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5):179-180
"互联网+"现代农业将信息经济与传统产业相互结合,能够给传统产业带来新机遇,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新空间,给农民(农民工)带来新的就业机会。透过发展现状分析发现,"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仍旧存在基础设施和技术不完善、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能力不足、物流和金融支持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需要从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农业产业链、完善农村物流与金融服务体系等多方面进一步探索,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在农村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互联网+"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大力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对于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结合兖州区农业工作实际,对兖州区"互联网+"农业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总结兖州区"互联网+"农业发展的经验做法,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工作措施,促进互联网与传统农业融合发展,推动全区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农业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的新举措,近年来,西峰区大力推进"互联网+"工作,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一二三产业整合发展,促进了农业的转型升级,推进农业农村新业态、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对发展"互联网+"产业的大力支持,为陷于发展瓶颈的农业指明了发展方向。西甜瓜是上海市的区域特色农产品,通过对西甜瓜结合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及相关运营模式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西甜瓜智慧型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以期促进西甜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企业迅速成为企业发展的潮流。与之相比,农业企业在"互联网+"模式下发展较慢,经营模式较为传统,较难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基于此,为了促进农业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将从"互联网+"模式下农业企业运营管理角度出发,阐述现阶段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新常态下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推进农业六次产业化协同发展已成为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以熊彼特创新理论为基础,对"互联网+"对推进农业六次产业化发展的作用机理、作用机制及影响进行分析,找出农业六次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发展建议,以此加快"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农业各学科交叉融合呈活跃态势,"互联网+农业"对推动传统产业、传统经营模式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重点研究了在"互联网+"时代潮流下,黑龙江省如何将互联网思维与农业深度融合,为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经营网络化、服务在线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互联网+”农产品现代物流供应转型升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互联网+"为农产品营销注入活力。然而当前"互联网+"农产品经营所面临的一系列发展瓶颈不容忽视,其中"互联网+"农产品物流供应问题尤为突出。本文立足于"互联网+"新常态,分析"互联网+"农产品供应物流,建设现代物流供应体系,创新"互联网+"农产品现代物流供应模式,优化"互联网+"农产品现代物流供应模型。研究经济体制、规章制度等方面内容,实现"互联网+"农产品现代物流供应转型升级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发展融入了很多先进的科技,这些科技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非常广泛的改革路径,也为农业转型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的转型与升级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向前发展,本文介绍了"互联网+"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与未来。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农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互联网+"为我国农业在发展环境、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带来的机遇,同时指出我国农业在统筹规划、网络设施和服务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提出农业要想成功转型升级,需做到运用"互联网+"思维、实施"互联网+"计划、发挥"互联网+"优势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各种问题日益凸显。"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是,我国现代农业基础薄弱,农村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成为制约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掣肘。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作为时代发展下的产物,成为扩大消费的新亮点,带动就业的新载体,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对此,下文就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对"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进行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整体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处于农业1.0时代的小农经济阶段向农业2.0转变的后半程加速阶段,与此同时,部分地区农业由2.0向3.0转变也在加速进行中。互联网是推动农业3.0和4.0发展的重要工具,互联网将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转变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其加速开启我国农业发展的升级新模式,加快智慧农业发展的步伐。基于当前国内外有关"互联网+农业"研究,从"互联网+"在农业领域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入手,结合相关的调研案例,强调互联网发展、土地流转和乡村基础设施对于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的重要性,进一步探究"互联网+"开拓农业升级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也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新路径、新方法。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次提到农业技术推广中"互联网+"。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出现了变化,随着我国大力推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互联网+"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需要从业者做好相关研究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经济转型发展中"互联网+"的作用,分析发挥"互联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发展“互联网+农业”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互联网+"在创业、就业、创新和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互联网+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云南省已将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农业领域,但发展相对滞后。文章在分析云南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农业生产、流通、消费、管理等各环节,对农业全产业链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大力发展精准农业生产、精准农产品营销、精准物流与追溯、精准农业监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以来,各行各业纷纷利用起互联网平台寻求转型路径。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也发生了崭新的变革:近年来,在我国农村经济体中,农副产品电商销售已成为农产品销售模式的新常态。这种转型路径不仅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更广泛的途径,同时也给广大消费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本文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从我国农业经济形势变化的角度出发,以江西省为例,对其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作出了一定的探究。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互联网+"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也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新路径、新方法。"互联网+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通过便利化、实时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对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农业产业链环节产生深远影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动力。以"互联网+农业"为驱动,有助于发展智慧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绿  相似文献   

19.
《甘肃农业》2016,(15):6-9
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互联网+"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也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新路径、新方法。"互联网+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通过便利化、实时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对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农业产业链环节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以"互联  相似文献   

20.
<正>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互联网+"为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随着农村淘宝等电商平台的兴起,"互联网+"更是成为揭东抓好现代农业建设、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的重要抓手之一。"互联网+"对农业农村的影响,不只是在农业、农村前面加上互联网的要素,更是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通过"互联网+",将提高农产品的流动效率,扩大农业市场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