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依据气候特征和植被的分布状况,筛选并发展耐水浸且具有耐污性的草种,建植耐污性草地草,有利于城乡经济建设、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和美化环境。介绍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利用生活污水灌溉草地草的好处。论述了草地草污水处理的技术原理和耐生活污水草种筛选的研究意义,并探讨了草地草的研究方向,以及草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适合我国热带地区种植的主要牧草品种,全面总结了热带人工草地的建植技术,包括地面处理、种子处理、播种技术及热带人工草地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对非耕地进行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的建植,主要是通过围栏、翻耕及封育等方式在非耕地上种植相关植物,从而提高草地的生产量,降低自然灾害对周围土地及生产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人工混播草地种植技术的相关内容,并对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以三江源区不同建植年限黑土滩人工草地(1、3、7、12、17、21和24龄)及其周边黑土滩(CK)为对象,从植被群落结构、生物量、物种多样性角度,探究三江源区黑土滩人工草地植被变化特征及适宜利用年限,为黑土滩人工草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建植年限增加,人工草地草层的高度和盖度及地上生物量均呈增加趋势,且人工草地比CK高;人工草地的禾本科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均高于莎草科、豆科和杂类草,CK样地杂类草高于其他经济类群;各建植年限人工草地优势种和伴生种分别为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青海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且其重要值均随建植年限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各经济类群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波动式增加趋势,建植3 a人工草地的植物香农维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低,分别为0.66、0.48,建植21 a时最高;在植物NMDS分析表明,建植24 a、建植21 a和建植12 a的人工草地与CK样地无重合部分,其植被群落差异度很大。研究得知:建植21 a的黑土滩人工草地群落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建植年限的人工草地,与黑土滩退化草地相似度最小,群落组成相...  相似文献   

5.
将膜下滴灌技术应用到马铃薯种植中来,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提高生产产量。因此在干旱地区尤其需要推广这一节水灌溉技术。文章主要就内蒙古地区马铃薯种植中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展开相应探究,希望能借此为科学应用以及推广膜下滴灌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以及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膜下滴灌技术是一种节水灌溉技术,也目前最先进的灌溉技术,该技术具有良好效益,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得到广泛使用。本文主要论述了玉米膜下滴灌的概念及滴灌系统组成、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的效益、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的要点分析。  相似文献   

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六团以自压式膜下滴灌节水模式为代表的农业节水模式在新疆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农业技术发展中应用而生。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实现了对水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具有十分显著的特点,值得在新疆地区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文章主要就膜下滴灌节水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该研究对更好地促进滴灌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用大田膜下滴灌高效节水工程,可以有效减少自然降水量对作物的影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作物有效生长,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膜下滴灌技术以及大田膜下滴灌高效节水系统构建,并探讨了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六团以自压式膜下滴灌节水模式为代表的农业节水模式在新疆特定的 自然环境和农业技术发展中应用而生。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实现了对水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具有十分显著的特 点,值得在新疆地区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文章主要就膜下滴灌节水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该研究对 更好地促进滴灌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膜下滴灌技术是一种融合了滴灌技术与覆膜技术的新型节水技术,目前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遵义县番茄栽培中,通过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实现了水资源的有效节约,另一方面由于栽培环境中空气相对湿度变小,降低了多种病害的发生几率,使番茄栽培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1.
野花草地是一种起源于国外的新型草本花卉应用形式,其符合低碳城市和生态型园林发展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对于国外而言,野花草地在我国城市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介绍了野花草地的起源、发展及其建植方法,探讨该植物景观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膜下滴灌技术是一种新型有效节水方式,它的特点是适合于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干旱地区。膜下滴灌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市起步较晚,经过几年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2012年洮南市计划推广膜下滴灌面积1.73万hm2。但实际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和操作,才能充分发挥滴灌优势达到节水与丰产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3.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下滴灌技术是一种结合了以色列滴灌技术和国内覆膜技术优点的新型节水技术。水、肥、农药等通过滴灌带直接作用于作物根系,加上地膜覆盖,棵间蒸发甚微,十分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的农业用水方式,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一种被称为膜下滴灌的节水技术在我国最干旱地区之一的新疆推广了170多万亩,我国因此成为世界上农田采用滴灌节水技术规模最大的国家。水利部称,这标志着我国在农业节水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膜下滴灌是在膜下应用滴灌技术。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节水部门负责人顾烈烽介绍,这是一种结合以色列滴灌技术和国内覆  相似文献   

15.
新疆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蒸发强、水资源不足严重影响当地农业发展。膜下滴灌技术能够较好地适应上述不良自然条件,因此,在新疆棉花种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滴灌技术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新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保证新疆地区棉花种植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乌兰察布市气候、水资源概况及推广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必要性的基础上,详细提出技术方案,总结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阐述膜下滴灌等节水灌溉农业取得的效益,以推动全市膜下滴灌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近年来在亚热带低山丘陵区的生态条件下,建植人工草地面积颇大,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一定基础.但因草地管理粗放,草地利用不轻则重,经济效益不高.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工作实践,对人工草地放牧利用,杂草侵入与防除,封育更新等问题提出了有效可行的建议,其目的在于管好用好草地,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种草养畜事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介绍呼和浩特市气候、水资源概况及推广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详细栽培技术规程,总结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阐述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取得的效益,以推动全市膜下滴灌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谷子是呼和浩特市旱作区的传统农作物,小香米又是呼和浩特市的特色农产品。本文介绍了呼和浩特市气候、水资源概况及推广谷子膜下滴灌技术的必要性,阐述了谷子膜下滴灌技术取得的效益,提出栽培技术要点,以推动全市谷子膜下滴灌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南方10年来,开发利用草山草坡资源,建植人工草地初具规模,促进了草食畜牧业的发展,但因草地利用过重,部分草地出现退化.作者在鄂中丘陵区建植面积较大的苇状羊茅草地上,初步进行了放牧强度试验.试验表明:牧草生长季放牧率为1.8亩/只,草地利用率60%为较适宜的放牧强度,既能维持稳定的草地初级生产能力,又能控制苇状羊茅老化,供羊只获得较高的增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