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我国立地分类理论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立地分类必须根据我国自然地理背景及地域分异特点,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立地分类系统。我国自然条件即有纬度(水平)地带性热力分异,又有非纬度(水平)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干湿分异和地质、地貌分异。特别是地质、地貌分异是山区立地分类的重要依据。立地分类是一种逐级控制的分类系统,不同级别的划分,依据不同的主导因子,并为不同对象服务。造林区划是依据大尺度地域分异,即水热条件及巨地形,以及它们的次一级分异;立地类型,在山区是依据大、中、小地形,以及岩性和土壤容量、质量因素分类。我国立地分类和造林区划宜组成一个系统,分成五个等级单位,即: 造林区(或森林立地区、森林生长区) 造林地区(或森林立地地区、森林生长地区) 立地类型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2.
杉木产区立地类型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解决南方用材基地的速生丰产问题,1978年南方十四省(区)科研、教学和生产等部门,组织了协作,以适树适地为中心,从杉木产区区划,立地类型划分及林地生产力评价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为时二年半的研究。杉木立地类型的划分是以产区区划为基础的.各省对一些主要杉木产区,都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共设标准地2968块,做解析木1153株。采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各地影响杉木生长的主导因素,确定了立地类型的分类系统,并评定了生产力。本文是在各省(区)研究的基础上,汇总成全国的统一方案,确立全国的分类系统,提出立地类型划分的原则、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衡阳地区杉木立地评价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湖南衡阳市三个不同地貌区域的山区、孤山区及丘陵区,分别进行了立地质量评价调查研究,共取样地362块,优势木、解析木362株,并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对影响杉木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作了筛选,结果认为影响衡阳市杉木生长主导立地因子是中地貌、坡位、坡形、开阔度(m)及土壤腐殖质层厚度与土层厚度。并以中地貌为依据划分了三个立地类型区;以坡位划分立地类型组;以坡形与土壤划分立地类型,同时编制了地位指数表,用以预测立地生产力。从评价立地质量得出,发展杉木以重山区生产力为最高,地位指数14以上的立地占35%以上;孤山及丘陵区只占3%~15%。孤山及丘陵区不宜大面积发展杉木,只宜局部地方种植。  相似文献   

4.
广西大青山实验基地森林立地评价与适地适树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西大青山实验基地森林立地划分是以地貌,土层厚度和林木生长状况的依据,把实验在地范围内的土壤划分成34个立地类型,森林立地质量的评价是把所调查的200个标准地的土壤水分,养分分级,结合基地20年生马尾松,杉木相应地位指数的平均值作为评价立地类型质量优劣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湖南省的气候特征和“七山—水二分田”的地貌特点,将全省划分为8个杉木立地条件类型亚区。每个亚区以杉木林基准年龄(山区20年、丘陵区15年)的优势高为因变量,立地因子为自变量,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筛选出各亚区的主导立地因子,作为划分杉木立地条件类型的依据。并以y=6_0十6_1x_1+6_2x_2+…+6_nx_n数学模型,建立各亚区立地类型的立地指数预报方程;以M=AN~B数学模型,建立蓄积量的预报方程。从而便于从立地指数和蓄积量,鉴定各立地类型的立地质量,进而对立地类型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6.
太行山油松天然次生林立地类型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在大行山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年龄布设的104块油松天然林标准地调查资料,分别立地亚区,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或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分析的方法,筛选出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按主导立地困子的各个等级组合,划分了63个立地类型(包括晋东土石山地立地亚区18个;太行山北段山地立地亚区27个;太行山南段山地立地亚区18个).并以主导立地因子为自变量,林分地位指数为因变量,建立立地质量评价模型.按各立地类型地位指数平均数,分好、中、差3个等级(立地类型组)分别对每一立地类型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正> 杉木是我区主要造林树种,1978年以来,我省杉木栽培科技协作组先后进行了产区区划、立地类型划分和地位指数表的编制等工作。在此基础上,为了检验立地类型划分的可靠性,探索造林规划设计工作中适地适树发展杉木林的定量依据,即予估宜林地在一定立地条件下营造杉水林的地位指数,使造林和经营在立地质量评定上标准一致,给连续经营、集约经营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所以,用数量化理论来研究杉木林立地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杉木地理分布及主要商品材生产基地规划的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杉木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它的地理分布遍及整个亚热带地区。分布区涉及湖南、福建、江西、贵州、浙江、广东、广西、四川、湖北、云南、安徽、江苏、河南、陕西、甘肃及台湾等16省区。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栽杉范围又有新的扩大,甚至地处暖温带的山东昆嵛山、江苏、苏北平原,以及热带范围的广东海南岛尖峰岭等地也有少量引种试种。由于各产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的差异,杉木的生长速度、单位面积生长量、成材年限及规格都有显著差别。为此根据杉木地理分布区的自然条件,生长状况,对我国杉木产区作出区划。并初步评价它们的生产潜力和提出规划主要商品材基地的建议,显然是有益的。此外杉木种源及品种类型的选择,杉木栽培措施的制定,也应以区划作为依据;杉木立地指数表的编制,杉木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也要以区划作为基础。  相似文献   

9.
立地分类是依据立地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立地综合体划分为不同等级和类别,是实现科学造林、育林、营林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吕梁山东侧黄土丘陵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按亚区的区划依据将该立地区分为两个亚区,并根据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和立地类型的划分原则将该立地区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小区,14个立地类型组,23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综合多因子分类方法,通过对山西省气候、地貌、地形、土壤、植被的综合分析研究,以逐级控制的方法,将山西省划分为5级立地分类系统:立地区、立地亚区、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共划分5个立地区.11个立地亚区,25个立地小区,115个立地类型组,215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11.
依据立地类型的概念,对威信县杉木造林地进行立地类型的划分,首先根据杉木对气候主要因子的要求划分3个立地型亚区。然后分别亚区计算立地指数;最后用聚类分折方法分出14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12.
编制杉木树高指数表,可用于评价杉木林立地质量和生产潜力,预测林分在不同林龄时的生长效果,为杉木造林地选择和科学营林提供较可靠的依据.为此,近两年来,我们在中国林科院统一布署下,开展了本省杉木立地类型区划林分调查,并综合以往的一些调查研究资料,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试编了我省低山丘陵地区杉木树高立地指数表.现将方法和过程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太行山区位于山西省东部,南北狭长,是一个土石山区,为了尽快绿化太行山,从1984年到1986年开展了以县为单位的绿化规划,划分立地类型是绿化规划的基础工作。由于太行山地域较大,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复杂,不能编制统一的立地类型表,必须分区分类,即分为若干气候条件和地貌大体一致的亚区,按亚区编制各自的立地类型表。  相似文献   

14.
一、技术关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的比较和获奖情况 根据三峡库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水土流失特点 ,提出了三峡库区防护林体系的构成 ,并从森林分布不同海拔的角度进行了三峡库区防护林体系的林种布局。依据地带性热量、干湿、地貌等大尺度地域分异规律 ,以土壤质量和容量因素作为立地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 ,采用综合多因素分析基础上的主导因子法 ,将三峡库区划分为 1个立地区域、3个立地区、9个立地类型小区、35个立地类型组及 131个立地类型。以此为基础 ,提出了三峡库区防护林体系建设途径、三峡库区防护林营造林…  相似文献   

15.
立地指数是以林木生长指数反映立地质量的一种数量指标,它受环境和土壤因子所制约,在编制立地指数表的同时,若能找出影响立地质量和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数学模式,可作为预测林木生长,评价立地质量和确定如何提高林地生产力的依据。本文为在编制广东杉木立地指数表的过程中,对影响立地质量的环境及土壤因子进行统计分析,选出主导因子,据此确立数学模式,以供广东选择杉木立地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用数量化理论(Ⅰ)模型,选取土壤类型、土壤肥力等级、海拔、坡位、坡度、坡向6个立地因子编制千岛湖区杉木人工实生林数量化立地指数得分表,进行立地质量评价,为杉木迹地更新和制定合理的营林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以森林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采用综合多因子突出主导因子逐级控制法,分析立地生态因子地域分异的综合特征及对林木生长的影响,结合福建省林业生产实际,遵循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基本原则,正确反映立地特征和本质,确定了福建省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即根据大尺度地域分异规律划分2个立地区域,按气候因素划分4个立地区,按地貌类型的差异划分9个立地亚区,按中地貌划分29个立地类型小区,按地形因子划分109个立地类型组,以土壤因子为主划分408个立地类型,并编制了立地质量评价等级表。本成果是编制林业规划、生产计划、作业设计、造林施工的重要依据,也是科研、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对适地适树、科学造林营林、提高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促进林业绿色增长等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关于林业区划与立地分类的关系,特别是两者的衔接点问题,争论较多,意见还不很统一。下面谈谈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大家商讨。我国林业区划现已形成按林业地区、林区、省一级区(省二级区),县级区逐级控制的完整体系;立地分类也有了一个初步方案,即按立地区域、立地地医、立地类型区、立地类型亚区、立地类型组、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山西东部土石山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按亚区的区划原则将该立地区分为太行山北段山地立地亚区、晋东土石山立地亚区和中条山土石山立地亚区3个亚区,并根据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和立地类型的划分原则将该立地区划分为9个立地类型小区,51个立地类型组和95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20.
全国杉木(实生林)地位指数表的编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结合我国南方14省(区)杉木立地类型调查,在好、中、差不同立地条件的林分中,伐取平均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1077株.选用lgH=a b(1/A)公式,分别各省(区)、产区求算出18条导向由线.采用b值标准差,将全国杉木划分三个生长类型,每个类型分别求算导向曲线经验式,并按树高相对值法,分别编制成地位指数表,同时确定了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