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尊敬的同行专家及业界同仁:为了促进中国黄牛肉用选育改良和肉牛产业发展,交流国内外养牛先进技术,促进我国肉牛产业转型升级,经教育部批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肉牛改良中心将于2017年11月28-30日在陕西杨凌举办"第四届(2017)中国肉牛选育改良与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会议主题:加强中国黄牛选育改良,促进现代肉牛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尊敬的同行专家及业界同仁:为了促进中国黄牛肉用选育改良和肉牛产业发展,交流国内外养牛先进技术,促进我国肉牛产业转型升级,经教育部批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肉牛改良中心将于2017年11月28-30日在陕西杨凌举办"第四届(2017)中国肉牛选育改良与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经上级批准,"第三届(2015)中国肉牛选育改良与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将于2015年11月16-19日在陕西杨凌举行会议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国家肉牛改良中心承办。 "第三届(2015)中国肉牛选育改良与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主题为:加强肉牛种业科技创新,促进现代肉牛产业发展:;主要研讨议题为:(1)中国黄牛肉用遗传改良及种质创新;(2)肉用联合育种体系建立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11月28-30日"第四届(2017)中国肉牛选育改良与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召开,据悉:我国肉牛产业经过30年发展,产量已达717万吨,稳居世界第三。对增加我国肉类产量,丰富居民膳食营养做出重大贡献。由国家肉牛改良中心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这次论坛,以"加强中国黄牛选育改良,促进现代肉牛产业发展"主题,来自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南、贝宁、埃及等11个国家的260多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促进中国黄牛肉用选育改良和肉牛产业发展,交流国内外养牛技术,创新牛业科技,建设现代牛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定于2013年10月2225日在陕西杨凌举行"第二届中国肉牛选育改良与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八届二次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已得到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巴基斯坦等国家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和相关学术机构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中国牛业科学》2011,(2):102-102
为了充分挖掘我国丰富的地方黄牛遗传资源,加快我国肉牛选育改良步伐,促进肉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经教育部批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肉牛改良中心将于2011年5月8—10日在陕西杨凌举办“2011中国肉牛选育改良与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我国黄牛资源丰富,地方品种多达52个,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细嫩等优点,是全国各地肉牛生产的主体,但与国外引进肉牛品种相比还存在一些缺陷;加快黄牛肉用遗传改良,是发展我国现代肉牛产业的基础。针对国内许多地方在黄牛改良和肉牛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和工作缺陷,本文在客观评价中国黄牛资源和肉牛引进品种的基础上,认为必须处理好保种选育与杂交改良的关系,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和环节管理,加速肉牛遗传改良进程,并从明确改良计划和主攻目标、保护利用好本地牛种资源、做好选种选配和配合力测定工作、加强引进品种及其杂交后代选育等4个技术环节予以诠释。  相似文献   

8.
肉用牛微量元素需要量及中毒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量元素是牛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发挥所必需的元素。随着肉用牛生产水平的提高,肉牛微量元素营养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正确掌握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对肉用牛生产性能的发挥将起积极作用。现就肉牛(改良黄牛、黄牛)微量元素需要量及中毒量介绍如下,供添加剂生产及肉牛饲养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保种基地、杂种肉牛基地以及肉牛加工企业实地考察,对以鲁西黄牛的肉用性能为主的选育与杂交改良效果等内容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鲁西黄牛在肉用性能上目前虽然还无法与利木赞、西门塔尔、夏洛莱等国际肉牛优良品种相比,但鲁西黄牛其独特的肉用品质和适应性,通过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必将成为中国肉牛业的一个重要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思南县通过采用牛人工授精技术,改良了思南黄牛的生产性能和肉用性能,促进了肉牛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养殖户的脱贫攻坚步伐。本文在分析思南县牛人工授精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对策,以期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1思南县肉牛发展现状思南县是思南黄牛的中心产区,据统计,2015年末全县存栏思南黄牛8.95万头(其中能繁母牛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介绍了思南黄牛品种特征特性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针对思南黄牛存在的缺点以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保护与利用相结合,采取建设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方式,保护思南黄牛遗传资源;通过开展本品种选育和杂交改良,提高肉用生产性能,科学开发利用思南黄牛遗传资源,推动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的肉牛育种问题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中国是世界养牛大国,也是第三大牛肉生产国,然而还未有自己培训的专门化肉牛品种。肉牛育种问题十分迫切。中国的肉牛育种有良好的黄牛选育基础,特别是母牛基础较好。着重肉用性能选育、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是由役用黄牛培育专门化肉牛的基本技术路线。按肉用指数(BPI)衡量,目前较多黄牛品种还处于“役肉兼用”阶段,个别是黄牛品种(母牛)可达到“肉役兼用”水平。“本品种选育、适量导血”可能是培育我国特色专门化肉牛新品种的较快而稳妥的途径。育种核心目标可以包括保留黄牛若干特征性状,但关键指标是使其BPI达到一定水平;公牛5.6,母牛4.0,以参于国际竞争,并支撑我国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培育条件是选育肉牛新品种的极大限制因素,应大力加强。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黄牛资源丰富,地方品种多达5 2个,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细嫩等优点,是全国各地肉牛生产的主体,但与国外引进肉牛品种相比还存在一些缺陷。加快黄牛肉用遗传改良,是发展我国现代肉牛产业的基础。地方黄牛的改良方案应该依据牛品种类型、遗传改良现状和主产区气候条件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掌握张掖肉牛杂交改良效果。[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试验测定和调查分析,对不同改良阶段的西门塔尔牛(父本)与河西黄牛(母本)杂交牛生产性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30多年对河西黄牛的杂交改良,其饲养规模、繁殖性能、生产性能大幅提高,18月龄母牛肉用指数达到4.17kg/cm,公牛6.97kg/cm,已具备专门化肉用牛指数标准,后期选育提高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黄牛改良现状:杂交肉用犊牛饲养分散、数量少、管理粗放、缺少补饲等,导致犊牛生长阶段的发育受阻,育肥效果差,肉牛优良性能表现不充分,从而给黄牛改良工作造成负面影响,阻碍肉牛产业化发展进程。本文就此提出杂交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武威市是甘肃省黄牛改良和肉牛养殖大市,本文就该市黄牛改良及肉牛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作以阐述交流,以促进该市黄牛改良及肉牛生产健康发展,为全省黄牛改良及肉牛生产提供交流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甘肃黄牛改良的现状和特点,黄牛改良和选育培育存在的问题,重点就甘肃河西地区开展肉牛选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开展选育、推动技术创新、促进肉牛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商情新闻     
《农村养殖技术》2008,(7):35-35
“国家肉牛改良中心”启动运行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设的“国家肉牛改良中心”3月正式启动运行,并将力争建成全国肉牛新种质的创制中心、地方黄牛的肉用改良中心和新技术研发中心以及肉牛繁育饲养新技术的集成示范中心。  相似文献   

19.
商品肉牛生产配套技术宁夏农学院冯家保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肉牛生产成为新兴的产业步入畜牧生产部门。所以看作是一项产业,主要表现:①先后引进十多个肉用或兼用良种牛,大范围内黄牛杂交改良,每年提供大批量杂种肉牛用于育...  相似文献   

20.
几年来我省用进口肉用牛的冷冻精液改良本地黄牛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杂种肉牛的生长发育及肉用性能远比本地牛为好,充分显示了杂交改良的优越性。但对杂种牛如何饲养培育,关系列今后肉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