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高脚苗 棚内高温高湿易形成高脚苗,因此,管理上要控水、降温,促进根系生长,抑制胚轴伸长.一般喜温蔬菜白天控制温度在15℃~20℃,夜间12℃~16℃;喜凉蔬菜白天8℃~10℃,夜间5℃~6℃.  相似文献   

2.
<正>1芋头生长过程中的环境要求1.1温度条件在芋头的生长过程中,需要保证生长环境的高温多湿,在芋头的球茎开始萌发的生长环节中,相关农户要保证生长环境气温稳定在13~15℃,等到芋头生长到幼苗期,可以适当提升生长环境的温度保持在20~25℃,等到发棵期就可以将温度保持在20~30℃,等到芋头的球茎完全形成的环节节点需要注意白天和夜晚的气温控制,白天一般将温度控制在28~30℃,晚上可以将温度控制在18~20℃,  相似文献   

3.
<正> 1 合理控制棚内温湿度 草莓扣棚后,生长期间温度控制在10℃~28℃为宜,湿度70%左右,通过加盖草苫、放风、喷水调节。生长各期温度具体控制如下:扣棚初期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5℃~30℃、夜温10℃~15℃;现蕾期白天温度在25℃左右,夜温8℃~10℃;开花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温5℃以上。果实成熟白天以  相似文献   

4.
《吉林农业》2004,(9):33-33
平菇栽培过程中会出现菌丝生长旺盛,穴白且浓密,子实体难以形成、不出菇或出菇很少的现象,菇农常称其为长"白毛"。可做如下处理: 调节温度 高温型平菇白天可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低温型平菇白天可将温度控制在10℃左右。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尽可能加大昼夜温差,以刺激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正温室蔬菜进入春季后,管理上与其他季节有所不同,抓住要点和重点,才能确保蔬菜产量高、品质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温度管理这段时间温室蔬菜基本都处于结果期,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棚内温度基本都能达到蔬菜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温度,但此期要特别注意温室内温度的调节,要加大昼夜温差。一般来说,喜温蔬菜白天温度控制在24~32℃,以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前半夜温度保持在18~20℃,以利于白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后半夜温度保持在13~15℃,以降低呼吸消耗。但不  相似文献   

6.
安农 《农村百事通》2007,(B07):38-38
平菇在栽培中常常出现菌丝生长旺盛(白且浓密)、子实体难以形成、不出菇或出菇很少的现象,菇农常称其为“白毛”。出现这种情况可采取如下方法处理:调节温度高温型平菇白天可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低温型平菇白天可将温度控制在10℃左右。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尽可能加大昼夜温差,以刺激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豫南地区温室蔬菜进入春季后,管理的要点和重点是确保蔬菜不早衰、不发病,主要管理技术有以下几项: 一、温度管理 进入春季,温室内蔬菜基本都处在结果期,随着外界温度逐渐升高,棚内温度基本都能达到蔬菜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此期要特别注意温室内温度的调节,要加大昼夜温差,一般来说,喜温蔬菜白天可将温度控制在24~32℃,以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前半夜温度保持在18~20℃,以利于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运输,后半夜温度保持在13~15℃,以降低呼吸消耗.  相似文献   

8.
近日,北方部分省市温度35℃以上,局部地区温度达到40℃,持续高温天气不仅会对农民进行农事活动有影响,同时也将对农作物的生产带来不利因素。高温天气,太阳辐射强度大,农户需对农作物搭棚遮阳、降温保墒,加强夏季蔬菜、瓜果管理。早晚要注意灌溉,尤其是山区和半山区,可采用滴灌、喷灌等方法,保持土壤含水量,确保瓜果蔬菜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9.
张满仓  薛连翠 《农友》2001,(5):15-16
春末夏初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内常产生高温,不利于蔬菜生产。高温对蔬菜生长发育的主要危害一是日灼。黄瓜、西红柿叶片在高温下,会出现退绿、漂白,最后变黄枯死。甜椒、西红柿果实也会发生变褐、变白,干枯的“日灼果”。二是落花落果。三是产生畸形果。白天温度过高,  相似文献   

10.
正豫南地区温室蔬菜进入春季后,管理的要点和重点是确保蔬菜不早衰、不发病,主要管理技术有以下几项:一、温度管理进入春季,温室内蔬菜基本都处在结果期,随着外界温度逐渐升高,棚内温度基本都能达到蔬菜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此期要特别注意温室内温度的调节,要加大昼夜温差,一般来说,喜温蔬菜白天可将温度控制在24~32℃,以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前半夜温度保持在18~20℃,以利于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运输,后半夜温度  相似文献   

11.
1.温度.苗期白天温度控制25~28℃,夜间控制在13~16℃;花期白天控制在30~33℃,夜间不得低于15℃.   ……  相似文献   

12.
1田间管理 1.1温度管理定植水浇灌后应提高棚温,白天保持在25~30℃甚至短时间出现30~35℃时,也不通风,这样有利于茄子迅速扎根,过3~4天后,既(缓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4~26℃,夜间14~16℃,门茄坐果后,白天保持25~27℃,夜间14~16℃,加大昼夜温差.  相似文献   

13.
1温度管理 番茄播种出苗后,子叶展平前应保持较高的湿度,并给予充足的光照;子叶展平后适当降温,以白天25℃,夜间15℃左右为宜,寒冷季节温度过低可适当加温,高温季节温度过高可适当降温;定植前7天~8天,进行低温炼苗,白天气温20℃,夜间10℃~15℃为宜。  相似文献   

14.
春茬蔬菜进入结果期后,如畸形花较多,蔬菜质量差,卖不上高价。造成春茬蔬菜畸形果的主要原因是花芽分化不良,而蔬菜一般从3片叶开始就进行花芽分化。因此从春茬蔬菜定植后,就要培育壮棵,保证其花芽分化正常。一、调控棚温促快缓苗蔬菜定植后,为促其快速缓苗,要求棚内的温度相对高些。一般来说,白天温度控制在26~32℃,夜间温度控制在15~20℃较为适宜。当棚内温度超过32℃时要将棚上的放风口打开,但要注意分次进行,避免温度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一、温度管理(一)严控温度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棚内白天温度和夜间温度不断升高,加之棚室覆盖物未撤掉之前,保温性较强,特别是一些保温性较强的新棚,容易出现夜间温度较高的情况,促使蔬菜的呼吸作用增强,容易出现徒长现象,并可能导致茄果类蔬菜膨果慢,生理性病害多发。因此,必须及时观察刚开始拉棚时棚内的温度,黄瓜、茄子、西红柿等喜温蔬菜的最低温度应控制在13~15℃,西葫芦等喜凉蔬菜的最低温度控制在10~12℃,这样既有利于叶片白天制造的光合产物进行转移、分配,养根、促棵、攻果,又能拉大昼夜温差,减少呼吸消耗,控制旺长。  相似文献   

16.
温度出苗前温度适当偏高,白天保持28~30℃,最低不低于22℃,夜间18~25℃.当30%~40%的瓜苗出土后应及时揭去地膜,"戴帽"的要及时人工去壳.出苗后适当降温,以防出现高脚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5℃左右,夜间15~18℃.第一片真叶展开后要适当增温,以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17.
1 田间管理1.1 温度管理 秋季定植水浇灌后应提高棚温、白天棚温保持在25~30℃、短时间出现30~35℃时,也不能通风,这样有利于茄子迅速扎根,过3~4天,缓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4~26℃,夜间保持在14~16℃,门茄坐果后,白天保持25~27℃,夜间14~16℃,加大昼夜温差。  相似文献   

18.
《油气储运》2010,(1):30-32
(六)伸蔓期管理 1.温度管理。采用全覆盖和半覆盖栽培时,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温度控制在13℃以上、20℃以下。  相似文献   

19.
春季天气回暖,大棚内白天温度大多适宜蔬菜生长,因为大多数蔬菜白天对棚内的温度要求是在25-30℃。因此,白天无须关闭风口即可使其达到适宜温度。可到了夜间,不关闭风口吧,夜温仍有些低,晚上关闭风口吧,夜温又较高,蔬菜很容易旺长,不利于形成壮苗:另外不关闭风口,晚上又常有寒流侵袭,蔬菜容易遭受冷害。因此,此期调控好蔬菜大棚的夜温对于蔬菜的优质高产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一、日光温室蔬菜日光温室蔬菜以黄瓜、番茄、茄子、西葫芦、丝瓜等果菜为主。(一)温度调控春季气温回升较快,要重视通风,调节棚内温度,白天22~28℃,夜间14~16℃。当棚内温度上升到30℃时开始放风,一般采取顶部扒缝通风,随着外界气温逐步上升而逐渐加大通风量。下午4~5点外界气温迅速下降前,及时覆盖草苫,以确保棚内温度始终维持在适宜蔬菜生长的范围内。中午棚内气温不高或白天刮大风时一般不通风或少通风。后期温度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