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乌兰察布盟从1994年实施了“进一退二还三,调整优化结构,建设畜牧业大盟”的发展战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荒漠化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乌盟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到2001年,全盟已累计退耕1200万亩,种树种草1020万亩,保存面积900万亩,其中700万亩产草见效,宜林“三荒”及小流域治理种树种草658.9万亩,完成人工造林790.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94年的6.88%提高到8.35%,林草覆盖率由1994年的30%提高到40%,局部地区形成了小…  相似文献   

2.
巴盟杭锦后旗召庙乡由于紧邻乌兰布和沙漠,因此成为全旗生态治理的重点乡,两年来全乡退耕34.8亩,还林(草)49165.5亩。 在工程建设中,召庙乡确立了“退耕还林、间种牧草、以草为业、种草养畜”的思路,把工程实施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机结合在一起,在退耕地内采取了大行树套草模式,两年来累计在退耕地内种优质牧草1000亩,形成了稳定的饲草基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全乡牲畜总数由去年底的6.1万头(只),增加到6.6万头(只)。去年召庙乡退耕3400亩,涉及到农户533户,退耕地内全部还林种…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还草实行“三补两免两落实”的政策,解决了当前退耕后农民在一个时期内的生计问题,同时缓解了农民在农业税、生活需要上的经济负担,一定程度地解决了造林种草种苗费用。但通过两年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我们认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相关政策在以下几个方面应进一步完善。 一、退耕坯林还草面积应以实际水平面积为准  相似文献   

4.
心血铸就的绿色丰碑──偏关县委书记陈森和他的一班人素描丁文学,柴乃桢,王全录地点:山西省偏关县时间:1993年数字:全县总面积252.8万亩、包括耕地面积78万亩,宜林宜牧面积105万亩,其中水土流失面积占81%。目前,全县成片造林67万亩,种灌种草...  相似文献   

5.
灵台县自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至2002年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草)11.90596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1.44836万亩(生态林10.95413万亩,经济林4942.3亩)、种草4576亩;协议三荒造林9.1万亩。近几年先后被国家绿化委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和“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并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退耕还林还草稳步推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退耕还林还草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目前,沿黄河16县共完成造林种草122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4.8万亩,占国家下达任务的99.2%,退耕地造林种草合格率达98.3%,按退耕还林的补贴政策,全省已完成粮食兑现841.6万公斤,退耕资金补助到位率为92%。  相似文献   

7.
关于大方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大方县的主要做法 大方县 2000年 3月被列入贵州省 14个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县后,工程实施进展顺利。到 2000年 11月底,全县 0.1万公顷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已全部落实,涉及 29个村 3483户,已退耕造林面积 82公顷,成活率 90%以上。退耕还林还草的粮食和现金补助已全部兑现,退耕未还林还草的粮食、现金补助已兑现 50%。农民群众退耕还林还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冬季造林种草整地等准备工作已全面展开。 为走出一条“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退耕还林还草之路,县委、县政府在规划布局上,突出重点,集中连片,坚…  相似文献   

8.
东兰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县,土地面积365万亩,石山面积占50.9%,土坡面积占49.1%,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83万亩,农民人均山地10亩,人均耕地0.65亩,人地矛盾突出。长期以来,农民上山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掠夺性生产开发使生态环境日趋恶化。2001年,东兰县被列为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示范县,该县县委、人民政府抓住机遇,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取得显著成效。全县完成退耕地造林3万亩,荒山造林6万亩。2002年经自治区验收,认为该县退耕还林项目布局合理,重点突出,达到预期目的。健全机构,强化领导,落实任务,明确责任为确保退耕还…  相似文献   

9.
“十五”以来,新疆和田县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全县新增退耕还林还草面积4.25万亩,三北四期工程及其他造林面积新增4万亩,是“九五”期间造林面积的2倍。近5年林地开发面积累计达到8.47万亩。5年来,全县退耕还林已兑现的补贴资金达到了2492.5万元,与之相联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迅速崛起。通过在退耕还林地及其他新植幼林地套种粮油作物、药材、牧草及林下养殖等,增加了农民收入。总体上看,和田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工作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科技含量上都在逐年进步。但同时还应认识到,林地经济开发这项工作在和田县仍属初级…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巴中地区在退耕还林试点工程中,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探索出了几个效益兼顾新模式。 (一)“林——草——畜”模式。上层种树,下层种草,林草结合,以草饲料圈养南江黄羊,使之既保持水土,又栽种摇钱树,并促进黄羊产业的发展,做到农民收入长短结合,退耕不减收,甚至增收。据统计,全市在退耕还林中“林——草——畜”模式面积达5万多亩,圈养黄羊12万只,年均可新增产值1540万元。  相似文献   

11.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围绕生态建设这个中心,加快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和果品基地建设步伐,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一是按照“沿梁设带,陡坡退耕,逢沟治理,顺路植树”的方针,以五道梁2个万亩林带、5个千亩点为重点,全力抓好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工作的落实。二是在全力保护好26.8万亩天然林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封山育林工作力度,确保全县森林面积逐年增长。目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66.49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1.6%,集体林覆盖率达9.26%,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35万立方米。三是按照“东林西果”的布局,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2.
关于现有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华  胡玉平 《中国林业》2001,(22):22-23
退耕还林还草实行“三补两免两落实”政策,解决了当前退耕后农民在一个时期内的生计问题,同时缓解了农民在农业税、生活需要上的经济负担,一定程度地解决了造林种草种苗的费用。总的来讲,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较优惠,农民普遍欢迎,有利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但通过两年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笔者认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相关政策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完善:一、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应以实际水平面积为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要求以实际的水平面积为准,但目前农户的承包面积并非是实际水平面积,而是传统的承包面积,是以指手为界或…  相似文献   

13.
白河县抓住国家退耕还林机遇,狠抓退耕还林工程,全力经营这一富民的重点项目,收到良好效果。五年来,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36.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0.5万亩,荒山地造林16.09万亩;完成人工造林0.3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落实集体管护80.1万亩,成立了15个乡镇林业站,投资120万元建立了县级中心苗圃。4.3万退耕户领取粮食5929.5万公斤,  相似文献   

14.
石泉县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围绕“山”字做文章,依托水源谱新篇。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县完成退耕还林面积3.5万亩,其中25度以上坡地退耕3万亩,治理重点流域5条,治理面积57.7平方公里,期中流域内完成坡改梯工程2600亩,修田造地  相似文献   

15.
四子王旗从1994年开始,大规模实施“进退还”战略。截止到2005年底,垒旗累计退耕种树种草281万亩.其中150万亩产草见效,年产优质鲜草达10多亿斤。2000年该旗被国家和自治区列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草重点项目旗,到2005年底,国家生态建设累计投资已达40308万元(其中退耕粮补贴资金15568万元,  相似文献   

16.
今年 3月份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 ,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植树种草行动 ,其进展情况如何 ,吸引着亿万人关注的目光。成绩背后有隐忧国家林业局的最新消息说 ,我国西部 1 3个省区1 74个试点县已经全部行动起来 ,上半年共完成退耕还林还草 370万亩 ,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 4 64万亩 ,分别占下达计划的 71 3%和 71 6%。但这个喜人成绩的背后 ,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经济林”多于“生态林”。在退耕地还林的 367万亩林地中 ,经济林占到 2 5%以上。工程先期启动的四川、甘肃、山西三省 ,以干果、水果等为主的经济林比例高…  相似文献   

17.
乌盟实施”进一退二还三”,建设畜牧业大盟的发展战略,大力度退耕,给林业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全盟累计退耕498.8万亩,两年完成植树造林158.27万亩、种草283.3万亩,林业生产形势喜人.1994年,乌盟盟委、行署在充分了解盟情,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全盟实施“进一退二还三”,建设畜牧业大盟的发展战略,即每建成一亩稳产高产田,必须退出二亩低产田还林还草还牧,  相似文献   

18.
回顾过去的五年,包头市林业战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胆构筑、锐意进取,使全市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十五”期间,包头市共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287.75万亩,其中天保工程完成119.89万亩,风沙源工程完成41.33万亩(不含退耕还林和人工种草面积),退耕还林工程完成96.1万亩,“三北”四期工程完成4.1万亩,一般造林完成26.33万亩建设规模是西部大开发前三十年的总和;年均完成林业建设任务50万亩,是“九五”年均建设面积的三倍;国家投资4.9亿元,是“九五”建设投资的几十倍。其中退耕还林工程使退耕农户年人均增收360元。2003年至2005年连续三年森林覆盖率年递增一个百分点,截至2005年底,全市森林面积达到356.1万亩,比“九五”期末增加了13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41%,比“九五”期末增加3.13个百分点,是“九五”增加值的3.6倍。  相似文献   

19.
日前国务院决定今年将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试点范围 ,由 2 0 0 0年的17省扩大到 2 0省 ,其中新增试点县 36个。任务为退耕地造林种草 33.3万 hm2 ,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 4 9.3万 hm2。今年中央投资 36亿多元 ,补贴粮食 38亿多斤。实行“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扶持政策 ,对退耕农民按经济林、生态林分别给予 5a和 8a粮食、现金补助 ,对退耕地还林还草和宜林荒山造林种草给予一次性种苗补助今年退耕还林扩大到江西省鄱阳湖流域@陈永伶  相似文献   

20.
达拉特旗从2000年被列为全国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旗之一,截止目前已四个年度了。四年来达旗共争取国家计划投资1.156亿元,累计完成退耕任务23万亩,为计划任务的100%;完成退耕地还林草22.9973万亩:为计划任务的99.99%;完成宜林地造林种草40.9129万亩,为计划任务的107.1%。林业生态建设也由此步入大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