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99~2011年,针对云南干热河谷自然生态条件,从国内外收集、引进278份牧草资源。根据牧草种质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习性,开展了137份牧草资源调查,经生育期、营养价值、生产价值及抗逆性评价,筛选出热研4号王草、红象草、热研8号坚尼草、多花黑麦草、百喜草、新银合欢、木豆、热研2号柱花草、甘农3号紫花苜蓿、提那罗新诺顿豆等一批适应干热河谷种植、应用在本区生态养殖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优良牧草。这些牧草表现出一定的速生性,生长季生物产量高。其中热带牧草抗逆性强,能够抵御干热河谷高温干旱生态环境;豆科牧草粗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2.
生态公益林在保障地区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广西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同时又是南方重要的商品林区。通过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公益林区划布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该区生态公益林的布局优化调整对策,建议以布局优化调整及建立经营管护机制为主要技术手段对广西生态公益林体系构建进行完善,进而推动地区整体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生态安全,以达到促进该区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结构更加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湘南红壤丘陵区生产生态现状及发展牧草的意义、种植条件及面临的问题,概述了近年来在牧草研究上所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该区草业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安全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P-S-R指标体系模型,从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状态和生态环境响应3个方面建立了南平市高坪竹海生态旅游区的生态安全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研究区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南平市高坪竹海生态旅游区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7002,属于比较安全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作为最基本的农业自然资源,牧草在草地畜牧业、生态环境保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热带亚热带草种质资源在华南地区的调查收集、保存鉴定及繁育保存的方法。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牧草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热带亚热带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目前已建成完整的热带牧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体系,包括低温保存种子库、离体保存库及无性繁殖材料田间保存圃,已收集保存华南地区12科161属435种5 190份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引进保存豆科和禾本科2科42属87种1 042份外来牧草种质资源。其中低温种子库保存6科96属207种2 870份,离体保存3科6属6种482份,无性繁殖材料田间保存3科8属10种341份。  相似文献   

6.
桐花树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花树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红树林树种中的广布种,具备优良特性,素有海上森林之称。综述桐花树生长特性、群落结构、化学成份、病虫害特征、抗性机制及其生态与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牧草遗传资源是牧草遗传与育种研究的基础材料,然而数量庞大的遗传资源给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有必要开展牧草遗传资源核心种质研究。本文系统阐述了牧草核心种质的概念、构建方法、步骤和核心种质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对15个热带优良牧草在云南元谋干热河谷进行区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15个种质生长正常,生长季节产量高,耐热耐旱,是适应本区种植的优良牧草;牧草生物产量排在前3位的品种为杂交臂形草、热研8号坚尼草和热引19号坚尼草,产量分别是20.172、18.587和16.962t/hm2;15个种质生产性能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研8号坚尼草、9号坚尼草、热研11号黑籽雀稗、9610雀稗、FSP2雀稗和10号狗尾草,它们品质优良,可在云南干热河谷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云南牧草种子繁殖技术薄弱等问题,首次利用射线辐照等诱变处理、生物技术等手段,对云南草地生态建设和草地畜牧业中大量使用的白三叶、纳罗克狗尾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开展优质高产品种选育;根据云南白三叶和狗尾草种子生产中存在的种子产量低、质量差以及杂草难以控制和病虫害严重等实际问题,开展了白三叶和狗尾草种子生产的水肥调控、杂草控制、生长调节剂、果后管理、种子收获及清选加工技术等一系列研究,为云南省牧草种子生产的产业化和优良品系或品种的选育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高光效牧草在生态茶园建设中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持续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生态可持续发展。它要求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对所依赖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维持良好的状态,并求得发展,使环境在生产中不被破坏,资源被有效利用,然而,现行的茶园开垦建设和老茶园改造过程中,常存在严重的水土冲刷问题,这不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该方面,  相似文献   

11.
依据干热河谷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特点,结合生态农业在金沙江典型区域元谋干热河谷的实践经验和成果,分析、探讨了在干热河谷发展旱坡地生态农业的优势和必要性,并提出在该区域发展旱坡地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旨在为干热河谷区域的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并为干热河谷旱坡地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双赢目标寻求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由于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环境相当脆弱,为了解元素添加对干热河谷植被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了元谋干热河谷地段来研究元素添加对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元素后对植物群落结构参数产生了不同影响。不同元素添加后降低了双子叶植物群落多样性,而添加不同元素增加了单子叶植物的多样性,尤其是添加了K元素对单子叶植物群落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McIntosh指数起到了促进作用,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2.28%、2.41%、2.37%、3.73%。  相似文献   

13.
以牧草鲜草产量、再生速度、分蘖数等为观测指标,研究不同刈割处理和刈割茬数对元谋干热河谷区海狮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Hay king)Stapf.]生长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狮苏丹草在干热河谷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其生长季内可刈割5次;留茬高度和茬数对其再生性能和分蘖能力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刈割茬数对其再生速度和分蘖数影响最大,随着刈割茬数增加再生速度显著减慢而分蘖数则明显增加;海狮苏丹草不同留茬高度、刈割茬数对生物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就生物量和再生能力来看,海狮苏丹草留茬高度  相似文献   

14.
青枣是一种清甜多汁、营养丰富的热带水果,在云南干热河谷区广泛栽培.近年来由于化肥的过量施用,导致青枣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所下降,由此导致的农业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而有机肥和生物炭能够有效缓解过量施用化肥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研究立足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研究了有机肥与生物炭配施对青枣光合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当地果农提供有效的施...  相似文献   

15.
简述火龙果的生长特性及营养、医疗保健和观赏等开发利用价值,以及在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种植的优势条件,并从市场发展前景、经济效益、生态适宜性的角度,阐明在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种植火龙果的优势及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是危害干热河谷区台湾青枣(Ziziphus mauritiana Lam.cv.Liuxiang)和金丝小枣(Ziziphus Jujube.cv Jinsi-xiaozao)的重要害虫之一。对典型干热河谷气候区云南元谋台湾青枣和金丝小枣园桔小实蝇成虫的年发生动态进行调查,并就气候因子及食源寄主植物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台湾青枣园桔小实蝇诱捕量明显高于金丝小枣园;桔小实蝇成虫在金丝小枣、台湾青枣上分别拥有1个(8月)、2个(2、8月)发生高峰期,高峰期与果实成熟期基本吻合;月均温、月降雨量和食源寄主植物是种群变动的主要因子。通过两种枣园桔小实蝇的监测,掌握种群动态的变化,可为适时制定桔小实蝇防治时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恢复干热河谷退化山区草地的生态环境,提高草地的水土保持能力,于2004~2007年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云南省永胜县设置样点,在退化严重的草地上建植了7个组合模式的灌草复合型草地,以凋落物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截流量、草地盖度、草地土壤崩解时间为指标,对建植3年的灌草草地的水保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灌+草+藤"最适宜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植被重建,其中"木豆+非洲狗尾草+高羊茅+大翼豆"建植模式显著地提高草地植被盖度和凋落物重量。凋落物的持水能力与凋落物重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土壤根量与土体崩塌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灌草草地植被盖度、凋落物量和根系重量的显著提高,有效地提高草地的持水量和有效截流量,推迟草地土壤崩解时间,增加了土体的稳定性,对防止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百色市右江河谷是我国著名的干热河谷之一,干旱是该地区最严重的气象灾害。芒果是该地区地理标志农产品,但其水分利用策略尚不清楚。本文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该地区降雨同位素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多元线性混合模型方法量化不同来源水分对芒果树根系吸水的贡献比例,揭示芒果树生育期内水分利用策略。结果表明:(1)研究区氢氧稳定同位素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δ值和氘盈余(d)具有旱季富集、雨季贫化的规律,建立了研究区的大气降水线方程:δD=8.2587δ18O+12.308,δD和δ18O值有极显著相关性(r=0.9968, n=35, P<0.001);(2)季风气候影响下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值具有显著的降雨量效应和反温度效应(P<0.05);(3)在芒果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总体上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变贫;在花期和幼果期,芒果树对各层次土壤水分及地下水利用比例较为均匀,果树膨大期和成熟期则主要利用深层次土壤水及地下水,表明该地区芒果树主要以深层次土壤水及地下水为水源,说明芒果树更接近于保守型水分利用策略。降雨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反映了该地区干热的气候特征,芒...  相似文献   

19.
对云南干热河谷典型区元谋引入的海狮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 (Hay-King) Stapf.]进行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海狮苏丹草生育期95 d,种子黑亮,平均株高220.0 cm,再生能力强;刈割后分蘖数增多,可达58个,具褐色中脉特性;在元谋干热气候粗放管理条件下,年可刈割3~4次,平均鲜草产量达81.16 t/hm2,干草产量达19.03 t/hm2;营养价值高,粗蛋白含量达17.64%;适口性好,可用于牛羊鱼等草食动物饲养。总之,元谋干热气候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产量,但其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