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探讨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为出发点,分别从药物防治、人工防治、器械防治、引入适合数量天敌等4种防治方法,对防治中华鼢鼠策略进行了重点研究,并总结了研究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依据科学决策的原理,总结鼠害防治的经验,制定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幼林地中华鼢鼠防治的系统决策程序,采用不同决策方法,筛选了中华鼢鼠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3.
中华鼢鼠是祁连山区的重要害鼠之一。2001年~2008年期间,甘肃省天祝县森防人员对中华鼢鼠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进行了专门研究,通过防治试验证明采用溴敌隆、鼢鼠灵防治中华鼢鼠是较理想的药剂。自2003年以来,天祝县乌鞘岭等7个国有林场和14个乡镇普遍采用溴敌隆、鼢鼠灵辅以人工弓箭射杀的方法进行防治,2003年~2008年进行了全面推广。现将推广防治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华鼢鼠是农、林、牧业的主要害鼠之一,常年在地下生活,取食植物根茎、幼树根系,造成造林地苗木严重缺损,危害极大。随着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荒山造林等生态工程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防治中华鼢鼠等森林鼠害越来越重要,国家林业局已将森林害鼠防治列入重点治理工程。为此,作者在防治中华鼢鼠过程中研制和总结了两种有效的人工防治器械,并在防治中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5.
中华鼢鼠是为害林草资源安全的严重鼠害。介绍了怀仁市中华鼢鼠活动规律及发生特点、主要防治手段以及各类防治措施,旨在为科学开展中华鼢鼠防治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6.
全面分析中华鼢鼠的生物学习性和发生规律,总结了控制鼠害的主要途径是运用生态学、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综合性防治措施,对于有效遏制中华鼢鼠的发生、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林农损失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华鼢鼠是黄土高原地区危害幼林的主要害兽。本文介绍了中华鼢鼠在河曲县的危害原因、状况,提出了利用营林措施、生物措施、物理措施防治的办法,对于今后防治中华鼢鼠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华鼢鼠是黄土丘陵地区危害针叶树的主要害鼠之一。文章介绍了中华鼢鼠在呼和浩特市的危害原因、状况,提出了利用营林措施、生物措施、物理措施防治的办法,对于今后防治中华鼢鼠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山西省右玉地区使用人工地箭防治中华鼢鼠的技术,总结了防治效果,目前人工地箭防治的成功率为23.21%.分析了在各种情况下,人工地箭防治鼢鼠失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使用人工地箭防治技术的注意事项,认为通过技术培训可以进一步提高捕获率。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应用贝奥雄性不育灭鼠剂防治中华鼢鼠的相关技术,乌兰察布市从2006年开始实施为期3年的贝奥雄性不育灭鼠剂防治中华鼢鼠技术试验试点工作,经过3年的试验、改进和总结,取得了预期效果。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凉城县崞县夭乡库伦村南梁和天成乡大北山的退耕还林生态林地,总面积为438亩。寄主属灌草地,主  相似文献   

11.
退耕还林区域中华鼢鼠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焦健 《甘肃林业科技》2011,36(3):50-51,57
通过对永登县退耕还林区域中华鼢鼠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危害程度的调查,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进行试验,分析结果得出:鼢鼠活动频繁时应以药剂诱杀为主要防治方法,进行大面积灭鼠;其它时间采用熏杀法和人工地箭法进行辅助防治.  相似文献   

12.
1995-1998年在祁连山北坡人工造林地对中华鼢鼠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不同生境中鼢鼠的数量分布和发生危害情况,基本掌握了其种数数量变动及危害规律,并根据气温、性比等因素,建立了祁连山林区中华鼢鼠短,中期数量测报模型:F=1.679p.  相似文献   

13.
祁连山东端中华鼢鼠对幼林危害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2-1998年在祁连山东端天祝县林区采用标准地方法调查了中华鼢鼠在坡向、坡度、土层厚度、树龄、树种不同的幼林内危害规律,估算了鼠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出了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14.
调查发现了几种为害铅笔柏的新的病虫鼠害,其中:病害有煤污病,害虫有柏肤小蠹、双条杉天牛、柏大蚜、小蓑蛾,鼠类有中华鼢鼠;柏肤小蠢、双条杉天牛对铅笔柏移植大苗为害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陕北林地啮齿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草免和鼢鼠的优势度从北向南依次降低,而松鼠和黄鼠依次增加,其余种类表现为中间小,两边大。退耕群落中草免、鼢鼠、跳鼠、田鼠、沙鼠和鼠免的优势度高于荒坡群落,而松鼠和黄鼠的优势度退耕群落低于荒坡群落。在吴旗群落中危害刺槐的关键种是中华鼢鼠,对油松和侧柏幼林造成严重危害的是草免。在退耕群落中对林木造成危害的主要是鼢鼠和草免。鼢鼠、松鼠、黄鼠和鼠免的生态位宽度以吴旗风沙区群落一退耕群落一黄土丘陵灌木疏林群落依次缩小。鼢鼠在桥山群落中与各种啮齿动物均有很高的相似性,而在桥北群落中,与其它种类的相似性比例较小。在灌木疏林群落中,鼢鼠与其它种类的相似性大于退耕群落。从主成分群落排序分析,鼢鼠在吴旗风沙区群落中与其它种类的相似性较大,而在退耕群落中的最小。  相似文献   

16.
害鼠是农林牧业的大敌,是森林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搞清森林害鼠的种类、种群地理分布、区系组成、群落结构及生活习性等是开展有效防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4年的研究,基本摸清了辖区内森林鼠害的种类、数量、地理分布及习性状况;划分出了3个主要危害区;确定了中华鼢鼠和达乌尔鼠兔为中部地区森林害鼠优势种;掌握了群落结构以及主要害鼠生态习性。为进一步研究有效的防治方法,指导生产和大面积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落叶松病虫鼠害可持续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线路踏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林病虫害进行了全面调查。初步查到落叶松病害6种,其中叶部病害3种、枝梢病害1种、干部病害1种、苗木病害1种;病原有真菌5种、生理性病原1种、冻害1种。采集观察到取食落叶松的昆虫125种,其中,发现国内新记录2种,省内新记录8种,区内新记录37种。落叶松落针病、烟煤病、落叶松枯梢病有轻微发生;发生危害的主要虫害为落叶松球蚜,鼠害为未成林造林地内的中华鼢鼠。提出了落叶松林病虫鼠害可持续控制的策略与技术。  相似文献   

18.
采用插洞投饵法和开洞投饵法进行杀灭中华鼢鼠试验,结果表明:插洞法对鼢鼠的洞道破坏少,漏土少,鼢鼠封洞少,灭效高,是防治鼠害的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几种防治鼢鼠的方法对比,选择出了目前最适宜良种基地鼢鼠防治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华鼢鼠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4种药剂毒饵防治的对比研究和人工地箭防治,结果表明,溴敌隆毒饵不仅防治效果较好(86.7%),且属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对其他动物低毒,不产生二次中毒现象;人工地箭的防治效果为62.7%~81.3%,平均74%,都是目前防治中华鼢鼠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