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吉林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土地退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研究了农机化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以及生态建设与农机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区生态建设与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受到气候变化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有人为不合理的活动.土地荒漠化会引发沙尘暴,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为了延缓土地荒漠化,需要采取防沙治沙的措施.利用造林能够起到防沙治沙的效果.林业资源在改善生态环...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地矛盾造成的土地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土地生态文明是乡村生态建设的关键所在。文章在乡村振兴的视角下,以辽宁省乡村土地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以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方家镇李影匠村为例,简要介绍当前辽宁省乡村土地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辽宁省乡村土地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辽宁省乡村土地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改善辽宁省乡村的土地生态环境状态。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激增,全国各地可用土地在逐年减少,很多地方将土地变为商业用地。因此,土地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引发了许多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据我国现行状况,开展土地治理工作,将土地资源变为更为充分的、持续的可利用的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义深远。合理整治土地资源,会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双赢的战略方针。因此,要重视对土地工作的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的质量,努力提高农村土地使用的质量,改善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问题,从而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开采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治理破坏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势在必行,而矿山治理中农田水利措施是关键因素.分析了河北省主要矿山复垦区的特点,并对矿山复垦区的灌溉水源进行了讨论,根据分析结果对复垦区应采取的农田水利措施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全家4口人,耕种着约9.87hm2(148亩)土地,从小就怕劳动,愁下地.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我最愁的事情就是作物的种植计划,这么多的土地,既要把握作物种植的最佳时间,又要考虑夏天锄草的难易,还要想着秋天作物收获时的时间错落.每年一到这个时候我都要在图纸上好好地规划一番.这么多的土地,从解冻开始一直要种到夏至.那时,我梦想着有台拖拉机和播种机.  相似文献   

7.
张乐敏 《湖南农机》2012,39(1):188-189
土地利用方式和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以偏关县土地利用类型为例,选取了对土地利用方式影响显著的生物多样性、系统承载力、等9个指标来对10种土地利用类型分别做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所谓土地合理流转就是在不改变土地政策的条件下,通过租赁、转让、承包等形式培育种植大户,种田能手、家庭农场、农机大户、使土地逐渐集中,形成连片种植、区域种植,以便于耕作,发挥效能。实行土地合理流转,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土地使用权不变,通过有价转让,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其效果:一是可以使土地合理有序流动。在流转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五寨县在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广泛发动群众,大搞沙棘种植,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也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保护农田、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先进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1.
残膜对棉花生长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地膜在新疆兵团棉花种植中应用较为广泛,对棉花生长影响已经很久。经技术人员勘查:地膜应用8~10年的土地,废膜亩平均残留量达12.5kg,土地减产达7%;地膜应用13年以上的土地,废膜平均亩残留量达22.87kg,减产达17%。大量的残膜破坏了农田的生态环境,形成阻隔层,影响棉花根系的发育和均匀分布,阻碍了棉花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影响棉种的下播、发芽、出苗,容易造成烂种、烂芽,使幼苗黄瘦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2.
课题组以佛山市顺德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992年、2002年和2012年三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信息,在系统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时空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价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1992—2012年,顺德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较大,土地动态转移较明显,土地利用程度较高;2)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来看,顺德区综合指数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但总体上综合指数都较小,综合生态环境状况一般,反映出顺德区在研究期间生态环境处于较严峻的态势。研究结果为研究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和修复,旨在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基于此,文章以贵州省X煤矿为例,从该矿山土地复垦条件入手,通过选择评价因子建立矿山土地复垦指标体系,对X煤矿各区域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及效益分析,以期为贵州其他地区矿山整治提供可复制的土地复垦经验。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西部地区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退化严重,表现为土地盐碱化,土地沙化,土地贫瘠化和草原退化。退化土地面积已超过280万hm2,约占该区总面积的60%。恶劣的生态环境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使吉林西部地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本文分析了沙棘在吉林省西部退化土地治理中的生态功能、经济价值以及综合利用价值,认为大力发展沙棘生态经济林是该区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3S技术支持下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传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监测技术方法的不足,论述了3S技术支持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监测的方法和主要技术路线,简要地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监测过程中应用3S技术的主要优势及其应用前景.同时,结合"四川省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综合调查与评价"项目,在综合分析四川省土地利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基础上,探讨了林地、耕地、草地等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原因,为四川省土地利用和管理、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作为农业大省,由于传统的深翻深耕种植方式,致使其农业生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农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因此,为实现湖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改革传统的种植方式,积极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使农业生产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保证两者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的需求量日渐增加,在土地开发整理以及利用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使耕地总量实现动态化的平衡,保证农业安全以及自然环境,从而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持续化的进步。但是在目前的土地开发整理中还是有一系列问题的,需要科学分析采取对策,本次研究主要就土地开发整理中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滇西南小流域泥石流区土地整治集成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云县幸福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从水土分离的角度出发,将排、导措施和固土措施相结合,采用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对泥石流破坏区进行系统整治.结果表明,集成了固土技术、水资源调控技术、土地资源利用技术的综合治理时小流域泥石流区整治效果明显,改善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增加了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城镇以及工业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每年大面积的林地以及农田都会转变成建设用地,尤其是道路工程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占用的土地情况比较复杂,牵涉到的土地的类型以及面积也相对较广。道路工程的不同分区,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建设项目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希望能够将项目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0.
以湟水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8 OLI和MODSI遥感影像,基于ERDAS软件和ArcGIS软件空间分析技术,得到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植被覆盖空间分布图。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105)》,计算生物丰度指数、水网密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土地胁迫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等,对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生态环境状况一般,主要是由于西宁市城区和民和县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较低。现阶段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控制污染排放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