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温度对豆带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恒温条件下观察了温度对豆带蓟马生长发育及繁殖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豆带蓟马卵期、若虫期、前蛹 -蛹以及卵到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1.19± 1.2 3) ℃、(12 .5 7± 1.2 6 ) ℃、(12 .6 2± 1.14 ) ℃、(12 .0 7± 1.19) ℃ ,有效积温分别是 (6 9.0 8± 6 .6 3)日度、(85 .0 1± 11.0 7)日度、(5 6 .6 0± 5 .89)日度、(198.89±2 0 .94 )日度。各虫态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可用直线回归方程来拟合 ,相关系数 (r)均较高。豆带蓟马种群在2 5℃下增长倍数 (I=8.4 9)最大 ,平均每雌虫日产卵量为 2 .2 0粒 ,大大高于其它温度下的平均产卵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外来入侵生物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危害黄瓜、辣椒、茄子等多种蔬菜和花卉的主要害虫。[方法]在15、18、22、26、30℃恒温下,分别测定了西花蓟马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成虫寿命等,测算了西花蓟马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并组建了西花蓟马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在15~30℃温度范围内,西花蓟马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15℃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极显著长于其它温度;卵、一龄若虫、二龄若虫、蛹、成虫产卵前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85±2.23、5.48±0.89、3.79±2.58、3.08±1.53、8.08±0.81和5.78±0.73℃,有效积温分别为48.88±7.64、41.95±2.14、54.49±7.40、67.52±5.23、33.34±2.07和254.16±10.74日度;18℃成虫寿命最长,22℃存活率、繁殖力和种群趋势指数均最高;每雌产卵量及种群趋势指数与温度的关系均呈抛物线状变化。[结论]组建了西花蓟马15~30℃温度范围内实验种群生命表,明确了不同温度下西花蓟马各虫态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参数,确定了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为深入了解该虫种群生物学特性及做好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1996~1997两年在济宁市观察了美洲斑潜蝇在不同自然变温下的发育历期。并测得其卵、幼虫、蛹、成虫和全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4.1℃、47.3日度,14℃、31.1日度,13.4℃、108.1日度,20.5℃、40.2日度,17.1℃、197.1日度。  相似文献   

4.
在适宜温度范围内,黄斑露尾(虫甲)的卵期、幼虫期、预蛹期、蛹期及全世代发育速率与温度呈直线相关;成虫产卵前期发育速率与温度呈“S”形曲线关系。卵期、幼虫期、预蛹期、蛹期和成虫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2.3,10.2,12.1,11.5,17.6℃和19.6,124.9,22.9,81.5,20.2日度;全世代分别为11.8℃和279.6日度。在35℃时,各虫态的生长发育即受抑制,当40,45和50℃时,各虫态100%致死时间分别为48,24和6h;0℃时其幼虫、预蛹、蛹和成虫100%致死时间分别为5,15,0.75和10d.  相似文献   

5.
温、湿度对空心莲子草叶甲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温度25℃、空心莲子草叶甲卵、幼虫、蛹期最长分别为6.8.11和11.6d,最短为2.8,6和7.6d.3种虫态在5种温度下,随温度的提高,发育历期呈明显下降.成虫寿命比雄虫长.成虫产卵前期为1.5—5.0d,产卵期11.5-116.0d.产卵量为29-2636粒,平均为1295粒.相对湿度越大,卵的孵化率越高;在湿度22-28℃时,孵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于28℃时,温度升高,孵化率减少;大于32℃时卵不发育。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用三叶海棠作饲料,研究了产虫茶昆虫-米缟螟各虫态发育历期与温、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该虫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依次为:卵17.8℃,93.8日度;幼虫9.3℃,1218.9日度;蛹12.2℃,212.6日度;成虫产卵前期21.7℃,9.0日度。当温度达到35℃时,卵、幼虫、蛹都不能存活,当湿度低于55%时,幼虫不发育,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7.
在系统观察斜纹在蛾侧沟茧蜂羽化、交配、产卵寄生等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该蜂发育与温度关系.并应用均匀设计方法测定了该蜂对寄主龄期的选择比率,旨在为该蜂的保护利用及产业化提供资料。结果表明:(1).产卵高峰多在羽化后2—3d,大多数蜂在寄主体内只产1粒卵,少数可产2粒,偶见产卵3粒,但最终只发育成1头成熟幼虫;(2).侧沟茧蜂与斜纹在蛾1—4龄幼虫共存时,偏爱寄生1龄末至2龄幼虫,对1龄末至2龄,3龄和4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4737,0.3210,0.2046;(3).3龄初幼虫被寄生后,与未被寄生的幼虫比较,4龄幼虫历期显著延长,食量显著下降,且不能发育到5龄幼虫;(4).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可用线性日度模型、Stinner模型和Logistic模型较好地拟合,其中以Stinner模型拟合精度最高:(5).侧沟茧蜂卵、幼虫、茧和卵—成虫羽化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206℃、7.766℃、10.1%℃和9.683℃,有效积温分别为28.864、109.245、89.360、217.915日度,发育速率最快温度分别为34.55℃、30.41℃、32.33℃和32.78℃。  相似文献   

8.
灰飞虱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en)卵、若虫、成虫(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9488℃、1.709℃、9.4434℃,有效积温(日度)分别为120.0635、437.2261、76.5710,杰飞虱以3龄、4龄若虫越冬,平均过冷却点分别为-7.22℃和-7.8℃。雌成虫产卵大多处于水稻中下中的叶鞘内,卵有很强的耐浸水能力,而不同的温度条件能影响雌成虫的产卵  相似文献   

9.
1986~1989年,首次研究了档案窃蠹(Falsogastrallus sauteri Pic)各虫态的发育历期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该虫卵、蛹及成虫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21.97℃,16.97℃和20.10℃,标准误差为0.788℃,0.46℃和0.728℃有效积温各为45.39,69.41和39.44日度,标准差为10.45、5.65和7.33日度.  相似文献   

10.
温度对梨木虱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砂梨PyruspyriforiaNakai叶作饲料,20-30℃下,梨木虱PsyllapyrisugaForster生长发育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发育历期缩短,世代生长发育最适温度分别为20-22.5℃,22.5-25℃和22.5-25℃。雌成虫繁殖最适温为25℃。卵期,若虫期,产卵前期和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0.03℃,3.84℃,10.52℃和2.33℃。  相似文献   

11.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