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张萌  张艳荣 《农业工程》2022,12(10):140-144
以地处三江源保护核心区的民族地区青海省称多县为研究对象,探析其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分析称多县推进农业产业振兴的实践路径,总结出经济发展基础“生态+高原农业”路径、动力源“生态+农业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和支撑点“生态+畜牧产业”路径,以期为同地域条件、生态保护为主的民族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不同于传统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而以城乡统筹、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其基本要领。新型城镇化中需要农民积极参与其中,而其发展的模式以及内容又需要农民能够提高自己的素质,着眼于新型城镇化的背景,农民教育问题的研究事关城镇化的质量,对农民教育问题的研究具有现实的必要性。文章从农民教育存在的困难以及教育的绩效入手,着力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推进农民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国外“三化”发展的理论、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采用文献法研究了国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问题有关的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理论、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学的空间统筹理论以及其他城乡关系和"三化"发展理论,分析了国外城市化的"两种偏向"和城乡关系"两个趋向"的发展演变进程,总结了英、美、以、韩的新村建设,挪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荷兰支持农业生产链,加拿大农村协作伙伴计划和日本综合开发计划等推动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做法。其启示是,选择最有说服力的分析框架,进行正确的理论预设,抓住实现利益整合与平衡的主线,选择合适的"三化"同步发展模式与路径以及机制与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市与乡村是一对矛盾的有机体以及命运的共同体,只有不断推进城市乡村的深刻完善融合发展,才可以有效实现城市乡村的共同繁荣与共同进步、和谐长久的优良发展。开展进行乡村振兴以及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是现阶段重新塑造城市乡村之间关系、推进城市乡村融合发展进步的重要路径与方式。提升城市乡村融合的发展前进质量与成效,能切实有效提高城市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不同类型但是品质相同"的城市乡村发展融合目标。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把中原经济区建设纳入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核心是"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协调发展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简称三化)"。众所周知,发展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都需要土地作支撑,而发展农业现代化需要耕地作保证,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如何破解之一难题,经济专家经过调研,提出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引领推进"三化"发展这样一个思路,以实现农民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条件,会给"三农"问题带来契机,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而全域旅游转变了传统的乡村旅游同质化、单一化的现状,成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助推器.课题组通过分析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三者间的耦合关系,以西峡县为研究区域,科学规划旅游产业发展、文化城镇化...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其中做出巨大贡献。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国家生态文明的前提、实现美丽乡村的要求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条件。而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帮助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同时为农村生态文明提供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从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意义出发,发现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障碍,最后回归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报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学地回答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我国人多地少;丘陵多,平原少;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等基本国情决定了小城镇建设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是城镇化发展的主战场。小城镇连接着都市与农村两端,是距离农村最近的"城市"。小城镇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的大力发展,对于新农村的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对于农村格局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把城乡关系作为城乡空间融合规划的重点,是考虑新时期的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基于此,文章从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出发,提出划定"永久农村地区"的农村规划新框架的构想,对划定"永久农村地区"的农村规划新框架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22年1月,新国发2号文件对贵州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时代要求,也为西南民族地区在乡村振兴上闯新路、开新局指明方向。改革创新,需立法先行。通过考察发现,目前我国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法治建设面临多重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乡村居民参与生态治理意愿不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供给不足、司法保障机制运行不畅、执法监督质效较难保障等。因此,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振兴法治保障应立足于西南民族地区社情乡情与资源优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思想为引领,以人才振兴和科技振兴为支撑,通过健全乡村绿色生态立法体系、完善乡村绿色生态司法保障机制、强化乡村绿色生态执法监管职能等路径寻求破局之道。  相似文献   

11.
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以吉林省各县为样本,利用《吉林统计年鉴》中吉林省39个县2004—2019年的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城镇化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城乡融合发展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各变量长期的动态关系进行预测。结果发现,城镇化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城乡融合发展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且在短期时间内,来自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正向冲击能够对城乡融合发展产生正向促进作用;来自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正向冲击能够对农业劳动生产率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对城乡融合发展产生负向作用。在未来的1期、5期和10期内,来自农业劳动生产率、人口城镇化水平和产业城镇化水平的冲击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贡献率分别为7.05%、6.79%、6.82%,238%、2.19%、2.20%和4.39%、6.80%、6.86%,3个变量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冲击效果不强,且随着时间变化没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在现代化进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要分析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路径,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增强农业科技支撑,不断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创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为后者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城镇的新型化转变是农业现代化的未来发展道路,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的新型转变提供基础和实施条件。中国在进行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加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存在人口城镇化步伐跟不上土地城镇化步伐、城镇化由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及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转变不相适应等突出问题。从互动角度,分析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机理,构建两者相结合的评估体系,基于该体系,提出相应地对策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圩镇作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可以有机地把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连接起来,实现整体规划、一体化推进,以更好地推动美丽圩镇创建,进而优化构建中心城区、县城、圩镇、乡村协调发展空间结构。本文以罗定市圩镇建设为例,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圩镇的功能,强化圩镇连接城乡、推动辐射农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开展美丽圩镇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促农”。农文旅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突破点。文章以我国民族地区鲊埠回族乡军功嘴村为调查点,通过实地访谈和观察,分析总结该村在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提出应对挑战的一些路径,以期为我国民族地区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三农问题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历史时期。目前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践行新发展理念,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战略要求。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本上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推动农村改革进程。文章阐释了当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含义与特点,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城乡一体化视野下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具体路径,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了贵州山地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贵州山地特色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路径选择,以期探索出一条符合贵州山地特色的健康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推动贵州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上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深度融合、协调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全面应用,电子商务(以下简称"电商")这一新业态正在城市迅速推进,但在农村发展相对滞后。而农村市场是我国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是国家扩大内需的重要战场。当前全国大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发展失衡,引起了农村劳动力的理性外流。农村因劳动力短缺出现"空心化"现象,而城市人满为患,公共服务设施供不应求,社会问题不断涌现。文章以2016年云南特色小镇红河西庄镇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乡村社会经济发展脉络,探寻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结果发现,农村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源禀赋、产业禀赋有密切相关性,依托特色小镇,发展特色产业有助于乡镇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语言生态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城市的生态文明离不开语言的生态文明,城镇化发展为语言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契机和动力。在益阳市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主导语言不明确、网络语言泛化、方言和民族语言消亡等问题。文章从做好城市语言规划、守好传统语言文化阵地、保护传承方言和民族语言等方面,为城镇化进程中益阳语言生态和谐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