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羊草+杂类草群落与贝加尔针茅+羊草群落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退化程度下的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退化程度下草地地上现存量、群落盖度、群落高度等数量特征等均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大而加大;不同退化程度下草地群落密度差异不显著,与轻度退化草地相比,中度退化草地群落密度降低;羊草+杂类草群落退化程度比贝加尔针茅+羊草群落大。  相似文献   

2.
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羊草+杂类草群落和贝加尔针茅+羊草群落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退化程度下的植物群落组成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增加,群落物种组成逐渐单一,数量逐渐减少,其中代表草甸草原成分的物种重要值变化较明显,群落伴生种的重要值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有些耐践踏、适口性差的物种如寸草苔、披针叶黄华、糙隐子草等对草甸草原具有一定指示作用的物种重要值具有上升的趋势;群落物种组成发生明显变化,轻度和中度退化草地仍以禾本科为优势种,退化指示类的菊科植物的重要地位得到提升,中度退化区蔷薇科和毛茛科植物不断增加,袁重度退化阶段,多以耐践踏的菊科植物、莎草科和小型禾草占优势。  相似文献   

3.
以吉林省西部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分析吉林省西部退化草地群落演替各个阶段,土壤和优势物种(羊草)根、茎、叶中C、N、P元素含量及其比值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及随着演替的进行,C、N、P元素含量及其比值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吉林西部退化草地中土壤和根C、N、P元素含量低于我国元素含量均值,其中,P元素属于极贫乏水平。随着草地演替程度的加深,羊草根、茎、叶中N、P元素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土壤C∶N、C∶P和N∶P远低于我国土壤均值,并且C∶PC∶NN∶P。从草地系统中土、根、茎、叶元素比值来看,C∶P与N∶P在土壤中最低,根系中最高。从N:P来看,羊草在A1(羊草群落)阶段受到N元素的限制,在A2(羊草+虎尾草群落)、A3(虎尾草+羊草+碱茅群落)和A4(碱茅+虎尾草+碱蓬+羊草群落)阶段受到P元素的限制,在演替程度最大的A5(碱蓬+碱茅+虎尾草+羊草群落)阶段受到N、P两种元素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不同放牧梯度大针茅草原植物群落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调查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中国科学院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大针茅草原植物群落在不同放牧梯度下的群落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放牧梯度的增加,群落中的优势种大针茅和羊草等优良牧草的营养枝高度、株丛密度及生物量均明显降低并逐渐被猪毛菜、糙隐子草和冷蒿等耐牧植物所取代,生产力及利用价值下降。从无放牧的对照样地到重度退化样地植物群落类型依次转变为:羊草 大针茅 丛生禾草、大针茅 羊草 糙隐子草 丛生禾草、糙隐子草 大针茅 羊草 丛生禾草、猪毛菜 糙隐子草 小丛生禾草。  相似文献   

5.
以微域尺度不同盐渍化程度的盐渍土复区为研究区,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CCA)分析了不同水文年(丰水年、枯水年)土壤盐碱化指标、地表积水、不同土壤层含水率和相对高程与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枯水年由于水分的减少和盐碱化的加重,稗草向虎尾草群落演替,虎尾草向碱蓬群落演替。而芦苇和碱茅群落相对稳定,只是由湿生向旱生转化,群落间演替较慢。在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Na+(991 mg/kg)、CO32-(396 mg/kg)、EC(680 μs/cm),pH值(10)是稗草、芦苇向虎尾草和碱茅群落演替的驱动值。Na+(1570 mg/kg)、CO32-(576 mg/kg)、EC(879 μs/cm)是虎尾草、碱茅向碱蓬群落演替的驱动值。地表水的积水时间和积水深度是区分稗草和芦苇、虎尾草和碱茅生长分布的重要水文特征值。研究对苏打盐渍土区植被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草地修复措施与方法对草地植被的影响,以河北省坝上地区轻中度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遁耕施肥播种一体化技术措施开展草地修复试验,以相邻地块未进行遁耕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遁耕措施(遁耕、遁耕+施肥、遁耕+保水剂、遁耕+施肥+保水剂)对退化草地生长量、多样性和植物群落优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退化草地遁耕后,可显著提高株高和地上部生物量,增大草地密度,提高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丰富物种多样性,提高优质牧草羊草和冰草的种群优势度。遁耕可以作为轻中度退化草地修复技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以吉林省西部羊草草原为研究对象,选择9个常见植物群落,并对其小生境范围内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变异性进行研究,探明土壤微域性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盐渍化程度大小顺序为,光板地>角碱蓬群落>星星草群落>寸草苔群落>芦苇群落>羊草群落>扁杆镳草群落>圆叶碱地毛茛群落>鹅绒萎陵菜群落,与群落次生演替方向相一致;土壤含水量表现为中旱生植物群落均比湿生植物群落土壤含水量低,且以光板地最低。土壤养分在寸草苔群落、芦苇群落、羊草群落和圆叶碱地毛茛中的含量较高,其他群落较低,与群落盐渍化演替方向没有明显联系。各土壤理化指标在不同样地间变异性除全磷为弱变异外,其余指标均属于中等变异。星星草和寸草苔群落属于粘土组,壤质地为粉粘土;羊草群落和扁杆镳草群落为砂质壤土;光板地、角碱蓬群落、芦苇群落、圆叶碱地毛茛群落和鹅绒委陵菜群落土壤为砂质粉粘壤。羊草群落土壤结构与其他群落比较相对良好;光板地和角碱蓬群落结构系数较低,分散度很高,土壤结构不良。  相似文献   

8.
选择绥化地区现存羊草草地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围栏内外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无论围栏内外,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数量以0~15 cm 高于15~30 cm ,围栏内微生物数量显著大于围栏外;真菌和细菌无论在围栏外还是围栏内在不同植物群落中的分布规律相似,真菌的分布为:羊草群落>杂类草群落>碱茅群落,细菌的分布为:杂类草群落>羊草群落>碱茅群落;放线菌的分布在围栏内外稍有不同,在围栏内:羊草群落>杂类草群落>碱茅群落,在围栏外:杂类草群落>羊草群落>碱茅群落.围栏内外三类微生物数量表现为放线菌数量最大,真菌次之,细菌较少.  相似文献   

9.
受损边坡生态修复工艺选择、目标群落设计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道路边坡、采石边坡2类最常见的受损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的工艺选择、目标群落设计进行了总结,对工程效果进行了调查和观测。结果表明,道路边坡的植物群落总的演替顺序为草本植物群落→灌、草混生群落→乔、灌、草立体群落,单纯草被群落在后期生物演替过程中存在退化,而乔、灌、草混合生态模式则具有相当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值得推荐的植物配置方式;采石受损边坡植被覆盖率较高,复层混合群落结构占主导,生物多样性丰富,演替过程明显,但局部存在植被退化现象。总体而言,调查样地受损边坡生态修复工艺选择与目标群落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西部姜家甸草场类型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姜家甸草场位于松嫩草原的中南部,为平原草甸草原类。可划分为羊草草场、羊草+杂类草草场、虎尾草+角碱蓬草场、小花碱茅人工草场、糙隐子草+杂类草草场和芦苇+杂类草草场6个草场类型。完善草场有偿承包责任制,建立合理的草场利用制度,退耕还草,采用松土施肥补播技术建立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是恢复姜家甸草场植被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Researches on models of remediation quickly in soda meadow alkaline soil, and dynamic variation of water-salt in saline soil of Zhaozhou County we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from 2001 to 2006. Realize the vegetation cover of those years through the artificial planting, mixed seeding lyme grass (Elymus dahuricus Turcz) and melilot in the mode of rotary tillage and deep loosening in lower and medium saline soi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remark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 evaporation (difference of precipitation and evaporation) and total salt content in the soil. The net evaporation could be used as a new method to forecast the dynamics variation of salt to ensure the pasture optimum sowing time. Realize the autumnal vegetation cover of those years through direct planting on the bourgeon layer of soda meadow alkaline soil,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vered pasture made the function of restraining salt and alkaline content to realize the biology reverse succession quickly. Forage seeds were seeded directly on the seeding bed of soda alkaline meadow at the end of July. In fall of the same year, a certain amount of biomass was obtained. The model, which has remarkable economical efficiency and use widely, represented the innovative model for the fast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the soda alkaline meadow soil.  相似文献   

12.
随机在苏打草甸碱土表层选取碱斑,进行碱斑畜禽粪便、鲜草的堆肥和覆盖处理.通过定期监测土壤中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变化,探讨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中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影响,为盐渍土的培肥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将建筑工地表层(0~20 cm)黑土直接覆盖碱斑之上,对土壤pH、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碱化度以及牧草产量等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土覆盖厚度与土壤pH、电导率和碱化度均存在极显著的指数负相关关系;结合试验供试土壤性质和牧草生长状况,实现苏打草甸碱土地面植被快速恢复,覆盖厚度不得低于6 cm.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生境野生长柱金丝桃伴生植物的株高及茎粗进行研究,发现伴生植物类型与生长环境有关。其中,草甸中野生长柱金丝桃的伴生植物以禾本科植物为主,而林缘、路旁野生长柱金丝桃的伴生植物以双子叶植物为主;而且,潮湿草甸中的野生长柱金丝桃的株高为(124.16±3.74)cm,茎粗为(5.91±0.2)mm,明显高于坡地草甸中生长的野生长柱金丝桃。这主要与野生长柱金丝桃生长环境中的土壤条件有关,因此在引种栽培中要注意肥水管理。  相似文献   

15.
以青海湖北岸刚察县哈尔盖镇冬春草场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传统放牧样地与牧草返青前-种子成熟脱落后再放牧样地中植被群落的特征变化,为缓解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原生态退化提供新的措施。采用野外随机样方调查方法,在刚察县哈尔盖镇冬春草场选定常规放牧与牧草返青前至种子脱落后放牧试验样地进行草地群落特征数据调查。研究表明:牧草返青前-种子成熟脱落后再放牧能显著提高高寒草原群落盖度与地上生物量;同 时,放牧时间改变对高寒草原植物群落伴生种组成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优良牧草重要值显著增加,常规放牧时间下耐牧性品种占优;此外,放牧时间改变对群落丰富度有显著影响,但对群落多样性及均匀度没有显著影响。可见牧草返青前-种子成熟脱落后再放牧能缓解高寒草原生态退化。  相似文献   

16.
以青海湖北岸刚察县哈尔盖镇冬春草场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传统放牧样地与牧草返青前-种子成熟脱落后再放牧样地中植被群落的特征变化,为缓解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原生态退化提供新的措施.采用野外随机样方调查方法,在刚察县哈尔盖镇冬春草场选定常规放牧与牧草返青前至种子脱落后放牧试验样地进行草地群落特征数据调查.研究表明:牧草返青前-种子成熟脱落后再放牧能显著提高高寒草原群落盖度与地上生物量;同时,放牧时间改变对高寒草原植物群落伴生种组成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优良牧草重要值显著增加,常规放牧时间下耐牧性品种占优;此外,放牧时间改变对群落丰富度有显著影响,但对群落多样性及均匀度没有显著影响.可见,牧草返青前-种子成熟脱落后再放牧能缓解高寒草原生态退化.  相似文献   

17.
西藏退化天然草地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选择拉萨市纯牧业当雄县重度退化天然草地进行补播和围栏封育效果研究,为西藏退化草地的改良与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在补播围封点和实施围栏封育的退化沼泽化草甸草地,均以围栏外为对照,进行围栏封育区、补播区和对照区植物群落盖度、密度、高度、物种数以及地上生物量的测定与比较。[结果]结果表明,在补播围栏封育区,除毒草之外的其他草种高度都有所增加,植被总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较补播之前分别增加33.00%,101.42%,16.10%(P〈0.05);退化沼泽化草句草地实施围栏封育的藏嵩草产草量明显高于围栏外对照,围栏内8月份出现藏嵩草最高产量,围栏封育最高产草量可达围栏外自由放牧对照区最高产草量的4—5倍,围栏内最低产量也是围栏外自由放牧区最高产量的4倍。[结论]补播和围栏封育见效快、效果好、简便易行,对于西藏特殊环境条件下的退化天然草地恢复改良最容易实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对西藏藏北高原草地植物丛枝菌根(AM)真菌种群多样性的研究表明:藏北高原草地植物AM真菌分布极为广泛,共分离出4属AM真菌,Glomus属真菌分布最为广泛、优势属地位最为突出,其次为Acaulospora属真菌,Paraglomus属和Scutellospora属真菌则同为常见属;不同草地类型中,高寒草原AM真菌属的多样性高于高寒草甸,Scutellospora属真菌在高寒草甸草原中未见分布,Paraglomus属真菌则主要分布于高寒草甸草原中;AM真菌属的多样性与寄主植物在藏北草地所处的地位亦基本一致;海拔高度不仅与AM真菌孢子密度表现为负相关(r=-0.478),而且对AM真菌的生态分布亦具重要影响。不同土壤pH范围内,Glomus属真菌的种群频度有随土壤PH的提高而显著增加的趋势,Scutel-lospora属真菌的种群频度则呈中性>碱性的趋势,Paraglomus属真菌仅见于中性土壤环境中;低磷土壤AM真菌的多样性低于高磷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19.
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植物多样性与退化程度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退化程度下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草原退化程度加重,植物种数目逐渐减少,其中禾本科植物物种明显下降,而豆科、菊科、莎草科植物物种数目变化不大;生活型内多年生草本植物和半灌木类植物种逐渐减少,而一、二年生草本则呈现"低-高-低"的波动变化;中生植物物种数目在群落中所占比例明显下降,而中旱生和旱生植物所占比例逐渐上升;在草原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发生了羊草+杂类草草原-羊草+寸草苔-寸草苔的逆向演替;随草原退化加剧,群落α-多样性明显下降,其中重度退化草地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分别比轻度退化草地下降了27%、62%、61%;β-多样性指数表明,轻度退化草地与中度、重度退化草地的群落结构相似性较低,中度与重度退化草地之间相似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