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羊瘤胃肌电波形有慢波和快波组成,快波重叠在慢波之上,一般快波发生在慢波上升支。不同状态下山羊瘤胃肌电慢波频率不同,饲喂时最快,禁食时最慢。  相似文献   

2.
近半个世纪以来,许多学者都试图利用胃电作为胃的生理活动指标,并期望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作为诊断和治疗胃疾病的依据。关于牛的胃电,TAPHYEB 曾应用胃电图机研究了疾病时皱胃肌电。本试验的目的在于研究健康黄牛瘤胃肌电活动的基本规律,瘤胃肌电与瘤胃内压的相互关系;观察黄牛实验性过食精料后瘤胃肌电及瘤胃运动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证明山羊瘤胃肌电波形有慢波和快波组成。快波重叠在慢波之上,一般快波发生在慢波上升相,也见有快波出现在慢波顶峰处或下降相。从实验中现察到瘤胃肌电有四种类型:1、独立波,2、二联波,3、多联波,4、负相波。瘤胃肌电的频率和振幅受各种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批次培养法研究了体外条件下高油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对山羊瘤胃培养液中共轭亚油酸累积规律的影响.选择6只带有永久胃瘘管的山羊制备出瘤胃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24h,维生素E添加量分别为0、0.5、1.0和2.0 ng·瓶-1,每组设三个重复,测量其发酵液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在培养8h和16h时,VE各处理组的顺...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运用生理学、概率论及数量统计的方法对牛瘤胃不同生理状态胃电活动中的慢电位与峰电位随机波的概率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随机波相应的均值、方差、概率密度图及概率分布函数图。同时还对牛瘤胃慢电位与峰电位随机波间的概率分布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运用生理学、概率论及数量统计的方法对牛瘤胃不同生理状态胃电活动中的慢电位与峰电位随机波的概率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随机波相应的均值、方差、概率密度图及概率分布函数图。同时还对牛瘤胃慢电位与峰电位随机波间的概率分布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7.
<正>1瘤胃臌气采食鲜嫩豆科植物,如紫花苜蓿、白三叶和红三叶草,可以造成食草型瘤胃臌气。造成食草型瘤胃臌气发生率增加的原因包括:牛对食草型瘤胃臌气的易感程度(遗传类型决定)以及采食饲料的数量和速度。消除食草型瘤胃臌气的最有效办法是进行胃内插管(通常采用一种橡胶软管),或者在危急情况下用套管针穿刺瘤胃,以减小压力;同时,  相似文献   

8.
<正>山羊瘤胃积食又称急性胃扩张,是因山羊短时间内采食大量难于消化或容易膨胀的饲草蓄积于瘤胃中,致使瘤胃容积增大、急性扩张、内容物停滞和阻塞、瘤胃运动和消化机能障碍、脱水和毒血症。本病是山羊常见多发病之一。1发病情况某农户饲养了1只山羊,正值秋收季节,由于农活较忙,不能按时放牧;早晨下地收花生傍晚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寻大蒜氧化物对山羊活体瘤胃平滑肌运动的影响,为反刍动物瘤胃代谢调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4只健康的成年山羊为试验动物,手术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通过瘤胃瘘管给山羊填喂大蒜氧化物,并采用自制的活体瘤胃平滑肌运动检测装置,对山羊瘤胃平滑肌活动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期相比,4只试验期山羊瘤胃平滑肌收缩强度平均提高56.1%,差异极显著(P〈0.01);瘤胃平滑肌收缩频率平均提高24.6%,差异极显著(P〈0.01);瘤胃平滑肌收缩持续时间平均缩短19.1%,差异极显著(P〈0.01);山羊采食量平均增加8.1%,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大蒜氧化物能够显著增强山羊瘤胃平滑肌运动,促进瘤胃排空。  相似文献   

10.
牛在前胃弛级时,瘤胃内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本文对瘤胃内环境进行了检测与分析,阐明了前胃弛缓个瘤胃内环境变化的特点,同时还指出了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真胃左方变位对奶牛的影响,将9只健康山羊随机分为3组,利用手术的方法制作真胃左方变位动物模型。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瘤胃内容物挥发性脂肪酸(VFA s)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胃泌素含量。结果表明:真胃变位可导致瘤胃内容物乙酸/丙酸的比率升高,变位越严重,其比率越高。随真胃变位时间的延长,血清胃泌素的含量逐渐增加,变位7 d后出现显著增加;胃泌素含量的增幅与真胃变位的程度有关,髋关节水平线处变位高于腹底部变位,真胃变位高于空白对照山羊。  相似文献   

12.
为弄清山羊痘口服疫苗免疫后对山羊的安全性,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山羊免疫后瘤胃中主要细菌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口服疫苗组山羊瘤胃中白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和黄化瘤胃球菌3种纤维分解菌在30d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但30d后,瘤胃中的3种纤维分解菌的含量变化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口服疫苗未造成瘤胃微生态紊乱,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山羊瘤胃、瓣胃上皮生长的差异性。试验选用健康的青年波杂山羊16只分为两组,分别饲喂纯粗料(PS组,n=8)、粗料加精料(PSC组,n=8)。饲喂42 d后,发现PSC组山羊瘤胃干重显著高于PS组(P0.05);与PS组相比,PSC组山羊瘤胃上皮颗粒层和棘突层细胞总层数显著升高,而PSC组瓣胃上皮颗粒层和棘突层细胞总层数显著降低(P0.05);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PSC组山羊瘤胃上皮细胞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率均显著高于PS组(P0.05);而PSC组山羊瓣胃上皮细胞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低于PS组(P0.05)。结果表明,添加精料可加速瘤胃上皮细胞增殖,促进瘤胃上皮细胞生长,阻滞瓣胃上皮细胞增殖,抑制瓣胃上皮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4.
作者利用四头试验牛,瘤胃及真胃装有瘘管,经20天局部病理过程愈合后开始试验。记录瘤胃和真胃蠕动,同时也检查真胃游离盐酸量,15—32;总酸度87单位。试验指出前胃活动与真胃分泌、蠕动机能密切相关,当瘤胃收缩加强时,真胃蠕动及分泌机能也增强。真胃中游离盐酸量往往增多,而个别则减少,这与动物个体特点及神经型有关。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光电ECG-6511型心电图机上以不同频率的脉冲为模拟信号,按未漏波(OFF)、肌电漏波(EMG)、交流电漏波(HUM)和肌电漏波+交流电漏波(EMG+HUM)4种滤波状态绘制幅频线.结果显示,在OFF状态下电压无衰减,使用EMG、HUM、(EMG+HUM)时电压幅度随信号频率变化而变化,心脏病变(特别是心肌疾病)时,滤波可能会造成部分极具临床诊断价值的心电信号的衰减与失真,从而造成漏诊,临床心电图工作者要尽量不使用滤波功能,而需通过采用一些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来减少或消除机外干扰对心电信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硫、钴对补饲尿素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本地空怀母山羊进行了三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硫或硫加钴均可提高瘤胃液PH,而只添加钴对PH无显著影响(P>0.05)。基础日粮中添加硫或钴,特别是钴,促进了瘤胃中氨的利用;增强了瘤胃中微生物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基础日粮中添加硫,降低了瘤胃中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的浓度,添加钴对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与T_1相比,T_2趋向于丙酸型发酵;T_3和T_4趋向于乙酸型发酵。四种日粮条件下,丁酸百分率无显著变化(P>0.05)。基础日粮中添加硫或钴均可提高瘤胃细菌蛋白的含量,而对瘤胃原虫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在山羊对尿素的利用方面,硫和钴对瘤胃内PH,氨氮浓度,三氯乙酸沉淀蛋白(TCA-P)含量,挥发性脂肪酸(VFA),细菌和原虫蛋白的影响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临床疗效观察与动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临床病例系来源于山西纺织印染厂医院,晋中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动物实验采用胃和结肠壁浆膜上缝植 Ag—AgCl 乏极化电极双极导联法,同时描记针刺足三里前后家兔空腹胃和结肠肌电变化。结果证明针刺足三里对胃肠电及胃肠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对腹泻、便秘、胃脘痛、胃痉挛等消化系统疾病有良好的疗效。总有效率95%。本文还揭示了胃电兴奋时结肠电抑制,结肠电抑制时胃电抑制的相关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对51头黄羊的胃进行了形态结构的研究。整个胃组织质量占体质量的比率为2.74%~2.89%。成年雄性、成年雌性、幼年雄性和幼年雌性中的比率分别为(2.74±0.11)%,(2.83±0.09)%(2.82±0.14)%和(2.89±0.20)%。瘤胃最大,占整个胃组织质量的72%~76%其次是网胃(9%~10%)、皱胃(8%~10%)和瓣胃(5%~6%)、除瘤胃与体质量呈线性正相关外,其它3个分胃与体质量呈线性负相关。瘤胃表面扩张系数( SFF)值为 8.52.瘤胃粘膜乳突密度为 89。黄羊胃分四层结构: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前胃粘膜上皮都由复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瘤胃缺乏粘膜肌层、网胃肌层较厚。黄羊前胃无腺体.仅皱胃分布大量腺体。胃底腺主要由主细胞、壁细胞和颈粘液细胞构成、前胃的肌层比皱胃发达。从黄羊复胃形态结构特征分析、黄羊属于混饲者。  相似文献   

19.
在雌兔子宫浆膜下埋藏电极记录其子宫平滑肌电活动,结果表明:间情期典型的子宫肌电慢波呈三相变化,有时在慢波上负载快波。刺激三阴交穴、催情穴均对兔的子宫肌电活动有明显的增强作用(p<0.05)。切断交感神经后,针刺反应大部分消失(p>0.05),显示了交感神经纤维在针刺效应实现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装有永久性瘤胃痿管的5头小型土种山羊和3头奶山羊(均为干乳期,空怀),通过瘤胃灌注和日粮添喂挥发性脂肪酸(VFA)及其盐类,观察了VFA对瘤胃代谢及自由采食量的影响。第一系列试验研究瘤胃灌注高浓度VFA及其盐类对采食量的影响。在精料 青干草和青草二种日粮时瘤胃灌注丙酸使青干草和青草采食量分别下降61.81%和61.92%;而在青草日粮时瘤胃灌注丙酸钠、丙酸、乙酸钠、乙酸使青草采食量分别下降30.40%,57.28%、37.73%和45.56%,第二系列试验研究瘤胃灌注生理剂量VFA盐类,可改变瘤胃发酵类型,并促进采食。土种山羊瘤胃灌注丙酸钠、乙酸钠、混合酸钠、乙酸铵溶液时,青干草采食量分别增加22.86%、23.33%、28.57%和17.97%;奶山羊瘤胃灌注丙酸钠、乙酸钠、乙酸铵溶液时,稻草采食量分别增加41.67%,28.68%和38.78%;灌注丙酸钠期采食量一般高于灌注乙酸钠期采食量,粗饲料采食动态与C_2/C_3动态基本上呈负相关趋势变化,说明发酵类型对采食有一定影响。第三系列试验研究在精料 青草日粮中添加乙酸钠和乙酸铵,可使瘤胃发酵类型改变。添喂乙酸钠时青草采食量增加5.05%,添喂乙酸铵时青草采食量降低20.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