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栗山天牛幼虫和蛹在辽东栎树干上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解剖受害辽东栎,结合林间调查,研究栗山天牛幼虫和蛹在栎树树干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受害后表现为全部枯梢症状的栎树,栗山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4m以下,蛹主要分布在1~4m;部分出现枯梢症状的栎树,栗山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6m以下,蛹主要分布在3~7m。天牛数量与树皮厚度和树干直径均呈正相关关系。调查发现,当辽东栎树皮厚度大于0.47cm、树干直径大于9.02cm时,开始出现栗山天牛危害。在林间,栗山天牛低龄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阳面的韧皮部中,而蛹主要分布在木质部,越靠近树干中心分布越多。产卵当年和翌年6月前幼虫主要在韧皮部取食危害。从翌年6月开始,天牛幼虫逐渐蛀入木质部为害,7—8月为蛀入木质部的高峰期,9月绝大多数幼虫蛀入木质部取食,直至化蛹。树干2m以下的幼虫排粪孔数与树木胸径成正相关,而与最高活枝高度成负相关关系。当最高活枝高度在4~7m时,幼虫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2.
1新疆杨树天牛及其危害 新疆危害杨树的天牛种类有黄斑星天牛、青杨天牛、山杨楔天牛等,上述三种天牛均为自治区补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差异不同,发生的天牛种类不同,其中危害主干类有黄斑星天牛、山杨楔天牛。危害枝梢的有青杨天牛。天牛均以幼虫蛀孔隐藏在树皮下和木质部进行危害。卵孵化后,初孵幼虫首先取食卵槽边缘的腐烂变黑的韧皮部及形成层,逐步向干、枝横向取食木质部表层,三龄以后逐渐蛀入木质部内,钻蛀成S形U形等不规则的坑道。  相似文献   

3.
王玉连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2):40-43,46
对受红腹柄天牛不同危害程度的罗浮栲韧皮部和木质部中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可溶性糖含量与红腹柄天牛危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天牛取食活动期,不同受害程度罗浮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明显,尤其韧皮部的变化比木质部更加强烈;受害初期的植株,可溶性糖含量与未受害相比显著减少,冬季当幼虫和成虫进入休眠期后,不同受害程度罗浮栲韧皮部和木质部中可溶性糖的含量与未受害植株相比差异程度趋向缓和。表明可溶性糖含量可作为监测罗浮栲植株受红腹柄天牛为害程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取林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等方法研究了核桃横沟象Dyscerus juglans Chao生物特性和受害树木解剖特征。结果表明:核桃横沟象在商洛市2a发生一代,以幼虫和成虫越冬,越冬成虫翌年3月底开始活动,6月上、中旬成虫产卵、9月份产卵结束,幼虫孵出1d后,开始在产卵孔取食树皮,随后蛀入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幼虫危害期长,每年3~11月均能蛀食。  相似文献   

5.
双条杉天牛 Semanotusbifasciatus Motschulsky主要以幼虫蛀食树干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危害 ,未蛀入木质部内的初龄幼虫期是防治的有利时机 ,根施呋喃丹杀虫效果可达 85 .1 9%。  相似文献   

6.
小卷蛾线虫防治锈色粒肩天牛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swainsoni(Hope)在山东钻蛀危害国槐,近年来在山东各地普遍发生,愈趋严重。该虫2年发生1代,其幼虫环绕国槐韧皮部取食,并可蛀入木质部边材,严重者可将10年生以上大树蛀害致死,常可看到该虫在濒死国槐树上留下大而圆的...  相似文献   

7.
蓝墨天牛生物学及危害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墨天牛(Monochmus guerryi Pic)是板栗主要蛀干害虫之一,在禄劝县2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虫道内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成虫外出活动,行补充营养、交尾产卵。成虫选择树皮光滑、干径3~6cm的枝干刻槽产卵,一般每环产卵3~8粒。卵期30~35天,初孵幼虫先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交界处取食,随着虫龄的增大逐渐钻入木质部向上取食,幼早期最长,危害时间可达20个月之久。该虫危害与栗  相似文献   

8.
紫茎甲幼虫钻蛀在林木树体内取食为害,严重时可将林木木质部吃光,仅存韧皮部,导致林木生长受阻,且树干极易折断而失去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双条杉天牛幼虫期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主要以幼虫蛀食树干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危害,未蛀入木质部内的初龄幼虫期是防治的有利时机,根施呋喃丹杀虫效果可达85.19%。  相似文献   

10.
光肩星天牛是检疫性害虫,主要危害杨树、柳树、榆树、沙枣等阔叶树种.光肩星天牛的幼虫寄生在树干上,从树干基部直至树梢都有寄生.幼虫开始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取食,受害处流出树液,有木屑和红棕争虫粪排出.随着虫龄的增加,幼虫在边材穿凿横向坑道,坑道坡此靠近,在同一高  相似文献   

11.
1 分布与危害栗透翅蛾 (SesiamolybdocepsHampson)又名赤腰透翅蛾 ,分布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主要危害板栗、美国山核桃、麻栎、栓皮栎 ;危害部位主要是树干 ,其次是树枝分叉处、伤口和病斑部位 ;以幼虫危害韧皮部形成层 ,尤以贴近木质部的皮层受害严重 ,少数取食木质部。受害部位组织下陷、裂开 ,养分输送受阻 ,轻则新梢停止生长 ,叶片枯黄早落 ,部分大枝枯死 ,重则整株死亡。2 生物学特性2 .1 生活史栗透翅蛾在安徽 1年 1代 ,以 2~ 3龄幼虫在树干木栓层上被害处越冬 ,2月中、下旬出蛰恢复取食 ,8月…  相似文献   

12.
柳树化学成分与光肩星天牛危害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柳树化学成分的分析,柳树韧皮部可溶性糖含量与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产卵刻槽数、卵孵化数、越冬幼虫存活数显著正相关,木质部可溶性糖含量与光肩星天牛越冬幼虫存活率显著正相关.柳树韧皮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光肩星天牛越冬幼虫存活率显著正相关,木质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产卵刻槽数、卵孵化数、越冬幼虫存活数显著负相关.柳树韧皮部单宁含量与光肩星天牛卵孵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木质部单宁含量与光肩星天牛越冬幼虫存活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取食不同柳树的光肩星天牛羧酸酯酶与光肩星天牛越冬幼虫存活数之间相关关系较为密切,但达不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浅谈广西萧氏松茎象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捷 《广西林业科学》2005,34(4):215-216
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 Zhang)是一种危害松树的钻蛀性害虫,尤以湿地松为甚。幼虫在树干基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蛀道取食,如环蛀一圈,即可中断养分的输导,导致湿地松树死亡。提出了营林技术,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柳蝙蛾 (PhassusexcrescensButler)又称疣纹蝙蝠蛾 ,属鳞翅目蝙蝠蛾科 ,是一种大型蛾类。此害虫以其幼虫危害幼树枝干 ,直接蛀入树干或树枝 ,危害大树时多由旧虫孔或树皮裂缝蛀入。啃食木质部及蛀孔周围的韧皮部 ,绝大多数向下蛀食坑道 ,边蛀食边用口器  相似文献   

15.
松瘤象幼虫危害马尾松活立木,在渝北区1a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树木质部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化蛹,下旬始见成虫,6月上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中旬为产卵盛期,幼虫孵化后即危害马尾松活立木的韧皮部及木质部表层,以后逐渐向木质部危害。可利用成虫具有较强趋光性的特性,设灯诱杀成虫;幼虫危害期对受害木进行拔除销毁,可降低虫口密度;加强检疫,防治人为传播。  相似文献   

16.
六星吉丁虫在柑桔上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危害柑桔的吉丁虫进行发生规律和防治对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街州柑桔上为害的吉丁虫与山杜英上为害的吉丁虫为同一种。该虫在衙州1a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侵入木质部筑蛹室休眠越冬或以低龄幼虫在韧皮部越冬。木质部休眠越冬幼虫4月底至5月化蛹,1代成虫主要集中在6月上旬至中旬,是主高峰;8月底、9月出现2代成虫,是次高峰。7月是1代幼虫为害高峰,9月后多有生活史重叠。该虫危害柑桔枝干,蛀食其韧皮部,初为害时部分枝干会出现流胶,后期造成树皮爆裂,皮层缺损或枝枯。提出了采取营林措施、检疫措施、人工、生物、化学防治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1 生活习性青杨天牛 ( Saperda populnea L.)亦称青杨枝天牛或山杨天牛 ,属鞘翅目天牛科 ,是杨树的危险性害虫。该虫在杜蒙地区 1年 1代 ,以老熟幼虫在枝干的坑道内越冬。翌年5月初开始化蛹 ,5月 1 8日进入羽化盛期 ,成虫飞出羽化孔 4天左右开始交尾 ,1~ 2天后开始产卵。卵的孵化盛期是 6月 7日。初孵幼虫取食韧皮部 ,继而取食木质部 ,最后蛀入髓心。被害枝干形成纺锤状虫瘿。该虫在杜蒙地区最高有虫株率 1 0 0 % ,虫口密度 1 8头 /株 ,严重影响了成材。该虫对 2~ 5年生的幼树危害最大 ,整株幼树常因主干髓部受到危害而死亡。2 防治方…  相似文献   

18.
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松墨天牛在福建闽北1a发生1代,以3~5龄幼虫在蛀道内越冬,极少数以低龄幼虫在树皮下越冬。4月上旬越冬幼虫在木质部内做一椭圆形蛹室化蛹,历时13~15d后成虫羽化。羽化后的成虫从蛹室向外咬圆形的羽化孔道飞出,6月上中旬是成虫羽化出孔的高峰期。成虫的雌雄性比为1∶1。在林间,成虫寻找松树嫩枝树皮补充营养,5~9d后开始交尾产卵,产卵前在树皮上咬刻槽,造成泪滴状松脂流下,1刻槽产卵1粒,少数可产2~4粒。卵期6~10d。幼虫孵化后取食松树内皮和韧皮部,在树皮外可见白色纤维状或褐色粉末状木屑与粪便的混合物。3龄幼虫咬一长椭圆形蛀入孔进入木质部,此后树皮外不再出现蛀屑。幼虫在蛀入木质部前死亡率极高,只有31 68%能蛀入树干中,幼虫期易受白僵菌侵染。幼虫期260~310d。  相似文献   

19.
芳香木毒蛾属鳞翅目、木毒蛾科。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以幼虫为害杨、柳、榆等树干。 成虫,触角栉齿状,体翅灰色,翅上散布许多黑横纹。翅展80毫米。幼虫,体粗壮而略扁平,背面紫红色,腹淡黄色,体毛稀而粗短,老熟时体长达90毫米。 两年一代,以幼虫在树干或土中过冬。成虫6—7月出现,夜间活动,有趋光性。雌蛾产卵在树皮缝或根际,成堆,新孵幼虫蛀入树皮下取食韧皮部和形成层,然后渐深入木质部,从上向下穿凿粗大的纵坑。一般喜欢寄生在树干基部,往往一处有几条甚至几十条幼虫。老熟幼虫在坑道口附近或入土化蛹。通常稀疏透光的林分、林缘和孤立木受害较重。  相似文献   

20.
用毒棉团防治杨干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干象是危害杨树的主要蛀干害虫。幼虫在形成层进行环状取食,使树干表面形成刀砍状横纹,伤口愈合后形成“大骨节”。即将化蛹的幼虫向木质部深处直至髓心活动,对树干危害十分严重,伤口处易风折,树木不能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