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胡德 《科学养鱼》2004,(8):20-21
笔者于2003年对区内一水产养殖大户利用一口面积7亩的池塘主养匙吻鲟的生产过程进行了全程详细记录。现将技术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材料1郾池塘条件试验池1口,为条石浆砌池壁,泥沙底,保水性好,不渗漏。面积7亩,东西向,长方形,池底淤泥15~25厘米,保持水深1~1郾5米,进排水方便,配备增氧机。2郾水源条件水源取自上游水库中上层水,本身具一定肥度,浮游生物较多。水源充足,溶氧较高。(二)方法1郾清塘消毒干塘消毒,即鱼种下塘前20天(5月4日)用1吨左右生石灰清塘消毒,亩均用量150千克,池底遍洒,池壁一并泼洒消毒。2郾培育水质鱼种下池…  相似文献   

2.
2003年,我们在章丘市垛庄水库管理处鱼种培育池内进行了彭泽鲫健康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郾池塘条件试验池面积6亩,长方形,东西走向。池深2米,坡比1∶2,池底平坦,淤泥厚度20厘米,保水性能良好。水源为库水,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SC1050——2001)》的规定。池塘配备3千瓦增氧机1台。池塘周围环境符合无公害水产品大气环境质量及渔业水域土壤环境质量要求。2郾清塘、注水2003年3月19日,对试验池进行干池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清塘1周后注入新水80厘米。3郾鱼…  相似文献   

3.
2002 年我们进行斑点叉尾池塘高产养殖试验, 取得良好效果。2003年在峡江县和新干县推广应用,两县养殖面积达800亩,共产斑点叉尾40郾48万千克,亩平均506千克,鲢鱼9郾6万千克,鳙鱼2郾4万千克。总产值405郾12万元, 利润115郾75万元,亩利1446郾8元。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选择8 ̄12亩,水深要求2郾0米以上,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系配套,每口池塘配有一台1郾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池塘在鱼种投放前进行改造和清塘,保留底泥15 ̄20厘米,并进  行翻耕曝晒,然后用生石灰干法清塘  消毒。   二、鱼种投放 …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南方大口鲶苗种培育阶段鱼苗相互残食及土池培育大口鲶苗种成活率不高等技术问题,为养殖户提供质优易养殖的大规格鱼种,2006年5月我们在养殖基地选用3口各10亩的池塘进行大口鲶大规格苗种的培育试验,取得显著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选择养殖基地三口池塘,而积各10亩。  相似文献   

5.
养殖鱼种在山区低水温的生长期相对较短,鱼种越冬期较长,越冬成活率较低,而从外地调运鱼种运输成本高,成活率低。我们通过三年时间,以鱼种池塘为生产条件,进行了鱼种培育增产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一、试验条件1.池塘条件池塘共计6口,分别为3亩的3口,4亩的2口,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适宜本地区的河蟹幼蟹培育成蟹种及稻田商品蟹养殖技术,我站于2003年进行了幼蟹培育及成蟹养殖试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蟹种培育(一)试验材料1郾池塘的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无污染,注排水方便的冬闲田,面积为20亩。2郾池塘工程建设在稻田四周开挖蟹沟,开挖泥土主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颗粒饲料的大面积推广,草鱼种的池塘精养技术也日趋成熟,草鱼种的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每亩产量可达1000千克左右。2010年,我们利用草鱼养殖区的三口池塘进行高密度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养殖经验及技术做一总结。一、池塘条件试验池共三口,成品字形排列,1号池塘2亩,2号、3号池塘各为11亩,均为南北走向,试验池塘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变常规池塘混养青鱼产量不高、效益不明显的养殖模式,我们于2003年1月在长沙县水产良种繁育场1排1号池进行了80∶20养殖青鱼试验,亩产青鱼408郾3千克,亩纯盈利2020元,投入产出比1∶1郾53。一、材料与方法1郾试验池条件池塘面积6亩,水深2米,池底平坦,淤泥浅,四周围水泥护坡,注排水方便。配制2郾2千瓦潜水泵、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自动投饵机各一台,放养前用生石灰100千克/亩干池清塘。2郾鱼种放养试验青鱼鱼种由湘阴鹤龙湖购入,经3%食盐水浸洗下池,共投放1050尾,具体放养情况见表1。表1鱼种放养情况3郾饲养管理(1)饲料投喂本次试验中主…  相似文献   

9.
南美白对虾高密度精养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池塘产出率和养殖效益,我们积极开展了南美白对虾的淡水池塘高密度精养试验,以探索多种养殖模式,提高南美白对虾的科技含量,促进水产业向高品质、高效益发展。一、养殖条件1郾池塘条件试验塘和对比塘在海盐县野荡养殖场。(1)试验塘:开挖正方形池,面积3郾65亩,池深2  相似文献   

10.
1试验材料1.1池塘池塘3口,面积各为2亩,水深1.5m。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池底淤泥较少,注排水方便;池塘周围光照充足,通风良好。1.2鱼种从广东省空运早繁苗,规格2cm左右。为了提纯复壮,提高苗种成活率,先集中专池强化培育对天左右,养至每尾5cm左右,再过数放入3只鱼池中分养。1.3饵料加州够的饵料主要是高密度养殖的白鲢鱼种,既新鲜质量又好。2试验方法2.1吃食驯化由于前期专池培育时,所摄取的饵料主要是技角类、烧足类以及乌子等活饵,改投切碎的新鲜鱼块后一时还不能适应。所以我们在单养鱼池中鱼种刚放养2-3天内不投食,…  相似文献   

11.
2002年至2003年,我们在鄞州区石矸镇广浙特种水产养殖公司进行了黄颡鱼池塘高产精养试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郾池塘条件养殖面积40亩,池口7只,分别为2只8亩、2只6亩、2只5亩、1只2亩,水深1郾8~2郾5米,池底平坦,水源充沛、水质清洁无污染。每口池塘配置1~2台1郾5  相似文献   

12.
探索池塘培育倒刺鲃当年鱼种养殖过程中的池塘准备、水质管理、饲料鱼配套、鱼病防治等一整套鱼种培育技术措施,经176 d试验,鱼种规格从2.5~3㎝/尾达到8~12㎝/尾,成活率87%。  相似文献   

13.
一、池塘条件池深2.5米,最深水位2.2米,底泥厚30厘米。池塘配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1台,自动投饵机一台。水源为地下水,进水方便,排水必须串池,水质无污染。二、试验方法1郾池塘准备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100千克/亩带水彻底清塘消毒,消毒一星期后,加水至1米,以后随养殖需要,再逐步提  相似文献   

14.
池塘精养日本锦鲤鱼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0年我们进行了日本锦鲤鱼种的池塘养殖试验 ,认为池塘养殖日本锦鲤 ,既能够实现高产、高效 ,同时又能为休闲渔业提供充足的锦鲤品种来源。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以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试验池面积为 2亩 ,长方形。是一口池埂为砖、混凝土结构的地下式池塘。池深 2 3米 (可保持水位 1 8米以上 ) ;水源采用无污染的地下水 ;且水量充沛 ,注水、排水方便。池塘中配置 3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一台 ,自动投饵机一台。1 2 鱼种放养2 0 0 0年 6月 12号 ,在上述池塘放养 3~ 4cm长的日本锦鲤夏花鱼种 2 30 0 0尾 ,放养品种为经过初…  相似文献   

15.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池塘条件 选择条件相近的池塘3口,面积均为5亩,水深1.5-1.8米,水源来自团湖,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每个池塘架设一台3.0千瓦增氧机,每天定时增氧。 2.鱼种来源 试验鱼苗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提供,鱼苗经小型温棚培育和网箱二级培育至大规格鱼种。鲢、鳙、鳊鱼鱼种来源于本场。  相似文献   

16.
张克利  朱博 《河北渔业》2007,(9):49-50,52
"一龄草鱼难养"是广大水产养殖户的共识,这是因为一龄草鱼病害多,成活率低.为探索草鱼鱼种的健康养殖模式,我场于2005年进行了在主养草鱼鱼种的池塘里套养鲤鱼鱼种的养殖试验,鲤鱼套养数量为25%,远远超过传统的10%.经过一年精心养殖,667 m2产草鱼鱼种605 kg,鲤鱼鱼种401 kg,草鱼成活率达84%,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初步探索出了培育草鱼鱼种和鲤鱼鱼种的健康养殖模式.试验提高了养殖水体的利用率,减少了草鱼的发病率,提高了养殖效益. 1 基本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17.
2003年笔者通过市场调查后,承包了1口池塘进行淡水白鲳主养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试验准备1郾池塘条件试验池靠近公路,南面环山。呈长方形东西走向,面积为7郾5亩,池深为2郾3~2郾5米,池底淤泥少,保水性能较好,进排水方便。水源引用山泉水,水质良好,池塘配  相似文献   

18.
李存琳 《科学养鱼》2006,(10):24-25
乌鳢一年两季养殖是指上半年养殖成鱼,下半年培育鱼种,达到成鱼、鱼种双丰收。2005年2月至12月,怀远县芡河渔场在芡河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在一口面积为1亩的小池塘进行了乌鳢一年两季高产养殖,取得成功。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大幅度调整新县水产养殖结构,提供大量优质鱼种,我们于2000年2月底在香山渔场进“二龄团头鲂鱼种高产养殖试验”。经过精心养殖,科学管理,达到了满意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新县香山水库渔场池塘2口,总面积为3335m2,水深1 5m,底泥厚20cm。池塘避风向阳,保水性能较好,灌排水方便。每口塘配有3kW叶轮式增氧机1部,水源引用上游水库水,水质较好。在放养前第10天排干池水,用225g/m2生石灰清塘消毒。1 2 鱼种放养2000年2月28日至3月2日,鱼种用3%的食盐水消毒后在池塘上风处缓慢放入池塘。其中团头鲂占70%,鲢鳙占20%(鲢占60%),…  相似文献   

20.
2004~2005年进行了翘嘴红鲌人工繁殖、夏花与冬片鱼种培育、成鱼池塘与网箱养殖试验,取得较好效果。2004年:催产亲鱼25组,出苗340万尾;3口发花池经25天饲养共产夏花鱼种24.91万尾,平均体长3.0~3.3 cm;3口育种池经140天培育共产冬片鱼种6.38万尾,平均体长12.4~14.3 cm,利润2660~2937元/667m~2,投产比1:2.64~2.82。2005年:3口成鱼池共产商品鱼7445 kg,平均单产413.6 kg/667m~2,利润4546~6333元/667m~2,投产比1:2.15~2.53;4口网箱共产商品鱼2558kg,平均单产32.0 kg/m~2,利润352~413元/m~2,投产比1:2.01~1:2.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