,下同)、热压温度105℃;桉木胶合板最佳涂胶量为380g/m~2、热压温度110℃;在1~6h闭口陈化时间内,杨木、桉木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均略有降低,但均可制备出满足国家二类板强度要求的胶合板材。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制备工艺,以达到最佳效果。同时,利用生物基无醛大豆胶制备的板材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一步法连续挤出技术将杨木针状纤维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熔融复合制备木塑复合材料(NF-WPC).用正交试验法分析纤维尺寸、纤维添加量、偶联剂含量和润滑剂含量4个因子对NF-WPC力学性能影响的显著性;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NF-WPC中木纤维与HDPE的界面结合状况;提出优化的工艺配方并与相同木材含量的木粉/HDPE复合材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针状木纤维的含量对NF_WPC冲击强度影响显著,对弯曲性能和拉伸性能的影响高度显著;偶联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的添加量对NF_WPC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影响显著;在本文的试验范围内,木纤维尺寸和润滑剂石蜡的含量对NF-WPC力学性能的影响不显著.确定的优化工艺配方为:木纤维长度为3~4mm、长径比为8~11,木纤维含量60%,MAPE含量4%,石蜡含量0.3%;采用优化工艺制备的NF_WPC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和冲击强度分别为58.7 MPa、3.0 GPa、39.6 MPa、4.0 GPa和12.7 kJ·m-2.除冲击韧性略低外,用优化工艺配方制备的NF_WPC其他力学性能均高于用同比例木粉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8.
纳米纤维素增强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杨木粉为原料制备出纳米纤维素(CNF),然后采用物理预处理法和聚氧化乙烯(PEO)分散剂法利用CNF增强木粉/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通过挤出成型的方式制备CNF/HDPE/木粉复合材料。以直接干混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为对照样,比较了2种预处理方法对CNF的分散程度和对木塑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并对样品的微观形貌和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与测定。结果表明:经酸碱处理和研磨处理可有效去除杨木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并得到直径几百纳米的纤维素纤丝。SEM分析表明,2种预处理方式制备的CNF/HDPE/木粉复合材料都取得了较好的分散效果,纤维不再是以分散相填充在塑料中,而是以三维网状细丝结构穿刺于塑料和木粉颗粒中,复合材料由脆性断裂变为韧性断裂。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2种预处理方式制备的CNF/HDPE/木粉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当CNF的添加量为20%时,利用物理预处理法和PEO分散剂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为43.3和38.7 MPa,相比于对照样(31.8 MPa),分别提高了36.2%和21.7%,弹性模量为3 342和3 008 MPa,相比于对照样(2 243 MPa),分别提高了48.9%和34.1%,均达到了预期的增强效果;且物理预处理法增强效果更好,是一种环保而有效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不同的木纤维直径、不同滤芯厚度及不同填充率做过滤器不同结构参数,研究过滤器不同结构参数对以微米木纤维作为骨架的过滤芯、加上活化微纳米木粉组构的木基生态负离子PM 2.5过滤器过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木纤维直径为20μm、滤芯厚度为20 mm及填充率为15%时,所研制出的木基生态负离子PM 2.5过滤器过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粒径杨木粉在200℃高温炭化前后对木塑复合材料(WPC)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粉通过200℃炭化处理改性后。WPC界面结合性能显著提升。80目下样品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提升效果最佳,分别提升了24.28%和43.07%;40目和80目下样品拉伸强度的提升效果明显,分别提升了13.44%和13.19%;吸水率显著降低,40、60、80目样品对应的最大吸水率分别从8.49%、6.67%和4.92%降至2.75%、2.66%和2.53%,密度也随木粉目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