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鹫鸟是什么鸟?鹫,乃雕也,“大雕也”。鹫鸟是对大型猛禽种类的一个总称。它系鸟纲,隼形目,鹰科,与雕类、隼类和鹰类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但属种各不相同。由于鹫鸟是天葬的最终执行者,从而倍受藏民的崇拜,并被誉为“神鹰”和“天神”。天山向导 两千多年前,早在我国著名的《山海经》中就留下了关于新疆天山鹫鸟的记载:“敦薨之山,其鸟多鸬鸠。”这里的“敦薨”即天山脚下的博斯腾湖,“敦薨之山”指的就是天山,“鸬鸠”指的就是以尸物为食的猛禽——鹫鸟。  相似文献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儿,是人类亲密的朋友。鸟儿,无时不用美妙的歌喉为人们歌唱。清晨,天色微明,被称为“五更鸟”的鹊鸲,就在枝头为我们唱起了欢快的“晨曲”。夜晚,夜莺美好的歌喉,为我们奏起了迷人的“小夜曲”。“屋上鸣春鸠,村边杏花白”。春天,鸠鸟争鸣。“阴阴夏木转黄鹂”。盛夏,黄鹂在歌唱。“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秋天,长空雁叫……人们生活在那里,鸟儿就在那里为人们歌唱。即使您仰望蓝天,钻天云雀也会为您歌唱。鸟儿经过特殊训练,能奏出美妙的乐曲,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愉悦。在前苏联,有个“小鸟…  相似文献   

3.
生态平衡的捍卫者,鸟是农作物、树木害虫及一切鼠类的天敌。一只杜鹃,一天可消灭170多只松毛虫;一只大山雀,一天可吃掉害虫1800多条;一只燕子,一天可吃130多个蝗虫;一只猎头鹰,一年可吃掉上千只田鼠,等于从鼠口里夺回了1吨粮食;一对啄木鸟,可保护数百公顷树木不受蛀干害虫的危害。自然界的清洁工 许多鸟类喜欢在垃圾和污水坑中觅取腐烂的食物和一些动物的尸体,为人类消除病源、促进自然界有机物的分解和循环。绿色种子的义务传播者,许多树种果实被鸟类啄食后,囫囵吞入肚中,而种子外壳都有一层坚实的保护层,鸟类…  相似文献   

4.
文人与鸟     
鸟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生活大家庭中的一员,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对鸟一往情深。白居易写护鸟诗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对鸟情有独钟。为了能使爱护鸟类成为人们的共识,他专门写下千古流传的护鸟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杜牧为鸟鸣不平唐朝另一著名诗人杜牧因事出访,来到当时潇湘金河一带,见那里的回纥人随意拉弓射鸟,心里不是滋味。当一只惊弓的大雁从头顶飞过,他随感提笔,写下了“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来岸莓苔”的诗句,愤愤为大雁鸣不平。杜甫写赏鸟诗句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  相似文献   

5.
鸟类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陆地生态平衡的主力军。极大部分鸟类都有啄食害虫、鼠类的天性,为保障农、林、牧生产和人类的生活与健康作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人们热情地称赞鸟类是: 粮库保管:1只猎头鹰每天捕食2—4只田鼠,1年可捕食田鼠1000多只。若按1只田鼠每年吃粮1公斤计算,1年1只猫头鹰可从鼠口夺回1吨粮食。 灭蝗将士:1只椋鸟在夏季育雏期间每天可捕食蝗虫123只,1000只掠鸟在夏季蝗虫猖獗的2个月内可消灭蝗虫22吨;1只燕子每天捕食蝗虫90只;大山雀、黄鹂鸟除喜食天牛、蝽象(臭屁虫)等昆虫…  相似文献   

6.
谈爱护益鸟     
我国农林益鸟很多,大部分是以害虫、鼠类和杂草籽为食,能吃松毛虫的鸟就有70多种。因此,人们称益鸟为“农林卫士”。例如,1只灰喜鹊一年可吃虫1500多条,可以保护1亩松林;有1千只灰椋鸟,一个月能歼灭农林害虫10吨左右;森林中的啄木鸟被人们称为“森林医生”,1只啄木鸟一天能吃1千多只蚂蚁和蛀干害虫;猫头鹰被人们称为“灭鼠大王”,1只猫头鹰一夜可吃掉4~5只老鼠,一年能消灭1千多只田鼠,等于保护1吨多粮食。鸟类还有传播种子、保护环境、启发智慧、培养情操等多种功能。在我国历史上,就有很多保护益鸟的故事。宋太祖曾禁止春夏…  相似文献   

7.
鸟祭     
早上,有一只鸟站在院内的晾衣绳上,不停的跳着,叫着。鸟不大,跟麻雀差不多,我估计是从院后竹林里飞来的。一院的阳光,一院的鸟鸣。晌午,这只鸟还在叫着;太阳挨着山了,小鸟依旧不归。“爸,有只鸟!”在屋里看电视的儿子惊呼起来。窗关着,纱门也关着,这鸟怎的钻...  相似文献   

8.
《新疆林业》2012,(2):49-F0003
鸟类与人类同样因地球环境而生,与万物共同组成我们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鸟与人皆为“地球村”的“村民”。 鸟对人类的贡献俯仰可拾—— 野生鸟类是家禽的来源。家鸡是从原鸡驯化来的,家鸭是从绿头鸭、斑嘴鸭以及白眉洋鸭驯化来的,  相似文献   

9.
玩味鸟语     
春风吹过,正是鸟鸣时节。鸟,在猎人的眼里,是美味的佳肴;在孩子的眼里,是欢乐的天使;在文人的眼里,是清丽的小诗。鸟类不仅以其优美的体态惹人喜爱,而且那悦耳动听的鸣叫声,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尤其是在草木葱翠、百花怒放的春天,那真是“翻飞多好鸟,婉转弄芳辰。”春鸟最美啭啼时。百鸟的歌声是多种多样的,杜鹃的啼声婉转回绵;金丝雀的叫声圆润甜美;画眉的鸣叫明丽豪放;百灵的歌声雍容多姿;白玉的婉啼似一条涓涓的溪水;而黄莺的低吟则像一位少女的窃窃私语……几乎每只鸟都是一位天才的音乐家,几乎一只鸟都是…  相似文献   

10.
爱鸟漫话     
爱鸟漫话方明举,杜思高鸟是人类亲密的伴侣和朋友。他们是害虫和鼠类的天敌,忠诚地保护着农林牧业。一只灰喜鹊一年能消灭18000多条松毛虫、金龟子,使60多亩山林免受虫害;一只燕子一个夏季就能捕食120万只苍蝇、蚊子、牛虻等;一只大山雀一昼夜吃掉的害虫重...  相似文献   

11.
由于鸟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生活大家庭中的一员,因而古往今来,不少名人与鸟一往情深。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为了能使人们爱护鸟类形成共识,他专门写了千古流传的护鸟名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唐朝另一著名诗人杜牧,因事出访,来到当时潇湘金河一带,他见那里的回纥人,随意拉弓射鸟,心里不是滋味,正在此时,一只惊弓的大雁,经他头顶而过,他震惊了,随感提笔,写下了“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来岸莓苔”的诗句,愤愤为大雁鸣不平。希骥大雁能托足于山青水秀的南国潇…  相似文献   

12.
山鸠     
山鸠○张海华在回外站的路上,我拾到一只受伤的山鸠,它躲在草丛中发出微弱的叫声。或许是被孩子们用弹弓打伤,或许被鹞鹰追逐啄伤,幸好逃脱了被捕捉和吃掉的厄运。驻守森林,我喜欢听清脆悦耳的鸟鸣。山鸠单调的“谷咕咕——咕——”的叫声,平时并不觉得动听,这次却...  相似文献   

13.
玩味鸟语     
春风吹过,正是鸟鸣时节。鸟,在猎人的眼里,是美味的佳肴;在孩子的眼里,是欢乐的天使;在文人的眼里,是清丽的小诗。  鸟类不仅以其优美的体态惹人喜爱,而且那悦耳动听的鸣叫声,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尤其是在草木葱翠、百花怒放的春天,那真是“翻飞多好鸟,婉转弄芳辰”。  春鸟最美啭啼时。百鸟的歌声是多种多样的,杜鹃的啼声婉转回绵;金丝雀的叫声圆润甜美;画眉的鸣叫明丽豪放;百灵的歌声雍容多姿;白玉的婉啼似一条涓涓的溪水;而黄莺的低吟则像一位少女的窃窃私语……几乎每只鸟都是一位天才的音乐家,几乎一…  相似文献   

14.
名人与鸟     
鸟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生活大家庭中的一员,古往今来,不少名人与鸟一往情深。白居易写护鸟诗。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对鸟情有独钟,为了能使人们爱护鸟类形成共识,他专门写下千古流传的护鸟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相似文献   

15.
爱鸟节咏鸟     
鸟类与人早结缘,诗经“雅鸠”柔情故,戏水鸳鸯亲切切,和平鸽子增兴旺,雅咏佳话古今传。商启《归鸦》怒火燃。泥燕侣意绵绵。孔雀开屏福寿添。爱鸟节咏鸟@尹瑞生  相似文献   

16.
名人与鸟     
名人与鸟李盛仙鸟是人类的朋友。古往今来,许多名人对鸟一往情深,或宠之以诗,赞之以文,借以表达爱鸟之心。唐代诗人白居易有护鸟诗云:“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诗人用拟人手法写成诗句,以教育人们爱护鸟类。晚唐诗人杜...  相似文献   

17.
“一只鸟就是一个神奇,一种鸟就是一种神奇。”可现实生活中,居然真的有人忍心用各种方式灭掉这一个神奇,甚至这一种神奇。  相似文献   

18.
世界鸟类知多少?日前生物学家已经定名的有9000多种,其中我国的鸟类有25目81科1186种,占世界现存鸟类的13.89%,是世界上鸟类最多的国家。从鸟的数量上讲,估计全世界鸟类总数约有一千亿只,遍布在海洋、高山、湖泊、草原、河滩、森林、沼泽、沙漠、农田等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中,按其生活习性或其构造的特点,可分为走禽类、水禽类、游禽类、涉禽类、猛禽类、攀禽类、鸣禽类、鸠鸽类和鹑鸡类等九大类。鸟类与人类的关系是  相似文献   

19.
救鸟     
救鸟吴国坤我救过一只小鸟,并为我当时的举动感动至今。那是一只不知名的还没有我半个拳头大的鸟。它和我其实都共同生存在同一方蓝天下。──这是一个再浅显不过的道理了。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类却遗失了这一本该是与生俱有的认识。绿色逐渐消失,叽啾慢慢沉寂…...  相似文献   

20.
一只神鸟自北向南,从八桂大地巾轴线上飞过。 这只“神鸟”庞大无比。其东翼是东北一西南走向的驾桥岭和大瑶山,西翼是西北一东南走向的都阳山和大明山,鸟身是以柳州为中心的桂巾盆地,尾部是融水和元宝山,鸟首则是郁江岸边横县平原北侧的镇龙山。大鸟的正前方,是横县、灵山、合浦、北海,似乎它讵驾云御风,飞越北部湾,驾临海南岛,远去沐浴南中国海的浩渺碧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