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祥云县秋甜脆豌豆根腐病发生情况及重发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2020年,通过调查祥云县晚秋甜脆豌豆根腐病发生情况,同时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对重发区秋甜脆豌豆根腐病病原菌进行鉴定,重点分析了气象因素、栽培因素对秋甜脆豌豆根腐病的影响.结果 表明,祥云县秋甜脆豌豆多年连作、大面积集中连片种植、品种相对单一是秋甜脆豌豆根腐病重发生的主要原因;祥云县秋甜脆豌豆根腐病的病原菌为尖...  相似文献   

2.
从豌豆病株和健株的毛根、根、茎、枝、豆荚主脉、果实中分别分离获得的根腐病病原菌有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和链格孢菌。3种病原菌在豌豆病株和健株上均有分布,病株的病原菌分布明显高于健株,且镰刀菌为优势种群,占样品总数的55.6%,是导致豌豆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豌豆根腐病病原菌的分布集中于根茎部,在病株的茎分枝、豆荚主脉及果实等部位则主要分布着链格孢菌,表明镰刀菌根腐病主要以土壤带菌传播为主。  相似文献   

3.
豌豆是海原县区域优势作物,也是海原县中南部农民种植业中一项重要经济来源。但近年来豌豆根腐病发病不断加重,已对豌豆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利用药剂试验进行根腐病防治,探索该县豌豆生产区的病害有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影响定西市豌豆根腐病发生的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定西市豌豆种植区的豌豆根腐病发生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豌豆根腐病普遍发生,平均发病率达20.50%;不同茬口根腐病发病严重程度不同,以芹菜、党参茬口最重,平均发病率分别达52.20%、46.10%;谷子、荞麦茬口最轻,平均发病率分别为5.80%、6.70%。土壤类型中黑垆土的发病率达49.27%,平均病级为3级。腐熟农家肥做基肥时根腐病发病较低,发病率为10.21%。海拔高度对豌豆根腐病发生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氮磷钾与钼锌锰配施对豌豆长势及根腐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豌豆是甘肃中部干旱地区重要的轮作、粮食和饲料作物。近年来豌豆根腐病危害逐渐加重,致使豌豆产量遭受严重损失。本文是在黄绵土上就氮磷钾肥与钼锌锰肥配合施用对豌豆长势及根腐病发病程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缺磷、少氮、富钾的黄绵土上单施磷肥或重施磷肥,配合少量氮肥对豌豆长势及豌豆根腐病发病程度的减轻具有良好作用,在农肥配合施磷及氮磷基础上配合施用微量元素Mo,Zn,Mn肥时,以Zn的作用最好,Mo次之。由于氮、磷、钾配施能减轻豌豆根腐病危害,所以目前应多施草木灰、堆肥等富含速效钾的肥料。  相似文献   

6.
豌豆根腐病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豌豆根腐病是甘肃中部干旱地区豌豆上新发生的一种病害.近年来为害逐渐加重,致使豌豆产量遭受严重损失.1984—1985年在榆中北山地区、定西北部山区种植的豌豆分别在苗期、花期、成熟期采集根腐病病株,采用常规法分离标样178个,共分离病块3,738块。出现镰刀菌(Fusarium Spp.)病块数占50.5%,获得菌株170个.其它菌类有腐霉(Pythium SP.)、丝核菌(RhiZOctonia SP.)、壳二孢(Ascochyta SP.)、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等.经接种、回接试验镰刀菌对豌豆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腐霉及其它菌类则有加强腐烂作用,初步认为豌豆根腐病病原以镰刀菌为主,其主要种有豌豆尖孢镰刀菌(Fusartum Oxysporum Schlecht.]和豌豆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  相似文献   

7.
正晚秋套种豌豆种于秋季,生长于晚秋和初冬季节,其主要病虫害是前中期发生豌豆根腐病,中后期发生白粉病、锈病和斑潜蝇,由于发生时期田间环境条件不同,综合防治技术也各不相同。1根腐病1.1危害特点主要危害豌豆根部或根茎部,发病植株下部叶片先黄,并向上发展,致全株发黄枯萎致死,主侧根部分变黑,发病严重的基部缢缩或凹陷变褐,病部皮层腐烂,造成植株矮化,叶小色淡,荚数大减或籽粒秕瘦,产量降低,重则开花后大量枯死,致使全田  相似文献   

8.
豌豆资源类型筛选抗病性鉴定与利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842份豌豆品种资源种植观察、分类筛选以及抗根腐病鉴定,入选不同类型经济性状优异的资源材料256份,抗根腐病材料17份,并且在分析的基础上对豌豆资源的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室内苗期接种鉴定和田间鉴定方法测定15个豌豆品种(系)对根腐病的抗病性。苗期鉴定结果表明,中感品系有2个、中抗品种(系)有8个、抗病品种(系)有5个,分别占总参试品种(系)的13.33%、53.33%和33.33%,这与田间试验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应用室内苗期鉴定方法鉴定豌豆根腐病抗性结果准确、速度快,而且不受环境条件限制,可作为豌豆根腐病抗性快速鉴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豌豆根腐病病原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福建省漳洲、福州等地豌豆不同生育期的根腐病原进行调查,基本明确了福建豌豆根腐病的病原。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福建省豌豆根腐病主要是由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ehlesht.)、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tihn)、终极腐霉(Pythium ultinum Trow.)、根腐丝囊霉(Aphanomyces euteiches Drechs.)、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basicola(Berk.et Br.)Ferr.]和一种未鉴定镰刀菌(Fusarium spp.)等复合侵染引起的;致病性试验表明,茄镰刀菌和根腐丝囊霉对豌豆具有较强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11.
豌豆又名荷兰豆、金豆。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和面积的增加,病虫害发生越来越重,主要为白粉病、根腐病、炭疽病、病毒病、美洲斑潜蝇。今年特别是炭疽病发生较重。由于广大农户认识不足,防治不当,致使产量降低,收入减少,一些地区的部分田地甚至绝收。为此,综合防治豌豆的病虫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陈培和 《农村科技》2005,(10):18-18
豌豆、鹰嘴豆根腐病主要发生在森林线以下的浅丘陵地带,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但以苗期受害最重,死亡率也最高。  相似文献   

13.
定西市不同生态区豌豆根腐病病原菌及严重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定西市4个生态区豌豆田土样中分离到立枯丝核菌、粘帚霉、茄病镰刀菌、茄病镰刀菌蓝色变种、拟丝孢镰刀菌、半裸镰孢、单隔镰孢等7种豌豆根腐病致病菌。在室内条件下对4个生态区豌豆田土样进行根腐病预测,结果表明,陇西县福星镇杨寨村最重,通渭县华家岭乡老站村次之,安定区宁远镇李塘村第3,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农场最轻。  相似文献   

14.
针叶豌豆新品种MZ-1是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从美国引育的豌豆新品种。该品种早熟、抗旱、抗倒伏、抗根腐病,在全省豌豆种植区均可种植。特别适宜在我省高寒阴湿区及中部半干旱区种植,是根病重发区的理想种植品种。MZ-1豌豆叶片较少,且为变态叶,叶卷须特别发达,植株在田间的蒸腾作用较一般豌豆品种  相似文献   

15.
豌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豌豆又名荷兰豆、金豆。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和面积的增加,病虫害发生越来越重。主要为白粉病、根腐病、豆秆黑潜蝇。特别是豆秆黑潜蝇,由于为害较隐蔽。厂大农户认识不足,防治不当,致使产量降低,收入减少,一些地区的部分田地甚至绝收。为此,综合防治豌豆的病虫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对猫爪草大田栽培种植全过程开展调查,明确了在猫爪草种植阶段的主要病害有白绢病、根腐病、白粉病,主要虫害有豌豆彩潜蝇、蚜虫、蛴螬等,研究猫爪草主要病虫害的危害规律和防治方法,为猫爪草的丰产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豌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豌豆又名荷兰豆、金豆.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和面积的增加,病虫害发生越采越重.主要为白粉病、根腐病、豆秆黑潜蝇,特别是豆秆黑潜蝇,由于为害较隐蔽,广大农户认识不足,防治不当,致使产量降低,收入减少,一些地区的部分田地甚至绝收.为此,综合防治豌豆的病虫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甘肃中部地区豌豆根腐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豌豆根腐病病原研究中,采用了PDA、WA组织分离、胡萝卜诱饵分离及水培养分离等不同的分离技术,共分离病株820株,病组织1734块,获得菌株235个,经初步鉴定确定为17个不同的种,对这些分离物采用灭菌土盆栽、蛭石盆栽、纸卷法、断根法等接种技术进行致病性测定。根据分离率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认为发生在甘肃中部地区的豌豆根腐病是由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s)Sacc)、豌豆丝囊霉(Aphanomyces euteiches)、链孢粘帚霉(Gliocladium catenulatum Gilman et Abbott)、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basicola)、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腐霉(Pythium spp)和壳二孢菌(Ascochyta spp)等复合侵染引起的。根据文献记载,上述各类菌除茄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和丝囊霉之外,其余真菌在豌豆上的致病性国内未见报道,链孢粘帚霉作为豌豆根腐病的致病菌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对定西李家堡镇豌豆根腐病植株进行分离纯化,单孢分离得到11个菌株;经鉴定,9个菌株为茄腐镰孢菌,1个菌株为尖孢镰孢菌,1个菌株待定。采用平皿法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11个菌株都存在致病性,其中茄腐镰孢菌的6号菌株和10号菌株致病力最强,是引起干旱地区豌豆根腐病主要病原菌之一。致病性测定过程中测定出致病力最强的茄腐镰孢菌6号和10号菌株对46个豌豆品种进行平皿法抗病性筛选,结果表明,G1997、9236-1对6号菌株有显著抗病性,草原224号对6号菌株感病程度达显著性差异,麻豌豆、G3081对10号菌株有显著抗性,草原21号对10号菌株显著感病。其余品种中除少数表现中抗外,大部分都为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20.
甜豌豆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成业 《福建农业》2009,(11):16-17
甜豌豆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近几年来.在安溪县蓬莱、龙门等乡镇都有试种和扩大种植,最大连片面积达.80多亩,成为一项周期短、效益高的冬季蔬菜。甜豌豆在整个种植过程中.常遭受、到各种病虫的危害。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据我县调查.主要.发生的虫害有豆秆黑潜蝇、斜纹夜峨、豆荚螟等;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等。现将其发生情况和综合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