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探索脆肉鲩在北方地区的养殖情况,陕西眉县地区某渔场用蚕豆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草鱼脆化强化饲喂试验,以商品饲料饲喂组为对照,然后每组采集3尾鱼进行了肌肉质构与品质的检测。结果表明:与商品饲料饲喂的普通草鱼相比,脆化草鱼肌肉的肌苷酸含量、胶原蛋白含量、肌纤维直径等方面与普通草鱼无显著差异,但脆化草鱼肌肉表现出更高的熟肉率、黏附性、胶黏性、咀嚼性和回复性以及更低的失水率、滴水损失与肌纤维耐折力。脆化草鱼肌肉的肌束排列比普通草鱼肌束显得更加杂乱与不规则。  相似文献   

2.
以浸泡蚕豆和脆化专用配合饲料投喂平均规格为3.0~4.5 kg/尾的草鱼,观察其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口感的影响,以及对水体中氮、磷排放量的影响。A组为土池养殖,投喂浸泡蚕豆120 d,增重率为35.56%,饲料系数4.8;B组为网箱养殖,投喂浸泡蚕豆125 d,增重率为54.67%,饲料系数4.7;C组为网箱养殖,投喂草鱼脆化专用配合饲料110 d,增重率为65.00%,饲料系数3.15。试验结果表明:与投喂草鱼脆化专用配合饲料相比,投喂浸泡蚕豆显著降低了草鱼生长性能(P0.05),草鱼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提高。三组草鱼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与普通草鱼相比,粗脂肪含量降低,羟脯氨酸及胶原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草鱼肌肉滴水损失(P0.05)。感官检验中,三组鱼片均比普通草鱼耐煮且风味独特。投喂脆化专用配合饲料组比投喂蚕豆组氮的排放量减少14.5%~21.7%,磷的排放量减少15.5%~20.6%。由此可见,投喂草鱼脆化专用配合饲料可显著提高草鱼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减少氮、磷排放量,减轻对养殖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饲喂蚕豆对草鱼生长性能和品质的影响,分别以青草、浸泡蚕豆饲喂体质量为2. 92±0. 45kg的官垌草鱼90d和120d,对其生长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投喂蚕豆90d和120d的官垌草鱼增重率分别为80. 51%和101. 06%,均显著高于青草组,其余的指标包括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AST含量、ALT含量和ALP含量也均高于青草组,表明投喂蚕豆后官垌草鱼生长性能有所提高,血液中AST和ALT含量增加说明其肝脏受损;投喂蚕豆后官垌草鱼肌肉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高于青草组。综合以上表明投喂蚕豆的官垌草鱼在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上均优于普通的官垌草鱼,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产量的增加及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改善水产品肉质的问题受到关注。鱼类饲喂蚕豆可使肉质紧实爽脆、味道鲜美,具有更佳的口感。文章综述了蚕豆对鱼类生长性能、全血指标的影响以及脆化与肠道菌群组成、机体氧化应激和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关系,为探究鱼肉脆化机理、改良鱼肉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与池塘精养草鱼营养品质的差异,选取相同饲料源的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平均体重:(723.89±71.54)g,平均体长:(340.86±8.88)mm]和池塘精养草鱼[平均体重:(680.35±155.13)g,平均体长:(334.00±21.40)mm]各12尾,测定形态指标与肌肉剪切力、质构特性、色泽以及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含量。结果显示:1)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的硬度、黏性、咀嚼性、回复性和剪切力均显著高于池塘精养草鱼(P<0.05)。2)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池塘精养草鱼(P<0.05),肌肉粗脂肪含量低于池塘精养草鱼,但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均高于池塘精养草鱼,但差异不显著(P>0.05)。3)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的肌肉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TEAA)和呈味氨基酸总量(TDAA)高于池塘精养草鱼,但差异不显著(P>0.05)。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和池塘精养草鱼肌肉中TAA分别为77.11%和76.61%,TEAA和TDAA分别占TAA的40.87%和40.43%、46.10%和46.06%。4)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UFA)占脂肪酸总量的百分比(69.68%)高于池塘精养草鱼(68.44%),但差异不显著(P>0.05)。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和池塘精养草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占脂肪酸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21.78%和18.58%,两者差异显著(P<0.05)。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肌肉中未检测到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为0.44%;池塘精养草鱼肌肉中EPA含量为0.10%,DHA含量为0.55%。5)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肌肉中钾、镁、铁、铜含量显著高于池塘精养草鱼(P<0.05),钠、锌显著低于池塘精养草鱼(P<0.05)。由此得出,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的营养品质总体上优于池塘精养草鱼。  相似文献   

6.
投喂蚕豆对草鱼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浸泡蚕豆、配合饲料(对照组)饲喂体重为(1540.9±57.5)g的草鱼以考察蚕豆对草鱼肉品质的影响.试验期为90 d.结果表明,投喂蚕豆使草鱼肌肉粗脂肪含量和肌肉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胶原蛋白含量和肌原纤维长度显著增加(P<0.05).蚕豆组草鱼肌肉肌原纤维长度、失水率均与喂养时间呈现指数关系,其中肌原纤维长度与喂养时间呈现正指数关系,方程式为y=25.7891nx+43.007(R2=0.9946),失水率与喂养时间呈现负指数关系,方程式为y=-7.40831n x+28.441 (R2=0.9983).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测定了官垌草鱼肌肉基本营养成分、系水力和酸度等指标,并对其营养成分和质构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官垌草鱼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以及背肌和腹肌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均低于普通饲料草鱼,而粗脂肪、粗灰分含量以及系水力均高于普通草鱼,表明官垌草鱼的生长状况和肌肉品质优于普通草鱼。草鱼肌肉的粗脂肪、系水力等与肌肉的硬度、粘力和胶着性有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草鱼肉的硬度、弹性、粘力和内聚性反映了肌肉质构的主要特质。  相似文献   

8.
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 lns)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关于其营养需要、饲料加工等已有较多的研究。但是在草鱼的集约化养殖实践中依然还有诸多与营养学有关的问题有待研究,比如生产中发现使用配合饲料进行集约化养殖时草鱼肌肉、肝胰...  相似文献   

9.
《山东饲料》2004,(11):30-31
草鱼脆化养殖,主要是通过改变草鱼的食物结构使其肉质变脆。脆化后的草鱼称“脆肉鲩”(两广地区将草鱼称为鲩鱼,编者注),其肉质紧硬而爽脆,不易煮碎,即使切成鱼片、鱼丝后也不易断碎,肉味反而会更加鲜美而独特,从而能满足消费者的特殊口感要求,提高了草鱼的市场竞争力和养殖效益。那么,怎样才能养出脆肉鲩呢?  相似文献   

10.
草鱼脆化养殖,主要是通过改变其食物结构使肉质变脆。脆化后的草鱼称“脆肉鲩”,其肉质紧硬而爽脆,不易煮碎,切成鱼片、鱼丝也不易断碎,肉味更加鲜美独特,从而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口感要求,提高草鱼的市场竞争力和养殖效益。现将其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投饲蚕豆对异育银鲫生长、肉质及肠道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以配合饲料、浸泡蚕豆和发芽蚕豆饲喂平均体重23.7 g的异育鲫鱼(Allogynogenetic crucian carp),观察对其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前肠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经44 d养殖实验后,配合饲料组,浸泡蚕豆组和发芽蚕豆组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95.64%、33.54%和42.62%,饵料系数为1.97、5.09和4.15,投饲蚕豆显著降低了异育银鲫的增重率,提高了饵料系数(P<0.01);对肉质的分析表明,浸泡蚕豆组和发芽蚕豆组的肌肉失水率,肌原纤维耐折力和肌纤维直径显著提高(P<0.01),肌肉粗脂肪含量由1.92%(配合饲料组)降至1.05%和1.14%(P<0.01)。对肠道蛋白酶活力的分析表明,投饲蚕豆显著降低了前肠蛋白酶的活性(P<0.01)。上述研究表明,饲喂蚕豆可改善异育银鲫的肉质,但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蚕豆叶粉和紫苏饼粕为主要原料的草鱼颗粒饲料加工工艺为研究对象,运用淀粉物料硬度测定仪和碎脆度测定装置,以磨下度和碎脆度为评价指标衡量颗粒饲硬度,分析原料粉碎粒度、调质含水量、膨化压强、蒸汽调质温度、喷涂油脂用量、冷却时间等加工参数对蚕豆叶粉草鱼颗粒饲料品质属性硬度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膨化压强、喷油量的增加,不论是磨下度,还是碎脆度都逐渐增加,硬度越小;随着粉碎粒度、调质含水量、调质温度的增加,颗粒饲料的磨下度和碎脆度逐渐下降,硬度越高;随着冷却时间增加,颗粒饲料的磨下度和碎脆度呈先下降后上升变化,其硬度先上升后逐渐降低。确定了以上因素对硬度的影响程度,进而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优化草鱼颗粒饲料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呼伦贝尔羔羊不同部位肌肉品质及营养组成,为其精细分割提供参考.以处于相同饲喂条件且体重相近的27只呼伦贝尔羔羊为研究对象,采集前肩、颈部、背肌、前肢、后肢5个部位的肌肉样品,测定肉品质指标[pH45 min及肉色亮度(L?)、红度(a?)和黄度(b?)值]和营养成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  相似文献   

14.
钙蛋白酶系统在动物屠宰后肌肉蛋白质水解和肌肉嫩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脂肪酸结合蛋白参与脂肪酸的转运代谢,影响肌肉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与背膘厚、大理石花纹、嫩度和系水力等肉用性状有较高关联度;生肌调节因子在肌肉分化过程中可控制启动成肌细胞的融合和肌纤维的形成;肌肉生成抑制素是控制肌肉生长的负调控因子,影响畜禽瘦肉率、改善肉质性状的重要营养基因。作者综述了钙蛋白酶系统家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生肌调节因子和肌肉生长抑制素等影响肉牛肉品质性状的基因,以期在肉牛育种选择中找到使产肉量和肉质得到同步提高的途径,进一步通过标记辅助选择来改善肉牛的肉质性状。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不同养殖模式下白羽肉鸡的肉类营养品质,从而优化养殖模式,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方法对1 200只AA白羽肉鸡设置2种饲养方式(笼养、网上平养)和2种饲养密度(10,14只/m~2),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随机抽取30只肉鸡进行肌肉营养品质检测。结果表明:笼养+低密度养殖模式的肌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_1含量较高;网上平养+高密度养殖模式的肌肉维生素A、铁、锌含量较高;网上平养+低密度养殖模式的肌肉维生素B_2、钙含量较高。说明笼养+低密度养殖模式的白羽肉鸡肌肉营养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探讨土豆渣与劣质牧草混合发酵饲料饲喂对小尾寒羊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150只健康无病、体重相近(22 kg左右)的小尾寒羊羔羊,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常规饲喂(精料+羊草),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精料基础上饲喂不同配方的土豆渣发酵饲料。3组精料饲喂量均为500 g/d,粗饲料自由采食。预试期7 d,试验期65 d。饲喂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采取背最长肌和肾周脂肪用于氨基酸和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试验Ⅰ组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成人必需氨基酸的含量(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苯丙氨酸和婴儿必需氨基酸的含量(P0.05);试验Ⅰ组肌肉脂肪酸中二十一碳烷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肾周脂肪酸中硬脂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土豆渣与劣质牧草混合发酵饲料饲喂小尾寒羊可提高肌肉中氨基酸的含量,羊肉营养丰富。脂肪酸而言,饲喂发酵饲料并未改变肌肉和肾周脂肪中的脂肪酸组成,试验组间比较,试验Ⅰ组略优于试验Ⅱ组。  相似文献   

17.
草鱼生长速度较快。产量高,但肉质较松。近年有的地方将草鱼脆华,即通过改变其食物结构而使肉质变脆。进行脆化后的草鱼称“脆化鲩”或“脆肉鲩”。其肉质紧硬而爽脆,不易煮烂,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目的是研究育成火鸡饲粮中应用含有不同水平单宁的蚕豆替代豆粕对火鸡(13-18周龄)生长、屠体和胸肌肉品质的影响。雄性火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分别饲喂7种饲粮:对照组含有豆粕,6个试验组分别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100、200和300g/kg的高单宁或低单宁蚕豆替代等量的豆粕。高单宁的蚕豆中单宁浓度是低单宁蚕豆中单宁浓度的10倍(7.84 vs 0.76 mg/g干物质)。结果发现,饲粮中蚕豆添加量达到300g/kg时,火鸡的生长性能或屠体性能未受到负面影响。同样,蚕豆替代豆粕后对火鸡胸肌肉质化学成分、物理化学指标及感官指标无显著影响。与高单宁蚕豆相比,低单宁蚕豆并未影响到火鸡的采食量,体重与死亡率,但显著改善了饲料转化效率(P=0.014)。相比低单宁蚕豆,饲喂高单宁蚕豆火鸡胸肌肉质较暗(P=0.012),黄度值较低(P=0.01);同时干物质浓度(P=0.036)和灰分浓度(P0.001)均低于饲喂低单宁蚕豆。饲粮中高丹宁或低单宁蚕豆仅改变火鸡肉质中少量的脂肪酸组成,但与健康有关的脂肪酸如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及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均未受到蚕豆的影响。综合本实验结果得出,低单宁和高单宁蚕豆(分别含有0.76和7.84g/kg单宁)均可应用到育成期火鸡饲粮中,其应用剂量可达300g/kg;蚕豆可作为豆粕较好的替代物,同时不会影响到生产性能,并未对胸肌肉质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实用饲料对养殖草鱼体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生产一线所使用的实用饲料对养殖草鱼体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对两种草鱼育成期商品饲料(CY1和CY2)及该饲料饲喂草鱼的肝胰脏、腹腔脂肪组织、肾脏、肠道、脾脏、肌肉、鳃、眼、脑9种组织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CY1和CY2饲料亚油酸(LA)含量分别为35.13%和35.07%,亚麻酸(LNA)含量分别为4.93%和9.01%,花生四烯酸(ARA)含量分别为1.10%和10.88%,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分别为2.12%和0.80%。饲料与组织脂肪酸组成相关性分析显示,腹腔脂肪组织和肠道组织的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相关系数最高,脑组织最低。为了判明脂肪酸的组织沉积特征,对组织重要脂肪酸含量与饲料相应脂肪酸含量的比值进行散点分析,发现脂肪酸离散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HU-FA、LA和LNA、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组织及饲料SFA、MUFA、HUFA比值大于1,LA、LNA比值小于1。不同组织器官相比较,腹腔脂肪组织的SFA、HUFA比值最低, MUFA、LA、LNA比值较高;相反,在脑组织中,HUFA比值较高,而LA、LNA比值最低。研究表明,两种商品饲料LNA的添加水平较低,LA的添加水平较高。鱼体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基本反映了饲料脂肪酸组成,但脂肪酸的组织沉积模式存在差异,分析可能与不同类型脂肪酸的利用与转化特点不同有关。建议生产中有针对性地选择饲料油脂,以满足草鱼生长及维护健康状态的脂肪酸需求。  相似文献   

20.
<正>草鱼是四大家鱼之一。因其肉质品味高、营养丰富、口感好而深受群众的喜爱。但是因其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发病,对水质的要求高,而且产量又没有鲤鱼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草鱼的养殖规模。在当前饲料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利用草鱼的草食性改变池塘的生态环境,对草鱼进行纯天然绿色养殖,进一步提高草鱼的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增大草鱼养殖的经济效益。1池塘的选择及消毒选择水深1~1.5m的池塘。这些池塘用水的深度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