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元谋干热河谷赤桉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3333株/hm2(1m×3m),5000株/hm2(1m×2m)和10000株/hm2(1m×1m)3种不同密度的赤桉林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密度较大程度地制约着林木的生长,密度较小的林分生长状况较为良好,单位面积蓄积量、树高、胸径和叶面积均居首位;而密度>5000株/hm2的林分生长状况很差.从小到大3种密度的林分蓄积量分别为80.653m3/hm2,55.927m3/hm2和44.541m3/hm2.单株林木生长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减小而增大,胸径分别为8.68cm,4.80cm和3.97cm,树高分别为9.46m,9.07m和7.22m.因此,干热河谷区的赤桉造林密度不应>3333株/hm2.  相似文献   

2.
为了秋闲田饲用甜高粱丰产丰收,探索其高产栽培技术。采用列区试验设计与软件IBM.SPSS.Statistics.v22 的LSD法,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的种植密度与播种行距进行了单株生产力及其草产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草产量均具有重要影响。明确了秋闲田饲用甜高粱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优化组合:单株生产力最大的优化组合为A1B4,即种植密度为7.50 万株/hm2 与播种行距为40 cm 的配置;获得最高产量的优化组合为A2B4,即种植密度为22.50 万株/hm2与播种行距为40 cm的配置。研究结果为秋闲田种植饲用甜高粱的生产实践提了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以热研5号柱花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底肥、种植密度、追肥、灌水次数和采收方式对柱花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底肥(磷肥)水平种子产量和质量均高于未施磷水平,0.07 kg/m2处理磷肥水平产量最高,为358.50 kg/hm2,且3个处理相差不大。净度和千粒重最低的处理是0.13 kg/m2磷肥水平,分别为8.87%和2.42 g。种植密度为0.5 m×1.0 m产量最高,为448.63 kg/hm2,种植密度行距为1 m的种子净度、千粒重和出苗率均高于株行距为0.5 m的,净度为9.12%,千粒重为2.63 g,出苗率为74.33%。未追肥条件种子产量最低,为339.96 kg/hm2,种子净度、千粒重和出苗率变化较小。3个灌溉处理种子产量差异较小,未灌溉处理种子千粒重和出苗率最低,分别为2.48 g和42.44%。铺膜采收种子处理种子产量最高,为370.79 kg/hm2,成熟后刈割收种处理种子产量和千粒重最低,分别为197.42 kg/hm2和2.47 g。试验为云南柱花草生产及草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种植方式与密度互作对棉花干物质积累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两种种植方式,即A1:双行(66 cm+10 cm),A2:单行(76 cm+76 cm+76 cm);每种种植方式设置3个密度,即:12万株/hm2(B1)、18万株/hm2(B2)和24万株/hm2(B3),研究两种种植方式下不同密度对棉花单株...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机采质量,找出适应76cm等行距机采模式的适宜种植密度,本试验通过设置10.5万株/hm2(A)、15万株/hm2(B)、19.5万株/hm2(C)3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生长指标、棉铃空间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株高、茎粗及单株果枝数、单株叶面积、单株营养器官干物质、单株生殖器官干物质和单株...  相似文献   

6.
夏大豆品种山宁12号的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24万株/hm2结合40 cm行距可获得较高产量;优化栽培技术(组合A2B3C3)为密度24万株/hm2,初花期每公顷追施撒可富225 kg,叶面喷肥2次。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桂糖30在广西蔗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其推广应用提供配套栽培技术,于2011年分别在广西4个不同类型蔗区对该品种进行了5种不同种植密度水平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30随着种植密度从7.5万芽/hm2增加到13.5万芽/hm2,单位面积有效茎数、蔗茎产量和蔗糖含量有提高的趋势,分蘖率和茎径则有下降趋势;其中种植密度是10.5万~13.5万芽/hm2,单位面积蔗茎产量和蔗糖含量分别在103.61~109.90 t/hm2和15.50~16.44 t/hm2之间变化,但差异不显著.种植密度为12万芽/hm2时的单位面积蔗茎产量和蔗糖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09.90、16.44t/hm2.桂糖30在广西的适宜种植密度是10.5万~13.5万芽/hm2,最适种植密度为12万芽/hm2,但不同类型蔗区桂糖30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反应存在差异,在实际生产中要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植密度对蓖麻生长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不同种植密度下的蓖麻生长状况的试验,结果表明:蓖麻在不同种植密度下,株高、叶面积系数、净同化率、产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2万株/hm2的种植密度,产量为3 750~4 500kg/hm2,灌浆成熟期株高210~230cm,叶面积系数2.0~2.5,开花期净同化率7.9~8.4g/m2.d为宜。  相似文献   

9.
比较研究了姚江水域生态选育品系与自然品系日本沼虾虾苗的养殖生长与生产情况。结果表明:(1)0、20、40、60、80到100 d养殖日龄选育品系日本沼虾虾苗体长、体重分别为1.0、2.5、2.7、3.2、4.1、5.3 cm和0.023、0.423、0.562、1.006、1.464、3.255 g,自然品系日本沼虾虾苗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0、2.3、2.5、3.0、3.5、4.4 cm和0.024、0.348、0.454、0.863、1.449、1.887 g;(2)选育品系单季养殖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为1 065 kg/hm2和14.91万元/hm2,自然品系单季养殖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为690 kg/hm2和7.59万元/hm2。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较优的芝麻与花生间作套种的配比及施肥技术。[方法]采用双因素(2种施肥方法和5种配比)随机区组设计,10个处理,3次重复,共30个小区,小区面积12.0m2。2种施肥方法分别为C1[底肥(540g/小区,复合肥+追肥(90g/小区,尿素)]和C2[全部作底肥(540g小区,复合肥)]。五种配比(芝麻:花生)分别为M1(2∶4),M(22∶6),M(31∶4),单作芝麻(CK1),单作花生(CK2)。[结果]6行花生2行芝麻,每小区施底肥540g,复合肥+追肥90g尿素处理,产值和土地当量比(LER)最高,分别为22378.68元/hm2和1.56;芝麻产量641.64kg/hm2、花生产量2506.67kg/hm2;产投比4.94;较单作花生、芝麻收益增加32.32%、95.97%。[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找到芝麻与花生的最佳种植配比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甲鱼养殖废水作为温室番茄栽培灌溉用水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甲鱼养殖废水排放所造成的环境负荷、资源浪费和温室栽培灌溉的大量用水需求,采用塑料温室栽培试验方法,研究了将甲鱼养殖废水作为温室樱桃番茄栽培灌溉用水的可行性和效果。试验中养殖废水与自来水混合的比例设为:0、50%和100%,栽培试验在无基肥和添加基肥两种情况下进行。结果显示.无基肥添加时,用100%养殖废水灌溉番茄时对其茎粗生长和产量的促进作用明显,番茄茎粗比用纯自来水灌溉的增大约8.6%,产量增加24%左右。50%的养殖废水灌溉效果介于纯甲鱼废水和纯自来水之间;添加基肥时,用50%养殖废水灌溉的番茄茎粗比纯自来水灌溉的增大6%左右,50%和100%养殖废水灌溉情况下的番茄收获量在6月底基本相同,比用纯自来水灌溉的增加约3.8%。养殖甲鱼废水中的养分能部分供给作物生长需要,对有、无基肥添加情况下的樱桃番茄生长都显示出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养殖废水的稀释程度对作物生长效果要根据栽培基质的养分管理不同而定。  相似文献   

12.
金鑫  何翠  曾旭 《农学学报》2022,12(1):65-69
通过简述魔芋生长环境需求特性,总结魔芋庭院栽培、净作栽培、大田间套作栽培、林下栽培、轮作栽培及保护地栽培等栽培模式研究进展,分析各种栽培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今后应从广泛开展魔芋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与利用,构建魔芋间套作、轮作栽培新模式,提高魔芋种植全程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扩大魔芋种植范围,创建有机栽培模式等方面改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黑龙江齐齐哈尔地区几种花生种植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到适合齐齐哈尔地区花生栽培的方法,达到提高该地区花生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延长西瓜供应时间,实现反季节上市,提高大棚利用率,研究了南京地区西瓜秋延迟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早佳8424’和‘小兰’为最适宜南京地区秋延迟栽培的中型和小型西瓜品种;采用地爬式栽培,西瓜单果重,商品性好,投资较小;采用吊蔓栽培,栽培密度大,西瓜亩产高;种苗8月上旬定植,生长期避开高温,利于高产增收。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适宜豆角种植的基质原料筛选,于2020年7月份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晟熙农业科技温室大棚中进行豆角种植试验,共研究了5中不同基质原料(白菇渣:蛭石:珍珠岩=6:3:2的A1基质;发酵料:蛭石:珍珠岩=6:3:2的A2处理;平菇渣:蛭石:珍珠岩=6:3:2的A3处理;金针菇渣:蛭石:珍珠岩=6:3:2的A4处理;麦糠:蛭石:珍珠岩=6:3:2的A5处理)下豆角出苗率与生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3处理基质的出苗率最快,可以较好满足豆角种子发芽;且A3、A5、A2均能够促进豆角植株的快速生长;因此,平菇渣、麦糠、发酵料可作为基质产品的首先原料,可为今后基质生产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对物质需要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品质和 环保。这一观念的突出表现便是对于森林的培育上,更加关注生态利益而不是经济利益。但 是,对于森林培育技术这一概念我国提出的较晚。本文将具体说明森林培育技术的精准化概 念、培育技术精准化实现中遇到的难题以及解决措施,以促进森林培育技术朝着精准化方向不 断前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明溪县推广毛豆一水稻轮作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明显。分析了该模式的优点,并总结了毛豆一水稻轮作模式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纤维高粱栽培技术的进步,以龙笤1号纤维高粱为试材,采用小区试验,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纤维高粱不同播种处理方式对产量性状和工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二铵和种子活化剂播种时加入坐水的水罐中对增加产量作用明显,合理调配肥料和活化剂、抗旱种衣剂的使用,不仅能增加纤维高粱的产量,且工艺性状明显好于对照。  相似文献   

19.
福建冬种马铃薯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通过全面调查福建冬种马铃薯生产情况,以及对冬种主产区气温、降雨量、蒸发量等气象资料分析,结合马铃薯新品种与种植密度的比较试验结果,初步总结出福建冬种马铃薯种植范围、种植时间和高产栽培技术,为进一步发展冬种马铃薯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高产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在提高小麦产量上有重要意义,合理利用小麦栽培技 术,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小麦种植质量的需求。本文主要针对山西高产小麦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深入探讨小麦栽培过程中的土壤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从而保证小麦栽培技术取得较好应 用效果,通过对高产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能为山西小麦栽培提供借鉴,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