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前两年,我们村里开始搞“订单农业”,由种玉米改种了甜萝卜,村里有不少人受益。然而2002年与我们签了订单合同的县糖厂却事先压价收购了订单外的,签单农户的甜萝卜却送不进糖厂,只好低价卖给能送进糖厂的“二道贩子”,这样,种一亩甜萝卜和种玉米比较,至少赔进150元。为什么订单不管用?真不知道我们以后还敢不敢相信“订单”,请问国家对“订单农业”有什么具体规定吗?  相似文献   

2.
前两年,我们村开始搞订单农业,由种玉米改种了甜萝卜.村里有不少人受益。然而2004年与我们签了订单合同的县糖厂却事先压价收购了订单外的甜萝卜,而签单农户的甜萝卜却送不进糖厂.只好低价卖给能送进糖厂的“二道贩子”,这样,种甜萝卜和种玉米比较,每亩至少赔进150元。为什么订单不管用?以后我们还敢相信“订单”吗?请问国家对订单农业有什么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玉米第二生产大国,玉米生产效益提高的快慢,关系极大。 玉米本来“是集食用、饲用和工业用三元结构于一身”的产量较高,增值最高的作物。而如今却跌到了“种玉米不挣钱,甚至赔钱”的境地,这是为什么?原因在哪里,出路又在哪里,尤其是如何提高其生产  相似文献   

4.
春节刚过,巨野县薛扶集乡一位叫李玉德的农民就叩开了记者的门,执著地请记者为他指点迷津:今年种什么好? 玉米、大豆、棉花、西瓜……种什么好呢?这几年的市场行情变得太快,今年挣了,明年赔了,挣挣赔赔,反反复复,实在让人扑朔迷离。 一个农民,把全部的希望都“押”在土地上,种什么或不种什么,直接决定着秋后的命运,记者怎敢轻易表态。 在巨野县新城乡,几位农民围着省农业厅的同志,也是就种什么,今年秋天粮棉价格问个没完没了。 “今年种什么,谁能告诉我?”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的农民兄弟第一次感觉到了种地问题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5.
关中川塬灌区,因其面积大,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热量多,再加上良好的灌溉条件而成为陕西最主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多年来一直沿袭着“小麦 玉米”的传统种植模式。近几年随着普通玉米种植效益的下降,许多农民经常询问,小麦收后到底种什么好?笔者认为.发展麦茬早稻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6.
问:前两年,我们村里开始搞“订单农业”,由种玉米改种了甜萝卜,有不少人受益。然而2002年与我们签了订单合同的县糖厂却事先压价收购了订单外的甜萝卜,签单农户的甜萝卜却送不进糖厂,只好低价卖给能送进糖厂的“二道贩子”,这样,种667平方米(1亩)甜萝卜和种玉米比较,至少赔进150元。为什么订单不管用?真不知道我们以后还敢不敢相信“订单”。请问国家对“订单农业”有什么具体规定?(江苏周玉明)  相似文献   

7.
红壤旱地几种耕作制度效益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对效益的综合评价 ,在所有供试处理中 ,“油菜 | |紫云英 /玉米 /玉米 | |绿豆”的效益最佳 ,“油菜×紫云英 -玉米 -玉米”次之。这两种耕作制度均可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保证农民增产增收 ,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是值得在红壤旱地上推广应用的两种双季玉米耕作制度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17,(6)
正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升级,玉米结构调整火热。一段时间以来,一个深切的呼声不断传来:不种玉米种点啥?为探个究竟,《新农业》将在4月举办“不种玉米种什么”主题沙龙活动。活动期间,涉农政策专家、信息化专家、产业研究专家、农村成功创业典型代表等各路大咖将齐聚一堂,主题探讨“不种玉米还能种什么”农业热点,帮助农民朋友更新观念,开拓思维,拥抱互联网时代新的机遇和挑战。政策专家:不种玉米有利农政策么……信息专家:先研究生产,再研究种啥……产业专家:除了玉米还有很多产业可以落地……  相似文献   

9.
农谚注解     
<正>“田间管理如绣花,功夫越细越到家”。庄稼人从事田间管理要做到一丝不苟,从播种到收获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精细操作,才能获得好收成。“头年芝麻二年瓜,三年玉米长得大”。指轮作换茬的好处,无论种什么作物,连作2年以上,前茬作物吸收营养不同,土壤有效成分残缺或奇缺。如头年种芝麻,残留根系有利于第二年种瓜类作物,丰富的有机质含量,改良了土壤通透性,所以也有利于玉米生长。还有“豌豆小麦轮流种,九成  相似文献   

10.
曹华 《北京农业》2008,(10):10-11
<正>据农业部预测,如果后期不出现严重自然灾害,粮食将超过1998年最好水平,实现连续5年增产。玉米作为重要的秋粮作物,一些地区已陆续开始收获。玉米今年收成如何?我国玉米生产还存在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据农业部预测,如果后期不出现严重自然灾害,粮食将超过1998年最好水平,实现连续5年增产。玉米作为重要的秋粮作物,一些地区已陆续开始收获。玉米今年收成如何?我国玉米生产还存在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2.
问:到底什么叫优质麦?种优质麦对农民朋友有啥好处? 答:“优质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般是指品质优良、作为某种专一用途时能产生最大效益的专用小麦。因用途不同,“优质”的含义和标准也不一样。例如,营养学家把蛋白质含量高、人体必须氨基酸(赖氨酸)含量高的小麦叫优质麦;面  相似文献   

13.
白银市高扬程灌区玉米不同套种模式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银市高扬程灌区玉米的 7种不同套种模式及其效益分析的结果表明 ,地膜早熟马铃薯套玉米是最优的模式 ,居第 1位 ;其次是地膜早熟马铃薯套玉米套线椒 ;地膜玉米套豌豆居第 3位 ;地膜穴播小麦套玉米复栽芹菜模式由于芹菜的市场价格相对较低 ,其综合评价结果反不如玉米套小麦模式 ;地膜玉米单种、“一膜两用”免耕种植玉米模式位居最后 ,说明复种模式优于单种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现在种地太吃力了,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不剩下什么,可自己除了农活什么都不会,怎么办呢?”安徽省五河县朱顶镇农民张运鲁说。种粮不赚钱,这个问题在一段时期以来困扰着很多村民。张运鲁把自家的0.4公顷土地流转给了当地的龙头企业秋实草业公司,自己与很多村民一起到公司里种起了牧草。角色变了,收入多了,当地农民种草不种粮,五河县也从平原变成了草原。种粮效益低,种草好不好?  相似文献   

15.
1999年5月12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召开大会,庆祝建所20周年。 1979年4月27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正式成立,一颗金色的种子播下去,肯定要萌发出丰收的希望。从1979年到1999年,经过20年的风风雨雨,如今,那粒金种子已进入了收获的季节。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现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科研力量较强、学科较齐全、效益较显著的省级专业玉米研究所。 建所后的20年中,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在玉米高产栽培理论、生理遗传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很多研究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新技术应用研究成绩斐然;玉米种质资源研究深入而广泛;玉米品质育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产育种成绩辉煌,形成了自己的“拳头”产品——闻名全国的“鲁单”系列玉米良种,走在了全国玉米育种的前列;开发创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从建所初期单  相似文献   

16.
《北京农业》2014,(25):22-25
随着我国脱毒种薯的不断推广与普及,一场马铃薯式的革命即将到来。“什么,土豆不是蔬菜吗?能做主食?没搞错吧!”很多人第一次和“中国土豆大王”梁希森聊天,都会情不自禁地诧异道。而看到并品尝到老梁用土豆做的馒头、水饺、面条、煎饼后,又都啧啧称奇、赞不绝口。土豆学名马铃薯,早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世界四大主粮(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咱中国人向来不拿土豆当主粮,其实西方早在五六十年前就把马铃薯加工成全粉当主粮了。小小土豆怎么能做成主粮?土豆的主粮化对解决国家粮食安全能起到什么作用?现在国家为什么要把土豆主粮化纳入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遵义地区最适宜的玉米—大豆间作模式,选用“真玉8号”玉米品种和“油春1204”大豆品种作大田试验,以单作玉米和单作大豆为对照,设计了3个处理(2∶2、2∶3、2∶4),对不同间作模式下大豆及玉米的生物学特性、产量、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间作模式下大豆、玉米生物学性状存在差异,间作下大豆单株结荚数、每荚粒数、有效分枝数均低于单作大豆,玉米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均低于单作玉米,存在负间作效益;间作下大豆、玉米产量均显著低于单作,间作模式2∶3优于2∶4,2∶4优于2∶2;各模式效益表现为2∶3>2∶4>单作玉米>2∶2>单作大豆,间作效益明显,尤其是玉米间大豆为2∶3模式效益最大,效益值达1114.82元·667m-2,较单作玉米多增收245.9元·667m-2。  相似文献   

18.
2020年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发生了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汤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后全部死亡。那么,什么是酸汤子?引起中毒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此类食品安全事件再次发生呢?酸汤子——一种酵米面类食品想知道什么是酸汤子,就要首先了解酵米面类食品。酵米面是民间流传的一种粗粮细作的加工方法,即将玉米、高粱米.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发生了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汤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后全部死亡。那么,什么是酸汤子?引起中毒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此类食品安全事件再次发生呢?酸汤子——一种酵米面类食品想知道什么是酸汤子,就要首先了解酵米面类食品。酵米面是民间流传的一种粗粮细作的加工方法,即将玉米、高粱米、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2008,(2):22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实施打造“特色农业区”的发展战略中,立足“市场要什么,农民种什么”.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农产品加工效益凸现,出现了一些“怪”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