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不同基因型烤烟对钾素的响应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苗期不同浓度钾营养液培养和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了K326、NC89、云烟85、豫烟杂1号、长脖黄、庆胜2号、潘园黄和9806-407烤烟基因型在不同供钾水平下对钾素吸收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烤烟的吸钾特性存在差异,随着苗期供钾水平的提高,烟叶的钾含量相应增加。各基因型间的差异在高钾水平下最小;在不同钾营养液水平和田间情况下,潘园黄和豫烟杂1号钾含量最高。并与其它基因型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次是9806-407和长脖黄,表现出较强的吸钾能力,K326和庆胜2号的吸钾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因型烤烟叶片致香物质含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6  
对中国推广种植的5个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烤后烟叶的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上部叶总的致香物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NC89、K326、RG17、云烟85、中烟98,中部叶依次为云烟85、中烟98、NC89、RG17、K326。不同基因型烤烟叶片间致香物质的含量差异比较大。因此,培育优良的烤烟品种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豫西常见烤烟品种生长特性、物理特性、质量特性等,以烤烟新品系LY1306和烤烟品种秦烟96、豫烟6号、NC89、CC27、中烟100为材料进行不同品种烤烟特性对比试验,同时以LY1306辐射品系筛选的子4代为试验材料,通过反复干旱试验进行子代筛选,以获得性状优异的子代。不同品种烤烟特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LY1306、CC27具有良好的外观质量和适中的内在质量,秦烟96工业可用性较强,中烟100田间长势好,NC89上等烟比例较高。子代筛选研究结果表明,LY1306是具有优良抗旱抗虫性状的新品系,其子4代AM4-10-9-6具有高抗病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基因型烤烟生长期间叶片矿质元素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进一步探讨基因型对烤烟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筛选评价营养协调、质量较好的烤烟品种。采用品种对比试验,研究了延边烟区吉烟9号、NC89、中烟98、中烟100、云烟87、9407生长期间叶片中10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烤烟对P素的吸收差异明显,其中以移栽后50 d时基因型间差异最大,70 d时差异最小,各时期均以吉烟9号、云烟87含量最高,中烟100和NC89最低;不同基因型间K含量的差异在移栽后70~90d未达到显著水平,Ca、Na、Zn在移栽后60~90 d未达到显著水平;移栽后50 d不同基因型Mg含量的差异最大,之后逐渐减小;B、Mn、Cu移栽后50~90 d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性较大,均以吉烟9号和9407含量最高。云烟87和吉烟9号在延边生态条件下,对矿质元素吸收能力较强,矿质营养协调,适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抗旱烟草品种苗期的钾吸收积累特性,采用砂培和水培的方法,以‘豫烟6号’、‘农大202’和常规品种‘K326’3个基因型烟草作为材料,研究‘豫烟6号’的根系生理特性和钾吸收特征,以及干物质积累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供钾条件下,‘豫烟6号’的干物质积累以及各器官钾含量均与‘农大202’相近,而显著高于‘K326’,并且具有较大的吸收面积和较强的根系活力。钾吸收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豫烟6号’的最大吸收效率(Vmax)接近‘农大202’,而极显著的高于‘K326’,而不同基因型烟草间米氏常数(Km)和最低浓度(Cmin)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豫烟6号’具有较强的钾素吸收和积累能力,是一个富钾的烟草品种。  相似文献   

6.
8份新引优质烤烟品种资源综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个从美国、巴西引进的烤烟新品种,经检疫合格后在大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照为K326。试验结果表明:除OX414属多叶型的品种,栽后68d现蕾外,其他品种现蕾期、中心花开放期等与对照相近。各品种都没发黑胫病和根结线虫病,赤星病和TMV较轻。公顷产量最高的是OX414,其次是NC72“Primed”,第三是NC71。公顷产值最高的是K326,其次是OX414,NC72“Primed”第三,这些品种间无显著差异。NC100、K326、NC72“Primed”等品种上等烟比例、均价、级指和产指4号较高。综合起来看,OX414产量高,K326、NC100、NC71公顷产值、上等烟、均价、级指等较高。COM烟和RGH61各项经济指标都较低。  相似文献   

7.
豫西不同基因型烤烟香气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豫西不同基因型烤烟香气成分和评吸质量的评价,分析其中存在优劣差异,为指导烟区品种资源合理搭配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内标定量检测挥发性香气物质,用单料烟感官评吸评价法,综合分析豫西不同基因型烤烟的内在质量。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总香气成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洛阳4号’、‘中烟100’、‘K326’、‘云烟202’和‘长脖黄’。不同基因型新植二烯含量与香气物质总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苯丙氨酸类含量最高的基因类型是‘K326’,其次是‘中烟100’和‘洛阳4号’;棕色化产物类含量最高的基因类型是‘中烟100’,其次是‘洛阳4号’,‘长脖黄’含量最低;类西柏烷类和类胡萝卜素类含量最高的是‘洛阳4号’,其次是‘中烟100’。不同基因型的评吸评价结果是:中下部叶片以‘中烟100’评吸总分最高,其次是‘洛阳4号’,‘长脖黄’较差;上部叶片以‘洛阳4号’评吸总分最高,其次为‘中烟100’,‘K326’较差。豫西地区适合主推‘中烟100’和‘洛阳4号’品种,合理搭配‘云烟202’、‘K326’,淘汰‘长脖黄’。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旺长期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控水盆栽试验手段,在烤烟旺长期研究比较新品种云201、云202、云203和K326在不同程度干旱下部分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初步了解四个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能力的大小。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各项光合生理指标综合分析可知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对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和忍耐力存在明显差异,云202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反映最为迟钝,K326对干旱胁迫反映最为敏感,云201与云203介于两者之间且云203对干旱胁迫的生理指标变化幅度高于云201。从光合生理水平了解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的内在特性,可为不同品种适应不同的栽培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并建立合理的栽培制度,同时为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的抗逆育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云南楚雄烟区烤烟品种单一与适应性退化现象等问题,选定楚雄州永仁县猛虎乡为试验点,进行‘硃砂2号’和‘NC297’烤烟品种的适应性分析,以‘K326’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调查分析不同烤烟品种的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病害发生情况、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等指标。结果表明,相比于‘K326’,‘NC297’的大田生育期延长2 d,‘硃砂2号’缩短3 d;农艺性状整体以‘硃砂2号’最优;‘硃砂2号’的光合指标较好,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比‘K326’提高7.25μmol/(m2·s)、0.19 mol/(m2·s)、1.88 mmol/(m2·s);病害方面,‘硃砂2号’和‘NC297’的田间自然发病率均低于‘K326’;‘硃砂2号’的原烟颜色表现为特有的“硃砂色”,与‘K326’相比,‘硃砂2号’的油分充足、产值提高2473.5元/hm2、中上等烟比例提高1.7%,整体表现出最佳的原烟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硃砂2号’、‘NC297’的化学成分协调性均优于‘K326’,其中整体以‘硃砂2号’...  相似文献   

10.
烤烟成熟期烟叶GS同工酶活性与氮素运转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氮效率烤烟品种成熟期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活性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深入理解烤烟叶片氮素代谢的生理生化机制。以氮效率不同的3个烤烟品种中烟100、K326和NC89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在不同叶龄时期取第12片叶(自下向上数),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叶片的叶肉和主脉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蛋白亚基含量,同时对叶片NH_4~+浓度、总氮、质外体NH_4~+浓度以及氨气挥发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烤烟叶片叶肉中的GS主要以GS2同工酶为主,其蛋白亚基含量随着叶龄的增长逐渐下降,而叶脉中GS1同工酶占主导地位,其蛋白亚基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叶龄45~65 d,叶肉和主脉的GS同工酶活性均表现为NC89K326中烟100,且品种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叶肉和主脉中GS1同工酶活性与总氮和叶片铵浓度呈负相关,与质外体铵浓度和氨气挥发量呈正相关。而叶肉中GS2同工酶活性与总氮和叶片铵浓度呈正相关,与质外体铵浓度和氨气挥发量呈负相关。叶脉GS2活性仅与总氮和氨气挥发量有显著相关性。氮低效烤烟品种成熟期叶片中两种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活性均较低,氮素转移和再利用能力差,导致植株吸收的氮素以氨气形式挥发损失量大,叶片衰老速度较快。而氮高效品种氮素同化和再利用能力较强,氨气挥发量小,易发生贪青晚熟。  相似文献   

11.
以翠碧一号、K326、中烟100、云烟87、红花大金元、中烟103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烤烟品种叶片不同生育时期代谢关键酶活性以及质量差异。结果表明:从栽后25d开始,烟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呈双峰曲线,K326和云烟87最低,翠碧一号和中烟103前高后低;淀粉酶活性随烟叶生长而增长并到55d时出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以翠碧一号、云烟87的淀粉酶活性最高;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在栽后65d之前,中烟100和中烟103显著的低于其他4个品种;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栽后45d品种间开始出现差异,以翠碧一号活性最低。从烤后烟样化学成分含量来看,中烟103的总氮、烟碱含量最低,还原糖、总糖含量最高,钾氯含量适中,化学成分比较协调。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基因型、施氮量及其互作效应对烤烟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烤烟品种中烟100、云烟87和K326为材料,设置低氮(45kg/hm2)、中氮(60kg/hm2)和高氮(75kg/hm2)处理,研究其对烟叶中总酚、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施氮量及其互作效应对烤烟总酚、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变异的贡献率不同,其中基因型对四者的贡献率分别为2.50%、5.13%、4.70%和15.95%,施氮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9.30%、42.55%、38.30%和67.79%,基因型与施氮量互作效应的贡献率分别为36.40%、51.20%、51.50%和15.03%。基因型与施氮量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高氮与中烟100互作条件下总酚、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较高,与K326互作时总酚和芸香苷含量较高,与云烟87互作时莨菪亭含量较高;中氮与云烟87互作时总酚、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较高,与K326互作时总酚、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较高;低氮与云烟87互作时绿原酸含量较高。与种植品种相适应的施氮量是提高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淹水胁迫对烤烟不同生育时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生育期根际淹水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淹水胁迫下烤烟的光合色素含量下降,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增大;根系活力降低。以团棵期和旺长期受淹水胁迫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不同钙浓度对烤烟生长及镁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钙浓度对烤烟生长及镁吸收的影响,以烤烟K326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方式,测定不同Ca2+浓度下,烤烟各生育时期的农艺性状、生物量、团棵期及现蕾期烟叶钙和镁含量及钙镁比,并对Ca2+浓度与烟叶钙镁含量和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上、下部叶片镁含量与培养液Ca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中部叶片镁含量与烟叶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Ca2+浓度为12.25mmol/L时烤烟的长势最佳,为11.22mmol/L时最有利于烤烟叶片生物量的积累。烤烟生长的最佳根际Ca2+浓度为11.22~12.25mmol/L。  相似文献   

15.
以钾高效基因型K2、K3、K5、K7、K9与常规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 采用漂浮育苗、移栽砂培的方法, 利用实时定量PCR调查钾代谢相关基因在烟草叶片中的表达情况, 并测定不同材料的钾吸收动力学参数和钾利用率。结果表明, K2、K7和K9是典型的富钾型, 12个钾代谢相关基因中TORK1和NtTPK1的表达水平相对较高。5个富钾型的钾吸收能力显著强于K326。但它们在高钾环境下钾素吸收能力强而利用率较低, 在低钾环境下钾吸收能力强且利用率相对较高, 尤其是品系K2、K7和K9钾的经济利用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不同烤烟品种种子萌发的低温耐受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烤烟育苗期间,低温冻害常有发生,不同烤烟品种在抵抗低温胁迫时存在差异,但缺乏相应的数据验证。以烤烟主栽品种‘云烟85’、‘云烟87’、‘K326’、‘红花大金元’(‘红大’)和‘云烟97’的种子为研究材料,比较不同品种烟草种子萌发期的低温耐受性,为烤烟品种选择和布局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常温(25℃)下5个烤烟品种均能在5天后开始萌发,但达到最大发芽率的时间相差1~2天,以‘云烟97’最迟;随着培养温度的降低,5个烤烟品种种子的发芽势、标准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综合比较各发芽参数,不同品种萌发期的低温耐受性以‘云烟97’最差,其他4个品种之间的综合表现差异不明显;低温会明显抑制烤烟种子萌发、延长育苗时间,但温度在10℃~25℃范围内,各品种最大发芽率仍能在30天内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