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4 毫秒
1.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全日光培养工厂化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育种脱毒中心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全日光培养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 ,成功地实现马铃薯脱毒苗全日光培养大规模工厂化周年扩繁 ,系统提出了全日光节能培养室建造结构设计、培养条件的调控、培养基成分的改进、培养周期的调节、日常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高效低耗全日光培养工厂化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的扩繁生产中 ,经常碰到试管苗培养基被细菌、霉菌、酵母菌、放线菌污染的情况 ,如使用被污染的基础苗进行扩繁 ,会将污染的微生物同时扩繁。这些污染的微生物 ,生长速度快 ,将培养基中的有效养分先行利用 ,使试管苗因缺少营养而枯死 ,造成生产损失。我们在引进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和基础苗扩繁生产中 ,通过试验 ,总结出一种解决试管苗污染的方法。1、用 1∶10 0倍的 84消毒液或 70 %~ 75 %的酒精溶液将消毒箱 (可用微生物接种用的接种箱 )的操作平面 ,擦拭消毒 ,并将消毒液瓶放入箱中 ;2、将待处理的污染试管苗三角瓶瓶底 …  相似文献   

3.
胡振兴 《中国马铃薯》2009,23(4):217-220
马铃薯不同品种的试管苗生长需要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所需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也有很大影响。试验选用了应用较广的几种培养基配方,对马铃薯"川芋早"的脱毒苗进行了切段扩繁培养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适合"川芋早"扩繁培养的最佳配方是处理7,即MS+NAA 0.01mg·L-1配方。  相似文献   

4.
用三种不同水质配制培养基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1 前 言马铃薯茎尖脱毒试管苗扩繁培养是一项投资大、成本高的工作。在脱毒种薯的生产中 ,我地区主要以扦插移栽为主 ,这样需要数以万株的健康茁壮的试管苗。以往我们采用蒸馏水做培养基 ,这样不但用量大 ,也浪费水。本着降低生产成本 ,又能生产壮苗的目的 ,我们进行了用雨水 (雪水 )、自来水 (开水 )、蒸馏水配制不同培养基对试管苗影响的试验 ,以蒸馏水为对照。通过观察与比较 ,找到了用雨水配制培养基最有利于试管苗生长的根据。2 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内薯 7号。( 2 )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白天为 2 1℃ ,夜间为 16℃ ,光照强度 2 0…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工厂化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马铃薯试管苗扩繁、脱毒苗开放切繁、微型薯原原种工厂化繁育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 ,同时结合国内外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 ,简要概述了我国脱毒微型种薯繁育技术的进展和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6.
朱小玲 《中国马铃薯》2003,17(6):364-364
用MS固体培养基进行脱毒苗的培养,当小苗生长按近试管封口膜时,可进行第一次扩繁,同样应用MS固体培养基,每切断只包含一节,并注意节上方留0.1~0.2cm,节下方留稍长一些,约0.5cm左右,3~4个星期后再照此扩繁一次,至此完成了种薯的保存和培养。  相似文献   

7.
加入抗生素培养基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 言马铃薯茎尖脱毒试管苗扩繁培养过程中 ,常因种种原因出现细菌污染 ,细菌污染苗长势极强弱 ,且扩繁后下一代仍全部表现为细菌污染 ,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如果是少量作为资源保存的菌源出现污染 ,将导致该品种毁灭性灾难。用次氯酸钠等药剂对细菌苗外植体消毒处理效果并不理想 ,我们在生产中采用抗生素加入培养基中处理细菌苗 ,简单方便 ,效果非常理想。2 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 :克新 1号。(2 )培养条件 :16~ 2 5℃ ,利用自然散射光培养。(3)处理 :a .无菌苗切段分入MS培养基 ;b .无菌苗切段分入MS + 10 0mg/L硫酸链霉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马铃薯》2013,(4):199-202
研究光照强度、品种和水质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的影响,为降低脱毒试管苗的扩繁成本及组培技术的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4 h/d光照、强度为2 000 lx,是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的最优光照条件,其次为自然光条件;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品种‘黔芋1号’各农艺性状都优于‘青薯9号’;水质除叶片数和茎粗外,对其他农艺性状影响都不显著,即在生产过程中可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不用降温设施和特殊的条件下培养强壮的基础苗 ,我们经过三年来的探索 ,终于找到了一种简便易操作的培养方法。1 前期试管培养在 4月中旬繁苗结束后 ,开始着手基础苗的整理和保存 ,具体方法是将MS培养基装入试管溶积的一半 ,用封口膜封口后灭菌 ,冷却凝固后在无菌条件下放入一节脱毒苗切断 ,此后进入培养阶段。培养关键要点是 ,把试管平放在培养架上 ,以接收散射光为主 ,避免长时间的直射光。试管底部要朝向光源 ,在向光性的作用下 ,使切段生长点逐步伸入到培养基内长成小苗 ,当小苗长到试管底部时 ,再调整一下试管 ,让试管口朝向…  相似文献   

10.
脱毒马铃薯组培工厂化育苗成本核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经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成功的生物技术之一。试管苗的工厂化扩繁生产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渐建立了一套高效低成本的试管苗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本文对年产100万株脱毒马铃薯组培苗的成本构成、成本核算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旨在为马铃薯及其他苗木组培工厂化育苗计算成本、分析经济效益和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组培脱毒试管苗繁育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赵佐敏  艾勇 《中国马铃薯》2003,17(5):301-304
1 前 言马铃薯通过组织培养途径 ,从而建立无病毒生产体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高新生物技术实用化措施。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 5 0年代就采用多种脱毒途径生产无病毒种薯 ,取得巨大成功。 70年代初吉林农业大学进行了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 ,以后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内蒙古乌盟农科所也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已有 2 0多个省、市、6 0多家单位成功利用此项技术 ,已获得近百个品种的脱毒种薯。我们从 2 0 0 1年开始马铃薯脱毒组培快繁研究 ,至今已得到“米拉”、“威芋 3号”的脱毒试管薯…  相似文献   

12.
《中国马铃薯》2013,(4):212-214
为了探索简单、易行、高效的生产技术,本研究以马铃薯‘早大白’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激素浓度、接种密度、培养基加入量对试管苗高度及节间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于试管苗高度及节间长度的最佳MS培养基为:B9浓度为5~15 mg/L、每瓶接种18株、培养基用量25 mL/瓶。  相似文献   

13.
叶面喷施冠菌素对香蕉幼苗耐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长一致、有6片展开叶的威廉斯香蕉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0(CK)、1、5、10μmol/L4个浓度的冠菌素喷洒香蕉幼苗后对香蕉幼苗耐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10μmol/L浓度范围的冠箘素对提高香蕉幼苗抗寒性的效果不明显,并且呈浓度越高反而效果越差的趋势。只有1μmol/L的冠箘素对提高香蕉幼苗的SOD总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以及降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具有一定的作用,其中对提高可溶性糖含量的效果最明显,但是没有提高POD活性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西吉地区脱毒马铃薯种质保苗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S培养基里加入50mg·L-1植物生长延缓剂(B9),每天在恒定低温10℃,光照强度1000lx,光照时间5h的条件下进行种质保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培养条件能使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种质保存2年,其成活率在80%左右,是该所目前种苗保存期限最长,种质损伤最小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马铃薯脱毒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对N、P、K、Ca、Mg 5种元素的缺失、适量和加量而影响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生长状况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元素的用量对组培苗的初生根时间影响较小,无明显差异;不同品系的脱毒组培苗对各种元素的需求量不同,总的来说,P、Ca、Mg的加量使用能够促进组培苗的生长;各种元素的缺失和加量对组培苗的黑尖、分枝等不良性状的影响以及对组培苗的有效叶片数、生根率、平均根长、平均株高等指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品系间差异。因此,建立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的快繁体系要根据繁育品系的不同,使用相应的优化培养基,这样既能减少马铃薯组培苗生长过程中的黑尖、分枝和苗弱等现象,又能促进生根和有效叶片的形成,保障和提高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多次繁殖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每次切转后,在根茬培养瓶内添加6~10mL新配的营养液,增强了根茬的活力,可连续剪切3~5次。下次切转时,同批的根茬试管苗比新转接的试管苗能多切转1~3瓶,利用试管苗根茬和新转接的试管苗同时繁殖脱毒苗,繁殖倍数增加了1倍多,效率提高147.7%,每瓶苗成本降低了7.6%。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试管苗及顶芽扦插原原种产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及顶芽扦插生产原原种情况,探索一种高效、高产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方法,对川芋早和米拉试管苗移栽到基质(V锯末:V细土=1:2)30、45 d后剪取顶芽(带有3~5片叶),将顶芽扦插在相同基质的防虫大棚网室内。分品种比较一次扦插苗(第一次顶芽)、二次扦插苗(第二次顶芽)、剪取一次的试管苗、剪取二次的试管苗、未作处理的试管苗(对照)的各自的产量及其形态指标。结果表明:一次扦插苗平均单粒重最大,川芋早每粒为4.0 g,米拉为3.7 g,极显著高于剪取一次顶芽后的试管苗、剪取二次顶芽后的试管苗和二次扦插苗。对照单株结薯数最高,川芋早每株为3.9个,米拉为4.0个,显著高于剪取二次顶芽后的试管苗、二次扦插苗、一次扦插苗。剪取顶芽能显著增加由一株试管苗繁殖的1 g以上原原种个数,剪取一次顶芽和剪取两次顶芽繁殖的1 g以上原原种个数差异不显著。对移栽的试管苗可以剪取一次顶芽,并将顶芽作为扦插苗生产原原种,此方法能显著增加原原种产量。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试管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对马铃薯大西洋试管苗进行了20d胁迫。结果发现: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根和茎叶中Na+含量大幅度增加,K+含量基本稳定,Na+/K+呈极显著的上升趋势;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但丙二醛含量增加,质膜透性增大,脯氨酸大量积累,且在一定盐度下脯氨酸含量与丙二醛含量和质膜透性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表明盐胁迫下脯氨酸积累的多少可反映马铃薯试管苗的受伤害程度。研究表明,Na+积累、膜透性增大和叶绿素含量下降是影响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用新型培养基培养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新型培养基、医用棉+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琼脂凝固培养基分别培养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经比较其新型培养基培养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潜力大,可利用节间多,而且制备简单,感染率低,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是工厂化生产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理想培养基。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亲本材料试管苗的耐盐性筛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含0%、0.2%、0.4%、0.6%、0.8%5种NaCI浓度的修改MS培养基胁迫马铃薯品种资源脱毒试管苗的方法,鉴定和筛选了35份不同熟期马铃薯亲本材料的耐盐性,筛选结果:耐盐级别为4(即0.2%盐浓度下仍然存活)的亲本材料11份,耐盐级别为3(即0.4%盐浓度下仍然存活)的亲本材料3份,耐盐级别为2(即0.6%盐浓度下仍然存活)的亲本材料2份,耐盐级别为1(即0.8%盐浓度下仍然存活)的亲本材料3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