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薄荷油对雌性小鼠的抗生育作用,将80只健康的雌性性成熟昆明小鼠随机分成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各试验组小鼠分别灌胃含薄荷油0.135,0.270,0.540g/(kg·d)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混悬液,对照组灌胃0.5%CMC溶液,1周后按雌雄比2∶1合笼,继续对雌鼠灌胃总计19d,剖检灌胃雌鼠,统计雌鼠的怀孕率,采集血清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并采集脾脏和肾脏,计算其脏器系数。采集卵巢、子宫进行固定,并进行病理学观察。同时进行抗着床、抗早孕、抗中期和抗晚期妊娠试验。结果表明,薄荷油具有明显的抗生育作用,并对妊娠各阶段有显著影响。对脾脏和肾脏无明显副作用,其脏器系数均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卵泡间质组织毛细血管充血,卵泡细胞发生灶性坏死,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子宫肌层、固有层和黏膜层发生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水肿和炎症,严重者,可见固有层细胞发生坏死。这表明薄荷油对雌性小鼠的抗生育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子宫和卵巢等生殖器官而实现的,其作用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高原鼠兔野外饲养和印楝油摄食量的药效观察试验,选取高原鼠兔90只,分成2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各试验组投药浓度为30%和40%的印楝油;对照组饲喂青草,用药7d。试验期间观察各组鼠兔的临床表现,每天记录颗粒剂的采食量,并计算摄食系数;停药后27d处死,剖检雄雌鼠,做病理切片,剖开雌鼠子宫,统计怀孕率。结果表明,高原 药浓度 、40%的颗粒剂的摄食率分别为11.09%和25.10%,差异显著(P〈0.05);筛选出主药浓度为40 两性不 颗粒剂适口性良好,对高原鼠兔有良好的抗生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植物提取物紫草素的抗生育作用,以昆明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进行繁殖器官检测和雌、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50mg/kg浓度紫草素实验组的雌性子宫脏器系数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两个浓度实验组(F=6.29,P0.01),子宫出现明显萎缩,雄性精囊腺脏器系数、精子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6.49,P0.01;F=4.60,P0.05),50mg/kg浓度紫草素具有抗生育的预期效果;50mg/kg浓度紫草素显著降低了雌性处理组和雌、雄处理组的出生率,而对雄性处理组的作用不显著,但雌性和雄性的繁殖启动期均显著延迟,有效降低了小鼠整个繁殖期的繁殖率。因此,紫草素可作为一种潜在的鼠类不育控制剂应用于小型鼠类不育控制。  相似文献   

4.
复合不育剂对高原鼠兔种群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室内试验选定致高原鼠兔雌性和雄性不育或抗生育作用且对环境低污染或无污染的不育剂各一种。雌性不育剂的半致死剂LD50为8.68mg/kg,半不育剂量ED50为2.11mg/kg。雄性不育剂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121.42mg/kg,半不育剂量ED50为43.7mg/kg。前者的主要作用特点是导致子宫内膜出血、体重下降,从而引起胚胎流产或吸收,而后者的作用部分是睾丸,对曲细精小管内精子、精子细胞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液态甲醛对雄性昆明鼠的生殖毒性效应,选用雄性昆明鼠16只,分成4组,采用腹腔注射染毒的方法,各组浓度分别为2 mg/kg(低)、20 mg/kg(中)和200 mg/kg(高),给药量为每只鼠0.1 mL,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上午10:00注射1次,持续3周.处死并剖检试验鼠,取其睾丸和附睾处理,计算小鼠睾丸的脏器系数,精子总数及精子存活率,并观察精子畸形数和睾丸组织的病理改变.与对照组比较,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睾丸的脏器系数减小,精子总数和存活率明显下降,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中、高剂量组的精子畸形数量显著增多;各染毒组小鼠的睾丸组织均具有明显的病理改变和损伤.说明甲醛对雄性小鼠的生殖器官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原鼠兔昼夜摄食量和饮水量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证高原鼠兔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选择27只高原鼠兔观察其昼夜摄食量和饮水量。高原鼠兔日均摄食量为21g/d.只,饮水量为45.5mL/d.只时可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与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胃肠道形态在高原恶劣环境中对食物资源和能量需求的适应对策,将捕获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高原鼠兔(8 ♀,7 ♂)和高原鼢鼠(9♀,6 ♂)解剖后,测定其胃肠道形态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种动物胃肠道形态在种内性别间差异表现为雄性高原鼠兔小肠长度、盲肠鲜重显著大于雌性(P<0.05),雄性高原鼢鼠小肠和盲肠长度、大肠鲜重及胃和大肠净鲜重显著高于雌性(P<0.05)。在种间水平上,高原鼠兔小肠和盲肠长度、盲肠净鲜重显著大于高原鼢鼠(P<0.05),而其胃和大肠长度、大肠鲜重显著小于高原鼢鼠(P<0.05)。研究表明,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的前肠和后肠因其种间能量需求和食性的不同存在代偿性差异;同一物种雌、雄个体均通过改变小肠长度来适应性别间差异化的能量需求。  相似文献   

8.
1986年2月20—26日某养兔户的27只长毛兔,突然死亡22只,死亡率81.5%。我们进行了临床剖检、红细胞凝集实验、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抗兔瘟高免血清试验性治疗,确诊为兔瘟病。现报告于下: 一、临床表现和剖检变化病兔死前多发出惨叫,阵发性抽搐,被毛逆立,精神萎顿,饮欲增加,肛门常附有胶冻样物质;部分尸体嘴、鼻流出淡红色泡沫样液体。剖检可见心肌松软,心外膜有出血点;肝瘀血肿大,间质增宽,质脆;胆囊增大,充满胆汁;肾呈紫褐色,表面有出血点;脾多肿大,呈褐色;胃内充满食物;膀胱积尿;淋巴结充血、出血;肺里程度不同的充血,出血和水肿.  相似文献   

9.
雏鸡锌中毒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日龄艾维茵肉鸡健雏200只随机分为四组(Ⅰ-Ⅳ),分别喂以对照日粮(Zn 100mg/kg)、中毒(Zn 1500mg/kg、2000mg/kg、2500mg/kg)日粮7周,进行雏鸡锌中毒的病理学研究。锌中毒雏鸡的生长发育受阻,患病鸡消瘦,精神沉郁,双腿无力,跛行或呈犬坐姿势。尸体剖检见胸腺充血、水肿,腔上囊体积变小,脾脏、心脏、肝脏出现坏死灶,肌胃角质层溃疡。光镜下,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减少,淋巴滤泡形成较少,其皮质变薄、髓质增宽并可见髓质部淋巴细胞减少。结果表明,日粮高锌对雏鸡器官组织可产生明显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例猪淋巴肉瘤的病理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尸体剖检和病理组织学对1例病猪进行了病理学诊断。大体剖检以两肾高度肿大,全身各部位的淋巴结显著肿大为主要特征,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器官组织的正常结构破坏、消失,被大量分化不成熟的淋巴瘤细胞所替代。病理学诊断该病猪患淋巴肉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