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用现代林业技术改良老品种板栗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月刚 《吉林农业》2011,(4):192+194-192,194
随着现代林业技术的发展,板栗的种植技术也在日趋进步,老品种板栗的种植技术改良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从前的种植技术存在着很多缺点与不足,要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就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种植技术。文章针对板栗的特性和现代种植技巧进行分析与介绍。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市场对无公害有机蔬菜的需求量不断提升,种植无公害有机蔬菜有着较为广阔的市场 前景,但是有机蔬菜种植技术由于生产难度大,生产成本较高,在实际生产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研究 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主要结合实际种植情况,就有机蔬菜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希望通过研究对有机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应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毛永丽 《河南农业》2023,(35):34-36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而林业资源作为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为了确保我国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加大林业种植技术的创新力度,不断提高林业种植技术水平。在林业种植过程中,林业栽植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用科学合理的栽植技术可以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优化升级。本文就林业种植技术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产量高,适应性强,营养价值丰富。发展玉米种植,对于推 进中国农业升级、对于促进我国畜牧业养殖、对于促进工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具体案 例,就玉米种植技术展开论述;并探究如何推广玉米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5.
谢国星 《农业与技术》2013,(12):143-143,145
魔芋对气候土壤环境有较高要求,栽植一定要考虑自然环境的适合配置。魔芋种植技术要求细化,每一个环节的技术处理措施都要落实到位。熟练掌握魔芋栽培的技术要领,应该是魔芋种植的先决条件,不然就可能造成一定损失和栽培失败。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稻种植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以及普及,极大的缓解了我国的粮食缺乏的问题。水稻在我国有着极为广泛的种植地域,同时也在国民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通过对目前的水稻种植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当前大面积的水稻种植中还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水稻种植的病害问题,当前在水稻种植中普遍出现的病害问题严重影响着水稻的收成问题。为了保证水稻的收成,促进水稻在我国粮食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就必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同时不断的分析和探究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稻种植的抗病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本文就结合当前在水稻种植中出现的病害问题展开分析,浅析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无公害蔬菜逐步走进人们的视线中,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就从多个方面阐述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的所应遵循的原则,为农民在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上提供指导,为百姓健康绿色生活搭起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8.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传统的种植方法为种子直播,生产周期长,一般3~4年才能收获成品。而目前推广的人工种植速成技术,只需2年时间就能收获成品。  相似文献   

9.
梨树栽培技术就是在种植梨树的过程中所使用到的、能够让梨树健康稳定生长的种植技术和方法。我国梨 树种植的产量和果实质量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许多种植户在种植的过程中没有使用准确、恰当的技术,像施肥、浇 水、修剪、嫁接等这些,都是要讲究一定方法的。本文主要就如何让种植户获得更的高果实产量,从施肥、嫁接、花期和 果实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梨树种植过程中使用的栽培和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薛娇 《新农业》2023,(7):8-10
田间管理和技术应用决定了绿色小麦种植的产量和质量。为此,在相关工作开展中,需要预先了解各类影响因素,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完善,以保证小麦种植能够符合时代发展需求,这就亟须对相关的田间管理技术展开研究。下面将对绿色小麦田间管理技术与推广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苏薯 9号栽后发根量多 ,返苗快 ,结薯早 ,前期生长势旺 ,净同化率高。干物质积累在前 70d明显快于对照品种徐薯 1 8,后期优势减弱。在氮、磷、钾配合施用时 ,苏薯 9号的鲜薯、薯干和茎叶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玉米材料的耐密性鉴定及耐密型育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逐步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是当前玉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玉米自交系的耐密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杂交种的耐密性。以夏玉米育种上常用的4个基本骨干自交系为试验材料,以耐密自交系130为对照,在种植密度7.5万~15.0万株/hm^2范围内设计6个梯度水平,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主要生育期、穗部性状、倒伏倒折率和产量的影响,旨为耐密型玉米育种提供合理的选系密度。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4个参试玉米材料的穗长变短、穗粗变细、秃尖长度增大,当密度超过某一个范围后倒伏倒折率明显增大,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产量最高的种植密度范围为12.0万~13.5万株/hm^2;而耐密自交系130(对照)的穗部性状变化幅度较小,倒伏倒折率明显较低,产量一直呈增加趋势。在试验密度范围内,不同种植密度对同一玉米材料的主要生育期和穗行数均无显著影响。并对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的种植密度和杂交种鉴定技术进行了探讨,认为在选择耐密型自交系时低代选系材料的种植密度应〉13.5万株/hm^2,在选择耐密型杂交种时还要保证穗粒数和穗粒重不能降低得太多,对耐密型杂交种进行鉴定时设立一年多点异地鉴定并适当加大鉴定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北京郊区自然资源和传统的高效种植方式进行了广泛调查、通过要素分解和田间量化试验,组装了7大类25种适合京郊地区不同区域推广应用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建立了与高效种植模式相配套的优良品种资源库及相配套的生产技术规程,组建了一个覆盖京郊种植业的技术推广体系网络,建成了一批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中心示范区,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效益模式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新组合奇优894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贵州省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高产制种提供理论参考,对杂交水稻新组合奇优894父母本的不同栽插模式父母本的分蘖动态、开花时间、母本结实率、制种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以杂交水稻组合奇优894的父母本都采用三角形栽插,父母本行比为2∶16的制种效果最好,利用这种栽培模式父母本有效分蘖数多、开花时间长、母本的结实率高,杂交种子产量高达301.2 kg/667m~2.为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高产制种,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品种选择、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花生高产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在使用中能大幅度提高花生单产和种植效益,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都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木薯产业的发展,提高木薯种植比较经济效益,2012—2015 年在广西桂平开展了木薯间作套种西瓜高产高效栽培试验及示范。总结了一套成熟的木薯间作套种西瓜栽培技术,分析了2014—2015 年木薯间作套种西瓜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示范基地采用木薯间作套种西瓜栽培模式大约比纯种木薯增收110.1%,比纯种西瓜增收90.8%;辐射区间作套种大约比纯种木薯增收129.0%,比纯种西瓜增收77.5%。研究结果为木薯间作套种规范化栽培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西芹高优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整畦定植、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西芹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在黔西北山区种植高油玉米高产优质的栽培模式,促进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采用多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高油玉米产量、产油量与4个主要栽培因子——种植密度及N、P、K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解析了各因素对产量、产油量的效应,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筛选出了黔西北山区高油玉米高产优质的农艺综合方案:密度62463~63710株/hm2;N肥(纯N)321.79~359.04kg/hm2;P肥(P2O5)319.94~345.32kg/hm2;K肥(K2O)293.64~333.30kg/hm2。  相似文献   

19.
新玉35号是新疆农科院粮作所育出的早熟优质高产粮饲兼用高淀粉玉米新品种,2006年2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新疆北疆春播产量684.6~850 kg/667 m2,最高产量996.8 kg/667 m2,生育期105 d.南疆复播产量582.9 kg/667 m2,比对照新玉9号增产9.3;,复播最高产量734.3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5;,生育期89 d,与对照相当,所需≥10℃有效积温2 300℃.籽粒粗蛋白含量10.4;,达到国家饲料玉米一级标准,粗脂肪4.8;,赖氨酸含量0.32;,淀粉含量74.73;,达到国家高淀粉玉米二级标准.籽粒容重764 g/L,千粒重300 g,籽粒硬粒,金黄色.植株高达280 cm,生物产量高,保绿性好,可粮饲兼用,亦可加工淀粉,适合新疆南疆复播和北疆冷凉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20.
以品种区试结果和示范推广的栽培研究为依据,阐述了鄂棉15的生育特点、高产的产量结构及农艺指标,从而论述了棉花“选用良种、两膜栽培、合理密植、巧肥精管、全程化调”为主要内容的“两高一优”栽培策略,建立了当前棉花大田生产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