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以优质,高产,适应性强和大叶易採为育种目标,将塘10×伦109 F1杂交桑诱导为四倍体J—402,此为母本,与二倍体地方种四川花桑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择,优选育成三倍体桑品种圌桑13号。经实验园和田间品比试验,该品种与二倍体对照种湖32号相比,全年平均产叶量增产41.55%,养蚕的万头蚕茧层量提高6.84%,100kg桑产茧量提高8.35%;抗旱性强,抗黒枯细菌病;并表现发芽率高,枝叶生长旺盛,叶质优,叶片肥大,秋叶硬化迟,採叶效率高等优良的三倍体桑特性。  相似文献   

2.
以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果用性状好为引种育种目标,从引进品种中筛选出若干优良的叶果兼用桑品种,其中人工三倍体桑品种丰田16号的中试结果表明:与标准二倍体对照种荷叶白相比,全年单位桑园面积产叶量增加29.8%,桑叶养蚕的万头蚕茧层量提高6.5%,100kg桑产茧量提高8.1%;与三倍体叶果兼用桑品种大10相比,单位桑园面积产果量增加9.5%,产叶量提高24.7%,表现出三倍体桑叶片肥大,桑果大,生长旺盛,品质优,抗性强等优良特性,是一个叶果综合经济性状和抗逆性良好的高效桑品种。  相似文献   

3.
更新桑树品种是提高单位面积桑叶产量,进而提高蚕业效益的重要途径。本人于2001年初引进了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20号,进行人工嫁接培育。经过2年试验,与湖桑32号、南一号、湘7920等二倍体桑品种作栽植比较,其产叶量嘉陵20号比湖桑32号增产62.96%,比南一号增产36.08%,比湘7920增产30.73%。嘉陵20...  相似文献   

4.
新桑品种人工三倍体嘉陵16号光合速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16号叶片为供试材料,以二倍体品种湖桑32号叶片为对照,采用氧电极法测定叶片的光合速率.结果发现,在光照强度1.8万勒克司(Ix),水槽温度 30℃的条件下,嘉陵16号叶片的光合速率为5.9134mgCO_2/dm~2·hr,较对照湖桑32号(4.0492mg CO_2/dm~2·hr)高1.8642mg CO_2/dm~2·hr.其指数关系是:湖桑32号为100.00,嘉陵16号为146.01.经统计分析,两品种间的光合强度达极显著差异(|t|=6.3603>to.01= 4.604).该研究结果,从光合生理角度证实了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16号优于二倍体对照品种湖桑32号.为进一步扩繁推广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16号提供了生理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优质,高产,适应性强和大叶易探为育种目标,将塘10×伦109 F1杂交桑诱导为四倍体J-402,此为母本,与二倍体地方种四川花桑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择,优选育成三倍体桑品种圌桑13号.经实验园和田间品比试验,该品种与二倍体对照种湖32号相比,全年平均产叶量增产41.55%,养蚕的万头蚕茧层量提高6.84%,100kg桑产茧量提高8.35%;抗旱性强,抗黑枯细菌病;并表现发芽率高,枝叶生长旺盛,叶质优,叶片肥大,秋叶硬化迟,探叶效率高等优良的三倍体桑特性.  相似文献   

6.
用四倍体、三倍体和二倍体(对照)桑品种对原种苏5和苏6进行试验,其结果经多元方差分析可知:①不同桑品种与原种间无交互作用;②苏5的制种成绩极显著高于苏6;③三倍体、四倍体桑的制种成绩极显著高于湖桑32号。  相似文献   

7.
以鲁桑系二倍体湘7920为母本,以化学诱导广东桑组合塘10×伦109获得的四倍体诱59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育成了人工三倍体桑树新品种湘桑6号(2n=3x=42)。该品种具有丰产优质的特点:桑叶产量比对照湖桑32号提高30.8%;养蚕试验万蚕茧层量提高6.2%,100 kg桑叶产茧量提高6.5%,单蛾良卵数提高7.8%;桑叶干物粗蛋白的含量提高2.35%。  相似文献   

8.
多倍体桑的光合作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二倍体和多倍体桑共7个品种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叶绿素含量、叶表面气孔数等指标。结果,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四倍体优于三倍体再优于二倍体,叶绿素含量以四倍体最高,三倍体略低,但其中粤桑2号则显著提高。叶面积、鲜重、干重、比叶重等均是四倍体高于三倍体再高于二倍体,气孔数三倍体高于二倍体,四倍体略低。  相似文献   

9.
桑树多倍体育种的研究:II.3X,4X桑品种与制种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四倍体,三倍体和二倍体(对照)桑品种对原种苏5和苏6进行试验,其结果经多元方差分析可知;(1)不同桑品种与原种间无交互作用;(2)苏5的制种成绩极显著高于苏6;(3)三倍体,四倍体体桑的制种成绩极显著高于湖桑32号。  相似文献   

10.
<正> 1 供试品种 红皮火桑(三倍体,浙江余杭农家品种),旺2号(三倍体,四川旺苍农家品种),大中华(人工三倍体),95A_1、95A_2(三台蚕种场采用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选育而成),桐乡青(二倍体),湖32号(二倍体)作对照。 2 试验方法 2.1 田间栽培:于1995年秋采用相同规格大小的甲级实生苗按株、行距0.67×1.67m进行栽植,1996年春按随机排列法对参试品种进行嫁接,并连续两年进行春伐养  相似文献   

11.
桑人工三倍体品种丰田2号经济性状的试验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正国 《蚕桑通报》2004,35(1):14-17
为把蚕桑实用新品种新技术尽快转化成生产力,增加单位桑园面积的经济效益,江油市引进了若干近年育成的新桑树多倍体品种,进行多年多点的产叶量、叶质、抗逆性等实用经济性状的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桑人工三倍体品种丰田2号,与标准品种荷叶白相比,单位面积桑园产叶量增加36.8%,桑叶养蚕万头产茧层量提高6.6%,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是一优质高产的好品种,现今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2.
桑树人工四倍体品种丰田5号的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正国 《蚕桑通报》2004,35(2):31-33
对引进的桑人工四倍体品种丰田5号,作了品种比较栽培试验调查.结果表明,丰田5号枝条粗壮,桑叶肥大,表现出典型的桑四倍体性状;且桑叶产量高,与标准二倍体品种荷叶白相比,单位面积桑园产叶量增加23.8%;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说明在桑的多倍体育种中,选育高产的四倍体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抗寒桑品种龙桑一号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新品种龙桑一号具有抗寒性强,抗桑细菌病、褐斑病能力强的特性。在黑龙江省产叶量比对照种秋雨桑高10—31%,养蚕试验中春季万蚕收茧量增10%,秋季增25%。国家品种鉴定中,单位面积产叶量、产茧量、茧层量分别高于对照种15%、30%、31%。养蚕试验成绩:万蚕茧层量、五龄100公斤桑产茧量,万蚕产丝量,五龄100公斤桑产丝量,分别增12%、13%、11%、14%。  相似文献   

14.
人工无性系四倍体桑品种陕桑402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0.1%~0.4%的秋水仙碱处理二倍体桑品种新一之(2n=2x=28)当年嫁接苗的茎尖,诱导出8个突变株,将这些突变株按株系进行单芽分离嫁接,发现编号为402-3的株系在所分离出的四倍体(2n=4x=56)株系中性状突出,经系统选育培育成无性系四倍体品种陕桑402(2n=4x=56)。该品种发芽率高,生长旺盛,在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域试验的桑叶产量较湖桑32号(2n=2x=28)提高26.9%,万头茧层量增加5.4%,抗逆性强,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能突出的人工无性系四倍体桑品种。  相似文献   

15.
通过人工诱导加倍桑树染色体的方法,获得丰产性能更优的桑树多倍体品种。将鲁桑系二倍体杂交组合塔桑×农桑14号F1代的幼苗,用秋水仙碱处理诱导出人工四倍体植株,经过对优良人工四倍体株系的选择、扩大繁殖以及区域适应性鉴定试验和农村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强桑2号。该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在区域性试验中与对照二倍体桑树品种湖桑32号比较,桑叶增产18.93%,桑叶养蚕的万蚕茧层量提高3.03%,并表现出抗桑疫病、抗旱耐瘠等特点。新品种适合在长江流域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16号为供试材料,以桐乡青为对照,在较大面积内进行了产叶量、养蚕成绩、缫丝成绩的示范对比.其结果是单株产叶量和亩桑产叶量嘉陵16号均优于桐乡青,万头蚕用桑量嘉陵16号比桐乡青少3.42%,而全茧量比桐乡青高0.65%.茧层量比桐乡青高2.67%;茧丝长(m/粒)嘉陵16号为1223.70m,比桐乡青1170.31m长53.39m,其比率长4.56%,解舒丝长(m/粒)嘉陵16号为820.59m,比桐乡青702.91m长117.68m,其比率长16.74%.充分表明嘉陵16号是适合我区栽培的优良三倍体新桑品种,我们今后将加大其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7.
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2号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人工诱导和杂交育种的方法 ,育成优质高产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 2号 ,已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该杂交组合的桑叶产量比对照组合塘 10×伦 10 9增加 11 1%,万蚕收茧量增加 6 4 %,万蚕茧层量增加7 8%,5 0kg桑产茧量增加 7 6 %,6 6 7m2 桑园产值增加 2 5 4 %。  相似文献   

18.
用辐射与杂交育成新桑品种川799,其树型紧凑,枝条粗壮、直立,生长旺盛,易采摘,平均年667m2桑园产叶1551.53kg,比对照荷叶白高11.64%,万蚕产茧量和万蚕产茧层量分别比对照高6.84%和7.88%,5龄50kg桑产茧量比对照高9.45%,667m2桑园产茧量和茧层量分别比对照高16.18%和17.83%。秋叶硬化迟,属晚生桑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