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钾肥种类及用量对马铃薯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马铃薯探究钾肥种类及用量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品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量控释包膜氯化钾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较不施钾空白处理(CK)提高82.81%,较普通钾肥处理提高6.04%~51.88%。适量的增施钾肥有效地提高马铃薯叶片的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同时增加块茎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Vc)含量和淀粉含量,并降低还原糖含量。控释包膜氯化钾处理的马铃薯品质和光合等指标与硫酸钾、氯化钾处理未存在显著差异。控释包膜氯化钾处理显著提高钾肥利用率,分别较氯化钾和硫酸钾处理平均提高80.69%和171.86%。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可以用适量控释包膜氯化钾代替普通硫酸钾,在不影响品质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不同钾肥品种和用量对花椰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钾肥用量水平下硫酸钾和氯化钾对花椰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钾肥可提高花椰菜花球产量,施钾增产效应达显著水平;但单位钾素(K2O)养分生产效率随钾肥用量提高而降低。氯化钾的产量效应低于硫酸钾,其效应受土壤氯离子含量和钾肥用量的影响。钾肥可提高花椰菜维生素C含量,用量过高则含量下降;增加和降低效果与土壤含钾量有良好的相关性。中、高用量硫酸钾效果优于氯化钾。钾肥可降低氨基酸总量和各种类氨基酸含量,氯化钾处理花椰菜氨基酸含量高于硫酸钾,特别是谷氨酸和丙氨酸含量。钾肥可促进花椰菜养分吸收,氯化钾更有利于钾素的吸收和积累,氮、钙和镁的转运,而不利于钾素从花轴转运到花蕾。不同钾肥品种的产量品质差异与钾肥陪伴氯离子与土壤氯离子含量关系密切。在土壤氯离子含量高的土壤上,硫酸钾可作为理想的钾肥肥源。  相似文献   

3.
钾肥品种与用量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栽培条件下不同用量硫酸钾、氯化钾对黄瓜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提高黄瓜产量,硫酸钾增产效应比氯化钾高。设施栽培黄瓜施用硫酸钾可获得高产量效应和养分生产效率。钾肥可提高黄瓜Vc和糖分含量,氯化钾的效果优于硫酸钾;低、中量硫酸钾处理黄瓜氨基酸含量比氯化钾处理高,但必需氨基酸与营养价值低于氯化钾处理。钾肥可明显提高黄瓜果实含钾量,而降低其他养分含量;硫酸钾处理果实吸收养分的分配比例高于氯化钾处理,而氯化钾有利于黄瓜营养体养分积累。钾肥品种对黄瓜产量和品质影响的差异为硫酸钾和氯化钾混合施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于2013-2015年在山东农业大学试验站进行连续3年5季的池栽试验,以硫酸钾基施(CK1)和氯化钾基施(CK2)为对照,探究氯化钾50%基施+50%盛花期追施(KCl D)、氯化钾配施硫磺基施(KCl S)、控释氯化钾基施(CRK)和控释氯化钾配施硫磺基施(CRKS)对棉花各生育期叶片光合特性和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以及蒜棉套作体系产量的影响,为棉花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控释氯化钾在土壤中养分释放能够满足棉花各生育期钾素需求。CRKS较普通钾肥基施处理提高了铃期和始絮期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了铃期后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增加了成铃数和单铃重,皮棉显著增产16.9%~30.9%。CRKS较KCl D和CRK皮棉分别增产12.2%~16.1%和8.7%~10.4%。大蒜蒜薹和鳞茎产量均以CRKS最高,较其余处理分别增产2.8%~27.9%和4.8%~23.5%。CRKS较CK2显著提高了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和伸长率。经过3年施肥后,CRKS较普通钾肥基施显著提高了土壤水溶性钾和非特殊吸附钾含量。因此,控释氯化钾配施硫磺在棉花上一次基施代替硫酸钾和氯化钾提高了棉花生长后期土壤钾素供应和有效性,改善了叶片光学特性,提高了棉花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基施钾肥有效提高内蒙古河套灌区向日葵产量和油分品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氯化钾和硫酸钾价格差异较大,在碱性土壤上比较氯化钾和硫酸钾及其施用时期对向日葵产量、品质的影响,为向日葵科学经济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14—2016年,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向日葵典型种植区进行了3年的钾肥品种和施用时期田间定位试验。供试钾肥为硫酸钾和氯化钾,施用量为K2O 120 kg/hm2。施用方式设100%基施 (100%B)、50%基施 + 50%现蕾期追施 (50%B + 50%T) 和25%基施 + 50%现蕾期追施 + 25%花期追施 (25%B + 50%T + 25%T) 三个处理,以不施钾肥为对照。向日葵收获后,调查了产量、产量性状及钾素吸收量,钾肥利用率,分析了向日葵籽实中粗脂肪、粗蛋白和主要脂肪酸的含量。 【结果】 向日葵施用钾肥显著增产。施硫酸钾增产10.4%,施氯化钾增产10.6%。钾肥的农学效率平均为3.08 kg/kg。施用硫酸钾和氯化钾均显著增加籽实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分别增加2.17%和2.74%,粗蛋白分别增加1.95%和2.45%,硫酸钾和氯化钾以及三种施用方式间均无显著差异。施用钾肥对向日葵的盘径、盘粒重、千粒重影响显著,其中对盘粒重和千粒重影响较大。施用钾肥后向日葵的吸钾量和吸钾效率显著增加,3年连续施用钾肥的利用率平均为47.7%,但各施钾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钾肥增加了向日葵籽实粗脂肪含量,主要是增加了向日葵籽实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达2.20%,钾肥不同品种和不同施用方式对其影响不显著。 【结论】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中施用钾肥可以显著增加籽实产量,提高籽实蛋白质含量和油分含量。氯化钾和硫酸钾效果相当,全部钾肥一次基施的效果与基施加一次追施或两次追施的效果没有差异。综合考虑钾肥价格和劳动力投入,河套地区向日葵种植推荐选用氯化钾全部基施。   相似文献   

6.
选择重庆地区适宜栽种的莴笋品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酸性和碱性土壤氮钾肥配施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重庆地区发展高产优质莴笋生产和合理利用土壤氮钾养分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氮钾肥配施处理较N1K0处理(无钾)显著提高2种土壤莴笋产量,其中酸性土增产10.0%~18.1%,碱性土增产11.9%~19.6%,增产率均以碱性土酸性土。2种土壤上莴笋氮肥增产效应在K1(钾肥适量)时较高,钾肥增产效应在N1(氮肥适量)时较高;在N1K1处理(适氮适钾)基础上,N2K2处理(增施氮钾肥)对莴笋产量提高有明显负交互作用。2种土壤氮钾肥配施显著降低莴笋叶和茎硝酸盐含量,莴笋硝酸盐含量以酸性土碱性土,且以莴笋茎莴笋叶。氮钾肥配施对酸性土莴笋叶和茎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规律不明显,对碱性土莴笋叶和茎维生素C含量有提高作用,但差异不显著,2种土壤均以N2K1处理提高作用大;莴笋叶维生素C含量以碱性土酸性土,莴笋茎维生素C含量以酸性土碱性土。酸性土氮钾肥配施以N2K1处理显著提高莴笋叶片蔗糖和总糖含量,以及莴笋茎果糖、还原糖、蔗糖和总糖含量,大大提高莴笋的食用风味品质;碱性土壤氮钾肥配施以N2K1处理显著提高莴笋叶片葡萄糖、果糖、还原糖、蔗糖和总糖含量,N1K1处理显著提高莴笋茎葡萄糖、果糖、还原糖和总糖含量,改善莴笋风味和营养品质。氮钾肥配施各处理在酸性土以N2K1处理、碱性土以N1K2处理显著提高莴笋叶和茎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酸性土N1K2处理显著提高莴笋叶甜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N2K1处理显著提高莴笋茎甜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碱性土氮钾肥配施以N1K2处理显著提高莴笋叶和莴笋茎甜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改善莴笋氨基酸品质性状。综合考虑莴笋产量和品质效应,高氮适钾处理(N2K1)为供试酸性土和碱性土适宜的氮钾肥配施组合。  相似文献   

7.
以白菜三角早熟五号为供试品种,设置5个氮钾肥配比组合的田间试验,研究重庆地区酸性紫色土和碱性紫色土氮钾肥配施对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生产优质白菜和合理利用土壤氮钾养分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两种土壤氮钾肥配施较N_MK_0处理(无钾)均显著提高白菜产量,其中酸性土增产率为9.4%~16.4%,碱性土增产率为11.7%~19.2%;白菜产量为碱性土酸性土;两种土壤下氮肥的增产效应均优于钾肥。两种土壤氮钾肥配施均显著降低白菜硝酸盐含量(均以N_HK_M处理效果最好),而适量钾肥施用能显著提高碱性土白菜Vc含量。增施氮肥和施用适量钾肥能显著提高白菜糖含量、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且均以N_HK_M处理最高。两种土壤白菜氨基酸品质性状均以苦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且甜味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之和占氨基酸总量的一半以上。综合考虑白菜产量和品质效应,N_HK_M处理为供试两种紫色土的最优氮钾肥配施组合。  相似文献   

8.
不同氮源与镁配施对甘蓝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氮源与镁配施对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在等氮条件下设4个氮源,分别为不施氮肥、100%铵态氮、50%铵态氮+50%硝态氮、100%硝态氮;设4个硫酸镁施用量,分别为0、75 kg·hm-2、150 kg·hm-2、300 kg·hm-2。结果表明,100%硝态氮与中量(150 kg·hm-2)镁配施处理的甘蓝产量比不施肥处理、100%铵态氮与中量镁配施处理和50%铵态氮+50%硝态氮与中量镁配施处理分别增产56.9%、14.7%和5.2%。施用100%硝态氮处理的甘蓝产量略高于50%硝态氮+50%铵态氮处理,比施用100%铵态氮处理和不施肥处理分别增产13.0%和44.2%。施用低量(75kg·hm-2)镁肥的甘蓝产量比不施镁肥增产9.3%,而增加镁肥用量对甘蓝产量没有显著影响。施用100%硝态氮、50%铵态氮+50%硝态氮和100%铵态氮处理的甘蓝硝酸盐含量比不施氮肥处理分别增加84.4%、63.4%和6.9%。100%硝态氮与高量(300 kg·hm-2)镁肥配合施用的甘蓝硝酸盐含量比不施肥处理、100%铵态氮与高量镁肥配施处理和50%铵态氮+50%硝态氮与高镁肥配施处理分别增加101.4%、82.3%和14.1%。施用高量镁肥处理甘蓝硝酸盐含量比不施肥处理增加11.2%。随着硝态氮比例增加,甘蓝维生素C、还原糖、总氨基酸含量相应增加,镁肥施用量对甘蓝维生素C、还原糖、总氨基酸含量影响明显。随着硝态氮比例增加,甘蓝对磷、钾和钙吸收量显著增加;随着镁施用量增加,磷、钾和镁吸收量相应增加。不同氮源与镁肥相互作用对甘蓝维生素C含量,氮、磷、钾、钙和镁养分吸收均有明显的影响。本研究表明,50%硝态氮和50%铵态氮混合与适量镁肥配合施用,既能增加甘蓝产量,提高维生素C、还原糖和总氨基酸含量,又能减少硝酸盐含量,提高甘蓝品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钾是影响棉花生长发育和纤维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探究一次基施控释钾肥对棉花产量、 品质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棉花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欣棉3号为试验材料,在氮磷肥相同的条件下,连续2年盆栽试验。设6个处理: 1)不施钾肥(CK); 2)一次基施普通氯化钾(KCl); 3)40%基施+60%初花期追施氯化钾(KClD); 4)一次基施硫酸钾(KS); 5)40%基施+60%初花期追施硫酸钾(KSD); 6)一次基施控释氯化钾(CRK),每个处理重复四次。测定了苗期、 蕾期、 初花期、 盛花期、 始絮期和收获成熟期土壤速效钾含量和棉花株高、 茎粗,调查了籽棉产量,分析了品质指标和钾素吸收量。【结果】控释钾肥一次性基施(CRK)较普通钾肥显著提高了初花期、 盛花期、 始絮期及收获期的土壤速效钾含量。CRK较KCl处理增产23.6%,比KS处理增产15.6%,比KClD处理增产16.0%,与KSD处理差异不显著。CRK较KCl处理显著提高了衣分值,其余处理间单铃重及衣分差异不显著。CRK显著提高纤维长度、 伸长率和断裂比强度,但马克隆值和整齐度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速效钾肥追施较一次基施处理显著增加了生物量和吸钾量,但均低于控释钾肥处理。CRK处理的钾素利用率较KCl处理显著提高41.9%~50.9%,较KS处理提高27.3%~29.9%,较KClD处理提高21.1%~25.2%。【结论】本试验采用的控释钾肥钾素释放高峰期(80~110天)与棉花养分吸收高峰基本吻合,在棉花上一次基施对不同生育期的钾素供应优于普通钾肥一次性基施,也好于普通钾肥基施加追施,较速效钾肥显著提高了棉花的产量、 品质和钾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以云烟87为材料,通过小区田间试验,研究了优质烤烟对不同种类钾肥的吸收效应。结果表明,与不施钾对照相比,施钾增加了烟株干物质积累。不同钾肥品种间相比,在移栽60 d以后,以生物包膜缓释钾肥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最高。施钾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和烟株钾含量,在移栽后45 d以前,以碳酸钾处理对土壤速效钾和烟株钾含量的提高效果最好;在移栽60 d以后,土壤中速效钾和烟株各部位钾含量均以生物包膜缓释钾肥处理最高。收获期与常规硫酸钾处理相比,生物包膜缓释钾肥处理和碳酸钾处理钾素利用率分别提高16.81和7.93个百分点。从烤后烟叶钾含量分析,生物包膜缓释钾肥处理和碳酸钾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烟叶钾含量。综合分析,以生物包膜缓释钾肥和碳酸钾肥代替常规硫酸钾肥能提高钾素利用率和烟叶钾含量,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低钾配施纳米氢氧化镁对白菜的营养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低量施钾条件下配施纳米氢氧化镁对白菜营养效应的影响和提高钾素利用效率的作用。【方法】 采用酸性紫色土在西南大学进行了大白菜盆栽试验。在所有处理均施N 200 mg/kg和P2O5 100 mg/kg的基础上,试验设不施钾,低钾量(K2O 75 mg/kg土),适量钾(K2O 105 mg/kg土),低量钾配施纳米氢氧化镁1.13、1.88 mg/kg土,共5个处理。在大白菜生长68天后收获,测定了白菜产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能力、养分吸收量及钾素利用效率、营养品质等指标。【结果】 低量钾配施纳米氢氧化镁对白菜增产作用极显著,配施氮磷钾肥总量的0.3%(1.13mg/kg土)时白菜产量增加21.5%;配施纳米氢氧化镁使白菜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b值分别提高5.3%~10.3%、4.0%~6.1%、4.8%~8.9%和4.3%~8.7%。提高白菜抗氧化能力,使白菜胡萝卜素、总酚和类黄酮等非酶类抗氧化物质含量分别提高7.6%、6.2%和6.8%~20.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酶类抗氧化物质含量分别提高9.8%~18.8%、10.7%~11.2%和7.4%~9.9%。配施纳米氢氧化镁促进白菜养分吸收,白菜磷、镁含量分别提高3.8%~16.9%、11.1%~24.9%,氮、磷、钾和镁吸收量分别提高9.1%~10.2%、13.2%~32.3%、8.4%~14.4%、26.6%~39.7%,钾素偏生产力、钾素农学效率、钾素生理效率和钾素利用率分别提高20.6%~23.7%、74.5%~77.6%、27.4%~36.5%和14.6%~25.0%。低钾与纳米氢氧化镁配施的效果以配施氮磷钾肥总量的0.3%好于配施0.5%(1.88 mg/kg土)。配施纳米氢氧化镁对白菜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大,对氨基酸含量有一定的降低作用,但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11.5%~12.9%,有利于改善白菜卫生品质。【结论】 综合白菜产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能力、养分含量和吸收量、钾素利用效率和营养品质,以配施氮磷钾肥总量0.3%的纳米氢氧化镁处理综合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试验,将两种小分子有机物(氨基酸、糖醇)为主剂的螯合钙肥与单质硝酸钙和市场钙肥产品糖醇钙(糖醇螯合钙)比较,研究叶面喷施和根施两种施肥方式对小白菜生长、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硝酸钙和糖醇钙相比,无论是喷施还是根施,两种小分子有机物质螯合钙肥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小白菜的钙吸收量,提高其生物量,改善品质;喷施和根施小分子有机物螯合钙肥Ⅰ与分别施用硝酸钙相比,小白菜生物量分别提高了33.63%和31.55%;喷施和根施小分子有机物质螯合钙肥Ⅱ与施用硝酸钙相比,小白菜的生物量分别提高了18.95%和49.95%。与硝酸钙相比,两种小分子有机物质螯合钙肥喷施可使植株钙累积量分别平均提高5.31%和6.84%;根施则使植株钙累积量分别提高13.51%和45.31%。另外,喷施、根施两种小分子有机物质螯合钙肥与施用硝酸钙与糖醇钙相比,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小白菜的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硝态氮含量。因此,以氨基酸和糖醇为主剂的螯合钙肥无论采用喷施还是根施,都能对小白菜起到良好的增产提质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不同肥料组合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组合对莴笋产量、品质和叶片养分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入等量氮肥的基础上,磷、钾、中量及微量元素和有机肥料平衡施用使莴笋极显著增产(135·8%~177·0%),其增产序列依次为NP1K2MgZnB>NP2K2>NP1K2RM>NP1K2PP>NP1K2Mg>NP1K2>NP2K1。不同肥料组合可降低莴笋叶片硝酸盐含量,以NP1K2MgZnB处理降低量最大,降低最少者为NP2K2处理;茎中硝酸盐含量以NP1K2RM处理降低量最大,NP2K1处理降低最小。肥料组合各处理对莴笋营养品质Vc和氨基酸以提高作用为主,以NP1K2MgZnB处理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效应最好。莴笋叶片养分形态中,氮素以蛋白氮为主,磷素和钾素分别以非蛋白磷和非蛋白钾为主。不同肥料组合对莴笋叶片氮和磷素形态的效应不一致,对3种钾形态均有提高作用。各养分形态中,氮素仅非蛋白氮与茎硝酸盐呈显著负相关,与茎Vc呈显著正相关,与叶氨基酸呈极显著正相关;磷素以非蛋白磷与叶Vc、茎氨基酸呈显著负相关;钾素的非蛋白钾和全钾与叶硝酸盐呈显著负相关,与茎硝酸盐为极显著负相关,与叶Vc、茎Vc呈显著正相关,与茎氨基酸呈极著正相关,蛋白钾与茎硝酸盐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Vc、茎Vc、茎氨基酸呈显著正相关,与叶氨基酸呈极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氮钾水平对结球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钾水平和配比对结球甘蓝产量、品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和钾肥以及适宜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结球甘蓝产量和养分生产效率的提高。钾肥可提高结球甘蓝Vc、糖分的含量,减缓不合理施氮带来的负面影响。氮肥可提高结球甘蓝氨基酸含量,氮、钾肥料都可提高必需氨基酸的营养价值。Vc和糖分含量与叶球含氮量成负相关,与含钾量成正相关。充足的钾素供应和合理的氮钾配比是保证蔬菜优质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氮肥施用量对大白菜硝酸盐累积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N量对灌淤土农田大白菜产量及白菜和土壤硝酸盐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 ,宁夏灌区复种大白菜产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 ,且净菜率提高 ,复种大白菜最佳产量施N量为 4 2 7 5kg/hm2 ;大白菜硝酸盐含量外叶高于内叶 ,内叶硝酸盐含量基本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 ,低N时外叶硝酸盐含量维持一定水平 ,高N时总体随生育期延长而增加 ;施用N肥明显增加土体中NO-3 N残留量 ,高施N量传统种植非但不能获得高产 ,净菜率低 ,成熟期推迟 ,且造成土壤剖面尤其是耕层NO-3 N大量累积 ,N素利用效率低。  相似文献   

16.
氮、钾肥用量对春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不同氮、钾肥用量对春甘蓝产量和品质影响表明 :本地区春甘蓝的最高施氮量(纯N)宜控制在 3 0 0kg/hm2 以下 ,钾肥 (K2 O)用量可达 3 0 0kg/hm2 ;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 ,高钾处理均可获得较高的商品产量 ;氮肥用量增加可使甘蓝NO3 含量提高 ,但对VC无显著影响 ,钾肥用量增加可相应降低甘蓝NO3 含量 ,增加VC含量 ;氮、钾肥用量对叶球商品性状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施蔬菜生产中水肥的过量投入不仅引发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增加生产成本。因此迫切需要通过调整肥料养分释放速率,在满足作物营养充分供应的同时,降低肥料和劳动投入,提高产出。为此,本文研究了习惯施肥与3种番茄控释专用配方肥对京郊番茄产量、品质、氮钾吸收以及土壤中硝态氮和钾残留的影响,以期为番茄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蔬菜大棚内小区试验的方法,试验设对照(不施氮肥,CK)、 有机肥(只施有机肥,MN)、 习惯施肥(施N 300 kg/hm2,TN)、 控释专用肥Ⅰ(CN1)、控释肥专用肥Ⅱ(CN2)和控释肥专用肥Ⅲ(CN3)共6个处理。3个专用肥的氮由80%的控释氮与20%速效氮构成,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用量与习惯施肥相同,除CK外其他处理的有机肥用量均为8 t/hm2。 控释肥为自制的聚合物包膜尿素(含N 42%)和包膜硫酸钾(含 K2O 47%)。包膜尿素3种,2个为延迟释放型,1个为直线释放型;2种包膜钾肥均为直线释放型。按不同比例组成3种专用肥。试验采用自压式滴灌系统,每畦安装一条滴灌管,共灌水6次,各小区等量灌溉,分别在移栽及移栽后第44、65、73、79和89 d灌水,每次分别为45、37、35、28、30和27 mm,每小区总量均为202 mm。小区面积为24 m2,每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高畦栽培,畦宽1.4 m,双行定植,行距40 cm,株距40 cm。【结果】 各处理番茄鲜果产量为79.2~87.1 t/hm2,其间无显著差异。CN3处理果实的硝酸盐含量增加,但Vc含量却下降,果实品质有所降低。3个控释肥处理的S型控释肥表现为前控后促的供氮趋势,在果实膨大期无机氮供应达到N102247 kg/hm2,与习惯施肥处理多次追肥形成的供氮规律相似。控释钾肥仅释放23.2%~36.0%,环境温度对于控释钾肥的释放促进作用很小。收获后土壤硝态氮的残留主要集中在表层(020 cm)和次表层(2040 cm),占0100 cm土层的87.1%;060 cm土层内,CN3处理的NO-3\|N残留量与习惯施肥相当,而CN1和CN2处理的NO3--N残留比习惯施肥减少37.3%~55.0%,有效降低了硝态氮向下淋洗。施肥增加了各处理表层土壤中的钾含量,表层以下各处理的钾含量差别不大。【结论】3个专用肥处理中控释肥一次性施用不仅节约了施肥时间和劳动成本,而且在果实膨大期提供了充足的氮素供应,实现了与作物氮素吸收的同步。控释专用肥配方1和配方2可以提供合理的氮素供应,在降低劳动投入和节水的情况下,番茄产量和果实品质不降低,并减少了硝态氮的淋洗损失。  相似文献   

18.
长期不均衡施肥对紫色土肥力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均衡施肥对紫色土土壤肥力、肥料利用率和养分平衡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11年不施肥,耕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降低,施用化肥的各个处理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稳中有升,其中以NPK均衡施用增幅最大。所有施磷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与试验前相比都有大幅度提高;无论施钾与否,土壤缓效钾含量均比试验前降低,稻草还田土壤缓效钾下降最少。不均衡施肥降低了肥料利用率和肥料的增产效果。每季施N.150kg/hm2,维持了土壤氮素肥力;每季施P2O560~75.kg/hm2,磷素都有赢余;除秸秆还田处理钾素有盈余外,其余各处理钾都亏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