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WQI法的滴水湖及入湖河道水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间滴水湖及入湖河道区域水质调查数据及月平均降水量,按照水系特征及土地利用规律将研究范围分为五个区域。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WQI)法,评价分析水质时空分布规律;将该地区月平均降水量与氨氮和总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滴水湖及入湖河道的水质具有空间上的差异性,外涟河、中涟河、内涟河、入湖口为“中等”,滴水湖区水质为“良好”,从外涟河到滴水湖区的水质呈现出逐渐变好的状态;和WQI显著相关的水质参数有总氮、氨氮等;降水对氨氮和总氮具有稀释作用。水质季节变化主要影响因子为水温和降水,空间变化主要影响因子为引水水源水质和人类活动。最后,根据该区域水质特征和影响因子,提出了生物治理法、改建雨水排放管道和加强重要指标监测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自然环境下的河流水体有自然净化能力,富营养化的时间非常缓慢,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污水排放到河流中,导致水体短时间呈富营养化状态。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河道自然生态平衡,影响水质使用功能。水体富营养化包含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与水体的物理性状、化学特性、生物特性等众多影响因素有关。本文主要探究几个典型的河流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因素及富营养化引发的水质变化。  相似文献   

3.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在巢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该研究选择叶绿素a(Chl-a)、TP、TN、CODMn、透明度(SD)5个监测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巢湖各监测点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在50~70,属于轻中度富营养级别,轻中度污染水质;巢湖西半湖比东半湖的富营养化程度更高;影响巢湖水质的主要因子是SD、TN和TP;巢湖水体富营养化随季节变化明显,总体上富营养化程度在夏季最高,秋冬季次之。  相似文献   

4.
不同客水对南淝河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其降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客水对南淝河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其降解特征。[方法]以典型城市河流南淝河为研究对象,调查受不同排口影响下南淝河水质特征,评价南淝河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并以初期雨水、道路径流和污水处理厂尾水为代表性客水来源,探明不同来源客水在客水土著微生物、光化学的作用下水质及溶解有机质组成的变化特征。[结果]南淝河水体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受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影响较大,且南淝河总体上处于富营养或超富营养状态,但叶绿素(Ch-a)含量和富营养化等级在受不同排口影响下的河段中却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来源客水在土著微生物和光化学作用下,其TN和TP均有较大的削减,且溶解有机质(DOM)组成发生了明显的转化。[结论]该研究可为城市河流的综合整治,特别是入河污染物的削减技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崇明岛河流氮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迁移情况,以不同时空条件下崇明岛河网水质数据为基础,探讨了崇明岛水体氮营养盐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岛内河流氮营养盐污染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崇明岛内河流水质恶化日益严重,不同级别河流的总氮(TN)含量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均处于富营养化发生的风险范围,岛内不同级别河流的氮营养盐均值在不同降水期变化显著。溶解态无机氮(DIN)是崇明岛氮营养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其中以硝态氮为主,平均占到DIN的50%以上。同时,不同空间条件下水体氮营养盐含量变化复杂,氮营养盐的主要来源为农田径流、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日照水库水源地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该研究进行了多年的水质调查与监测,结合日照市环境监测站对日照水库例行监测点位的水质监测资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的水质现状、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探索其水质变化的趋势及动态规律。研究发现,日照水库水源地取水口区域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近年来富营养化水平达到轻度富营养化;COD浓度呈现逐年增高,其他有机化合物指标及非金属无机物指标等的变化趋势较为平稳,年际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东昌湖水质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凤 《湖北农业科学》2011,(23):4812-4815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东昌湖湖区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定量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东昌湖的主要污染因子是CODCr、TN、TP,因此东昌湖的污染属于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2001~2009年东昌湖水质呈现出逐渐好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湖泊中氮磷营养盐等主要水环境因子和蓝藻生长起着重要作用,从而影响湖泊富营养化状态。通过长期监测数据,以太湖的北部梅梁湾和邻近的湖心区、入湖口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比较分析不同湖区水质状况的主要影响因子;并采用营养状态指数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并探讨水温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其在不同湖区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梅梁湾、湖心区、河口区3个湖区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存在区位差异。其中,梅梁湾和湖心区影响水质的最主要因子都与磷元素、Chl-a和COD_(Mn)有关;而河口区影响水质的最主要因子与TN、NH_4~+-N和水温有关。水温与3个湖区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均存在极显著相关,但具有区位差异。在梅梁湾和河口区,随着水温的升高,富营养化程度加剧;而在湖心区,富营养化程度会随着水温的升高有所缓解。随着水温的升高,氮素在各湖区的营养负荷都有所降低。总体来说,水温与湖泊富营养化存在显著相关,但对不同指标及不同湖区间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太湖地区旱季、雨季水体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源污染物越来越成为导致太湖地区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SPSS进行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太湖地区旱季和雨季水质污染状况的差异及其主导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总磷、总氮、铵态氮超标最为严重,其中总氮含量雨季明显大于旱季;辛庄地区地下水中总磷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宜兴和王庄的地下水.研究区域内太湖的磷污染比灌溉水和城市河水严重,且长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地表水水质最大的影响因素是氮、磷营养盐以及CODMn>,影响地表水质的主要氮盐为铵态氮.  相似文献   

10.
尹立辉  凌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764-14765
[目的]考察天津地区主要河流富营养化的程度,了解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调查研究天津主要河流中的磷含量分布,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中的磷含量。[结果]海河的磷含量远高于津河和御河。海河的平均磷含量为0.220mg/L,津河为0.082 mg/L,御河为0.110 mg/L。而当磷含量达到0.100 mg/L时,即属于富营养化水体。[结论]天津地区3条主要河流海河、津河、御河中磷含量基本都达到了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浓度,3条河流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云南高原湖泊滇池和星云湖pH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H值偏高是云南高原湖泊存在的特征性问题。磷是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表明,随着水体pH值的升高,沉积物的释磷量明显增加,增幅甚至可达几百倍。过量的氮、磷从地表水中汇入是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但是磷从底泥中释放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使得用控制沉积物与湖水界面物-化要素限制磷释放的研究更显重要。为了给高原湖泊治理提供依据,从滇池湖区地质背景、浮游藻类、溶解氧、大地热流、水质富营养化等方面研究pH值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状态评价的精度,提出了一种融合高光谱遥感和萤火虫算法(FA)改进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的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状态评价方法。针对ELM模型性能受其初始输入权值和隐含层偏置参数选择的影响,将萤火虫算法应用于ELM模型参数寻优。结果表明,与PSO-ELM、GA-ELM、DE-ELM和ELM相比,FA-ELM可以有效提高水质富营养化评价的准确率,为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状态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选取沦河具有代表性的5个检测断面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沦河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Ⅲ类水的要求,但各断面水质变化较大;影响沦河水质最重要的污染物是水体中的有机物,应采取措施治理入河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以保证沦河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4.
pH值偏高是云南高原湖泊存在的特征性问题.磷是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表明,随着水体pH值的升高,沉积物的释磷量明显增加,增幅甚至可达几百倍.过量的氮、磷从地表水中汇入是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但是磷从底泥中释放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使得用控制沉积物与湖水界面物-化要素限制磷释放的研究更显重要.为了给高原湖泊治理提供依据,从滇池湖区地质背景、浮游藻类、溶解氧、大地热流、水质富营养化等方面研究pH值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5.
pH值偏高是云南高原湖泊存在的特征性问题。磷是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表明,随着水体pH值的升高,沉积物的释磷量明显增加,增幅甚至可达几百倍。过量的氮、磷从地表水中汇入是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但是磷从底泥中释放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使得用控制沉积物与湖水界面物-化要素限制磷释放的研究更显重要。为了给高原湖泊治理提供依据,从滇池湖区地质背景、浮游藻类、溶解氧、大地热流、水质富营养化等方面研究pH值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管理和监测湖泊水环境,全面了解湖泊水质时空变化特征,以城市景观湖泊——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为研究对象,采用EFDC模型建立五大连池三维水动力和水质模型,根据2015~2016年各月实测水文与水质数据对模型率定和验证,揭示五大连池水质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设置3种不同情景分析该湖泊富营养化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估湖泊水华发生风险。结果表明,构建EFDC模型模拟水温、溶解氧、总氮、总磷、叶绿素a、氨氮在时空关系上符合实测数据年变化规律,模拟值与检测值总体误差不超过30%,证明EFDC模型在五大连池水质水动力模拟中具有可行性。五大连池水质变化与其地形结构、水文特征和营养盐输入密切相关。EFDC模型对设定3种不同负荷情况下水质富营养化状况模拟结果表明,控制污染源污染浓度降低20%情况下,藻类爆发抑制效果最显著,叶绿素a峰值降低33%;农耕期突发暴雨增加50%污染物入流情况下,藻类爆发明显,叶绿素a峰值增加94.4%;截留状态下叶绿素a并无明显降低。此外,层次分析结果表明五大连池水质现状呈富营养化状态,水华风险级别为轻度,说明湖泊中氮磷等污染物堆积,易发生水华。控制污染源入流浓度是抑制藻类爆发、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主要措施。研究成果为五大连池污染突发事件和水质评价提供管控依据。  相似文献   

17.
摘要:横溪水库是宁波市鄞州区重要饮用水源地之一,通过调查分析,水库水质呈现为中营养水平,并在近年有不断加重的趋势;其中,高锰酸盐指数比较稳定,符合Ⅱ类水质,氮、磷是主要污染因子。总氮浓度连续5年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达到Ⅲ类以上,磷浓度的变化与富营养化变化趋势相一致,可能是水库水质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严格控制入库污染物排放,从而有效缓解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确保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对湿地水体富营养化进行等级划分,运用评分法对图们江下游不问类型湿地水体富营养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图们江下游湿地水质营养状态为中度富营养,污染源主要为总氮、总磷,其中,各采样点中总氮评分值均较高;此外,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湖泊湿地水质富营养评分值分别为64.3,60.8和60.5,其水质皆属于中度富营养状态,水体营养状态指数平均值由高到低顺序为:河流湿地>沼泽湿地>湖泊湿地,个别水域水质呈现出某项评分值异常高的现象.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针对图们江下游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真实、准确地反映象山港养殖区海域的富营养化状况,以2003—2007年,5年间的象山港养殖区水质监测资料为训练数据并结合有关研究结果,采用K2结构学习算法,构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象山港养殖区水质富营养化风险评价模型,通过该模型得到了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及其影响强度。结果表明,试验数据显示准确性为90.18%,Kappa指数为0.8770,以上证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预测结果表明象山港养殖区水环境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20.
横溪水库是宁波市鄞州区重要饮用水源地之一,通过调查分析,水库水质呈现为中营养水平,并在近年有不断加重的趋势;其中,高锰酸盐指数比较稳定,符合Ⅱ类水质,氮、磷是主要污染因子.总氮浓度连续5年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达到Ⅲ类以上,磷浓度的变化与富营养化变化趋势相一致,可能是水库水质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严格控制入库污染物排放,从而有效缓解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确保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