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粒黑粉病(NeouossiaHorrida)是一种典型的母本特殊病害,在杂交水稻制种和繁殖田中发病普遍严重,一般损失产量10%~20%,最高可达50%,是影响湖北省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产量和质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根据湖北省杂交水稻制种攻关小组统一布署,本公司承担了“四种药剂防治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试验”课题,旨在重点筛选适宜我省防治稻粒黑粉病的药剂。同时探索最佳防治时期和用药剂量,现将1995年度试验情况初报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克黑净(主剂+辅剂,浙江农业大学研制)、灭黑1号(江苏…  相似文献   

2.
稻粒黑粉病是对杂交水稻高产优质制种的一大威胁,近年危害普遍较重,历年发病率在4%~10%,个别严重达20%以上。有效地控制黑粉病的发生,对提高杂交稻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意义。为此,我公司根据浙江农业大学种子激素实验室提出的防治制种田稻粒黑粉病试验方案,利用对黑粉病有特殊抑制效果的专用药剂克黑净,通过不同用药途径、不同地域、不同制种组合、不同药剂间对比试验,探讨防治黑粉病的最佳方案。1材料与方法供试药剂:克黑净,系浙江农业大学种子激素实验室提供,20%的粉锈宁乳油,由江苏建湖县农药厂生产;25%…  相似文献   

3.
金23A制种,稻粒黑粉病的危害严重是夺取高产的一大障碍。为了筛选防治稻粒黑粉病的最佳药剂,按照省“金23A繁殖制种高产技术研究”课题组的统一部署,特进行了金23A制种不同药剂防治黑粉病的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组合金优桂99,父本4月10日播种,母本5月27日播种,7月17日始播,试验田选择在我县望城乡永安村制种田。1.2试验药剂及方法试验按使用的5种药剂设为5个处理,处理①:20%的三唑酮乳剂(江苏建湖农药厂生产);处理②:40%多菌灵胶悬剂(江苏吴县农药厂生产);处理③:70%托布津可湿…  相似文献   

4.
稻粒黑粉病对杂交水稻制种的产量和质量有严重的危害,有效控制黑粉病的发生,对提高杂交稻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意义。目前农业生产常用多菌灵、托布津、粉锈宁等在不育系盛花期处理喷施,有一定的防效,但总的控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另外,有关单位也发现一些对黑粉病菌有抑制作用的药剂,但这类杀菌剂在显著控制黑粉病的同时往往带来异交结实率的下降,综合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由浙江农业大学种子激素课题组研制的克黑净,克服了目前常用的多菌灵、粉锈宁等药剂的缺点,具有既能有效防治和抑制谷粒黑粉病的发生,又能提高单产的双重…  相似文献   

5.
抗黑95对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抗黑95与几种化学药剂进行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对稻粒黑粉病都有一定的防效,但以抗黑95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防治1次效果最好,没有明显的药害发生,使用安全,制种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江苏地区杂交制种稻稻粒黑粉病发病情况,进行复配药剂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制种田,在水稻初花期和盛花期,喷施18.5%烯唑·多菌灵wp 40 g/667 m2,其相对防效达到81.5%,比17.5%烯唑·多菌灵wp防效略好,明显好于50%多菌灵wp防效;与空白对照相比,其增产效果达到17.5%,优于17.5%烯唑·多菌灵wp和50%多菌灵wp。  相似文献   

7.
不同杀菌剂防治杂交稻制种稻粒黑粉病的药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粉锈灵,克黑净和多菌灵为材料,进行不同杀菌剂防治杂交稻制种稻粒黑粉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粉锈宁乳剂的防治效果最佳,是提高制种质量与产量的首选杀菌剂。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甘蔗梢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以便后续科学地指导病害防治,本文分别使用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62.5 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和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对甘蔗梢腐病病原菌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药剂筛选,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观测不同杀菌剂对病原菌孢子与菌丝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经不同杀菌剂处理后,病原菌孢子和菌丝均有不同程度的溃烂、畸形、干瘪甚至穿孔。其中,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和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的抑菌效果较好,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260μg/mL和0.042μg/mL;而62.5 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的抑菌效果较差,EC50高达2504.060μg/mL。供试药剂中,三唑类杀菌剂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复配剂抑...  相似文献   

9.
培矮64S稻粒黑粉病药剂防治效果及其对异交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培矮64s稻粒黑粉病不同药剂、不同防治次数试验表明,药剂防治有效地降低了病粒率,但也明显降低了异交结实率。从防治效果考虑,以克黑净防治3次较好;从经济效益考虑,以始花期和盛花期各喷1次克黑净、终花期喷1次粉锈灵较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稻粒黑粉病严重危害交水稻制种和繁殖的产量和质量,成为急待解决的课题之一。据各地试验,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于花期进行药剂防治常常是控制该病发生的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目前生产上已大面积应用粉锈宁、多菌灵等药剂进行防治。1991年我们从浙江农业大学种子激素实验室引进专用防治药剂克黑净,同时安排粉锈宁、多菌灵、禾枯灵参试,以期对克黑净作出正确评价,为大面积应用药剂控制稻粒黑粉病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研究情况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安排在小河镇尧田村果木山队汪晓林户进行。供试组合汕…  相似文献   

11.
稻粒黑粉病是影响杂交稻繁殖。制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之一,有效地控制稻粒黑粉病的发生,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1992年,我们从浙江农业大学引进防治稻粒黑粉病的新药克黑净,在珍汕97A繁殖田进行防治效果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分述如下:1试验概况试验安排在我市三台县栏河乡二村一社。试验设两组:试验1设克黑净喷施2次,第1次在不育系齐穗后2天喷施(7月15日),隔3天后喷施第2次(7月18日);试验互设克黑净盛花期喷施1次(7月16日)。喷药时间16:00~18:00,每次亩用药量80g+水20kg(具体使…  相似文献   

12.
詹昌埜 《中国稻米》2006,12(5):45-46
试验结果表明,神力灭黑灵、灭黑灵、黑粉净三种复配剂对稻粒黑粉病的防治效果好,能明显提高结实率和增加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药效和保绿防衰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耕作制度调整等因素影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小麦赤霉病的流行频率上升,且赤霉病菌对多菌灵及其复配剂抗性增强。目前生产上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品种较多,防效差异大。本研究对市场上常用的8大类杀菌剂及其复配剂防治赤霉病的药效和保绿防衰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单剂中,用三唑类80%戊唑醇WP 22.5 g/667 m~2、三唑硫酮类25%丙硫菌唑SC 50mL/667 m~2的防效在70%以上;在复配剂中,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 60 mL/667 m~2、15%氯啶·戊唑醇SC 100 mL/667 m~2、75%肟菌·戊唑醇WDG 20 g/667 m~2、28%烯肟·多菌灵WP 100 g/667 m~2、15%丙硫·戊唑醇SC 120 mL/667 m~2这5个处理的防效在70%以上,同时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及其复配剂、三唑硫酮类杀菌剂丙硫菌唑表现出良好的保绿防衰效果,绿叶指数在80%以上,可延长小麦剑叶绿色时间2 d左右,千粒质量增加,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稻粒黑粉病严重地危害着杂交稻制种的产量和质量,如何有效地防治和控制稻粒黑粉病的发生是当前困扰杂交稻制种的主要问题之一。浙江农业大学种子激素课题组研制成功的防治稻粒黑粉病的新型特效药──克黑净兼有防病和增产双重作用。1991年在南方许多省区进行了多点田间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92年在生产上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使用。为了进一步确定克黑净防治稻粒果粉病最佳的使用剂量和喷施时间,浙江农大种子激素课题组和衢县种子公司合作在衢县莲花镇等地进行了多点试验,现将试验方法和结果简要介绍如下。1材料和方法供试药…  相似文献   

15.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3%醚菌·氟环唑悬浮剂对稻粒黑粉病有良好防效,在母本幼穗分化Ⅶ期、始穗期每667m~2各施药50 mL的处理防治效果达74.1%,是防治稻粒黑粉病较为理想的新药剂。施用23%醚菌·氟环唑对水稻生长表现安全,无发现有药害现象,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郭首定  郭攀 《中国棉花》2019,46(6):31-32
为筛选防治棉花苗病的理想药剂,2018年进行了不同药剂包衣或拌种防治棉花苗期病害试验。结果显示:7种杀菌剂中以2.5%(质量分数)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包衣效果最佳,防治效果达到84.8%~86.3%,显著优于其他参试药剂,且对棉花幼苗安全无害;450 g·L-1克菌丹悬浮种衣剂和400 g·L-1卫福悬浮种衣剂包衣防治效果也较好。找出了适合新野县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的药剂和使用剂量,可为其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有效药剂,明确不同杀菌剂复配对核盘菌的联合毒力,测定了啶酰菌胺与咪鲜胺复配对核盘菌菌丝生长、菌核的萌发及生理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比例啶·咪复配对核盘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二者复配比例为1:1时,增效系数为1.7657,增效作用最强;啶·咪复配能够有效抑制核盘菌的生长,降低菌核的萌发率和子囊盘形成率,其效果明显优于两单剂;啶·咪复配处理下,核盘菌草酸的分泌量和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显著降低,核盘菌的Ss-oah1Ss-pg1Ss-pg3等3个致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相比分别下调了69.90%、55.00%和71.30%。结果表明,啶酰菌胺与咪鲜胺复配,能有效抑制核盘菌的生长,降低核盘菌的致病力,是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有效复配药剂。  相似文献   

18.
稻粒黑粉病对杂交水稻制种的产量和质量有严重的危害,有效地控制黑粉病的发生,对提高杂交水稻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意义。黑粉病侵染种子的途径有二条,第一条途径是土壤中的越年的厚垣孢子的萌发侵害,一般为主要的途径,第二条是种子本身带有的厚垣孢于萌发后的侵染。所有这些孢子在制种的开花──授粉──种子发育成熟期侵害花器和种子。为此,生产部门目前常用多菌灵、托布津、粉锈宁等在不育系盛花时处理喷施,有一定的防效,但总的控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另外,有关单位发现一些对黑粉病菌有强烈抑制作用的药剂,但这类杀菌剂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对花生褐斑病田间防治效果好的杀菌剂,结合室内毒力测定(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载玻片萌发法)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对四种杀菌剂与常规使用的杀菌剂多菌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多菌灵对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强,抑菌率为91.4%;其余四种供试杀菌剂中以咪酰胺效果最好,抑菌率达85.6%;王铜效果最差;多菌灵对分生孢子的抑制率为60.9%,其余四种杀菌剂效果差异不显著。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咪酰胺2 000mg/kg对花生褐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达60.62%,远远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15.53%)以及其它三种供试杀菌剂。此外咪酰胺挽回32.28%的产量损失,也远远高于其它几种药剂。通过室内毒力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田间杀菌剂防治花生褐斑病时,咪酰胺比对照药剂多菌灵具有更好的防治效果,适用于花生褐斑病重病地区。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2016,(1):31-32
在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母本如金23A、Y58S等在分蘖期易感纹枯病,花期如遇阴雨高湿天气,异交结实的种子易感稻粒黑粉病。通过对比试验表明:在分蘖终止期每公顷用爱苗225~375 m L对水675 kg喷施,防治纹枯病效果理想,药效亦长,且叶片在后期仍保持清秀,延长了光合作用时间,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在齐穗期喷施375 m L/hm2爱苗能有效防治稻粒黑粉病,且谷粒色泽鲜亮,有利于提高制种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