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农药研究所生产的16%杀螨素,是一种新型的抗生素农药。1983年以800倍的杀螨素与1000倍的三氯杀螨醇对比试验结果,对成螨,用药后两天分别为96.75和98.95%;用药后五天分别为99.85%和98.55;用药后八天分别为93.24%和96.47%。对若螨,用药后两天分别为94.14%和99.05%;用药后五  相似文献   

2.
0 %速杀净是建湖县农药助剂厂生产的一种新型杀虫杀螨剂。为明确其杀螨效果 ,1999年本站进行了20 %速杀净乳油防治棉花苗蕾期红蜘蛛田间试验。试验设 (1)20 %速杀净EC(江苏省建湖县农药助剂厂生产 )1000倍 ;(2)20 %速杀净EC(江苏省建湖县农药助剂厂生产 )2000倍 ;(3)15 %扫螨净EC(建湖县农药厂生产 )2000倍 ;(4)空白对照 (喷清水 )。试验选择在范公镇三灶村一农户棉田内进行 ,棉花品种为苏棉9号。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重复3次 ,小区面积20m2。施药前每小区挂牌固定10株 ,调查成、若螨基数 ,分…  相似文献   

3.
《中国棉花》2000,27(1):28
目前市场上的杀螨剂种类繁多 ,但不少品种的杀螨功能都比较单一 ,有的防治红蜘蛛的效果比较好 ,但防治白蜘蛛 (二斑叶螨 )的效果比较差 ;有的杀螨效果比较好 ,但杀卵的效果比较差 ;有的速杀性比较好 ,但药效期又比较短。江苏克胜集团开发的 1 0 .2 %满园清乳油的最大优点就在于防治螨虫具有全能性。经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朴春树在兴城市钓鱼乡、河北农大农药研制开发中心教授张凤国在保定市五尧乡、江苏农科院园艺所主任研究员刘广勤在丰县沙河林场、辽宁省果树研究所高级农艺师禾喜田在熊岳果树所的试验结果表明 ,1 0 .2 %螨园清乳…  相似文献   

4.
一杀虫脒,是一种有机氮类杀虫剂,有较强的杀螨卵作用,所以又名“克死螨”、“杀螟螨”。两年来试验用于喷杀茶小叶蝉、茶毛虫等均有良好效果。尤其对茶红蜘蛛(又名咖啡叶螨),喷杀效果高,杀卵力持久,喷后五、十、十五、三十天,活虫数下降均90%以上,活卵数依次下降70.7  相似文献   

5.
20%速杀净是建湖县农药助剂厂生严的一种新型杀虫杀螨剂.为明确其杀螨效果,1999年本站进行了20%速杀净乳油防治棉花苗蕾期红蜘蛛田间试验.试验设(1)20%速杀净EC(江苏省建湖县农药助剂厂生产)1000倍;(2)20%速杀净EC(江苏省建湖县农药助剂厂生产)2000倍;(3)15%扫螨净EC(建湖县农药厂生产)2000倍;(4)空白对照(喷清水).试验选择在范公镇三灶村一农户棉田内进行,棉花品种为苏棉9号.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20m2.施药前每小区挂牌固定10株,调查成、若螨基数,分别于施药后1、4、7天调查成、若  相似文献   

6.
Temik 15G(15%铁灭克颗粒剂)系一种内吸性氨基甲酸酯类杀虫、杀螨、杀线虫剂。我们从1985年开始进行铁灭克防治棉苗害虫试验示范工作。几年来,我们共试验示范3.7万亩。土壤隐施铁灭克250~400克/亩,防治棉蚜效果87.64~100%,持效期45~55天;防治棉叶螨效果80~100%,持效期45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2 %阿维·绿僵菌素悬浮剂对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采用盆栽幼苗喷雾法、盆栽幼苗喷雾法、保湿叶碟喷雾法研究了2 %阿维·绿僵菌素悬浮剂对不同生长阶段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并采用茎内吸法、涂药法研究了2 %阿维·绿僵菌素悬浮剂的内吸性和渗透性,探讨了温度对其杀螨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2 %阿维·绿僵菌素悬浮剂对成螨的活性(LC50:1.247 44 mg/L)优于唑螨酯(LC50:2.189 50 mg/L)和炔螨特(LC50:12.515 49 mg/L),对若螨的活性(LC50:0.362 31 mg/L)低于阿维菌素(LC50:0.279 71 mg/L),其杀卵活性(EC50:3.563 50 mg/L)优于哒螨灵(LC50:5.561 61 mg/L)但低于噻螨酮(LC50:0.274 23 mg/L);2 %阿维·绿僵菌素悬浮剂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朱砂叶螨均具有较高的活性,其内吸性、渗透性均较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杀螨活性越高。本研究结果为2 %阿维·绿僵菌素悬浮剂的田间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澳大利亚棉花上 ,二星螨是重要的次要害虫 ,可造成显著减产和降低品质。目前的杀螨药包括炔螨特、阿维菌素、丁醚脲、chlorfenapyr、三氯杀螨醇和联苯菊酯。在园艺和棉花上二星螨已对许多杀螨药产生了抗药性。在过去的 1 0年澳大利亚棉花上的二星螨很快增加了对有机磷的抗药性 ,1 996/97年度首次探测到二星螨对 1种 (共 5个试验种 )联苯菊酯产生抗药性 ,1 999/0 0年度又探测到二星螨对 9种 (共 1 0个试验种 )联苯菊酯种产生抗药性。二星螨对联苯菊酯的抗药性增加@牛巧鱼  相似文献   

9.
杀螨灵防治棉叶螨药效试验朱鑫湖南省棉花研究所常德415101覃官保湖南华容县团洲乡农科站414209棉叶螨已先后对1605、1059、甲胺磷、久效磷、敌杀死及二氯杀螨醇等农药产生了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为寻求新的高效杀螨剂,进行此项试验和大田防治...  相似文献   

10.
锡兰肉桂的杀螨活性及有效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室内测定锡兰肉桂提取物对几种害螨的杀螨活性及其作用方式,并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通过萃取、柱层析、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对其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及鉴定。结果表明,锡兰肉桂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杀螨活性,其中叶和树皮的提取物活性最高。叶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皮氏叶螨、比哈小爪螨均有毒杀作用,其24h的LC50值分别为0.885、0.641、1.308g/L;对皮氏叶螨和朱砂叶螨还具有一定的杀卵作用,LC50分别为0.604、1.167g/L。从叶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活性成分丁香酚和松油烯-4-醇。丁香酚对皮氏叶螨表现出较高的毒杀活性,24h的LC50值为0.243g/L。而松油烯-4-醇则对皮氏叶螨的毒杀作用低于丁香酚,24h的LC50值为0.639g/L。分析认为,丁香酚可能为锡兰肉桂叶中主要的杀螨活性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2006~2007年江永、长沙等地的试验示范表明,螨危具有昆虫生长调节剂特性,在田间防治柑橘红蜘蛛活动螨效果在92.52%以上,防治柑橘红蜘蛛卵效果达98.36%~100%,与生产上占95%以上所应用的柴油.哒螨灵类杀螨剂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防治柑橘锈壁虱效果达84.35%~100%,与柴油.哒螨灵类杀螨剂差异达显著水平。螨危具有高效性和广谱性、迟效性和长效性、杀卵性和兼容性,可用于超低容量喷雾。  相似文献   

12.
20%双甲脒乳剂是一种新型有机氮类杀螨杀虫剂。1989年,全国植保总站、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及河北、山东、江西、福建、江苏等植保部门的试验表明、该药剂具有优良阿触杀灭虫作用以及渗透叶片的活性,持效期长,对抗性螨、蚜虫的防效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5%卵螨全杀乳油防治棉叶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兴华 《江西棉花》2000,22(1):30-32
试验表明5%卵螨全杀乳油在7月下旬用量225ml·hm-2(3000倍浓度)药后10分钟即能杀死棉叶上的红蜘蛛,药后10天内防治效果达99.9%,药后18天内防效可达88.1至99.9%。1500、2000、3000倍之间防效无显著差异,该药杀成、若螨及其卵,具有杀螨药效快、功效高、残效长、成本低的特点,防治一次成本仅4.50元·hm-2,是目前取代三氯杀螨醇的一个杀棉叶螨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4.
42%特力克乳油(德国艾格福公司生产)是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的广谱性有机磷类杀虫、杀螨及杀线虫剂。为了验证其对棉叶螨的防治效果,于1997和1998年连续两年分别在147团19连和推广站棉田进行了防治棉叶螨效果试验。试验设每公顷用42%特力克乳油375...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棉区,多伏旱天气,历年棉叶螨的发生与危害较为严重。由于长期使用乐果、1605、敌敌畏,三氯杀螨砜等农药,棉叶螨已产生了抗药性,防效很不理想。为  相似文献   

16.
三氯杀螨醇的停用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5年4月,农业部会同化工部、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全国植保总站、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国家商检总局、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在北京专题讨论三氯杀螨醇在茶叶生产中的使用问题并决定停止在茶叶生产上使用三氯杀螨醇.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项对我国茶叶生产和出口贸易具有重要意义的决定.三氯杀螨醇是50年代由美国Robm&Haas公司开发的杀螨剂品种,70年代后期起曾在我国茶园中推广应用,因其兼有杀成螨、幼螨、若螨和螨卵的效果,对茶树上的多种害螨,如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咖啡小爪螨等均有良好的防效,且残效期长.因此,世界主要产茶国(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国)均将此药作为茶园杀螨剂.尽管三氯杀醇具有良好的杀螨效果,但也有许多缺陷.作者曾在1981年撰文“三氯杀螨醇在茶园中应用问题的讨论”(《中国茶叶》1981年第三期),对该药的应用问题进行讨论,10多年来,这些问题已经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7.
甜菜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大发生害虫 ,1 999年本市棉田 7~ 8月份甜菜夜蛾为害严重 ,商丘市历史上罕见。一般棉田为害株率 60 %左右 ,严重地块达1 0 0 %,群众一时感到束手无策 ,为解决棉田突发的严重问题 ,采取了以下有效防治措施。1 筛选有效药剂 ,迅速组织防治针对甜菜夜蛾为害的严重性 ,在 7月初进行了化学药剂防治甜菜夜蛾的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 ,米螨、2 0 %杀得快、90 %万灵、2 5%棉虫杀 DDV对棉田甜菜夜蛾都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但效果最好的属米螨 ,48小时虫口减退率为 96%,明显好于其它药剂。分析其原因 ,主要是甜菜夜蛾幼虫具有…  相似文献   

18.
脒类杀螨剂是一类有机氮杀螨剂,1982年以来,在茶树上已进行药效试验的有双甲脒、单甲脒和杀螨脒3种。脒类杀螨剂对螨及卵均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并有一定的熏蒸作用,杀螨谱广,对瘿螨、叶螨、短须螨、小爪螨等多种害螨有效,并能兼治茶蚜等害虫。脒类杀螨剂持效期较长,毒性低,单甲脒对雄性大鼠的口服LD_(50)为950mg/kg,雌性大鼠皮试的LD_(50)大于2000mg/kg,雌性小鼠口服的LD_(50)为780mg/kg,在动物体内蓄积性小,无慢性中毒现象,无“三致”作用,对人、畜和植物安全,对害虫的天敌较安全。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棉花害虫对甲胺磷、三氯杀螨醇(简称杀螨醇)及拟除虫菊酯类等常用农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防效渐差。为了寻找比较理想的新农药取而代之,我们于1992年进行了20%棉安磷乳油防治棉叶螨(俗称棉红蜘蛛)、棉叶蝉、棉蚜(秋蚜、下同)棉蓟马、棉铃虫的效果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甲氧虫酰肼与其他药剂对甜菜夜蛾具有增效作用的混配组合,采用表面涂抹法测定甲氧虫酰肼与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联合毒力,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甲氧虫酰肼与虱螨脲混用对甜菜夜蛾的杀卵活性及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甲氧虫酰肼、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对甜菜夜蛾的LD50分别为38.20 ng·cm-2、44.66 ng·cm-2、17.54 ng·cm-2、4.13 ng·cm-2,甲氧虫酰肼与虱螨脲复配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配比(质量浓度比)为6∶7时增效作用最大,共毒因子高达135.4,而甲氧虫酰肼与氯虫苯甲酰胺和氯氟氰菊酯混用均表现出拮抗作用;甲氧虫酰肼与虱螨脲复配(配比6∶7)质量浓度为10 mg·L-1和100 mg·L-1时,卵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分别为56.11%、36.53%和48.08%、17.70%;亚致死剂量的甲氧虫酰肼与虱螨脲混剂与单剂相比显著延长幼虫发育历期,抑制幼虫的体质量和蛹质量,降低化蛹率和单雌产卵量。因此,甲氧虫酰肼和虱螨脲混用可以显著提高对甜菜夜蛾杀虫活性,抑制其种群增长,同时兼有较强的杀卵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