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     
《甘肃农业》2015,(3):5
<正>"五星级文明户"道德信贷工程近日,《甘肃省农村"五星级文明户"道德信贷工程实施意见》正式出台。从现在起,全省被评为"五星级文明户"的1.1万户农户将成为"道德信贷"工程实施的第一批受益者,他们到各级农村信用社贷款,不用抵押房产或财物,而是用"诚信"就能贷得"真金白银"。这是甘肃省在农村探索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相互促进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2,(7)
2012年6月25日,银监会对外公布了《关于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阳光信贷工程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实施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的指导意见》,认为当前扩大国内需求的最大潜力在农村,实施这“三大工程”意在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工作目标,以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传真     
如皋“创业卡”信贷助推农村青年创业江苏省如皋市前不久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卡”工程,创业卡实行“一人一卡”制,由信用社建立信贷档案,并实行信贷资金专款专用制度,持卡人不得擅自改变借款资金的用途;创业卡的期限为两年,到期后由持卡人提出申请,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审核发卡。首  相似文献   

4.
地方传真     
《农村百事通》2006,(8):18-21
北京市密云县妇联前不久评出2005年“十星级文明户”12967户,以农村家庭的致富、计生、义务、卫生等十项为考核内容.公开量化农村家庭文明程序。评定方法是在遵循全县统一评选细则的基础上.各村按农户自评申报、村组民主评议、组织审核、张榜公示和挂牌授星表彰五个程序进行.确保评选过程民主公开。使选出的文明户更具代表性和示范性。  相似文献   

5.
按照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的总体要求和《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意见(2009-2012)》具体部署,省农牧厅紧紧围绕2012年新增粮食产量50亿斤、确保总产达到210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跨上4000元的目标,立足农业部门的职能实际,拟定了全面落实促农增收“六大行动”,以突出发展“三大产业”,着力实施农村民生“八大工程”,  相似文献   

6.
从农村信贷对农民收入影响的角度,强调了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重要性,并针对甘肃省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开拓农村消费信贷市场以及进一步开发农村消费市场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抓住机遇加快推进甘肃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农业信息化建设要以国家实施“金农工程”、省政府实施“甘肃省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为契机,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中心任务,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强化基础建没,开发整合资源,创新管理与运行机制,提升服务功能,构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业信息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8.
许威 《乡村科技》2023,(13):60-63
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当前“金融惠农”等系列政策的落实程度和实施效果,可有效解决农户融资难的问题。然而,诸多实践和经验表明,当前农村小额信贷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从信息平衡的角度探究农村小额信贷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并以“三治信农贷”这一小额信贷模式的创新为典型案例,思考如何通过提升农村信用治理水平及构建农村信用联合体推进农村小额信贷模式创新,并促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服务农户,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河北农业科技》2011,(21):76-76
谁家的“星级文明户”上加了“星星”,这在付东村是最大的光荣。为了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更加明礼诚信、崇尚科学、团结互助、文明礼貌、邻里和睦,邱县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从守法、致富、诚信、科技、计生、文化、公益、和睦、生态、新风等十个方面,全面培养树立农民“文明明星”,得到了中央文明委的肯定。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回乡创业人群的增多,农村信贷资金的需求越来越紧张。由于目前农村信贷资金的供给主要来自信用社,所以,难以满足“三农”的需求,信贷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但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为解决这个问题打开了“瓶颈”,缓解了农村信贷供需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日前,中央财政正式设立“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专项资金,以推动“新网工程”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决定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新网工程”旨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及开展村级农村电子商务技术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农村是最广阔的内需和消费市场。如何推进“新网工程”并一网多用,加快农村现代化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农村现代流通服务水平是一项重要工作,是生存之需,发展之要。  相似文献   

12.
浦江县位于浙江中部,紧邻义乌,人口约38万。近年来,浦江县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相继实施了产业化工程、村庄示范整治工程、农村洁化工程、甘泉工程等“八项工程”,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综合实力快速提升。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浦江县农村信用联社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确定相应的信贷扶持政策与支农重点,努力增加支农信贷投入,扩大农户贷款覆盖面,大力支持农业和小企业上台阶,2006年,浦江联社投放农村的贷款达到10·75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量的95·1%,用于支持农业的贷款达40752万元,从而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  相似文献   

13.
供水工程作为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承载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民生期待。本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甘肃省临夏州为例分析了当前农村供水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门前有牌腰杆硬,门前无牌脸面红”。在山东省高密市高密镇东小庄居委会,闺女出嫁,儿子说媳妇,先得打听对方大门口挂没挂“文明牌”。 东小庄“文明牌”的增值始于前年,此前居委会只评选10%左右的“文明户”。比例不大,由居委会干部和居民组长操作,一般居民不参与,评上的不觉得脸上有光,评不上的也不觉得脸上抹黑,居民不把“文明户”创评当回事,活动缺少了活力。 为打破“文明户“既难创又难当的尴尬局面,1998年居委会采取了表彰大多数的办法,将“文明户”比例提高到76%,再从中评出10%的“文明标兵户”。居“两委”召开居民大  相似文献   

15.
温岭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工业经济较为发达,农业经济相对滞后。今后温岭市委、市政府在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面对中国加入WTO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审时度势,提出了在全市实施“农经网入乡工程”建设。通过实施“农经网入乡工程”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实践“三个代表”,实现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6.
<正>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转变甘肃省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努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农民增收取得新成效,甘肃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着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的意见》。工程总体目标是: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全省培育提升10个以上大型上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100个左右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建设1000个左右优势特色产业基地,扶持10000个左右示范性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根据《意见》精神,甘肃省农牧厅近日决定启动“十百千万”工程创建。现将工程创建指南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为进一步提升甘肃省产业脱贫能力,"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将实施旅游扶贫工程、电商扶贫工程、光伏扶贫工程、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工程、农村小水电扶贫工程等五项新型产业扶贫项目,以拓展贫困人口增收途径,加快脱贫步伐。  相似文献   

18.
“农远工程”实施两年多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教学环境,丰富了农村教学资源,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在工程效益的发挥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也引起了一些争议。笔者通过列举全国范围内工程实施中的具体做法,从理论、模式、运行机制等多个层面论证“农远工程”的先进性,旨在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庄浪县是全国第二批“绿色证书工程”试点县之一。当时,县政府遵照国务院转发的农业部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意见和 1996年 1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县制定了“一牵头、二配套、三结合、四优先”的绿证培训方式。一牵头即各级政府牵头,将此项目工作作为科技兴县的重要措施来抓;二配套即行政干部与科技人员配套,县、乡、村各级绿证工程领导小组上下配套;三结合即农科教结合,与支柱产业结合,与本单位业务结合;四优先即优先培训村社干部,优先培训农民技术员,优先培训专业户,优先培训科技示范户。同时,建立健全领导…  相似文献   

20.
克山县涌泉乡可利用草原面积23000亩,水草资源较为丰富、林茂粮丰,发展畜牧业条件优越。为尽早建立起以畜牧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实施了“三个三”工程。即实施了养牛、养猪全民化、养鸡小区化.养羊大户化的“三化工程”;实施了靠批量购进增加黄牛数量、靠小区拉动膨胀养鸡总量、靠自养自繁蓄积羊存量的“三增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