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日粮蛋白质和淀粉水平对内牛日粮淀粉瘤胃发酵和小肠消化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650kg左右,安装有瘤胃、真胃瘘管的荷斯坦(Holstein)公牛4头,按4×4拉丁方实验设计分别饲喂精粗比和进食量相同的4种蛋白质和淀粉水平日粮,以三氧化二铬(Cr2O3)作真胃食糜标记物,全收粪法收集粪样,测定真胃食糜和粪便中的淀粉流量及在瘤胃内、真胃后段消化道(简称肠道)内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和淀粉水平对瘤胃淀粉发酵率和全消化道的淀粉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瘤胃淀粉发酵率和全消化道淀粉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3.5%和97.4%,日粮淀粉水平明显影响瘤胃发酵和小肠消化的淀粉量(p<0.05),并随淀粉进食量减少而下降(p<0.05).  相似文献   

2.
碳水化合物抑制剂已被广泛用于调节碳水化合物在人体中的消化,其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潜能基本上被忽视。本文旨在探讨批量培养发酵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瘤胃发酵有何影响。用0.5g磨碎的玉米颗粒发酵,40mL的缓冲瘤胃液接种。饲料中以0.5的浓度饲喂瘤胃液供体。连续重复测量pH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浓度。微生物来源的酶抑制剂,阿卡波糖(ACB)和特尔斯(TRE),可防止1.2~9.5和0.1~1.1mg对照管的pH和挥发性脂肪酸量降低。米格列醇、格列吡嗪和植物性淀粉酶抑制剂对pH无影响,但可降低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与ACB和TRE有相似的效力,两者都可减少淀粉在瘤胃内的发酵量。这些化合物可能对减少瘤胃乙酸产量并允许更多的淀粉从前胃到达小肠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在三头装置永久性胃和盲肠痿管的成年猪上实验确定,饲喂精料—稻草粉日粮(精粗比为4∶1)盲肠食糜的氧化还原电位(Eh)值为—270~—280mV;添喂人工瘤胃液后,可降至—320mv以下,接近瘤胃食糜水平。而胃食糜始终为正值。 两头笼养猪的胃食糜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平均4.31mM%(喂后4小时),各酸组成(%):C_2—49.35,C_3—38.29,C_4—10.94,C_5—1.44;盲肠食糜的VFA含量平均12.85(喂后4小时),各酸组成(%):C_2—60.68,C_3—24.02,C_4—14.30,C_5—1.02。添喂人工瘤胃液后,胃和盲肠食糜的VFA含量均有降低,胃食糜的乙酸%升高,而盲肠内乙酸%差别不大,丙酸有所降低。胃内C_2/C_3为1.29,盲肠内2.53,前者属丙酸发酵类型,后者则为乙酸型。 胃内pH值与Eh及VFA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38和r=-0.742(p<0.05);盲肠内pH与Eh也呈负相关,r=-0.325(p<0.05)。  相似文献   

4.
<正> 前言最初人们提出利用“人工瘤胃”发酵粗饲料,其目的在于将部分瘤胃微生物移植到体外以粗饲料作为底物,使其分解粗饲料中的粗纤维素成为挥发性脂肪酸,另一方面由于其大量的繁殖,又提供了部分菌体蛋白质和维生素,从而提高粗饲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关于添加脂肪对瘤胃发酵的影响,即添加脂肪对瘤胃的 pH、微生物的生长与活动、纤维素(CF、NDF、ADF)的消化、瘤胃蛋白质降解、淀粉消化、挥发性脂肪酸(VFA)的产量、乙/丙酸比例变化、甲烷气(CH_4)的产生量和矿物质(Ca、Mg)消化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少添加脂肪对瘤胃发酵负效应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瘤胃的消化代谢水平与反刍家畜的营养和生产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泌乳牛的生理活动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瘤胃的代谢水平也较高,如果饲养管理不善,会引起瘤胃代谢异常,从而导致机体代谢扰乱,泌乳力下降。因此,了解泌乳牛的瘤胃代谢水平,对于改善饲养管理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测定冬季饲养管理条件下,黑白花泌乳牛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浓度及其各酸的克分子百分比、氨氮、乳酸和pH水平,将为我国黑白花乳牛的瘤胃代谢水平提供若干资料,以供饲养管理和选育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这两年,由于兔价上涨,许多养兔户急于求成,像饲喂肉鸡一样在肉兔日粮中大比例添加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从而忽视了粗纤维的添加。结果事与愿违,兔子不但没养好,反而大批发病死亡。剖检的主要症状是胃及小肠黏膜出血,粪便附着有黏液等,这些其实都与粗纤维缺乏有关。事实上粗纤维对家兔的生长必不可少。在家兔的日粮中提供适量的粗纤维是有益无害的。兔子的消化系统很特殊,它发达的盲肠与反刍动物的瘤胃作用相似,能有效地把粗纤维消化成低级脂肪酸。此外,一定量的粗纤维可以维持兔子正常的消化机能;促进大肠黏膜上皮更新、保持食糜正常稠度和…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应用人工瘤胃法调制小麦秸,以提高其营养价值,主要表现在经过调制后挥发性脂肪酸、纯蛋白质、及维生素 B 组含量的增加,已在本报告第一、二、三部分阐明;但是这些营养物质的增加是与瘤胃细菌的生长繁殖及小麦秸粗纤维的分解都有相关。过去学者研究有关人工瘤胃法的问题,每每注意一个部分而对另一部分联系不够。例如克维怯(Quicke et al.,1959)应用人工瘤胃法,只研究比较体外消化试验与常规消化试验所测定的纤维质消化率。勒肥弗里(Le Fevre。et al.,1960)利用绵羊癌胃细菌及牛的瘤胃细菌进行人工瘤胃法试验,比较它们对同一牧草标样的粗纤维消化率有无差异。车尔齐(Church,1960)的研究比  相似文献   

9.
目前,提高反刍家畜饲料利用的有效实用方法是氨化粗饲料.然而一种商业上称之为:"微贮王"的复合菌,正在我国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粗饲料处理.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体外发酵处理粗饲料(即微贮),它在适宜的厌氧环境下将大量的木质纤维类物质转化为糖类,糖类又经有机酸发酵菌转化为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以提高反刍家畜对粗饲料的利用率,使粗硬秸秆变软,并有酸香味,增加采食量,提高消化率,与氨化相比,成本低,而且不与农争化肥,微贮1t只需3g菌苗(10元钱).在同等饲养条件下,秸秆微贮饲料对牛羊饲喂(增重、增奶)效果于氨化饲料,这项技术为粗饲料的开发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具体制作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0.
邢军 《油气储运》2006,(7):41-41
反刍家畜 反刍家畜中的牛、羊、骆驼,由于具有瘤胃、蜂窝胃、皱胃和重瓣胃四个功能不同的胃,对粗饲料消化利用率高。放牧条件下,天然草地或人工草地就可基本满足其营养需要。舍饲条件下,粗饲料要占日粮的70%-80%。反刍家畜对于饲料有良好的利用效果,玉米秸秆消化率达40%-45%,氨化玉米秸秆的消化率在60%左右,  相似文献   

11.
模拟羊瘤胃内环境条件,采用瘤胃液体外发酵技术,在发酵底物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尿素,测定发酵过程pH、甲烷(CH4)、挥发性脂肪酸(VFA)体积分数和产气量。结果表明:瘤胃发酵液pH随饲料添加尿素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甲烷体积分数随尿素质量分数增加呈降低趋势;尿素质量分数可明显影响瘤胃发酵液的产气量和VFA体积分数;20和30g/kg的尿素添加水平可提高发酵液的产气量和VFA产量,40和50g/kg的尿素添加水平抑制产气量和VFA的产量。可见,适宜的尿素添加量可促进瘤胃微生物的发酵过程。  相似文献   

12.
反刍家畜中的牛、羊、骆驼,由于具有瘤胃、蜂窝胃、皱胃和重瓣胃四个功能不同的胃,对粗饲料消化利用率高。在放牧条件下,天然草地或人工草地就可基本满足其营养需要。在舍饲条件下,粗饲料占日粮的70%~80%。反刍家畜对秸秆饲料有良好的利用效果,玉米秸消化率达40%~45%,氮化玉米秸的消化率在60%左右。粗饲料纤维素含量均在30%以上,在消化道中起填充作用,并有促进胃肠蠕动和提高消化的功能。所以.在反刍家畜日粮中必须有足量的粗饲料.才能充分发挥其它饲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任月丽 《当代农业》2009,(22):47-47
一、模式原理 牛、羊等反刍家畜消化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瘤胃微生物的分解代谢作用,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多糖类物质降解为单糖,并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秸秆中的蛋白质被瘤胃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挥发性脂肪酸和菌体蛋白质被畜体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4.
任月丽 《农家致富》2009,(22):47-47
一、模式原理 牛、羊等反刍家畜消化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瘤胃微生物的分解代谢作用,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多糖类物质降解为单糖,并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秸秆中的蛋白质被瘤胃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挥发性脂肪酸和菌体蛋白质被畜体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5.
由于摄入的食料进入真胃前先到达瘤胃,使食料在被宿主消化前先受到微生物的分解。瘤胃消化的结果产生了挥发性脂肪酸(VFA'S)和细菌细胞体,它们分别是宿主动物代谢所需的能量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由于这些关系,反刍动物的氮代谢和寄居在瘤胃中的所有微生物的氮代谢是密切相关的。反刍动物氮代谢的任何形式必须包括瘤胃微生物所进行的氮代谢的过程。 在这篇文章中将讨论蛋白质的消化、肽的利用以及氨基酸降解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甜菜碱盐酸盐对人工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瘤胃体外发酵方法对培养液中甜菜碱盐酸盐不同质量浓度(0、16.7和33.4 mg.L-1)下,各时间段(3、6、12、18和24 h)的体外产气量、pH值、干物质降解率、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乳酸和菌体蛋白含量的测定,探讨甜菜碱盐酸盐对人工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液中甜菜碱盐酸盐的质量浓度为33.4 mg.L-1时,瘤胃液中乙酸、丙酸、丁酸、总VFA的浓度显著升高(P<0.01),干物质降解率显著提高(P<0.01),乳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而甜菜碱盐酸盐对瘤胃液pH值、产气量、菌体蛋白含量、NH3-N浓度无显著影响。结论:甜菜碱盐酸盐可改善人工瘤胃发酵性能。  相似文献   

17.
发酵玉米秸秆饲料饲喂肉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秸秆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和木质素,未经科学加工处理直接作为粗饲料养畜,适口性差,消化利用率低,饲喂单胃家畜尤甚。本试验在牛、羊、猪秸秆发酵饲料饲养试验的基础上,用课题优选出的秸秆发酵专用复合菌剂发酵的玉米秸秆粉饲喂肉兔,取得了理想的饲喂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反刍动物日粮80%的干物质、粗纤维靠瘤胃中的微生物来消化而生成挥发性脂肪酸、二氧化碳、甲烷和氨气等被吸收。当瘤胃、网胃、瓣胃发生机能紊乱,则表现出一系列的前胃疾病。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日粮蛋白质补充料来源对肉牛真胃食糜营养流量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体重600kg左右荷斯坦(Holsteill)公牛3头,安装有瘤胃、真胃瘘管,按3×3拉丁方实验设计分别饲喂以豆粕、全脂大豆、过瘤胃蛋白质料为蛋白质补充料来源的3种不同日粮,以三氧化二铬(Cr2O3)作真胃食糜标记物,全收粪法收集粪样,测定真胃食糜和粪中的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P)、酸性洗涤纤维(ADF)流量及在瘤胃内、真胃后段消化道(简称肠道)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补充料来源对瘤胃及全消化道的OM、NDF、ADF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蛋白质补充料来源明显影响真胃食糜的蛋白质量和小肠蛋白质消化量(p<0.05),但全消化道CP表现消化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反刍动物饲料中主要的能量来源是淀粉。淀粉在瘤胃内的特殊环境下降解产生多种代谢产物,如挥发性脂肪酸(VFA)、气体和乳酸。文章就淀粉的结构、影响淀粉在瘤胃内降解的因素和淀粉结构对反刍动物影响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