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在天祝县炭山岭、抓喜秀龙、松山、西大滩、石门 5个试验区采样,分析天祝白牦牛牧草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夏秋牧草 Pb、As、Cd 未超标,综合污染顺序为炭山岭(3.646)>石门(2.572) >松山(1.248) >抓喜秀龙(0.714)>西大滩(0.588), Pb、Cd 存在显著相关(P<0.05),炭山岭、石门牧草质量为二级,牧草污染残留较多。冬春牧草 Pb、As、Cd 未超标,综合污染顺序为松山(2.754)>炭山岭(2.719)>石门(2.716)>西大滩(2.568)>抓喜秀龙(2.547),Pb、As、Cd 之间相关性小,牧草质量等级为二级,牧草污染残留物较多。牧草污染冬春季高于夏秋季。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主要栽培的豆科牧草对奶牛的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常见的14种豆科牧草的常规营养成份测定及用尼龙袋法测定的干物质在瘤胃72 h降解率(RD-MD)的测定。结果表明,用营养成份和RDMD等指标进行评定,豆科牧草以蔓生野生大豆和无蔓野生大豆(Glycine max L.)的营养价值最高,全能苜蓿、草原2号苜蓿、直立黄花苜蓿(Astragalus adsurgens)和胖多苜蓿(Medicago sativa L.)次之。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图牧2号苜蓿、草原1号苜蓿居中,大叶苜蓿、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 L.)和特克苜蓿RDMD最低。2)豆科牧草RDMD与C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利用回归方程可以用CP来预测豆科牧草的RDMD。3)应用DMI、NE估测模型计算了各种豆科牧草的GI值并参照豆科牧草质量分级标准对本研究测定的豆科牧草等级进行划分,属于特级的有无蔓野生大豆,属于一级的有全能苜蓿、属于二级的有草原2号苜蓿,属于三级的依次有野生大豆(蔓生)、草原1号苜蓿、胖多苜蓿、日本紫花苜蓿、图牧2号苜蓿、直立黄花苜蓿和沙打旺。属于四级的有特克苜蓿、大叶苜蓿和黄花草木樨。4)用单一的营养指标如化学成分、干物质降解率均不能准确地评价牧草的营养价值。只有综合考虑DMI、养分含量、消化率和有效能才能对牧草的营养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对常见的14种豆科牧草的常规营养成分测定及用尼龙袋法测定的干物质在瘤胃72h降解率(RDMD)的测定。结果表明,用营养成分和RDMD等指标进行评定,豆科牧草以蔓生野生大豆和无蔓野生大豆(Glycine max L.)的营养价值最高,全能苜蓿、草原2号苜蓿、直立黄花苜蓿(Astragalus adsurgens)和胖多苜蓿(Medicago sativa L.)次之。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图牧2号苜蓿、草原1号苜蓿居中,大叶苜蓿、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 L.)和特克苜蓿RDMD最低。豆科牧草RDMD与C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利用回归方程可以用CP来预测豆科牧草的RDMD。应用DMI、NE估测模型计算了各种豆科牧草的GI值,并参照豆科牧草质量分级标准对本研究测定的豆科牧草等级进行划分,属于特级的有无蔓野生大豆,属于一级的有全能苜蓿,属于二级的有草原2号苜蓿,属于三级的依次有野生大豆(蔓生)、草原1号苜蓿、胖多苜蓿、日本紫花苜蓿,图牧2号苜蓿、直立黄花苜蓿和沙打旺。属于四级的有特克苜蓿、大叶苜蓿和黄花草木樨。用单一的营养指标如化学成分、干物质降解率均不能准确地评价牧草的营养价值。只有综合考虑DMI、养分含量、消化率和有效能才能对牧草的营养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正>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的主导产业,而牧草是牲畜的主要食物来源,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广大牧民群众的经济发展。近年来在草原环境治理上,群众保护草原生态坏境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政府以冬春草场为重点进行了草原治理,草原生态环境正逐步向良性化发展。在草原的治理中,轮牧作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在保护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轮牧还可清洁净化牧场,降低家畜寄生虫病的感染。  相似文献   

5.
随着内蒙古草原牧区工农业、旅游业的发展,草原生态受到了一定影响。工业及生活污染日趋严重,造成放牧场牧草污染,污染残留物的转移和积蓄也影响了家畜正常健康的生长。简单概述了草原牧草的污染源、污染元素及对畜体危害。  相似文献   

6.
<正>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属高寒地区,地势西高而东低,全州总面积4.4万平方千米,其中草原3758万亩,占55.6%可利用天然草场3559万亩,草场牧草丰茂,被誉为亚洲最好的牧场之一,也是甘肃省最大的牧区。畜牧业是全州的基础产业和特色产业,丰富的草场和畜种资源是甘南州发展畜牧业的最大优势,据统计,2013年年底全州牛羊存栏数为380.69万头(只),其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盐渍化草场的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混作对牧草各器官间物质分配,全碳、全氮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盐渍化土壤的苜蓿种植方式。【方法】以苜蓿品种中草3号、草原3号和禾本科牧草老芒麦、无芒雀麦为试验材料,设4种牧草单作及2种苜蓿分别与老芒麦和无芒雀麦混作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不同生育期牧草的株高、鲜质量、干质量、全氮含量、全碳含量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苜蓿与老芒麦、无芒雀麦混作有利于提高其株高。苜蓿生长初期以茎部器官鲜、干质量积累为主,中期以茎部和叶部积累为主,开花期后逐渐向花积累。老芒麦和无芒雀麦各器官中的全碳总含量小于中草3号和草原3号,全氮含量低于二者;混作处理提高了老芒麦和无芒雀麦的全氮含量。中草3号与老芒麦混作处理显著提高了牧草产量(P0.05),2次刈割时干草产量分别较中草3号单作处理提高了15.63%和21.95%,较老芒麦单作处理提高了1.23%和8.48%,且中草3号单作处理的牧草产量高于草原3号。叶、茎、花干质量和花全碳含量均与干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中草3号与老芒麦混作处理适合在盐渍化偏重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用草原3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v.CaoYuanNo.3)在直播和催芽条件下对受体牧草缘毛雀麦(Bromus ciliatus L.)、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的化感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草原3号杂花苜蓿不同发芽条件下对3种牧草存在化感效应。直播条件下对3种牧草的化感效应大小顺序为新麦草>缘毛雀麦>蒙古冰草,催芽条件下对3种牧草的化感效应大小顺序为缘毛雀麦>新麦草>蒙古冰草;草原3号杂花苜蓿发芽期和发芽后生长期对3种牧草的化感效应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黄河首曲流域草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牲畜生存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黄河首曲流域草原牧场气候资料和牧业生态定位观测资料及统计资料,分析黄河首曲流域草原牧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牲畜生存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首曲流域牧场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年际变化存在2~4年、6~7年、10~11年的周期性振荡特征。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均大于全国增温速度。1983年之前气温以偏冷为主,1984年之后持续偏暖。草地年干燥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近20年明显趋于干旱化,牧区草场产草数量和质量下降,劣等牧草、杂草和毒草的数量上升,草场生产力进一步下降。由于冬、春季气温升高,降雪减少,牧区雪灾趋于减少,牲畜死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1984年后幼畜成活率持续在80%以上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牧草免耕播种与液体施肥机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天然草场处于大面积退化之中,沙化、碱化、退化问题直接影响和威胁畜牧业的发展,牧草播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牧草免耕播种机是天然草场改良大面积作业的重要机具,其产品作业质量直接影响我国草原改良进程,因此,研制适合人工草场与天然草场使用的牧草免耕播种机——牧草免耕播种与液体肥料施用设备,大力发展牧草生产机...  相似文献   

11.
靖远小口枣果实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靖远县小口枣果实重金属及农药残留污染状况,以单因子污染指数为评价方法,对其果实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6个枣园干枣样品的6种重金属元素(As、Hg、Cd、Cr、Cu、Pb)含量,仅有一个样品存在铅的轻微污染,其余的均低于国家食品(水果)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值,而农药残留在未捡出范围之内。所测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排序为Pb>Hg>As>Cd>Cr>Cu,各枣园的综合污染指数排序为小口>小塬>中村1号>中村2号>安韦>茨滩。西北林学院学报24卷  相似文献   

12.
对济南东北郊菜地土壤及两种常见蔬菜(萝卜、白菜)中的重金属(镉、铅、汞)含量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为汞〉镉〉铅,值均小于1,超标率均为8.3%,综合污染指数为0.560,土壤属安全;蔬菜中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蔬菜对镉的吸收能力远大于铅,且白菜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较萝卜强。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抗重金属污染能力强的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种,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双孢蘑菇产品,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5009.12—2010、GB 5009.123—2014、GB 5009.11—2014、GB 5009.17—2014、GB 5009.15—2014,借助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原子荧光光度计,分别测定6个菌种的双孢蘑菇中Pb、Cr、As、Hg、Cd的含量。结果显示,供试双孢蘑菇菌种中均有样品检出Pb、Cr、As、Hg、Cd,但其含量均未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限定值,安全风险较小,可安心食用。供试菌种中,1号和6号菌种对5种重金属的抗性最强,5号和2号菌种次之,3号和4号菌种的抗性一般。这些菌种可作为抗金属污染品种直接用于生产,也可作为育种材料用于抗性菌种选育。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杨梅果实重金属含量水平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江省13个县(市区)10个品种计51个果实样品中的镉、汞、铅、砷和铜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国家标准进行比对和评价,结果表明:果实中镉、汞、铅、砷和铜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0.006 3、0.001 5、0.060 65、0.047 56和0.458 8 mg/kg。除少量样品镉和汞元素超标外,94.12%的样品符合规定的标准,有37.25%的样品未检出汞,个别样品未检出铅。果实中5种元素占各自标准值多少从高到低顺序为:铅>镉>汞>砷>铜,镉和铅含量有增高、污染范围扩大的趋势。不同产地,不同品种镉、汞、铅和砷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唯铜含量都较相近。  相似文献   

15.
沘江流域耕地土壤重金属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地处兰坪铅锌矿下游的沘江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倍受关注。本文在沘江流域采集了35个耕地土壤样品,分析测定了砷、铜、锌、镉、铅、汞6种重金属污染物累积量,并应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Hac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耕地土壤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沘江流域沿岸耕地重金属铅、锌、镉累积量相对处于极高水平,均值分别为1 146.97、579.15、4.85 mg·kg-1,污染十分严重;砷的累积量也较大,均值为26.85 mg·kg-1;铜、汞累积量较小,污染程度轻;(2)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兰坪周边流域是土壤重金属砷、锌、铅、镉污染的一个主要点源污染源,而铜、汞污染没有显著点源污染源,均来自不同面源污染;(3)流域内梅罗指数均值为17.69(远大于3),存在极其严重重金属污染,同时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值为773.38,有很强潜在生态风险。污染物贡献表现为镉 > 铅 > 锌 > 砷 > 汞 > 铜;(4)沘江流域耕地土壤总体表现为水田重金属污染略高于旱地。  相似文献   

16.
村镇生活垃圾重金属含量及其土地利用中的环境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全国12个省份72个典型村镇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采样调查,系统分析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的重金属含量及其土地利用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我国典型村镇生活垃圾中重金属Hg、Pb、Cd、Cr、Cu和Zn的含量分别为(0.74±0.48)、(21.80±17.61)、(3.36±11.01)、(108.63±84.01)、(36.83±10.91)、(80.09±42.24)mg·kg~(-1);依据《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Hg、Pb、Cd、Cr的超标率分别是1.74%、3.44%、14.29%、2.09%。村镇生活垃圾土地利用的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估表明: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大小顺序为CdHgCrCuZnPb,其中Cd和Hg分别为重度和轻度污染;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4.08(重度污染),Cd和Hg的贡献最大;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依次为CdHgCuPbCrZn,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强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灌溉水源底泥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方法]在广东省中山市主要灌溉水源洪奇沥和横琴海沿线采集6个底泥样品,测定Pb、Cd、Cr、As、Hg 5种重金属的含量水平,分析其分布特征,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中山市主要灌溉水源底泥存在重金属复合污染情况,样品中Pb、Cd、Cr、As、Hg含量均高于参比值,洪奇沥底泥中,5种重金属富集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Hg、Cd、Cr、Pb、As,横琴海底泥中,5种重金属富集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Cd、Cr、Hg、As、Pb,5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从大到小依次为Hg、Cd、Cr、As、Pb,处于轻微生态风险等级。[结论]中山市洪奇沥和横琴海2条主要灌溉水源底泥存在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污染水平处于中度至重度污染,工业园区废水排放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选择大气污染严重的焦作市为研究区,通过布点监测,分析了不同区域大气TSP和降尘的污染状况及月变化趋势,测定了大气沉降中Hg、Cd、Pb三种重金属的含量,并计算出大气沉降对土壤重金属的年输入量分别为Hg4.43g/(hm2·a)、Cd5.70g/(hm2·a)、Pb394.6g/(hm2·a);不同区域大气污染状况与大气沉降输入土壤重金属的量顺序均一致为演马矿和朱村矿较高,近郊和市区次之,远郊和公园最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广西主要农产品基地土壤重金属Pb、Cd、Cr、Hg、As的含量,并结合土壤重金属评价标准和土壤污染分级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M.L.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方法]选取广西6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采样分析土壤中重金属As、Hg、Pb、Cd、Cr含量。[结果]各基地土壤重金属As、Hg、Pb、Cd、Cr含量不一,但均符合有关标准,未出现超标现象。[结论]无公害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良好,未受污染,完全符合评价标准要求。适宜发展无公害农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