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牛流行热以前简称牛流行性感胃,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是由流行热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以突发高热、流泪、流涎、流鼻漏、呼吸促迫,四肢关节章碍及精神抑郁为特征。本病流行面广,传播速度快,导致大群发病,泌乳量减少,其中少数饮食欲废绝的长期瘫痪牛被淘汰或因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并影响奶牛业的发展。流行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每隔几年或3~4年发生1次较大规模的流行。发病季节,以夏秋季较多发生,尤其是天气闷热的多雨季或昼夜温差较大的天气容易引起流行。  相似文献   

2.
<正> 用中草药预防禽病,就是按配方将中草药煎成药液或晒干磨粉调配饲料,通过家禽自由饮水或进食,经消化吸收而发挥药效,因而预防工作一定要超前进行。至于如何超前,超前多长时间,还要注意三个环节:一要摸准天气脉搏:二要掌握发病规律;三要抓住施药时机。特别是摸准天气脉搏尤为重要,因为家禽生长、发育、产蛋、孵化都与天气息息相关,只有结合气象科学,才能预测家禽将会发生的疾病,并进行及时的预防。家禽发病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从气象因素的角度分  相似文献   

3.
冬季设施蔬菜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大风天气;二是暴风雪天气;三是寒流强降温天气;四是连阴天和阴后骤晴天气。以上四种天气常常相伴而来,对设施蔬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秋天的深入,天气渐渐变冷,早晚温差也越来越大,不少老人因天气变化导致关节疼痛时有发生,有的老人以为这是风湿病,实则未必。天气变化只是风湿病的一个诱因,而骨关节炎与天气变化的关系更大。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这种病会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关节绞锁,活动受限,甚至关节变形和功能障碍,从而影响病人的活动能力,是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妙治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性关节疾病,女性多见,发病年龄以20~40岁居多。类风湿关节炎多呈慢性经过,治疗周期长。患者加强自我调护与功能锻炼,对于巩固疗效、维护关节功能有重要意义。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自我调护与功能锻炼方法。一、自我调护⒈调适寒温。中医认为  相似文献   

6.
<正>鸡痛风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发病原因是由于鸡血液中含有的尿酸盐沉积在关节部位后产生的一种疾病,发病后一般表现为关节肿胀、行动迟缓以及腹泻等症状。该病能够对养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鸡痛风病的发病原因和正确的诊断治疗措施,希望能够给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邢锦梅 《农技服务》2014,(2):111-111
秋季天气多变,气温常不稳定,忽冷忽热,在这种情况下,仔猪最易患仔猪红痢、仔猪黄痢、仔猪白痢,这三种病都是由肠道菌引起的。仔猪出生后不久,肠道中就有大量菌群存在,正常情况下,肠道菌不会引起发病,只有在仔猪受寒着凉,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极易引发上述这三种疾病。  相似文献   

8.
猪关节肿胀是临床上常见的生猪疾病症状,是指一个或多个关节的关节腔内发生炎症,严重者周围组织受细菌或者支原体感染继而发展成关节炎,常以关节液增加为主。随着养猪业规模化发展,猪关节肿胀呈上升发展态势,虽然该病致死率不高,但一旦发病,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都会受到影响,给养猪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关节肿胀除外伤因素外与传染性疾病有关,常见有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和猪丹毒三种,本文着重介绍这三种常见传染病,希望对临床研究起到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天气寒冷,很多家庭不注意室内通风,空气中的细菌容易进入呼吸道造成感染。另外,身体受凉后免疫力下降,也容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唇炎等疾病。临床常见的口腔溃疡及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也是寒冷季节好发疾病。寒冷刺激后,突发性咀嚼运动还往往容易引起关节区域肌痉挛造成关节韧带损伤。所以这个季节人们应更加重视口腔卫生保健,避免损伤口腔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17,(3)
<正>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初春时节注意预防疾病,对整年的健康是个良好的开端。以下是初春防病的三个提醒,需要加强注意。预防慢性病发作初春天气阴晴无常、忽冷忽热,早晚温差较大。温度的变化幅度过大,容易诱发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有慢性病如支气管炎、哮喘、冠心病、高血压的人最易发病或加重。故有上述疾病的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积极休息、保证睡眠。除用药物治疗外,还要改善居住空气环  相似文献   

11.
《新农业》2019,(23)
<正>季节交替是引起猪发病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天气"由热转凉,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对养猪来说,随着天气的转凉,猪舍的温度控制、疾病预防方向都要适当做出调整,对猪的管理要时刻走在变化来临之前,笔者现重点讲解季节交替期的最常见猪病,并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法。1副嗜血杆菌病猪副嗜血杆菌病简称"副猪",也叫"格拉泽氏病",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难点在于开始感染时不易发现。  相似文献   

12.
立秋过后,天气开始慢慢转凉,很容易引发或传染各种疾病。一、感冒每年秋季开学后,都会迎来一个儿童感冒期。感冒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感冒;另一种是流行性感冒。其发病原因,有可能因身体受到寒凉的侵袭,还有可能由于一种或几种病毒所引起。病毒主要侵犯呼吸道黏膜,使它发炎,从而出现种种症状。专家建议:①加强自我防护,根据天气添衣御寒。在感冒流行期间,少去人口稠密的地方,经常洗手。②注意室  相似文献   

13.
正家畜肌肉风湿症是家畜常发的全身性疾病,以四肢、腰肌和关节的病变最常见,各种家畜均可发病,更多见于牛和猪。1发病原因肌肉风湿症属中兽医痹症范畴,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致为痹"。故《元亨疗马集》指出"皆因外感风寒,内伤阴冷,外感内伤,伤之血气",畜体阳虚,卫阳不固,肌凑空疏,风寒邪气得以入畜体,流走经络,致使气血凝滞,运行不畅而  相似文献   

14.
<正>冬季是猪的呼吸道疾病发生的主要季节,同时冬季猪的呼吸道疾病也是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猪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病毒、致病菌以及环境应激变化等综合因素引起的一种疾病,发病之后,猪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呼吸出现困难的现象、体温持续升高、耳尖发红,部分猪在患病期间会出现口吐白沫,眼鼻的分泌物增加的症状。我省冬季来临比较早,气候环境变化异常,雨雪天气经常发生,此时昼夜间的温差比较大,整体的环境温度比较低,这时的空气流通效率不高,猪圈中的氨气和细菌总量如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在玉米上危害程度有加重趋势的一种病害。每年6月中下旬玉米出苗之时往往适逢高温高湿天气,该天气条件非常利于玉米褐斑病的发生。据调查,玉米褐斑病的发病面积有扩大的趋势,如不及时防治,将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玉米生长初期发病如果不采取措施,就会造成玉米绝收;中期已长出玉米穗时发病,会使玉米大  相似文献   

16.
正大暑时,太阳到达黄经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其意是:大暑时,一候萤火虫孵化而出,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二候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三候常会有大的雷雨出现,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2020年的大暑节气是7月22日。  相似文献   

17.
球虫病是鸡和其它家禽的一种常见病,也是禽类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15~5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最高,发病前期禽类食欲不振,长卧不起,精神萎靡,随着疾病发展逐渐翅膀下垂,羽毛松乱,闭目昏睡。常下痢,排出含血甚至全血的粪便,渐进性消瘦,并有贫血症状。病后期有神经症状。本病受天气影响较大,雨季、潮湿季节多发。夏季阴雨天气,加上育雏舍过分拥挤,饲料中维生素含量不足,日粮搭配不当等造成球虫病易发多发,且死亡率可达50%,即使  相似文献   

18.
<正>退化性关节炎又称为骨关节病、骨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其主要改变是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及继发性骨质增生。退化性关节炎是关节炎当中最常见的形态,形成的原因与生活习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骨科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中,就有55%的人患有关节疾病。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及人均寿命的延长,现约有1.2亿人正在经受着骨科疾病的折磨。伴随着关节疾病发病率的增高,骨科其他领域疾病如颈腰椎疾病、风湿病、股骨头的发病率也逐年攀高,并且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由于地域环境、气候等方面原因,吉林省的骨科疾病发病率一直位居全国前列。腰酸、背疼、腿抽筋,颈、肩、腰、腿痛等困扰着大多数东北  相似文献   

20.
<正>水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中国有超过65%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三高"疾病(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发病人数逐年增加,通过培育功能型水稻,从主食角度出发改良人们的膳食结构,已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