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试验条件1.1 设施、设备育苗池14个,有效面积 420 m2,规格 5m ×6 m×1.3 m;M级沙滤池 2个,规格 5 m×2m×1.5 m;海边沙滤井 1口;单胞藻培养池 16个,规格 3 m×5 m×0.8 m;12 m3/h罗茨鼓风机1台;蒸发量为2t/h的锅炉1台。1.2 试验材料 饵料为人工培育的等鞭金藻、牟氏角毛藻、青岛大扁藻、异胶藻及海洋酵母。亲蚶系采自浙江乐清人工养殖的3龄泥蚶,规格160粒/kg。2试验方法2.1催产、孵化用沙滤海水冲刷掉亲蚶外壳上的犯及沉垢,然后用500×10-6的高…  相似文献   

2.
几种饵料对文蛤稚贝生长与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笑月  赵阳 《水产科学》1998,17(2):11-13
本文采用5种饵料文蛤稚贝进行单独和混合投喂,试验其对稚贝生长与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就饵料品种而言扁藻和湛江叉鞭金藻明显表现出对文蛤稚贝的良好饲育效果,就投喂方式而言,几种饵料混合投喂效果优于单独投喂。  相似文献   

3.
葡萄牙牡蛎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包括亲贝促熟、饵料培养、幼虫和稚贝培育等过程。葡萄牙牡蛎受精卵卵径约60μm,在水温25.3℃、盐度26.5及p H8.2条件下受精卵经过16h左右发育为D形幼虫;幼虫经14~21 d培育进入变态附着期,幼虫培育过程投喂饵料为金藻、小球藻、角毛藻和骨条藻,稚贝加投扁藻;采用聚丙烯塑料片作为幼虫变态附着的附苗器。同时筛选出葡萄牙牡蛎受精卵孵化及幼虫生长的适宜环境条件,并进行了不同饵料投喂效果及不同附苗器的附苗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在室内控制条件下,摄食底栖硅藻和几种浮游单细胞藻的菲律宾蛤仔稚贝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结果表明,稚贝不论是摄食底栖硅藻还是摄食浮游单细胞藻都能正常生长,只是摄食不同种类的饵料生长速度不同而已,其中以摄食底栖硅藻和角毛藻、湛江叉鞭藻和角毛藻的混合投喂效果最佳。稚贝摄食这些饵料,不但生长快(分别为33.7微米/日和29.2微米/日),而且存活率高(80%左右)。除要注意选择适宜的饵料种类外,饵料的投放密度也不可勿视。在稚贝的培养中,所投饵料的适宜密度应控制在2.5—5万个,毫升(混合饵料各一半)。本文还论述了底栖硅藻和冷冻扁藻混合投喂也能获得较满意结果,但比上述最佳的混合饵料的效果差。  相似文献   

5.
自溶面包酵母在马氏珠母贝育苗中的饵料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车间内利用120L的塑料箱作为实验容器,采用自溶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作为单细胞藻的辅助饵料,研究其在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 Dunker)育苗中的饵料效果,以期解决该贝育苗过程饵料供应不稳定、易培饵料品种小球藻(Chlorella sp.)利用率低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在温度(30.0±0.5)℃、NaCl质量分数3%、pH6.5~7.0的自溶条件下,用经过18h自溶的酵母投喂D形幼虫,其平均日壳长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自溶时间酵母投喂组效果,单独投喂非自溶酵母时D形幼虫不能存活;(2)D形幼虫期单投自溶酵母,幼虫成活率与金藻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生长速度比金藻组提高8%(P<0.05),说明自溶酵母可以完全替代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 Hu﹠Liu),但在壳顶幼虫期和稚贝期单投自溶酵母不能使幼虫和稚贝正常发育和存活;(3)壳顶幼虫期及眼点幼虫至稚贝期投喂"自溶酵母 小球藻(Chlorella sp.)"或"自溶酵母 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Wille)]",其生长速度及存活率或稚贝育成率均显著高于单投扁藻或小球藻(P<0.05),单投小球藻的饵料效果最差;(4)自溶酵母与小球藻混投对眼点幼虫至稚贝培育效果较单独投喂影响显著,可显著(P<0.05)提高稚贝的育成率、生长速度和耐干露能力。研究表明,使用自溶酵母可以优化马氏珠母贝健康苗种规模繁育中的饵料供应工艺及提高易培饵料品种小球藻的利用价值,从而提高该贝育苗效果。  相似文献   

6.
饵料是双壳类浮游幼虫和稚贝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是双壳类人工育苗成败关键之一。有关于培养单胞藻饵料,双壳类的幼虫食性、饵料效果的研究。国内已有不少的研究报道。自1976年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筛选并大量培养了异胶藻(Heterogloea sp.)以来,各地在牡蛎、缢蛏、菲律宾蛤仔、华贵栉孔扇贝、泥蚶等,  相似文献   

7.
在泥蚶[Arca(Anadara)granosa Linne]人工育苗中,选择适宜的饵料和掌握适当的投饵量,是育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关于泥蚶幼虫和稚贝的饵料,国外尚未见过报道。国内在七十年代,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温州分所、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海丰养殖场等单位,曾采用牟氏角毛藻、三角褐指藻、扁藻和小球藻等做为泥蚶幼虫的饵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泥蚶工厂化育壮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普通扇贝育苗场进行泥工厂化育苗壮苗试验,亲蚶在室内丰饵能、成熟后自然排放,采卵孵化。幼虫、稚贝以叉鞭金藻、小球藻为饵料。以筛滤的滩泥作附着基,每天换水放干氏,定期换泥洗苗。1996年在底面积480m^2水泥池中,育出平均壳长1.09mm的蚶苗16539万粒。1996年11月专家鉴定认为,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9.
单细胞藻类饲养青蛤稚贝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试验以几种单细胞藻类为饵料,研究青蛤稚贝的生长和成活率。经21天饲养证明,小球藻、扁藻、三角褐指藻、底栖硅藻都是青蛤稚贝的适宜饵料,其成活率均达90%以上,其中又以投喂底栖硅藻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10.
1998年进行了虾夷扇贝控温育苗高产试验。亲贝室内人工暂养促熟,16℃产卵孵化,16.5℃幼虫培育,投喂金藻3011,8701和扁藻,14天投放附着基,稚贝培育18天,中间保苗70天,出苗量达到42.19万粒/m^3。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升温促熟的方式培育魁蚶亲贝,经产卵、孵化、选幼,筛选出健康苗,在亲贝培育和幼体培育中采用投喂光合细菌的方法,结果发现投喂光合细菌的亲蚶性腺发育提前1~2d,投喂光合细菌的幼体变态率和生长速度均高于不使用光合细菌的幼体。后期培育中同时采用室外虾池所培育的饵料,效果较好,在500m3水体中,共育出健康稚贝37亿,海上中间培育,使用过光合细菌的幼体表现出一定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2.
泥蚶(Taglarca granose L.)人工育苗试验国内曾多次报道,本文是在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设施,采用亲贝提早促熟,阴干、流水刺激产卵,合理选择附着基粒径和饵料种类及投喂方法,加大水体交换量等措施,获受精卵4亿粒,培育D型幼虫3.5亿个,眼点幼虫2.5亿个,出池650mm~950mm稚贝1.8亿粒。  相似文献   

13.
牟氏角毛藻培养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 Lemmerman)是一种小型的海洋浮游硅藻,细胞小,壁薄,多数单个生活,在10℃~39℃环境下均能生长繁殖,最适温度为25℃~35℃,是一种沿岸性半咸水种类,为海产经济动物的良好饵料。与其他常用的单胞藻如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 Parke)、湛江叉鞭金藻(Dicrsteria zhan jiangensis Hu.)和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Wille)]相比,它繁殖快又更耐高温,更以其高营养价值,可兼作浮游幼虫和稚贝培养的高效全程饵料,因此在浙江贝类苗种生产尤其是泥蚶[Arca(Anadara)granosa Linnaeus]育苗生产(生…  相似文献   

14.
泥蚶生产性育苗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泥蚶生产性育苗的高产技术,亲贝在室内人工暂养保熟,自然排放,以金藻,扁藻,小球藻为饵料,以筛选的滩泥作附着基,每天放干池水,定期筛泥洗苗,经78天在480m^2水池育出平均壳长1.09mm的泥蚶苗种16539万粒,单位面积出苗量达到34.45万粒。  相似文献   

15.
中国紫蛤的人工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繁殖季节对中国紫蛤Hiatuala chinensis亲贝进行营养强化培育可促使性腺在1周内成熟并自然排放精卵.在水温26.0~28.0℃条件下,卵子受精约30 min出现第一极体,1 h后进行第一次分裂发育至2细胞,5 h后发育至囊胚期,12 h后发育至担轮幼虫期,19 h发育至D形幼虫.D形幼虫培育密度控制在1 ind · mL-1,采用不同饵料种类进行培育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一直投喂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效果最差,幼虫发育至第7天陆续死亡;D形幼虫初期投喂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饵料,从壳顶幼虫期开始混合投喂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幼虫发育正常,壳长平均增长10 μm · d-1,幼虫培育17 d后开始进入附着变态阶段,从附着变态的稚贝开始,培育50 d,幼贝平均壳长可达4 625 μm,壳长平均增长87.5 μm · d-1.  相似文献   

16.
沈永忱  李秋  牟均素 《河北渔业》2005,(2):36-36,45
泥蚶legiiiurcagranosalinne人工育苗试验国内曾多次报道,本文是在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设施,采用亲贝提早促熟,阴干、流水刺激产卵,合理选择附着基粒径和饵料种类及投喂方法,加大水体交换量等措施,获受精卵4亿粒,培育D型幼虫3.5亿个,眼点幼虫2 .5亿个,出池6 5 0~95 0 μm稚贝1.8亿粒。  相似文献   

17.
单胞藻是一类体型微小的单细胞藻类,是海洋中最基础的生产力,也是海水养殖动物育苗期的基础饵料之一。在海水养殖中常用的单胞藻种类及其适宜投喂的养殖动物见表1。表1常用的单胞藻种类及其适宜投喂的养殖动物及饵料动物注:1.√:适宜;×:不适宜;-:不确定。2.投喂效果以2~3种单胞藻混合投喂为佳。目前,我国海水养殖动物育苗期的单胞藻供应主要是活体单胞藻。由于活体单胞藻的培养常常受其自身固有的生长繁殖规律及其培养设施、天气情况、培养技术等条件的制约,致使育苗期间经常发生饵料短缺,影响了人工育苗的稳定性。特…  相似文献   

18.
王波  李友乐 《齐鲁渔业》2000,17(1):31-32
在皱纹盘鲍工厂化育苗生产中,稚鲍剥离后大量死亡,育成率低下,是困扰生产单位的一大难题。我们1995年和1996年在稚鲍培育中,采用安特消毒剂处理稚鲍和培养用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在长岛县第一育苗场进行,稚鲍剥离后在规格为 9 m×0. 9 m×. 5 m和 1.0 m×. 0 m×0.9 m的培育池中流水充气培养。所用海水经砂滤处理,海水盐度31.2~31.8,pH8.2~8.4。稚鲍主要投喂人工配合饵料,一般傍晚投喂,每天上午7:00~8:00清除残饵。1.2安特消毒剂…  相似文献   

19.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人工育苗试验国内曾多次报道,本文是在利用现有设施的生产条件下,采用亲贝提早促熟、阴干、流水刺激产卵、合理选择附着基粒径和饵料生物种类与投喂方法、加大水体交换量等措施进行人工育苗试验的总结,并获得受精卵4亿粒,培育D型幼虫3.5亿个,眼点幼虫2.5亿个,出池650mm~950mm稚贝1.8亿粒。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条件 试验在浙江省乐清市南塘镇对虾育苗室中进行,试  相似文献   

20.
海湾扇贝的加温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大卫 《齐鲁渔业》2002,19(1):36-36
海湾扇贝的加温育苗包括亲贝促熟、采卵、受精与孵化、幼虫培育、采苗和稚贝培育,均在人工控制温度下进行。1 亲贝入池前的准备工作与亲贝入池 每年1~2月份,是培养饵料(单胞藻)的时期。同时,要清池、消毒,为引进种贝作准备工作。亲贝的引入需在春季繁殖期前移入室内,控温促熟,以达到早育苗,延长生长期的目的。一般3月上、中旬引入种贝。 尽量选择壳高 5~6cm个体大的1龄贝作亲贝。清除附着生物,洗去浮泥,在水体中密度一般为80~100个/m3,利用网笼吊挂在池中或者置于浮动网箱中蓄养。蓄养初期采用网笼吊养或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